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好皇帝》第十一章 十三人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马一祯的领头下,一行人来到了位于皇宫东门一侧的东厂总部,紫禁城四个门,北门是地安门,南门自然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天安门了。

东厂总部就只有一个小门楼当入口,和后世老北京四合院的大门差不多,非常的不起眼,即便是京城本地人都不一定认得此处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东厂。

杨瑛跟着马一祯来到总部的时候,只见大院内已经站满了同僚,住在北京城里且没有出任务的一些地位比较重要的番子,基本上都在这个院里了。

作为皇帝的秘密警察机关,内部审查是非常严格的,尤其是到了役长小档头这一级别,虽说只有七八个大头兵当手下,权力很弱的样子,但是到了地方上却能缉拿四五品的大官。一般犯了事的县官儿突然见到一个北京来的东厂番子站在自家院里,瞬间就会心脏病发,被当场吓死,在大明官厂上东厂真的是比瘟疫还要恐怖的存在。

东厂侦缉人员位高权重,秉承皇帝的意志抓人,皇帝不是很信任外朝人员,担心内阁的人渗透进入东厂。所以机构中核心职位都是宫里的武太监出任,只有那些不重要的一线大头兵,才是从锦衣卫那边筛选过来的。

弘治皇帝在位期间每隔几年就会对东厂进行大清洗,将潜伏的叛徒绞杀一空。到现在东厂可能还会有内阁渗透进来的暗子,但是轻易却不敢暴露身份,一旦被发现,天上地下无路可逃,进了东厂还想全身而退,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即便是跑到国外去都没用。毕竟东厂的触手可不仅仅只在国内,在西域,安南、朝鲜,北方草原都有力量存在。

几十个人挤进了白虎厅里,萧敬端坐在主位上喝着茶,看着厅里的人都差不多了,这才不急不缓的问道:“都到齐了吗?”

听到厂公说话了,大厅里“嗡嗡嗡”的声音立即停止,所有人都面朝着萧敬站立。

千户马一祯上前一步道:“都到齐了,来的都是咱们御马监养大的好手,绝对可靠!”

正德要引藩王进京,这事是绝密,万万不能让内阁事先知道有所准备。这么大的事情,萧敬当然不敢用外面的人,所以召集的番子全都是从小在御马监培养起来的武太监。

这些武太监既没有父母亲人,也不缺钱,自然就没有弱点,内阁无法渗透。

“嗯!挑十三个能干的孩儿随我入宫!余下人分十三组去御马监等待皇上的中旨调兵,每一组领一百勇士营精锐,一人双马,备足十日粮草,武器,等候命令!”萧敬扫视了一下大厅,满意的点了点头。

说完,萧敬就起身去了后面的堂屋。在厅里官位最大的是马一祯,所以选人的责任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在场的员工无一不是从小习武,常年在第一线办案的能吏,再加上前几年弘治皇帝多次的清洗,不靠谱的基本都被杀了,留下来的都是自己人,水平都差不多。

所以马一祯也没什么好选的,随手点了十三个精干伶俐的手下。

杨瑛是马一祯的心腹,自然也被选中,跟着萧敬入宫。

如果人生还能再来一次,在这白虎节堂里,杨瑛一定会拒绝这次任务,让身边的战友代替自己入宫。并不是任务有多危险,比这更危险的事情杨瑛都去做过。在东厂做事每年都有同僚战死,见惯了死亡,他们这些人早就看淡了生死。他只是不想参合到这样凶险的政治斗争中,因为一旦涉足其中,这辈子都别想在脱身了,只能干到死才算完。

杨瑛还是太年轻,压根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未来,他还在为自己能够进宫面圣而沾沾自喜。离开东厂总部的时候,他还担心自己下身的骚臭味会惹得皇帝不快,还特意向同事借了新的蟒袍和一些香粉洒在身上。

东厂的番子也是皇帝亲军,有带械入宫的权利,众人也就携带着刀剑,默然的跟在萧敬身后,一行人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从皇宫东门进入到了紫禁城。

