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牟氏老头乘光旅行记》第十二节 学习《互联网时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旭来感到震惊,两个人默默地进入寂静状态。好一会儿,才试着开口缓解僵局。

“首先,我想说的是,没人拿您当失能老人。”张旭来字字斟酌着说。

“没有吗!”牟大爷干涩的脸上,因愤怒而涨的通红。三个字直接把张旭来接下来要继续说下去的话给压回去。

“您自己要这样认为,那是您自个儿的事儿。但是您的情况不大一样,您只是把之前的事情给忘了而已,其实现在的生活状况也挺好,不是吗?”

牟大爷一向觉得张旭来这个小伙子体贴,对老人有耐心。此刻发现他真难以理解别人的心,人家越不爱听什么,越要解释什么,让人没好气。

牟大爷郁闷的白了他一眼,不屑于跟他说什么。张旭来见老人家没再反驳,以为自己说对了,实则,牟大爷是听之任之,那态度就是,嘴是你的,爱说啥说啥吧。

“咱烟台吧是个文明城市,人的素质普遍偏高,没发现尊敬老人是个普遍行为吗?张旭来悄悄观察牟大爷的态度,这小动作还以为牟大爷不知道。“接下来的话,您别生气,我以一个陌生人的视角来说说看法,您说您叫牟墨林,栖霞人,您知道牟墨林是谁吗?本来我们也不知道他是谁,他是栖霞牟氏庄园的主要创业人,已经去世一个半世纪了。”牟大爷听完这话心里吃了一惊。

“您说您又想起六个字,就在您发火的功夫我赶紧上网搜了一下,这六个字还是他老人家的,在1836年,也就是道光十六年,确实记载了‘岁大欠,人相食’这个事件。说在清朝道光皇帝十六年的时候,地里不收粮食,人没有东西吃怎么办呢?被饿死的人以及活着的妇人和小孩子,家庭与家庭之间相互交换人口当食物充饥,就是所谓的‘人吃人’。”说到这儿,张旭来也感觉周身发冷,心里毛乎乎、慎得慌,心下想着幸好没生到那样的年代。

“那个时候,恰逢有个叫牟墨林的地主,趁机不仅以粮食换地,还从东北贩运高粱,一斗高粱一亩地,后来见供不应求,变成几升高粱换一亩地,在很短的时间拥有土地几万亩,一时富甲胶东名扬齐鲁。”张旭来从网上搜出这个,发现烟台还曾有过这样厉害的人,真惊讶。“您学识渊博,可是还是不能证明您的身份,当然也不排除你也叫牟墨林,也是栖霞人。但在走失人口中,派出所全国联网都没有找到关于您的个人信息,您说您想起六个字儿,它证明不了任何问题。”

停了一会儿,张旭来忽然调皮地说了句,“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您是从道光十六年穿越到我们这个互联网时代来的,但是估计应该不存在这可能,至少穿越、时光旅行,只在小说里有,现实中没有。万一有,科学家早就把大爷您天天关到实验室里做各种实验了,对吧?”

“网上怎么搜的,我瞧瞧,穿越是什么东西。”牟大爷耐着性子听张旭来长篇大论,听到后来心里的火气听的不见了,注意力开始转到了搜索互联网时代、时光旅行、穿越这几个没听过的词儿上面。

张旭来一本正经地把手机高高举到头顶上念叨起来。“我要教方法啦,请听好,张大教授我,只讲一遍呦。”

“请打开手机,找到搜索界面,在搜索栏输入——嗯……嗯,”稍稍停顿了一下,真心不想搜索‘岁大欠,人相食’这六个字,想想都起一身恐怖的鸡皮疙瘩“嗯,请输入道光十六年是哪一年,下面就会出现检索的内容,上下滑动屏幕,在你感兴趣或者符合答案的那条词条上,动动手指,点击一下,就能看到搜索的具体内容啦。”

“就这样?”牟大爷凑到张旭来旁边问。

“就这样。您手机上也有,就这个标识。”张旭来一步一步耐心指导操作方法。“点击进入就能检索了,您还可以搜索……比如,道光十六年世界上都发生了哪些事件。”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牟大爷好像都很忙,下班后的时间里想要找他出来聚个会聊个天儿,提前约都很难约到。自从学会网络搜索的功能,不是在读万卷书,包括电子书,就是在行万里路。遇到个新鲜词儿,立马开启搜索百科功能,搜完,记一大堆笔记,再搜出行方式,乘车路线。举个例子,有一个周末,商场搞了个甲骨文雕塑展览的活动。网上一搜,搜出个甲骨文博物馆,搜完拿笔写了两大张纸,隔天下班就搜了出行路线。下班后,直奔烟台福山王懿荣甲骨文博物馆参观去了,回来捎带着连博物馆里的厕所一起夸出了国际范儿。

