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日帝国2》第十二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于措施得当,新文化搅起的风波渐渐平息了。整个社会舆论逐渐倒向新文化,也就是天书一方,这主要归功于宣传的力量;其次是没有对旧文化全盘否定,允许继续学习,继续尊崇孔子,还立儒家学派为国学,给了儒生们一个喘息的空间,不至于太过被动,一下子接受不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同儒生们的辩论,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当场做的一些实验又极大的吸引了人们的兴趣。因此,新文化逐渐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许多儒生都开始改行,家长们也要求自己的孩子开始学习天书。

刘海宁开始布置翻印现代的书籍,制出了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对照表,颁行天下(简体字大家比较容易接受)。同时,又让几位专家开始编写初级的物理化学课本,这些都是后话。

祭祀后的第三天下午,刘海宁正和冯军、高峰几个商议事情(他们几个也都住在一起)。卫兵来报,有个自称木龙的人要求见汉王。刘海宁想了半天,突然想到,诸葛明不是说过有个间谍组织,头目就是这个叫木龙的吗?于是连忙让人给请进来。

一个三十多岁的人随着卫兵走了进来,他长的平淡无奇,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众脸,如果不注意,恐怕就是见上三面四面也不会记得他长的什么模样。

虽然没有人向他介绍刘海宁,他还是首先就冲刘海宁单腿跪下:“参见汉王!”

刘海宁连忙扶起他:“木先生请起,久闻先生大名,一向无缘见面,今日一见,不胜欣慰!”

木龙倒是让刘海宁给弄的楞了一下,因为他的工作是搞这些见不得人的间谍工作,许多自认为是正人君子的人根本就瞧不起他。他们认为他搞的是阴谋诡计,是小人行经,这与几千年传下的君子观念大相径庭。而且,明王朝严密的特务统治,使人们对搞间谍的人没有好感。就是诸葛明,也是因为他有一次及时的通风报信保住了当时正在集会的几位头领的时候,才对他另眼相看的,而且对他也不是那么热络。他不明白,天命所授的汉王为什么会对他这么好,转念一想,人家汉王大人有大量,只不过是对自己客气而已,哪会真看的起自己这专搞阴谋诡计的小人呢?

刘海宁其实早就想见这个木龙,根据同诸葛明的谈话,他知道诸葛明对此人虽然重视,但很瞧不起他。自己正好可以收买此人,利用他来为自己服务,以逐渐的摆脱诸葛明忠义会势力的影响。因此他决定对症下药,用知遇之恩来感动他。

他接着就紧握住木龙的手说:“本王想聘请先生做我大汉的国家安全部尚书,主管国内的安全工作。这个职位本王已经虚位以待,专等先生了。本王还想建立一个秘谍组织,名称就借用木龙兄(越来越亲近了,由先生改称兄了)的名字,称作木龙,专门搜集各类情报。不知木兄意下如何?”

旁边的那几位纷纷向我们的汉王放出佩服的眼光,还真行,是块做政治家的料。

木龙的鼻子一酸,双眼刹那间被一层雾气给笼罩了,他普通一声跪下,哽咽着说:“木龙誓死以效汉王!”

其他人一看,纷纷偷偷冲刘海宁打手势,表示祝贺。刘海宁连忙扶起木龙说:“木龙兄实在是见外了,你肯帮助本王,就是给本王的莫大帮助啊!”

伍子方连忙说道:“木龙兄,不知夤夜赶来,有何见教?”

木龙一听,一下子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来。他看了看四周的人,询问的看了刘海宁一眼,刘海宁明白他的意思:“木兄尽管放心,都是自家弟兄,心腹之人。”

木龙撕开自己的衣襟,从里面拿出一迭纸来:“这是湖广、江西、云贵、湖南等地十三家反明会社表示支持汉王的书信。”

刘海宁吃了一惊:“我们才刚刚开始,怎么会这么快就让这些人知道了?”