杨瑛虽说是在皇宫里长大,但他小时候在宫里只是个打杂的小太监,且大部分的时间还要研习武艺,长大后又被调入东厂出了皇宫,因此从来没来过乾清宫这种核心区域。

站在乾清宫大殿外的月台上,可以看到殿内灯光昏暗,殿内杂役小太监们不慌不忙的在点灯,很快殿内变得敞亮无比,金碧辉煌,壮丽非凡。

一个穿着明黄色丝绸且露着胳膊和半截大腿的小男孩从大殿内走出,杨瑛立马意识到这就是大明帝国的君主,当即挺直腰背,眼睛里闪耀着激动地光芒。

这可是正德皇帝,一句话可以让他们升入天堂,也可以让他们坠入地狱的存在!

不仅是杨瑛这样,他身边十二位同僚也都是抑制不住的浑身激动。

“参见皇上,圣躬万福!”在马一祯的带头下,十三个人齐刷刷的跪下,给朱厚照磕头行礼。

“这么晚把大家从被窝里叫起来,真是有劳了,都起来吧!”头顶上传来了小皇帝稚嫩的,略带童音的声音。

听到这里,杨瑛确定正德小皇帝确实如朝廷里传言的那样,是个和弘治皇帝一样是位温和的帝王。

……

朱厚照睡了一个多时辰,萧敬果然如约带着手下进了宫。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深夜,从熟睡中被人叫醒真的很难受,小太监端来温水洗了脸之后,精神才算恢复过来。

从大殿里出来,看到月台上十三个虎背熊腰的壮汉列成一队,个个都是一米八到两米的身高,胳膊比自己腰还粗,他们手里的重剑宽刀皆巨大无比。其中一人的斩马刀,刀身就有一米长,刀面一尺宽,再加上刀把儿整件武器快有两米长了,威力不比关老爷的青龙偃月刀要弱,这一刀下去绝对能把一匹马拦腰斩断。

可想而知,能够驾驭这样武器的人,身手有多好。

在后世,人们看多了电视里的武林高手,误以为现实中的武术高手也是身材匀称,长相秀气的。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穷文富武,但凡是练武的需要从小好吃好喝的供着,才能保证身体的能量,绝对的武力,必须依托于健壮的身体才行的,否则根本没有力量。

李小龙是武学宗师,一身的肌肉把力量练到了极致,也因为身材矮小,力量依然比西方的拳击手要弱很多,只能靠武技来战胜对手,直接拼力量对拳,李的手臂骨都会被打断去。

历史上的黄飞鸿,霍元甲都是身材壮硕,像奥尼尔一样的壮汉,才能打遍天下无敌手,绝对不是影视剧中那种瘦啦吧唧的身材。

在古代的单兵格斗中,使用沉重的武器,一力破万法从来都是主流,不要说什么武技才是最重要的,你怎么知道人家不是既有武技又有力量呢?

面对这样强势的对手,仅仅只有武技怎么打得过?

像猴子一样跳来跳去躲避吗?

人家几十斤且锋利无比的巨剑急速横扫过来,别说是猴子了,就是苍蝇翅膀都能切下来。

如果学着电视剧里面的武林高手,拿着两指宽的软剑去格挡,唯一的下场就是“卒”。

等他们行完礼后,朱厚照绕着这些巨汉走了一圈,对这些手下的员工真的是分外喜欢。

感叹自己要有这样健壮的身材,活到一百岁都不是问题。

历史上的朱厚照年幼就是病秧子,从小就是在药罐子泡大的,体质很弱。后世史学家多数都认为,朱厚照就是因为体弱落水引发肺炎,最后转变成肺结核或者肺痨,呼吸衰竭而死。

“都进来吧!我给大家布置一下任务。”根据萧敬的描述,这些人都是宫里的太监养大的,非常可靠,所以朱厚照对他们也是和颜悦色。

朱厚照把他们引到偏殿的卧室后,自己一屁股坐在罗汉床上,没有急着布置任务,而是冲着谷大用说道:“让小厨房把鲜奶和甜点都端上来,先吃了宵夜再谈事情!”

