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年明月他乡》第七十四章 夺得桂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场秋雨不期而至,将夏日的余热消得无影无踪。是的,秋天终于来了,凉爽的秋日总是可以让人心生许多念想的。

夏日长达五六个月的乐山,这里的秋天却异常短暂,大概只有个把月。因此,人们游玩的游玩,嬉戏的嬉戏,聚会的聚会,总之,他们的脸上是少有的明媚之色。

当然,对于兰儿这些参加数学竞赛的同学来说,也就意味着检验的时刻已经来临。

10月30日,全市各小学中低段的数学尖子都集中在市实验小学的阶梯教室里,准备来一次巅峰对决。

兰儿他们是东道主,最后一个进场,被安排在左边的第一列。依次是实验二小,实验三小,以及其他各县的实验小学,参赛选手共55人,刚好每一个学校一列,倒也挺整齐。

负责此次出卷的是市里的数学教研员周老师,并且也由他来监考。其他各校的带队老师都被客气地请出了教室,尽管他们很想再为自己的学生指点一番。

周老师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他把试卷发给同学后,就站在台上像猫头鹰一般盯着下面的选手。当然,那些选手可没有闲情逸致去看老师,抓紧时间完成试题才是硬道理。

兰儿顺利地做着试题,感觉一切都是那么流畅,那么舒服。真好,结束竞赛又可以花精力去背《汤头歌》了,师傅也不会再像前几天那样用哀婉的目光看自己了。说实在的,师傅的脾气是有些古怪的,要不是兰儿平时足够努力,可能这一个多月没有接触《汤头歌》,早被师傅给逐出师门了吧。想着,兰儿的嘴角微微一扬。

一直到了最后一道,兰儿感觉脑里的知识有些不够用了。

这次全市的竞赛,目的是挑选出10名同学组队去参加海峡两岸的奥数竞赛,难度系数为0.5。前五道是基本奥数题,后五道却是一道比一道难,连在外面等候的各带队老师也是连连抱怨,这鬼试题,究竟是考谁的?当然,他们可不敢当面对周老师说,要不,后果可不是一般般的严重呢。

这最后一道题是:爷爷开心地说:“我孙子出生多少天,我儿子就出生多少周,我孙子出生多少月,我就出生多少年,我孙子、儿子和我三人总共100岁。”爷爷今年多少岁呢?

这道题怎么做啊?兰儿的眉头皱得紧紧的,思考了一会儿感觉一点儿头绪也没有。这题目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兰儿来说,真的是难为她了。

她又冷静地将题目读了三遍,试图找到解题的突破点。这些条件都是有用的,而且相互之间最有联系的就是孙子的年龄。兰儿的脑神经飞速旋转,从题目中可以知道,孙子的年龄乘以7就是儿子的年龄,同样的,孙子的年龄乘以12就是爷爷的年龄,三个人和在一起是100岁,这究竟得用什么方法来解答?

算了,也就100岁,应该可以凑出来。假设孙子是4岁,那么儿子就是28岁,爷爷就是48岁,加在一起是80岁。如果孙子是5岁,那么儿子是35岁,爷爷是60岁,加在一起就是100岁。

啊,哈哈,原来做奥数题也可以用凑的方法啊?兰儿兴奋地写上了答案,心满意足地吁了一口气。难道刚才有神仙爷爷在助我一臂之力?要不,是妈妈在天上帮我?兰儿看了看天花板,好像真的看到妈妈正微笑地看着自己。

突然,考试结束的哨声响起,教室里一片唉声叹气。

“我只做了五道,还不知道对不对。这次,我完蛋了!”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鼻子皱成一团。

“平时辅导的知识好像都用不上,看来,还是要多接触各种题型啊!”一个小男孩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老气横秋地说道。

“老师都说我是天下第一聪明的男生,没想到,这次竞赛就出卖了我!真是出师不利!”一个帅帅的小男孩捋了捋自己的头发。

“这题目,简直变态!”一个小公主样的小女孩嘟着小嘴。

“算了,走吧,我肯定是垫底的。”一个穿着拍衬衫的小女孩拍了拍她旁边同学的肩膀,走了出去。

各校的选手陆续走出教室,而此刻那些带队老师也是紧张异常,纷纷拉过自己的学生问了个仔仔细细。

兰儿轻松地走出了考场,她看了看天空,嗯,很好,天空蔚蓝一片,有几缕白云在闲适地飘来飘去。终于可以安心地去背《汤头歌》了,她加快了脚步。

刚走出十米远,丁老师就叫住了她:“邓炀,张兰,你们几个停一下,你们都做完了吗?”

兰儿停了下来,邓炀也停了下来。他们相互看了看,然后朝丁老师看去,说:“都做了。”

“嗯,最后一道答案是多少?”丁老师追问道。

“60。”

“60。”

他们不约而同地回答道。

“怎么做出来的?”丁老师的脸上满是喜悦,还好,至少有两个是做对了。

“我是凑出来的。”兰儿眨着眼睛说。

“我也是凑出来的。”邓炀也眨眨眼睛。

这俩宝贝倒是很聪明!这题目如果没学过和倍问题,那是不知该从何头想起的。而这类题型,他是准备过段时间再教他们,唉,还是没有先见之明啊!

其他同学在心里也默默算了一下,确实是60,可是在考试的时候,他们咋就不会去凑一凑呢?只想着用什么类型去解答,没想到,还是死脑筋啊!

“来,你们几个,老师带你们去辅导教室去讲解一下这道题。”丁老师是个急性子,就想着快点告诉他们解答的方法。

他们一行人刚来到辅导教室,丁老师就边讲解,边在黑板上板书起来:“由题意可知:爸爸的年龄是孙子年龄的7倍,爷爷的年龄是孙子年龄的12倍,由此可得:孙子年龄的(7+12+1)倍是100岁,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孙子的年龄,进而求出爷爷的年龄.解答:解:100÷(7+12+1)=100÷20=5(岁),爷爷:5×12=60(岁)。明确孙子的年龄的(7+12+1)倍是100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用到的知识点: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丁老师才停下来。他们几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咋就没发现丁老师原来如此健谈?

时间一晃而过,一个星期过去了。丁老师冷不丁接到数学教研员打来的电话,他的手抖得厉害,差点连话筒都要掉下去了。

“丁老师,你们学校这次有两人入围,张兰、邓炀分别以100分,90分名列此次比赛的前二名。恭喜你啊,遇到这么优秀的学生!接下来,你要好好给他们辅导,争取在海峡两岸竞赛中继续夺魁。”周老师一改往日的严肃,语调也轻松了许多。

这是真的??

丁老师不敢相信张兰会获得第一,要知道,她还只是刚上二年级,而这次考的是三年级的内容,这也未免太不可思议了吧。

没听说张兰有一个很好的家庭啊?应该没有人在课外帮她辅导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如此优秀?好像她有一个师傅是中医,莫非学中医与学奥数有联系?这也太诡异了吧。

这个念头一出来,丁老师差点把自己吓了一跳。看来,张兰是天赋异禀,嗯,应该是这样。丁老师自我解释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