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州风云录》第十章作诗一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午当值完,朱俊先梳洗一番,穿了一身便装和仇英一起会和,一同前往县令府邸。

“俊哥儿,如今县尊大人极为器重你,在县衙里大力提拔你,又在黄陂邻战报上为你邀功,这是你的机缘啊。”这些日子陈郡对朱俊的拉拢他看在眼里,也打心里高兴,这个徒弟的能力他还是很清楚的,就像一块璞玉一样,慢慢雕磨会越来越完美。

“徒弟明白,当初还是师父指点我,才叫徒儿在县尊面前露脸,徒弟定不负师父指点和县尊提拔之恩。”朱俊语气诚恳道,心中也在暗想多亏当初自己接了那份差事,当真是富贵险中求。

“恩。”仇英欣慰点点头,又接着说:“县尊身份尊贵,虽然此时只是任职县令,但朝廷上对县尊极为看重,更是简在帝心,将来成就不可限量。如今县尊身边缺乏人手,你在他身边好好做事,又何愁将来不能建功立业,像王强王通那般宵小之辈也无须放在眼里。”

“师父所言甚是。”朱俊心中自有计较,他心思活跃,哪里不知这个道理,陈郡可以说是当今皇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官员,这些年的政绩暂且不说,便是简在帝心也可叫他将来在官途上一帆风顺。

如今仇英身居安喜县县令或许不大起眼,但此人就宛若人中龙凤,只待一朝风雨便化真龙,与这样一个将来官场大员交好关系,其中好处自然多多。

两人边走边聊起来,经仇英言语,朱俊才知道那陈郡的老岳丈叫做杨士青,乃是一位老学士,学识渊博,先帝时曾任龙图大学士,在士林中声望极高。

陈郡年青时便拜在他门下,杨士青极为痛爱陈郡这个弟子,对他倾囊相授学识,更是将最爱的小女嫁给陈郡,两人就此结为亲家。陈郡极为尊敬他这位岳丈,待他视若亲父。

朱俊听完这才暗暗点头,怪不得当初黄陂邻贼人抓住他岳丈时他极为着急。自己救出他岳丈后,他也大力提拔自己。

两人轻车熟路很快就进了县令府邸,自有个门子出来迎接,将他二人带入大厅。

这时一位皓首老翁迎了出来,笑道:“两位恩人,上次二位不顾个人安危救得老儿,实在是万分感谢,今日特叫小婿邀二位来府上以示感谢!”

“哪里哪里,职责所在,自当全力以赴。”仇英连忙回道,朱俊在一旁也点头附和。

“哈哈,你二人可莫要谦虚了,前番攻打黄陂邻还是靠你二人有勇有谋,才除去此大害,解我心头之患。”陈郡笑着走了过来,不吝赞扬的道。

“你二人是我县上少有豪杰,皆是有勇有谋之士,在县里可谓是我的左右臂膀,日后陈某还须多多用到二位。”

“县尊所令,我二人自当全力配合!”仇英和朱俊异口同声道。

“你二人来我府上,便像在自家中一般,切莫太过拘谨,平时的规矩大可放下。”陈郡笑道。

“来,两位恩人且与我坐下。”陈郡杨士青拉着两人走到桌前。

仇英和朱俊只得附和,跟随他坐了下来,四人相对而坐,陈郡便吩咐丫鬟们将酒菜端上酒席。

朱俊此时站起身朝仇英鞠个躬,道:“近日来多谢县尊提携,今日又宴请小子来酒席,小子实在感激,特意准备一份小礼送于县尊。”

说着便从怀中取出一个卷着的纸张,打开来献于陈郡。

“你这小子,来便来吧,还准备什么礼物。你也是个有才俊彦,不然我陈郡又如何会用你。”陈郡笑着道,伸手接过纸张。

待他定眼一看,不由眼神一亮,神色肃然,低声读了出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陈郡读出第一句时,大厅中就已然安静下来,众人都默默品读。待他读完,整个人便陷入沉思,一言不发,仇英和杨士青也默然不语,还在细细品味这首《竹石》。

