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爱情变奏曲》第十一章 挑 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挑战

两天以后,部里有了好消息。陈彬拿着学校开的派遣证和自己的行李去了水岭。一到学校,陈彬看见老校长正带领师生在河边给自己盖房子。房子基本盖好了,两间屋。木料是县上给的,两个木匠是县里派的,师生们当小工。

第二天,鱼校长和陈彬一起去了县革委会,和黄委员一块研究陈彬的工作。

黄委员先给陈彬介绍县里的情况,他说:“咱们水岭县是九山半水半分田。是省里最穷的县,在全国也能排在前几名。这儿缺电、缺地、缺水、缺粮食、缺路、连无线电信号也时有时无。唯一不缺的是青山绿水和河滩里大大小小派不上用场的石头。先说电,去年县里买了台柴油发电机,只能供机关和学校,电压不稳,供电还有时间性。老百姓一直用煤油灯或蜡烛照明;缺地,这儿地处南山深处,除了少量的河滩地,其余就是些贫瘠的山坡地。河滩地朝夕不保,山洪下来,颗粒不收。山坡地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产量低;缺水,按理水不应该缺,大清河从旁边流过,水又清又甜。可是这水又无法引到山坡上灌溉。庄稼常因天旱而长不高,甚至旱死;当然就缺粮食。民以食为天,缺了粮食,什么就谈不上了。好在国家还给调拨,居民的基本口粮能够保证;缺路,也就是除了这条简易公路,其余全是小路,山路。平原上十里路,走一个小时就到了,这里就得半天。人们出行,基本靠的是两条腿。不知你发现了没有,我们这儿的人出门带东西,都要扛一个木制的架子,架子不到两米长,放在双肩上,前长后短,后面放东西,前面伸长出一米多长,累了,把前端撑在地上;由于山高,无线电信号也难以穿越,这里有收音机的人少得可怜。虽然有这条公路,大都是些过路车,和外界处于半隔绝状态,消息很少。特别是一到晚上,没有路灯,黑灯瞎火,整个县城一片漆黑,说是县城,实际上和山外的农村都没法比。正由于以上的六缺,所以才决定了第七缺,那就是人才缺。县政府也没有几个正规的大学生。就拿咱们学校来说吧,把小学、中学编在一起叫综合学校,全国独一家,也是水岭县的独创。原因是这里的教育落后,群众对受教育认识不够,读书无用论还根深蒂固,所以愿意上学的孩子不多。学生少,加之地皮紧张,分成中小学校,还得占地。咱们这里的地比金子还贵,小学中学集中在一起,干脆由鱼校长一勺子烩,这样少了编制,既省事又少了开销。”

鱼校长插嘴说:“幸亏县上没有托儿所,要有的话,我还得照看孩子呢。”鱼说完,大笑。

黄委员接过鱼的话题,一本正经地说:“要是有托儿所,还真没准。”说完,黄也笑了。“咱言归正传,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问题,由于缺教师,所以这里初中毕业教小学,高中毕业教初中都见怪不怪。不是这里的孩子笨,而是教师的水平有限,咱当地有句土话,就是‘师傅技术不高,教的徒弟拧腰’,就是这个道理。水平高的不愿来,主要原因是这里的条件太差,咱们满足不了人家的要求。所以教师只能自己解决。除了老校长,科班中师毕业的没有几个。师资谈不上,升学率也就无从谈起,从新中国成立,考上中等专业学校的只有区区可数那么几十个,考上大学的更是凤毛麟角。”黄转过头问老校长,“几个上了大学?”老校长说:“十个,每年平均不到一个,经常剃光头。”黄委员接着说:“考上了的,毕业后没有人再愿意回来,外面分配的不愿意来,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就像近亲结婚一样,这能生出个健全的孩子吗。教学质量一年不如一年。你是外地人,愿意来我们这个穷山沟,我们真是感激万分。今天我把县里的情况如实给你介绍一下,条件就是这样,你能在咱们县呆一天,我们都很感谢,如果中途你有什么别的打算,我们都会放你,这个你放心好了。”

接着商定了陈彬的工作等事宜。关于工作,主要是教高二、高三的数学课,课余时间负责学校的乐队工作。生活是吃派饭。

陈彬的工作是从下半年新学年开始的。他打算在这段时间里把乐队组织起来。要组织乐队就得买乐器。可是县里没有钱,陈彬决定就地取材,做几种乐器。有笛子,笙,板胡,扬琴,木琴,月琴,梆子。

这里是山区,当地人每天只吃两顿饭,到了吃饭的时候,陈彬被一个叫狗娃的高二学生领回了家。学校安排从他家开始吃派饭,家长很是高兴。端上来两个菜,一荤一素。饭是玉米糊和玉米面饼。陈彬想:这地方这么穷,咋还有肉?肯定是专门为自己买的。于是便说,我是回民,不吃肉,以后不能有肉了。你们家平常吃啥,我吃啥,不要特意为我准备。

家长知道自己犯了大忌,赶快把肉撤下去了。连声说,对不起。接着骂狗娃没有把老师的民族弄清楚。

吃完了饭,陈彬带走了两个玉米面饼,说晚上不来吃饭了。

到了第二天早饭,狗娃和陈老师一起回家吃饭。端上来仍是一荤一素,只是把猪肉换成了鸡肉。陈彬问:“我不是告诉你我是回民吗,不吃肉,怎么又有肉了?”狗娃父亲陪着笑脸说:“回民不吃猪肉,可以吃鸡肉。”陈彬还真不知道回民可以吃鸡肉,便急中生智说道:“哦!那是你们陕西回民的习惯,我们山东回民什么肉都不吃。”