“哟,大爷,您去趟博物馆,回来就记住人家厕所很高级。”有人拿老人家寻开心。

老人家每天忙得很,想约他,不容易。

“吃饭,不行啊?我要去图书馆图书馆。”

“聊会天儿,对不起,要去看科技展。”

“什么事?今天我要去看车展。”

“去哪儿?去磁山仙人洞,打山泉水。”

起初是他老人家自己到处去游览参观,一个人,四处玩耍,后来,有好奇心重的人士也踩上他的时间点儿,跟着一起耍。邢老头跟着他老人家大半夜打网约车去鬼市(夜半开的古玩市场),张旭来被他拉去游览烟台山公园,还带人去有着齐地八神之一的古迹——阳主庙,哄着年轻人说这里供奉的是太阳神和四位夫人,是求姻缘的好地方。

商场里几个熟识的小姑娘,小媳妇儿带着孩子,拖家带口的陪她老人家爬了个峆庐山,说从网上搜到的。古有高僧从海上飞来,特地到山上采峆庐草,为上古时代生活在东海一带的东夷人治疗难治的疾病。一行人去了,峆庐草没见着,端午节前刚发芽的艾草满地都是,别的收获没有,从山上下来,几乎每人都揪了半口袋野菜,拔断了草根、留着白色汁液的苦菜,开花的蒲公英,还有寸把长的艾草,以及大家也叫不出名字的野菜。

手机的功能在年轻人手里是游戏里机也是社交工具,是有意思的视频平台,在牟大爷手里,手机是无所不知的万事通,带着一群人从山上下来,现搜现卖,现场分享了凉拌野菜的制作方法。

“爷爷,您怎么知道峆庐山上有棵千年银杏树”不知哪家小媳妇儿家的小孩子,弱弱地问。

“网上搜的呀,只要有,一定能找到。”从网上搜出峆庐山上有颗千年银杏树,大家一路爬到半山腰也没寻到千年银杏树的影子。截住一位穿旧迷彩服,扛了半袋树苗往山上走的老师傅,才问出树在山下寺院的庭院里。寻到树的那一刻,这位上了年纪的老爷爷开心的像个孩子,脸上的皱纹如花儿一般延展开绽,顺着皮肤的纹理开成朵朵纹理花,花里盛着内心满足的愉悦。

千年银杏树,四围的走廊上挂满了红红的祈福丝带,风儿吹来四下飞舞,相互拍击,丝带发出‘啪啦啦’的声响,是愉快的声音。

“谁说手机只能用来推箱子(推箱子,电子游戏的一种玩法),还能带人寻千年宝树呀。”一个孩子的家长在人群里大声吆喝。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迅速变化的云时代。”牟大爷来张旭来家侍弄阳台的花草,指着手里翻土的铲子,对着花盆说了一通话。恰巧被张旭来听了去,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

“这谁的名言好符合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呀。”

“前两句英国作家狄更斯说的,后面一句不知谁说的,网上看见的吧,就记住了。”牟大爷扭头回答张旭来。

“这是最好的时代没错呀,好多电商网红一夜暴富,连流浪哥都月进几十万,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好多工厂、实体店拿不到订单,找不到顾客,这是一个迅速变化的云时代,嗯,没错,人工智能一上场,好多人一起失业了。”张旭来跟着发表演说。

“人工智能把人们从繁重、高危险的体力劳动中解救出来,是好事儿。”牟大爷修剪着花草,说出自己的见解。

“大爷,您别那么先进行吗?还把人从繁重、高危的体力劳动中解救出来。”张旭来学着牟大爷的腔调,啃着一只苹果,一脸颓丧的说。“全部人工智能,人怎么生存,您给解释解释,哪天您那保安工作甭干了,弄俩机器人,别说逛八小时,就是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逛商场,时刻不停地做巡查安检工作,也不会觉得累。再说我吧,实体生意不好,工作受很大影响,两个月,只办了十几万的贷款出去,加上房贷车贷聚餐,交朋友,关系维护真是入不敷出啊。唉,云时代到底干啥能挣钱呢啊?”

