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日帝国2》第十三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家立即被他给提起了兴趣:“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好坏参半,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当然先听好消息了,先来个好的,提提神,这样才有精力去应付坏的。”冯军嚷道。

“好消息是,北路我军已经占领朝天关、七盘关;东路我军已经占领夔州,夔门关已经在我军的掌握之下,我军已经开始准备攻打南津关,以期占领巴东;进攻重庆的两路军,据住巫、万、归诸山,自上而下发动攻击,击溃了监军万元吉和秦良玉之子马祥翼的近两万明军,杀死了万元吉,俘虏了马祥翼,重庆知府捧印出降。”

刘海宁皱了皱眉头:“两万多敌人?还占有重庆这座山城,据说还有大炮,而我军只有两个旅不到一万人,是我们的战斗力太强,还是敌人的战斗力太弱?”

“我们虽然只有两个旅,但是这两个旅不断的吸收明朝降军、各路反明义军还有流民,现在已经有将近三万人了。而明军在四川的主力其实就是被我们在青城一战中给击溃的那帮人,重庆只有老弱病卒不到两万。这里面值得依靠的是那矮子里面拔高,选出的三千较强壮的,号称精兵十万,(冯军插了一句:“我说怎么官兵动辄能出动百万大军呢,原来全是虚数。”)另外还有马祥翼的七千土兵。那三千精兵受万元吉的指挥,为装门面,又调了一万弱兵凑数。万元吉的兵守在竹菌坪,马祥翼的兵守在黄泥洼。我军第三师第二旅的万余大军猛攻竹菌坪,没想到秦祥翼得到了消息,已经带了他的土兵在那儿候着。我军初战失利,损失了两千多人,第二旅旅长高世权(忠义会成员)战死。幸亏该旅副旅长是我们一排三班的班副李明涛,他及时稳住了阵脚,用步枪敲掉了万元吉,引起了敌人的慌乱。这时第一师第三旅也赶到了,两下一夹击,马祥翼独力难回天,就被我们击败了。我们俘虏了秦祥翼和六千土兵,还有近七千的官兵。”

“擒贼先擒王,李明涛这手干的漂亮!”高峰赞道。

“这就是你说的好消息和坏消息?”冯军问道。

“坏消息还在后头呢!”洪查叹了口气,“南路军的情况非常不妙!”

“怎么了?不是说南路是最容易对付的一路吗?”李天成问道。

“按理说应该这样,而南路军的进展也的确非常顺利,一路直打到了金沙江边,但是师长周铁龙率领的主力在遵义州的娄山关遇伏,损失了四千多人,周铁龙战死,现在由第一旅旅长赵春龙(原三连一排三班班长)暂时指挥,副师长王聪正星夜赶往遵义,主持大局。”

“遵义州?那不是贵州的地盘吗?”杜方程问道。

“在明朝的时候,他属于四川管辖。”伍子方回答说,他翻开诸葛明给的四川要冲集,“遵义,北有龙岩山。其东为定军山,又有大楼山,上有太平关,亦曰楼山关。又东有乌江,源自贵州水西,即涪陵江上源,中有九接滩,其南有乌江关。又东南有仁江,东有湘江、洪江,皆流合於乌江。又西南有落闽水,东有乐安水,亦俱流入焉。又东南有河度关。西南有老君关。又东有三度关。西有落濛关。西北有崖门关、黑水关。北有海龙囤,有白石口隘。好家伙,这可是一个难对付的地区。我们伟大的**在那里取得了胜利转折,不知道我们能不能过这一关?”

“我们的先辈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冯军喊道。

“我们要想继续进兵西南,占领遵义,就必须拿下娄山关,”伍子方拿出了地图,指点着地图说道,“娄山关虽然地势险要,但是自明中叶以来,有好几次农民起义军曾在这里大败官军。清初,李定国统大西军攻下娄山关,旌麾南指,横扫西南;咸丰年间,桐梓县杨隆喜举旗造反,攻破此关,直逼遵义府;清末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一部也曾攻下娄山关,所向披靡……”

“得了,”冯军插嘴道,“你别讲古了,就谈谈我们该怎样去办吧?遵义我知道好象红军的一个什么参谋长就牺牲在那里。可不是什么容易攻的地儿。”

