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商人》第十四章 济南城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咕噜咕噜”的车轮声渐渐停下,不再颠簸的感觉将迷迷糊糊的乔牧从半梦半醒间唤醒。他挑开车窗上挂着的窗帘,喧闹的人声立刻从马车窗户里传了进来。

“让一下,你挡住我的车子了!”

“哎哟,你这厮搞什么,没看见小爷我在前头啊!”

“卖苹果了,不甜不要钱咯!”

乔牧摇摇头,双手轻轻拍打了自己几下,以确保自己完全清醒过来。“该死,以后晚上不能再喝酒了。”他随手抓起硌着腰酸的青岛啤酒瓶子,看了看里面残余的一点泡沫,把它塞进了车厢里的一个垃圾桶。他拉好窗帘,又关上半打开的玻璃车窗,从旁边的挂钩上取下手套和帽子戴好,随即从车门处钻出马车。

“乔先生,您醒了?”一个站在马车前的中年人殷勤地向乔牧打招呼,“我还想着不打扰您让您多休息会儿,这倒好,那些闲杂的人可把您吵着了。”

乔牧摆摆手,笑道:“没事,没事。”他环顾了一圈后说:“刘掌柜,货物都还好吗?”

刘掌柜马上回答:“好着呢,陈大人的弟兄们看管着紧,决计没有半点儿差池。”

乔牧“哦”了一声,示意刘掌柜去忙,自己则转身看了一遍运输车队。

这趟车队由十几辆马车组成,足足把陈天启千辛万苦攒下来的劣马抽调一空,还拿了不少驴子和骡充数。由于苏醒给陈老总配的马车都是仿制西方19世纪以后的四轮结构,还“创造性”地使用了橡胶轮胎,这些车子的运载量比中国本土的两轮同类们高了许多。

看到乔牧在巡视车队,后方车辆上的伙计和兵士纷纷向他打招呼:“乔经济,您早!”

乔牧微笑着举手回应,不时还主动向没注意到自己的属下说早上好。在最初穿越过来的三人组中,陈天启一心一意地扑在枪杆子上,傅优和与他则分别负责农业和商业的运作。这个分工既考虑了三人的特长,也考虑到了他们几个的性格特点。与陈天启的偏严肃和傅优和的稍显木讷不同,之前在销售部门工作的乔牧在待人接物方面更有长处,与社会地位较低的商人和普通士兵的交往也更顺畅。因此,伙计们和负责安保的士兵们都十分乐意和这位总是笑眯眯的乔经济官打交道。

看完了车队后,乔牧又回到了最前方的马车处。此时的车队遇到了四百年后最常见的交通问题,那就是堵车。虽然这种事情在这个时代并不普遍,但在济南城下还是无可避免的。

是的,乔牧他们正带着一大批现代商品,准备进入济南城。车队里除了乔牧本人,还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们运送的这批货物,会成为21世纪对17世纪商品倾销的开端,并且会给本时空的历史造成多么大的改变。

在官道上蹉跎了接近半个小时后,乔牧车队终于接近了城门。

他们准备进入的济南齐川门,也就是人们口中的老东门,高约三丈五尺,洪武年间建成。城门下人群熙熙攘攘,流露出充满活力的生活气息。

看到一批马车队准备进城,在城门下闲聊的几个守卫走上前来:“喂,车上是什么东西?让我们查一查!”

刘掌柜看有守卫上来,连忙跳下马车辕,拱拱手说:“几位,车上都是我们东华商行的一些布匹,没什么违禁品的。”说着,他伸手拉开马车门,露出里面堆积着的布料,表面自己没有说谎。

让守卫们看清楚后,刘掌柜顺手关好车门,又熟练地走近领头的兵士,隐秘地和他碰了碰手,一小块碎银子就完成了转移。

兵士握着银块掂量一下,悄悄感觉了它的质量,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我省的,你们进去吧,别撞了过路的。”

刘掌柜笑眯眯地点了点头,又和兵士寒暄了几句没营养的话,便向马车夫招手,示意车队进城。

————————————————

东华商行的店子位于齐川门附近的东月里街,这里靠近城门,人流量大,关键是地价不贵,很适合当初三人组刚来时的经济条件。

商行的经理姓朱,单名一个“贵”,年约四十,留着一撮漂亮的胡子,挺着个富贵肚,看着不像个商人,倒像是个富贵乡绅。他正打着把油纸伞,站在商铺后方的院门前。抬头看了看天,太阳依然在散发着苍白的光芒,并不能给人带来多少热量,反而映衬出天空的冷寂。如今已入腊月,但济南城内却几乎见不到多少积雪。事实上,从天启年间开始,济南城内的积雪就似乎是一年比一年少。昔日屹立在小巷前的雪人,如今只能存在于老济南的回忆中了。

“瑞雪兆丰年,瑞雪兆丰年啊......”朱贵心中有些叹息。这愈来愈少的降雪,使得山东的农作物产量也在那减少,他乡下农家租出去的田也收不上多少租子了。

正想着,一个熟悉的声音将他唤起:“朱掌柜,你看谁来了!”