牟大爷停下手里的活,想了想,很认真的问。“那你想干什么呢?”

“嗯……想创业呀。”

“创业是泛泛的词儿,是一件需要慎重对待的事情,你有切入点吗?”

“切入点?”

“就是你想干的事儿,可以理解为创业的节点,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服务。你擅长的、感兴趣的或者不得不做的事件,由这个切入,进入到创业当中去,不知道这样说能不能说明白。”牟大爷拿着铲子的手在胸前方向朝外翻了几圈,跟张旭来解释,这让眼前的年轻人感到新奇。在张旭来的心里,牟大爷是一位连自己和家里人都想不起来的人,但此刻正为自己讲解创业切入点、互联网、人工智能。

“好厉害的老人呀,净蹦年轻人嘴里的词儿。”

牟大爷红了脸,埋下头,假装去剪花草的黄叶。

“还不是你,教我上网。起初搜着玩儿,后来一个好奇接着一个好奇的深入,搜到个公园,没去过,就想去看看,搜到哪里有花展,也想去瞧瞧,还学了你提到的时空旅行,互联网时代,还有互联网时代的视频跟特征,情绪,嗯……网红、相声,反正有不明白的顺手搜一下,太方便了呀。《双城记》、《白夜追凶》、《可许则许》,哦,对了,手机上还能看电影,《十二公民》、《全面记忆》、很有思想的电影。

“嗯,挺好,你喜欢就好。”这老头!张旭来心里第一次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超出了自己平时对老人的认知。

学习力太强了,在他看来,一个连自己名字都想不起来的老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有点让人不可思议。

“如果真的十分想创业,我带你去个地方,或许对创业有启发。”牟大爷又说。“当然不去也是可以的,网上一样可以学,烟台有一个创业很厉害的人,这个人我也很感兴趣,就是《牟氏庄园》的牟墨林。

“您终于不认为自己是牟墨林了。”

“因为好奇,我通过网络特意检索了他创新创业的事迹,虽然是一个半世纪以前的人,但拿到今天看,他的创业模式依然很了不起呀,可能以前对他就很崇拜,才什么都忘记了,却没忘记这个人,所以花了很多心思去学习。”老人神色清朗,此刻看他说话的感觉是有退休老教师的模样。是谁猜测牟大爷可能是教授来着,说不定真是教授,只是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以前的事全忘了,他家里人竟然没找他,兴许退休工资不少呢。

想什么呀?

张旭来赶紧把自己的脑子从胡乱猜想里拉回到现实中来。

“能说说互联网吗?”张旭来忽然有意起了个,想考考牟大爷的想法。

“互联网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人要做事,首先思维先行。人从来没有离开过互联网,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互联网。”

“嗯?什么叫人本身就是一个互联网?”张旭来对这说法有点儿理解不了。

“首先看身体,人体的各个部分以及五脏,全身的经络、血管、毛细血管互相连通,相互影响,协调工作,才方便在生活工作中做各种行为,并产生各种情绪,诸如开心,沮丧,生气,忧恼等等。人活着需要吃饭,穿衣,化妆,乘车,驾驶,沟通,交流,婚嫁,养老,今天这一切的需求通过互联网和各种物质相连,所以人和外界本就一切互联。只是计算机、互联网、网购平台的出现,才把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动链接起来,互联网最初只是为了方便计算大量的数字之间的运算,造了一台计算机,慢慢发展、进化,就出现了今天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它的缘起是一个想法,一个思维,所以互联网源自互联网思维,人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要把一切元素,一切人的利益全部考虑进去。”

说着牟大爷对张旭来一脸正色道。

“现在要做企业,员工的利益考虑不到,员工那里会出问题,客户老板的利益考虑不周全,订单和企业就会出现危机,全赢,不自私,无我是互联网时代的文明特征,只要偏心就会出问题。”

“没太听明白,看出来,您自己是学明白了,互联网思维能具体一点吗?怎么听起来净抽象的东西?”看起来似侃侃而谈,感觉像传销大师在演讲。张旭来眼神闪烁,以为心里真实的想法没有被看穿。

真的好天真啊。人被定为万物之灵,很特别的一项特长,叫‘感受力’。

生活中好多人自以为把真实的想法掩藏的好极了,其实,‘感觉’这样东西,是掩饰不住的。它由‘真心’把控。张旭来的态度里虚伪尽现,牟大爷全看进眼里。

“互联网思维可以理解为让思维、想法,打破边界和一切互相联动。嗯,等一下,从手机上截了一个屏,我找找看。”牟大爷方才用人的身体和各种需求比作互联网,似乎讲明白了,是有些新意,有些接地气。

“可这思维也能互联网化吗?”牟大爷从手机扒拉出一张截图拿给他看,张旭来哪儿看得进去!