“好诗!好诗!好一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真是道尽天下有节之士风骨。”杨士青首先站起来,拍掌叫好。

陈郡这时也从品味诗中反应过来,连连点头赞道:“好一个《竹石》,真乃不世佳作,叫人读后正气凛然。不仅诗作得极好,便是书写也是极佳,笔势雄健洒脱,叫人看后觉得真有一颗坚挺青竹耸立于山石之间。”

“哦,且叫老夫也欣赏一下。”杨士青听罢不由心痒,走上前拿过纸张看了起来。

“俊哥儿你这份礼物真乃精品,无论是诗还是书法皆乃上上品,不知是出自哪位大家之首。”陈郡疑问道,他饱读诗书,不知看过多少诗词选集,与大皖国内名气极盛的诗人也略有来往,此时看了这诗,觉得文采斐然,却记忆中毫无印象,不由询问起来。

“回禀县尊,这首诗乃是小子所作。”朱俊答道。

“呃。”陈郡见说,不由两眼一瞪,仔细打量着朱俊,越看越觉得不像自己所想的文采斐然的诗人。

不仅陈郡疑惑看着朱俊,杨士青和仇英也愕然看着朱俊,一脸不相信的样子。

“这个小子在干什么!”仇英心中暗暗骂娘,本来他见朱俊献出礼物,陈郡看着十分欣赏,心中还替朱俊高兴。哪知他竟说这诗竟是他所写,实在叫他难以置信,一个捕快成了诗人了?这俊哥儿莫不是吃错药了,想着糊弄县尊大人,仇英心里是又惊又疑。

朱俊见三人皆是疑惑的看着自己,仇英更是对自己连连使眼色,心道不好,莫要物极必反,叫县尊心中对自己起了疙瘩。

朱俊连忙道:“这首诗确实是小子所作,小子年幼时也上过学堂,对诗道上也有过研究,平时也喜欢看些诗词歌赋,故而也能写些小诗。”

“呃,这诗虽是我所作,不过小子不擅书写,特意叫人代写了份。”他又补充了一句,唯恐众人不相信。

陈郡听罢,哈哈大笑起来,道:“你个俊哥儿瞎想些什么,我又何时不相信是你所作,如此一来我还要庆幸本县出了一位诗人呢。”

尽管陈郡如此说,但眼神中的疑虑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这话说出来大半是敷衍朱俊。

朱俊心中不由气结,又暗暗后悔自己卖弄,这番若是叫县尊对自己产生疑虑,日后又岂会再重用自己。他此时又急又悔,突然灵机一动,对着陈郡一拱手,又转过身对着杨士青一拱手。

这才开口道:“今日我听师父言语,才知道杨老先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大学士,一心为国为民。小子心里万分佩服,欲作一首小诗送于老先生。”

杨士青不由一愣,心中一阵惊讶,面上却是笑道:“当不得小友夸赞。”

朱俊也不作答,离开桌椅,抬脚缓缓走上前,在陈郡三人的注视的目光下,张唇朗声道:“千锤万凿出深山。”

只这一句便深深吸引住了三人,陈郡脸上又几分肃色,杨士青沉默着,仇英一脸然,好像第一次见朱俊。

“烈火焚烧若等闲。”语气略有几分高昂。

陈郡肃色的脸消融下来,眼中满是疑惑,实在不敢相信面前的人真要做出一首诗来。至于杨士青已陷入沉思,显然在不断品味这一句话。最过于懵逼的当属仇捕头,天可怜见,他与朱俊也相处几年,何曾见过他写过诗来,实在叫他好像第一天见过这个徒弟一样。

朱俊渡着步子,语气激昂起来:“粉骨碎身全不怕。”

“好!”陈郡忍不住叫了一声,不住打量着朱俊,心中暗想此人果真能文能武,将来必可助我一臂之力。

朱俊听了陈郡的叫好,心中也是暗暗振奋,暗道自己果然赌对了,接着放大声音说出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