听了陈老师的话,狗娃爸信以为真,说了声对不起,忙把鸡肉撤了下去。吃完饭,陈彬照例拿了两个饼子,说晚上不来了。

在狗娃家吃了两顿饭,每顿有肉。其他家也肯定会按此办理,老百姓怎么受得了,这不行。于是他决定不再吃派饭了。

陈彬要自己做乐器,这是对他很大的挑战。他根据乐器的形状和结构,提出了竹子的粗细。但需要什么树种,他不明白,只能就地取材了。大家花了半天的时间,在山上砍了两棵树和一大堆竹子。下来就是修整和选材。木头还要解成板、晾干。听木工师傅说,解开的木板至少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干。也就是说两个月以后才能做。木工师傅用四天的时间把木头锯成板,就回家了。于是陈彬便开始画乐器图。

两个月以后,正式制作开始了。竹乐器看起来好做,实际上最难,关键是没有经验,加之没有合适的工具,音准难定。竹乐器的音高是竹筒的粗细和孔的距离决定的,数个笛子要做到同样的音高,的确太难了。这样只能多做,从中找出音高差不多的。

弦乐器更复杂,如板胡,由近十种零件组成,有琴轴、琴杆、琴筒、弓子、琴弦、码子等。正规板胡的音箱是个半球型,是用椰果的壳做的,这一点陈根本就不知道,就是知道也搞不到。因制作难度太大,把音箱做成中空的正四面体,端部用簿木板一堵,成了四不像。既不像二胡又不像板胡。它的音高是由弦的松紧程度决定的,反而好调节。开始做的很慢,后来有了点经验就快了。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上百把笛子,从中挑出音准差不多的。分成几个音高。还要和笙的音高相匹配。简易笙五十把,从中挑出十把。板胡计划五把,实际完成两把,扬琴一台,木琴一台,月琴计划三把,实际完成一把,梆子一把。没有完成的继续做。

弦乐器的木工活做完,还要配其它配件,本着节约的精神,本地能解决的尽量不买,如板胡弓子上的马尾毛,发动学生解决。鱼校长没有给学生交待需要量,结果学生们把附近农村几匹马的尾巴毛拔光了。好好的一匹马,没了尾巴,那多难看。为此生产队找到了学校,一听是孩子们为了做琴用,也就原谅了。

东西基本齐了,开始组装,刷漆。最后进行调试。总的来说,比预料的要好,都能发出声来,因共鸣不好,发出的音量小,音色听起来也欠优美。陈彬的专长是小提琴,对其它乐器,因在中学、大学常接触,耳濡目染也就略知一二,所以也只能边学边教了。

乐手在一个月前就选好了,学生们报名踊跃,大约有近百名,陈彬挑了五十名。教一段时间后,再从五十人里选拔好的,淘汰一些人。先集中进行乐理知识普及。这里的学生几乎没有上过乐理课,陈彬讲了不知多少遍,还是把“1”(到)发成“一”的音,把“2”(任)发成“二”的音……陈彬用了两天的时间才慢慢的扳了过来。三个月以后,基本会识谱了。还要进行节奏训练,最后根据个人情况配乐器。

乐器教起来很难,一是这些孩子都是从零开始学的,二是品种多,三是人多。要一个一个的教。要从正确的握法开始,也就是要他们掌握拿乐器的方法,避免坏的习惯。还要掌握乐器的发音部位,也就是指法。特别是弦乐更难,不但有弓法、音准、半音也很难掌握。如果变调更是难上加难。

要让孩子们熟练掌握,就得大量反复的练习,音准要靠自己的感觉去慢慢摸索,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学生们边练,陈彬还要边指导更正。大约用了二十多天的功夫,这一关过去了。下一步就开始练习最简单的曲子。先单个练,再到同种乐器合练,最后集体合练,整个练习属齐奏。练了一段时间,经过合奏,反映不错。又有许多学生要求参加,又增加十二人。其中板胡由五人增加到十人,月琴由三把增加到十把,扬琴和木琴各增加到两台。共六十二人。

孩子们学乐器的兴趣很浓,回到家里练,有的在农田干活时休息时练。进步程度出乎陈彬的预料。几个月后,演奏的曲子也上了难度,听起来已像那么回事了。

寒假快到了,这又是乐队练习的好机会,陈彬不打算回家。可是不回家,怎么给父母说呢。以前,陈彬给家里去了一封信,把自己没回家的理由说成是分配到国家保密单位,不能回家。不回家可以,但总得给家里寄些钱吧。陈彬来水岭,按理大学生的工资应四十多块钱。由于县里财政困难,陈彬实际每月只能拿到二十五块。他除了吃用,剩下的钱基本都买了乐器配件。没有钱,也就不寄了,不寄钱,也就不写信了。

陈彬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从小就有一个当发动机专家的雄心壮志。然而,现实生活使他的理想成了泡影。去水岭本是无奈之举,本想苟且偷生打发时间,以缓解失恋的心中之痛。但当他看到这个穷山沟里那些求知欲如此强烈的学生们,不由得把全身的劲使出来。当老师,教数学,做乐器,培训乐队对他来说每项工作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他涉足的都是专业性很强的领域,也是他难以驾驭的。他要比别人多花数倍的时间才能有一定的效果。他每天都在忙忙碌碌,把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工作,以最短的时间休息,以最简单的饭食充饥。白天上课,培训乐队。晚上备课,改编曲子,给学生们看作业,常常工作到深夜。实在累了,便倒在床上,一觉就到大天亮。

偶然有点暇闲时间,但倒是他最难熬的时候。因为文倩的影子总在他的脑海里出现,让他挥之不去,为此他常以泪洗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