在乾清宫里有皇帝的私人小厨房,皇帝的正餐有尚膳间负责,但是日常的零食甜点却是由小厨房制作,毕竟甜点都是刚出炉的最好吃。

小厨房的厨师都是太监组成,由八虎之一的魏彬负责。毕竟关系到皇帝的一日三餐,不能大意,所以必须得由亲信太监掌握。

小厨房里食材充足,且都是已经制作好的半成品,不到十来分钟就做了满满一桌的糕点,任由东厂的这些人享用。

杨瑛等人哪里想到入宫见皇帝,事儿还没布置就先吃一顿,不过皇帝让吃东西,就是给一碗砒霜你也得吞下去。更何况小皇帝赏赐的是用天下最好的食材做的甜品,入口即化,香甜无比,几个人只尝了一口就拼命往嘴巴里塞,这个时候还客气那就是蠢蛋了。

好在朱厚照有先见之明,他也知道自己小厨房做的甜食有多好吃,所以提前给大家准备了牛奶送服,否则这么狼吞虎咽的干吃,非得梗死不可。

趁着大家吃宵夜的功夫,刘瑾和萧敬对乾清宫进行了清场,将无关的太监遣走,殿外值班的禁军也退后二十步。

吃饱喝足了,十三名东厂番子排成两排站在偏殿里,朱厚照则盘腿坐在罗汉床上喝着绿茶漱口。

等到萧敬和刘瑾走进来之后,朱厚照才问道:“无关的人都清走了吗?”

“都检查了,不会有人偷听到一个字的。”刘瑾点点头抢先回道。

朱厚照看了一眼还站在房间里的刘瑾和谷大用,笑着问道:“你们两个确定要在这里听下去?这个秘密至少要保持三个月左右,泄露出去半个字,萧大伴肯定从你们两个开始审问,到时候东厂的酷刑可不是开玩笑的。”

刘瑾和谷大用对视了一眼,再看到萧敬摇了摇头,就知道皇帝等会要说的事情和他们无关,参合进来只是自找麻烦,再说萧敬不会害他们,所以果断的退出了房间,在乾清宫周围游走,防止有人靠近偷听。

“大家都是萧大伴挑选进来的体己人,值得信任,我也就不多说废话了!”

朱厚照说了个开场白,然后直接切入正题道:“想必诸位也知道,内阁六部强势,在朕父皇在位时就一直咄咄逼人,父皇只能对内阁言听计从,几乎很少反驳他们的意见。”

朱厚照当然不能说弘治老爹是个超级腹黑,一等一的伪君子,表面上仁慈可敬,暗地里强化皇权,限制内阁,阴死人不偿命。

在民间,弘治皇帝就是个仁君,只有宋仁宗赵祯能与之相比。

朱厚照说到这里,十三位东厂番子全都咽了咽口水,像马一祯这种东厂千户,政治嗅觉灵敏,已经意识到皇帝要设局搞内阁了,额头上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水。

“朕今年才十四岁,学识孱弱,尚不足以亲政,而朝廷大事涉及到大明千万的百姓,大意不得!所以朕有意邀请各地的藩王入京,代替朕摄政军国大事!”

尽管是早有准备,但是当萧敬听到摄政两个字的时候,就觉得喉咙里奇痒无比,急忙掏出帕子捂着嘴巴低声咳嗽了起来。

朱厚照见状,急忙将自己手边的茶杯里续上茶水,递给萧敬润喉。

站在后排的杨瑛听到这里只觉得浑身发软,如果不是有斩马刀撑着估计就摊倒了。再一看身边的同僚,已经是满头大汗,也必须用剑撑着身体才行。

朱厚照也知道自己说的事情有些惊世骇俗了,这些东厂的番子常年监视朝廷众臣,自然知道内阁六部有多强大,而他要引藩王入京对抗内阁,无疑是在引起一场战争。

趁热打铁,朱厚照继续说道:“在场的有十三人,也意味着我需要请十三位亲王入京,诸位今晚上就要出发赶往藩王驻地,把朕的意思准确的传达给各位王爷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