关灯
护眼
字体:
《柳永修仙传》第十二章 回归故里恨太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光辗转。荷花谢了,桂花枯萎,干冷生涩的冬天到来,满地颜『色』褪尽,偶尔可见几抹淡淡橘黄『色』,不知是谁家庭院绽放的君子兰。热热闹闹的季节都过去了,只剩得寒风刺骨。

时值景德元年,中原大地一片苍茫,人民生活困顿饥苦,尤以易、定两州附近地方为最。自初辽大将萧挞凛率二十万大军入侵宋境,一路攻顺安、破遂城、克祁州,进『逼』澶州城下。宋举朝皆惊,文官武将惶惶恐恐,皇上坐立不安。后同平章事寇准、武将李继隆力促真宗亲上澶州城督战,籍天子之威拒辽人于澶城之外。不久,统军萧挞凛为宋军创造的床弩机关『射』杀,辽军大败。战事毕于十二月,宋辽双方达成协议:宋岁贡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予辽。

——史称澶渊之盟。

战事虽毕,两国人民均元气大伤,百姓流离失所,田耕牧织一时不得恢复,人们的苦难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得到缓解的。如此无数流民只能向富裕安定的南方迁徙。

南方无战事,但因朝庭重赋征税,普通人民生活还是有点凑紧。万幸是无战火损伤,大家生活的根基仍在,熬过几个年头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至于文人才子,仍旧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多出入于勾栏瓦舍,整天除了吃喝玩乐,就是『吟』诗作词、赏花弄月。感时疾呼“救世济人”,闲了『淫』笑“娘子我要”,确确实实是潇洒羁脱。

岁末寒初,工部侍郎柳大人告假还乡,这距他上一次回家已整整六年了。水路陆路换了几趟,柳宜终于隐隐看到那个小小的崇安县城,心中百感交杂,眼睛竟渐渐湿润。

“不知这几年来夫人孩子都过得怎么样……我离开的时候其他的孩子都识『性』了,只有第七子三变是个初生婴孩,他长成个什么模样?他识得我这个陌生爹爹么?是我这个做爹的不是,只盼他不要怪罪于我……”正所谓近乡情怯,眼见家乡就在眼前,柳宜竟害怕起来。

身边一个妖娆娇脆的声音安慰他:“大人不必担心。您是忧国忧民,为朝庭『操』尽心思,这次澶城之战立下大功,连皇上都对您都赞口不绝。有这等好爹爹,家人孩子只有将您当成英雄崇拜,怎会怪罪您呢?”

柳宜摇了摇头,并不答话。

信报传到柳府的时候正是次日午时,一老家丁跌跌撞撞冲进府里,见到了林氏便大叫:“夫人夫人,老爷、老爷回来了!”

林氏早已得知消息,尽管她内心喜极,却不愿失了礼仪,只淡然道:“知道了,家里一切已安排妥当,你先下去休息吧。”

她集合了儿子与众侍婢,一起守在门前,只等迎接柳宜归来。

半晌,听得锣鼓鸣响,柳宜在陈县令和众家丁陪同下,一起踏进府内。开始林氏以为有外人,及见是陈县令,便放下心,当下领着几个儿子一起躹躬迎接柳宜归家。她修养再高,但纵归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妇』人,见到柳宜的瞬间眼泪就流了满脸。六年啊,一别六年!夫妻俩今日终于重逢,世间再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心喜的了!

两夫妻默默凝望着,表面尽是平淡,其中的深深情感只有两人心知。

刚见柳宜之时,林氏眼里整个就是他,现在心情平和了一点,她才发现柳宜身边竟还站着一个妖艳女子。那女子明眸溢彩、玉面含光,身穿斑斓彩衣驻立于柳宜身侧,神态落落大方,只是眼眉轻挑媚『惑』,浑身上下散发着让人心跳的邪气。

林氏脸容刹时苍白,心中酸楚,身体竟轻轻抖颤起来。

“他、他竟然带回来了一个女人……”六年不见,林氏与柳宜虽然是彼此心知的老夫老妻,但也无法了解丈夫在外面做了些什么事情。她只知道汴京城乃举世闻名的热闹地,纸醉金『迷』、销金玩乐的地方实在数不胜数。柳宜重孝和敬妻皆是远近闻名的,像他这样的高官贵人没有纳过一门旁妾,更没有像一般官人仕子那样出入烟花场所,时人将他“惜妻如宝”的行举传为美谈。

