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商人》第十三章 军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结束了下午的文化课以及战斗训练后,杨杰发现之前一直和自己在一起的几个火枪营的低级军官并没有和自己一起去饭堂吃饭,而是被一个传令兵叫住,匆匆忙忙地赶去军营里的会议室。

走到饭堂边时,杨杰发现今天的气氛很明显与往日不同。他注意到有很多连排级的军官都在会议室前列队,连几位百户营长也不例外。

“这是要干什么?”他心想。

“宪兵连分队进入!”一个值勤士兵的喊声将他思绪唤回。他轻轻甩头,决定自己还是专心地对付晚餐比较好。

而此时的会议室里,安装在天花板上的数盏白炽灯已经全部打开,将原本有些昏暗的会议室照亮,如同白天一样。后来的军人们喊了“报告”后伸手挑开了挂在门前挡住寒风的厚毯子,快步走进来,一边寻找贴着自己名字的椅子一边轻轻拍打着肩上的雪花。等到坐好后,他们再取下自己的手套,叠好塞进上衣的大口袋里,再取下帽子,按帽檐在前的方向放在自己的左前方的桌子上。

安装在室内的暖气机在风力发电机的作用下喷吐着热气,将零下的寒冷牢牢阻挡在会议室外,也让与会者脸上冒出了细细的热汗。

陈天启看着坐在眼前的军官们。他们身子挺直地坐在椅子上,双眼有神地看着自己,两只手掌掌心向下按在膝盖上,心中不由得有些骄傲。“这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军官。”他想。就在两个月前,自己刚招募他们时,他们还只是一批纤夫,大字不识一个,军事素养也根本没有。但在现在,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和现代军人的教育,他们完全有资格被称为十七世纪人类最优秀的军事人才。

等到军官们都做好后,陈天启短促有力地说了一声:“会议开始。”

“起立!”坐在最前方的一名军官大喊一声,只听见一阵这哗啦哗啦的椅子摩擦地面发出的响声,列席本次会议的三十多名军官们几乎同时站了起来,右手五指并拢指向前上方,大喊一声:“万胜!”(举手礼是一种很古老的礼仪,被陈天启这个军阀拿来满足自己的恶趣味)(现代派遣的军事教官们依然行现代军礼。)

陈天启将右手摆到自己的右脸侧面作为还礼,示意军官们坐下。他开口道:“今日召开这次会议,是要宣布一个命令。”他顿了顿,继续说:“登莱总兵杨大人下了命令,要求各地集结兵力,准备出海平定倭寇。”

底下的低级军官们互相看了几眼,不知怎么突然有了这个命令。而几个营级军官则表现的比较淡定,显然,之前已经被交过底了。事实上,陈天启已经告诉了他们,杨国栋走私到日本长崎的货物被当地的日本藩主抢劫了,正急着召集兵力去找场子。

陈天启等众人恢复平静,就摆摆手,让自己的参谋长上来介绍情况。

刚刚喊起立的军官起身向陈天启敬礼,随即大步走到主台上,转身面对各位军官。他是一名pla的前军官,名叫邓作会,现在不过三十出头,在因为某些事情退役前是一名南方战区的步兵团的参谋,被苏醒利用家族里的关系吸收到了明朝,作为陈天启军队里的参谋长。

邓作会点开了放在主台上的笔记本电脑。随着投影仪开始工作,一个清晰的山东半岛地图被投射在银幕上。(此时的明朝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神奇的技术,他们私下里将之叫做皮影戏。)

他用一根细教鞭指着地图上的即墨地区,对看着自己的军官们说:“诸位请看,我们现在位于山东半岛南部,距离,我们需要集结的目的地登州十分遥远。因此我们决定用海运将我们的兵力运送到登州港。”

“我有一个问题。”百户举手示意,“我们并没有那么多的船只运输兵力,如果要现在搞船只,是非常麻烦的。”