朱贵抬头一看,一长串马车正碾着青石板路从东月里街转进自己所在的偏路,包裹着橡胶的马车轮并没有发出好听的“嗒嗒”声。

刘掌柜正向自己招手,朱贵就笑道:“诶,明生(刘掌柜名生涵字明生),你可来了。”正说着,朱贵却看到刘掌柜身旁还站着个年轻人,却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乔牧。

他连忙拱手道:“乔先生也来了,快请进屋子吧,这外面怪冷的。”

乔牧笑道:“朱掌柜不用紧张,我这次来是想向您说一下这一批货的。”

朱贵一边让伙计带着车队进入后院卸货,一边带着乔牧二人进入屋内,吩咐侍女上茶,再请乔牧坐在主座,自己和刘生涵分别落座。

乔牧从口袋里取出一张单子递给朱贵:“朱掌柜请看,这是货单。”

朱贵笑呵呵地双手接过,快速地浏览了一遍,有些吃惊地道:“这次怎么有这么多?还有......”他用手指着一栏说:“这个‘肥皂’是什么?”

乔牧笑道:“这是我们从一位南海客商处买来的宝物,是南方澳宋国的特产,不论是洗衣还是洗澡都十分好用。”他说着接过单子:“您看,这个‘打火机’也是澳宋国的舶来品,和我们的火石作用相仿,但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一旁的刘生涵闻言连忙从袖口摸出一个打火机示范了一下。

朱贵看着刘生涵用拇指按压了那个什么“打火机”一下,火苗就自己从孔洞中冒了出来,使用确实十分便捷,完全不费多少工夫。他脑袋里快速估算这件小玩意儿的价值。凭借多年的经商经验,他很容易地判断出,只要这种打火机价格不高得离谱,货源也稳定,它完全可以把火石从城里人的生活中彻底抹去。

想到这里,朱贵抬起头来,目光灼灼地看着乔牧,双眼中透露出对财富的渴求:“乔经济,这‘打火机’定价如何?每旬可供给多少?”

乔牧说:“我们准备把每个塑料伙计...嗯,就是刘掌柜拿着的这种,每个卖一钱银子(0.1两),主打平民阶级的需求。而这种,”他自己取出一个钢壳火机,“这种钢制的打火机,每个定价不少于一两银子,要给那些不差钱的人使用,比如生意人啊,低级吏员啊什么的。更高级的还在马车上,那是给济南府里的官员老爷们用的,可以免费,要是卖的话就由朱掌柜自己定价吧。”

朱贵听着乔牧的吩咐,脑袋里却是闪过了一道闪电。天呐,自己刚才听到了什么?乔经济的销售方案,是分层的?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生意,怎么没有想到?!

乔牧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觉得理所当然的分层分阶级销售策略,却给面前的这位明朝商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果我们可以深入朱贵的内心的话,我们应当可以看到一个正在深刻检讨自己过去僵化生意思想的生意人。他正跪在自己心中的房子里,向着范蠡,白圭,赵公明等等各位与商业有关或无关的祖师爷们,做出触及灵魂的自我批评:“祖师在上,无贤后人朱贵,直至今日方才获知分层销售之法,实乃商贾之不幸,竟不及乔经济官一后生晚辈,朱贵有愧!”

乔牧轻轻放下茶盏,有些奇怪地看着皱着眉头坐着不动的朱贵,不知该不该叫一下他。蓦然,朱贵猛地睁开双眼,一把抓着乔牧的双手,激动地说:“乔经济,乔先生,你真是个天才!”

“啊?”乔牧有些不知所措地站起来,“朱掌柜,你怎么了?”

朱贵松开双手,脑袋左右看了一圈,抓起茶盏一饮而尽,又牵着乔牧的手说:“乔先生,我们快去看看货物吧,可不能让那些笨手笨脚的伙计搞坏了您的打火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