林氏是个『性』格要强的女子,年轻时便颇有才名,丈夫这样爱惜她,她心里十分欢喜,自是遏尽心意来报答丈夫的恩情。她辛辛苦苦为柳家养育七个儿子,作为『妇』人来说也算对得起柳家列祖列宗,却万万没料到丈夫久别归来时却给她带来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柳宜见林氏只是盯着身边那女子看,未有什么察觉,只是随意介绍了一下:“这位是心月姑娘,以后也是自家人了,不用太见外。”

听他说是“自家人”,林氏内心酸苦,若不是现在还有其他人在,恐怕她再也忍不住啕哭出来。她不愿让丈夫难做,强颜欢笑上前拉过那叫心月的姑娘,道:“心月妹妹,姐姐先带你进内堂休息,让老爷和陈大人聚聚吧。”

那叫心月的姑娘娇笑道:“如此也好,大人回家心切,一路赶来并未停过,还真有点疲累呢!”这姑娘国『色』天香,一笑一眸都是那样让人心动。林氏看在眼里,内心却是越加暗寂:有了这个美貌娇艳的人儿,以后老爷心中哪还有我这个半老徐娘的一席之地……

听到林氏称那姑娘为“妹妹”,柳宜张口欲言,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而且陈县令也告诉他,几个昔日好友闻得他归来,现在正赶来柳府拜访,他现在实在无法分身。

只见林氏已将心月和几个儿子带了回内堂,柳宜还没来得及仔细看过七个儿子,心中更觉愧欠。

傍晚。柳府摆宴为柳宜洗尘,席间有不少柳宜少年时的同窗好友,有一些现在成了乡绅富商,有一些在地方担任小官职,他们都对柳宜能在天子脚下为皇帝办事羡慕不已。

一名姓贾的布商感慨道:“初初听到契丹铁骑悍勇凶狠,一举打杀入我大宋澶城下时,小弟我真是吓破了胆,窝在床被里躲了一天,教老婆侍妾好一阵取笑。”

众人纷纷笑道:“你贾老六也太胆小啦,那契丹人离我们还有十万八千里你就吓成这样,若真个打到门前来,恐怕你扯过老婆的腰带就要上吊了吧?难怪连女人都要取笑你!”

布商贾老六微笑摇头:“真要到了那个时候,我贾老六恐怕第一个要拿了剪刀出门拼命去,绝不肯窝囊上吊让那些契丹人白得几袋财银!”

众人又笑:“想你贾老六也没有几袋财银,怎么又想摆阔!”

另一个富商道:“虽然说这次得胜的关键是皇上亲征,挟天子之威将敌人扫灭。但也还多亏得柳侍郎的军工部研制出一项神奇杀器,诛杀了那契丹统军萧挞凛,不然这仗还得继续打下去,咱想安安稳稳过个好年却不成喽!”

柳宜笑笑道:“也不是什么神奇杀器,只是几门改进过的床弩而已。”

“这床弩到底是什么神奇兵器?当真能『射』出千步之遥么?”

此事关乎军事机密,柳宜只是笑而不答。

他这六年不归家,便是在研究改良这床弩机关,制成后首战便用在凛城守备上,不料这床弩首战便立下奇功,『射』杀了辽朝大将萧挞凛,是以这“杀器”名声大震,连远在南方的货商都有听闻。至于这杀器有什么神奇之处?一般的弩张均由单人执发,『射』程不过百十步,顶多也只是两百步之遥,而『射』速也有限。古往今来,无数军工机关者都在孜孜不倦探索增加弓弩『射』程或谢速的方法,战国时期就发展出夹弩、瘦弩、唐弩和大弩,后来三国天才军师诸葛亮又发明出连弩,直至汉末始有床弩诞生。只是这种床弩非得号布匹铺益辽朝每个角落,也能为我们商人挣一口呀!”

士农工商,社会中商人的地位最是低下,而手技工人也仅仅比商人高一个阶位而已。柳宜带领军工部研制出床弩立下大功,自是为社会中的手艺工人出了一口气,只是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商人才能够扬眉吐气呢?

陈县令贺喜道:“柳大人立此大功,恐怕又得升官发财啦?”

柳宜摇头笑道:“为朝庭效力本是人臣应该做的事情,谈不上什么大功,又怎敢期盼升官发财。”当初他出任工部侍郎一职时便已知道今生的官儿已做到了最大,因为在这里面研究的都是军事机关的秘密,你既来了就一辈子守着这些秘密好好干吧,皇上怎会放心升你的官调你到其他地方去?

而且手艺工人最不受重视,他们辛辛苦苦改良出新床弩的功劳,恐怕还没有拿着床弩『射』杀了萧挞凛的那个小兵大。升官发财是不可能的,皇上肯发发赏赐就值得偷笑了。

别说,皇上还真的给柳宜发了赏赐,只是那个赏赐却弄得他头大如斗,哭笑不得。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