“还是您讲吧。”

“互联网加餐饮有了外卖,互联网加银行有了网上支付,这个明白?”

“嗯,当然,我们天天都在用。”这个不明白麻烦了,张旭来点点头,如果说这话的是同龄人,他一定会加一句,“用你废话!”

“互联网思维,可以理解为思维加一切。思考问题的时候,无差别对待一切要素。把一切都作为平等的要素,无差别的看待,不再判断哪个人好哪个人不好,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无论是物质,精神,人力,通通都是作为要素被平等的看待,这是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这个特征已经越来越明显。和一切互联,还有一个特征就是系统化看问题,推开大门看到整个世界,而不是只看到自己身边那一点儿,要一体化解决问题,好比一个身体缺乏多种营养,要以前,蔬菜不够吃蔬菜,五谷不够吃五谷,现在可能一包代餐粉,很多营养直接补足了,还有就是互利互惠,互利,方能长久、持续。”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有什么好处?”

“网上有个案例,说有个人,生产金丝小枣,把中间的核打掉了,不太美观,而且现在满世界都是卖枣的,就有人建议他拿北京糖稀做个棍儿,插进去,叫棒棒枣,取代棒棒糖。为什么呢?糖在妈妈眼里,对小孩子的牙齿和身体都有伤害的,如果用棒棒枣代替棒棒糖,它既能满足孩子吃棒棒糖的感觉,又能满足妈妈对孩子健康的需求,卖枣的人卖出产品还能赚钱,这就是互联思维解决问题的案例。”

牟大爷一口气说下来似乎有些口干,停下喝了口水。

“把不一样的东西飘过边界,互相联系在一起,同时把所有涉及到的人的利益都考虑进去了,小孩子吃枣得健康,妈妈免去了小孩子吃糖对身体有影响的担心,厂家卖出商品,国家有税收,农民有收入,互惠互利,正是互联网思维的体现。”

“啊,有案例就明白些了,嗯,有道理。”张旭来点头称是,却愉快不起来,一双眼并不大,转着圈聚在思考的光芒里,宛是装着一个小世界。

“互联网思维能跟赚钱互联一下吗?看普通人怎么能用互联网赚钱?”

“要看看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或者擅长做什么,看看大众需要什么,在需求跟供应之间建立关联,先小规模实践一下,试试,赚钱,接订单、接服务,不赚钱就再调整。”牟大爷轻描淡写的张口就来,张旭来听完,眼里的小世界不见了,转身进了洗手间洗漱去了。

“唉,跟没说一样啊!”

“这是创业指导,具体的行业,得你自己才能为自己制定,别人没有权利干涉和指挥的呀,创业需谨慎,不是拿点钱随便投什么都可以的。”牟大爷跟在门外解释说。

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张旭来时常皱眉,却也没再跟人提起创业的想法,他知道没有谁,能真正直接给到他一个令他自己满意、舒心、可以直接照做就能赚钱的项目。网上也有五花八门的推荐,各个招商广告都说的天花乱坠,是不是跟他们说的一样利好,信心是不足够的,而牟大爷说的方法,乍听,跟没说一样。静下来想想,貌似有些道理,可是到底干什么呢?

擅长的,喜欢的,感兴趣的,当前必须做的!

是要好好考虑考虑。

创业,不是上下嘴唇轻轻一碰,从口中逸出一个词儿叫‘创业’。那需要面对n多具体的细节更有后果要承担。好坏,没有先知,赚钱与否,在变化超快的时代,可能连个反馈都都不容易得到。多少店铺门可罗雀,多少企业一夕消失,开发区长江路上的中心地段不到几公里的地方,大型商场开了三家,每家都是均有国际品牌入驻的型号,街面上还穿插了各式商铺、门头房,内心不是迷茫,是迷迷茫啊!

到底干什么能挣钱呢!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坚持,才能做得长久,因为喜欢,因为感兴趣,会自觉深入探索,才有机会做到匠心、专注。把事情做好,是做成一件事业的基石。”

牟大爷简直是个学习boy, 好像网上搜索过的内容全被他内化成自己的智慧似的,不出去演讲真是有点屈才呀。张旭来心中感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