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奕指江山》第十一章 醉红笔墨落飞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云爱叆金茎。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长相思(柳永)

自古以来城市的繁华都少不了一样事物的点缀,那就是历史悠久的青楼妓馆。从最早的皮肉生涯到技艺娱宾,青楼妓馆发展到这个时代已经成为士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士人往来的烟花女子自然不能仅以颜色侍君,而是要习得诸般才艺,知书识文、气质高雅,这样才能够迎合士人的趣味,于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青楼文化,而平康坊则正是青楼文化的繁衍之地。

士人的诗酒生涯中少不得艺伎娼优,他们将自己人生的际遇与感怀寄与花前的浅酌低唱中,更有者,才子佳句可增艺伎身价,名花一曲亦令士子扬名,美人名士,相尽欢也。

李青筠等人此时却徘徊在平康坊的巷陌之间,不得其门而入。而今平康坊的花街之地号称“三巷九曲”,可说得是曲径通幽。文人雅士们游曳芳丛自然讲求一个清静雅致,故而平康坊中的妓所行院均位于巷曲深处,这才称得是“寻芳”!九曲巷陌中各个妓馆间的档次也是差异不小的,眼下这几个初哥自不知当往何处探幽!

好在平康坊的巷陌间并不都是妓馆,居住在此地的人家也有不少,几人厚着脸皮终于打听到了一处著名的行院——绛云楼,乃是长安颇富盛名的两位才女栖居之所。

*******************************************************************************

宅院门庭不大,漏花对扇门扉,半掩半合。沿此望去,一座秀丽的木栋阁楼隐现园间。

李青筠等人方在门外停驻,便听得庭内有只鹦鹉的鸣叫:“客来,上茶!”

众人闻之皆笑,李青筠却笑问:“你们听得的是什么?”

宋子扬奇怪地问:“不是‘客来,上茶’吗?”

李青筠点点头,故作恍然道:“原来如此,我听得的却是‘客来,赏钱’!”

几个人强忍着没笑出声来,园内却传来一声女子轻笑。

只见一对青衣小鬟迎了出来,嘴角带着笑意,脸上现出浅浅的酒窝,煞是可爱。

几个初涉风月场所的学子立刻调整神态,摆出一幅优雅士子的模样。

韩鸣邑整了整衣襟,首先风度翩翩地问话:“敢问两位姑娘,此间可是绛云楼所在?”

一名青衣小鬟笑着作答:“正是呢,几位公子是来造访我家小姐的吧?快请入内!”

…………

深巷小园,两字细柳垂烟。

疏丛花枝栽于庭院,幽相掩映。院落净无纤尘,惟见嶙峋怪石之上分缀着青苔点点。

青衣小鬟引领几人向小楼行去,边走边巧笑着与李青筠几人攀谈。

绛云楼这两位才女,一者善歌,芳名采云;一者善舞,唤作绯衣,双姝并艳,两相搭衬,颇受长安士子们的追捧。

在韩鸣邑他们到来之前,已有几名士子先后拜访,此时皆在厅堂之中,欣赏两位名花献技。

垂帘掀起,耳边琴声悠扬,但见堂前一名红衫女子正和着乐声舞动翩跹……

轻纱幔动,红衣如荼,舞者脚步轻盈,流云般的飘移、回转,忽而低眉垂睫,透着娇羞无限;忽而笑靥如花,漾着满心的欢喜;一时眼波横睨,春色旖旎;一时眉黛蹙颦,哀怨神伤,舞者整个身心似已浸入自己的舞蹈中,像是在演绎着一段曲折凄美的悲欢离合……

此时,一阵缠绵悱恻的歌声冉冉传来:

“帘内笙歌曼舞,尊前笑语羞颊。醉红笔墨落飞花,付与春风作画。

一曲弦如相思,三生梦里韶华。奈何散落棹天涯,终是烟波虚话。”

……

歌者的声音如柔缎一般轻滑,没有过多的渲染,似乎只是在平静地诉说,却自然流露着甜美与忧伤,丝丝萦绕流转,牵动着人的心弦,曲到终处音渐低婉,似已心随那解舟的良人远去天涯,此地只余下一水烟波,满楼怅惘……

厅内众人良久无声,谁也不愿打破这片绝美的意境……

歌者从凝思中醒来,抬眼见到伫立门外正自出神的五位佳客,浅浅一笑,从座中起身,曼声细语:“贵客临门,采云、绯衣失礼了!不知几位公子怎生称呼,还请入座续话!”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目光转向门口。

五人表情各异,本来此事一直是韩鸣邑起头的,可韩鸣邑显然还未回过神来,罗文幍是向来沉默寡语,宋子扬还是个好奇宝宝,纪秉泽平日倒是善于言辞,却因初涉此类场合有些拘谨局促……

李青筠暗自摇了摇头,他已经见到适才跳舞的女子绯衣饶有兴致的目光,目光中不乏探寻与一丝戏谑之意。于是李青筠洒然一笑,也不答话,旁若无人地步入席中落座,以手击案叩敲着节拍,口中悠悠唱道:“一曲弦绝相思,三生梦断韶华。何事袅袅寄天涯,不若寥无牵挂……”

李青筠所歌正是适才采云弹唱的那曲《西江月》的下半阙,不过经他这么一改,意境全变了,由原本的凄婉哀怨转而为旷达洒脱,别有一般味道。

在座诸人望向他的目光均带着讶然,采云秀眸中更闪过一丝异色,这首《西江月》本是她自己所填之词,既有自怜身世之叹,也有感怀飘零之愁,此人的这般和唱,既像是自述心曲,又似在对自己进行开解……

“弦绝相思,寥无牵挂,却从哪里借得慧剑呢?……”采云低语呢喃,柔美的脸庞在沉思中愈显恬谧,轻愁几许绰然。

“敢问尊客是谁家的公子?”绯衣见采云自顾心事,遂轻挽裙角款款柔柔地走近,如果说采云是那种清绝孤芳的才女,她便是难以琢磨的妖娆,一袭红衣胜火,更映春颜娇艳,目光似清冷又似含情,笑容似鼓励又似拒绝,这种成熟女子的风韵最令少年人无法抗拒,韩鸣邑从一开始的目光就锁在她的身上未曾离开一瞬,绯衣目光流转,经过韩鸣邑的片刻唇角一丝微笑若有若无……

“哼!”一声冷哼从附近的坐席上传来,“我道是谁,原来是成纪李亦筠啊!怎么今日也有闲情逸致寻芳觅草了?”

正是:有女红衣舞翩跹,公子斗诗抵红颜。负气之争何无谓,引得仇怨又平添!</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