邓作会点了点头,道:“这一点不用担心,苏醒先生会负责筹集船只。”他扭头看向站在旁边的苏醒。苏醒微笑着点头到:“诸位不用担心,我会负责准备的。”

众人听见苏醒表态后都放下心来。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们是知道这位苏先生的神通广大的。

邓作会继续说:“总兵大人要求我们在20日内到达登州。除去在路上的时间,在计算上一些富余,我们大概要在两周——也就是十四日之后出发。在这段时间内,参谋部认为,我军的主要训练内容,将把侧重点转移到海上生活,以及突击加强战斗训练,以应对到达日本后可能的冲突。”

“我也有个问题。”百户站起来说,“现在都快到腊月了,现在还出海去那什么日本,岂不是连年都要在外面过了?像我,爹娘死的早的还好,那些老爹老娘还在世的兄弟们怎么受得了?”

邓作会微微皱着眉头,侧脸看着盛天启。陈天启咳嗽一声,道:“你先坐下。”

他走上讲台,双手按着讲台边缘,上身微微前倾,说:“各位的心情我理解,现在靠近年关,战士们想留在家里过年,这是人之常情,百户把它提出来,这很好,我并不感到生气。但是,请各位注意,各位及各位手下的兄弟,从穿上这身军装起,就不再是一个每天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普通人。你们都是军人,都是我陈天启手下的军人。”

“军人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是种地吗?是做生意吗?”他把语气放成,“都不是。农民才要种地,商人才应该做生意。军人的使命是打仗,是服从命令,是保护大明的人民,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去战斗。而战争是不会为了迁就我们而改变时间和地点的,我们的敌人,也不会因为靠近年关了就回家休息。”

“作为军人,作为我手下的军人,我要求你们能够在任意地点,任意时间,打败任意对手。请各位记住,在我的军队中,任何时间都是备战时间,所有人都要做好随时进入战争状态的准备。”

“是的大人。”随着陈天启话音落下,在座的所有人都起身道。

陈天启双手微微下压,让众人坐下。他看着坐在右前方的一位军官说:“许政委!”

“到!”比较大的军官立刻站起像陈天起敬了一个现代的军礼:“许恩铭听候命令。”

“调动士兵们的积极性,就要靠你们大义教官了。有没有信心!”

“保证完成任务!”许恩铭面容冷峻地答应道。他有着小麦色的肤色,眉毛很浓密,眼睛也很有神,如果不是眉眼间隐约透露出的严厉,也不失为一个英俊的男子。事实上,大多数被他带过的明朝士兵们都在背后把这个严格到几乎不近人情的髡人大义教官叫做“活阎罗”。苏醒在把他介绍到明朝来工作时也坦诚地对陈天启说,许恩铭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委人选。只是退伍军人好找,愿意去四百年前工作也能保守住秘密的铁杆雇佣兵也难不倒苏醒的家族,只是符合以上条件的政工干部就是在不是能轻易找到的了。因此,许恩铭这位对政治工作的了解仅限于紧急恶补专业知识的前警察,就只好匆匆走马上任了。

陈天启巡视一圈,问:“诸位还有什么问题吗?”

军官们微微看了看周围的同袍,没有继续举手示意。

陈天启轻轻出了一口气,挥挥手道:“那好,请参谋长继续介绍情况。”

邓作会向陈天启微微鞠躬,再次走上主座:“现在参谋部开始下达传达具体安排。火枪营每日实弹射击量翻倍,提高到60发,空枪射击不得少于200次,刺刀拼刺训练酌情增加,以可抵御刀盾手进攻为限;第一、第二长矛营需尽快适应钢制长矛的使用,正在试验阶段的长矛右刺战术必须尽快得出结果,参谋部(所有的现代军人都有一个“作战参谋”的兼职)会派出参谋进行总结;医疗兵(目前基本只是现代来的那几个医学生)要准备好可能的药品,尤其是注意准备晕船药。

另,所有军种的战士都要加快适应钢制护甲的使用,并分批在近海进行抗晕船训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