“是红三军团的邓萍。对于遵义我们可以数路并进,一路从娄山关猛攻,攻下最好,攻不下的话,我们也可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一路从自习水经仁怀,从西面偷袭遵义;一路从正安到绥阳,从东面攻击。这样我们就可以攻下遵义了,而且还可以直下贵阳,完全占领贵州。”

“好,你就具体去安排一下吧,注意和诸葛明去协调一下,把情报也通知他。”刘海宁表示赞同,他又对杜方程说,“我们的武器到底能不能尽快制造出来?看来我们需要有现代化的武器来装备我们的军队了。”

杜方程向上推推眼镜说:“我们几个研究了一下,又和那些工匠们了解了现在的冶金技术。应该说我们现在的冶金技术比西方要先进的多,因为我们已经有了焦碳炼铁的技术,而西方起码要等到一百多年以后才行。我们可以利用水力把生铁中的碳和其他杂质除掉,同时加入一些别的金属,以增强其坚硬程度。但短期内要造出非常坚硬的钢材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决定从火药下手,我们决定制造爆炸力较弱的无烟火药,只要能制出硝酸和硫酸即可。这样我们可以制出比较简单的武器,这在这个年代也是非常强大的了。而且,我们可以制造手榴弹、还可以制造有来复线的后膛炮。这些最起码也得一个月的时间。”

古乐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制造蒸汽机、玻璃、望远镜、罐头,也可以用硫磺制造火柴………”

刘海宁摆了摆手:“现在最重要的是武器!没有武器,一切免谈,你说的这些等武器有了眉目,再去办吧!”

李天成说:“尽快占领江西,那里的钨可是制造切削工具的原料,我们要大规模制造武器,就必须有更多的车床。”

“我会布置他们尽快占领钨矿的,”刘海宁说,“老高,我记得这时是不是有了《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了?”

“对啊!肯定有了。”

“那你就尽快派人把这两本书搞到手,适当修改以后,当作科普教材。”

“是。”

“还有一个问题你忽视了!”高峰说。

“什么问题?”

“这两本书的作者去世大概都不超过二十年,在我们的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之内。”

“太好了!”刘海宁高兴的说,“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宣传知识产权!”

这时卫兵来报,蜀王府来人了。

冯军说道:“今天晚上还挺热闹的,可是都来了。”

刘海宁连忙说:“快请!”

不大一会儿,一个矮个子的年轻人走了进来。冲在场的做了个罗圈躬:“大明蜀王府内总管朱威参见汉王和诸位大人。”

(高峰悄悄对冯军说:“怎么叫猪尾?不叫猪头?”)

刘海宁说道:“免礼,请坐吧!”

大家都坐了下来,侍从的卫兵端上了茶水。

刘海宁问:“不知蜀王有何见教?主意打定了没有?”

那人连忙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递给刘海宁,用一种刻意压低的声音说:“这是我家王爷的回信,都在信里面。”

刘海宁这才看清了他的容貌,吓了一跳,他虽然穿了一身男装,但那秀丽脱俗的模样一看就知道是个西贝货,肯定是个女的。

刘海宁接过了信,仔细看了看,大意是:只要大明不亡,蜀王就是明的臣子,因此恕不能臣服汉王,杀剐随便。如果汉王放一条生路,那么还请留他们住在王府,以后找到新的地方后,再迁居。也就是不再回明朝统治区了,理由是世代居蜀,而且身为藩王却不能保住领地,实在无颜面见皇帝云云。

刘海宁明白蜀王的意思,身为明王室成员,是不允许他背叛他的国家的,但他也不愿意回到那个腐朽透顶的社会中去。

刘海宁顺手把信递给伍子方,冲正在喝茶的那位女使者说:“姑娘……”

“噗!咳咳!”那位西贝货一口茶全吐了出来,一着急,先前可以伪装的声音原形毕露了,“什么姑娘,我是男人!”

“噗!”冯军的一口茶也全部给吐了出来,吐了正和他悄悄拌嘴的高峰一脸。

还男人呢!不看模样,单听那黄莺出谷般的声音吧,地球人都知道,——是个女的,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刘海宁楞了一下,一见这位“男人”小脸通红,连忙赔笑道:“啊,先生,蜀王 的意思本王明白了,请转告蜀王,只要他不搞对我大汉不利的举动,蜀王可以一直居住在他的王府里。当然,也可以自称蜀王,我汉政府不予干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