木龙说道:“很早以前,为了忠义会的将来的反明活动,我就开始注意同其他各家的联系,诸葛头目也表示赞同,只是对此不太热心。(刘海宁想,原来如此,才跑到我这里来)我和其他各家的联系都是采用飞鸽传书,因此消息传递的非常快。最近,我把我们忠义会效忠汉王,和汉王的神异向他们做了通报。最近,有十三家的头目表示愿意与我们合作,并表示愿意听从汉王的指挥。其他还有二十多家举棋不定,湖广还有几家支持八大王(指张献忠,他自称八大王)和罗汝才的。”

刘海宁接过那些书信,开始仔细的翻看。

伍子方问道:“这么多的势力,谁的势力最大?”

木龙看了他一眼,伍子方连忙做了自我介绍,木龙恭敬的说道:“回大人,投靠我们的十三家里势力较大的是荆州的关公会、大理的天龙会、岳阳的洞庭兄弟会,都有近万徒众。没有投靠我们的有支持八大王的朝天会、支持罗汝才的三才帮,还有中立的江西袁州的黄龙会。但是他们头目的威望都比不上泸州桃园会会首林润,他是一个愤世疾俗的文人,不喜程朱理学,只喜欢一些旁门左道,好牟利之术。为人足智多谋,好急人之所难,同一些大商人关系很好,在百姓中的威望非常的高。”

“好!”刘海宁击掌道,“对于这个什么桃园会的林润,我们可以礼聘他出山做我们的商务司司长。如果此人真的有本事的话,我们在经济方面的问题应该没有问题了,希望他能够名实相副。对于那十三家的问题,你可以全权去处理,告诉他们可以按照贡献赏给官职,贡献不大,但有能力的同样可以给个高官。那三个势力较大的帮会的会首不妨都给他们个师长去做做。”

刘海宁他们又和木龙详细策划了下一步该如何去应付各路龙蛇。同时,还讨论了情报网的建立,情报的收集、传递以及情报人员的吸收、待遇和牺牲者的善后工作。还向他传授了一些现代已经通行的情报知识和技巧,把个木龙给整的一楞一楞的,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一直讨论了两个时辰,才把各项事情安排妥当。送走了木龙,天已经黑下来了,月亮已经升的老高了。

冯军伸了个懒腰:“我的妈呀,累死我了,这两天可真不是人过的日子。原想当官很威风,没想到竟然这么麻烦,真难为那些人去争着当官了。”

高峰也打了个呵欠,用手揉揉发涩的眼睛:“在其位,谋其政嘛。我更惨,那帮遗老遗少们哭着喊着的闹事,恨不得吃了我们。又不能打,又不能骂,你说这关我兵部尚书什么事?”

“还没你的事!”冯军瞪了他一眼,“要不是你那什么天书的馊主意,我们至于这么样吗?”

“这怎么能怪我呢?你说该怎么去解决文化问题?”高峰反驳道。

“你………”

“行了,行了!吵什么?还能再重新来一次吗?再说,长痛不如短痛,这样也好。”刘海宁制止了两个扬起脖子的公鸡,“大家都挺累的,赶紧回去睡吧,老冯注意一下,你现在可是掌握近万近卫军的卫戍司令了,安全问题一定要搞好。”

“放心吧,弟兄们都轮班给支着呢!再说,还有老洪(洪查)那将近三万人拱卫着,保证万无一失。”

“他最近也挺忙的,又要布置巩固新占领的地区,又要招募、训练新兵,还得布置安全工作、接收各地传来的军情。累的够戗!”伍子方说道。

“这可本来是你兵部的活啊!”冯军斜睨着高峰说,“不去干正事,倒净想着睡觉!”

“启禀汉王,洪将军到!”卫兵报告。

“吆喝!说曹操,曹操就到啊!”古乐笑道。

“真是经不住念叨!”冯军嘟囔道。

第四师师长洪查急火火的走了进来,简单的行了个军礼:“有新的战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