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不是去盗墓》第十二章 回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面该考虑朝哪走了。

被鱼娘们儿这样一折腾,刚才逃跑时根本没个方向,这时候他们在什么方位,都还糊涂着呢。

当然,这个所谓的方位也是针对那弱水……也没个具体河流名称,只能暂且这样叫着。

“按书上说,弱水就是支流,也会四环,把中间变成锁户孤立之地。”

“咱们已经到了对岸,下一步……肯定不能继续顺着河流走,那样还是兜圈子。”

“既然刚才朝这个方向跑来了,干脆咱们就一直按这个方向走吧。大家觉得怎样?”

林阳这说辞也是想了又想的,就现在的处境,往哪估计都一样,全凭运气了。

食物还能支撑五六天,又有了这些鱼妇备着。

前几天可以先用鱼妇扛扛,往后……再说吧。

现在关键是水的问题,接下来再找不到水源,洗涮就别指望了,能够支撑饮用就不错了。

“赞同日头说的。”

“行,就这样走吧。”

……

都没异议,然后各自再次收拾行装……这时候林阳看了看表,时间又到前半晌了。

头灯灭掉,就一个手电,一行人用登山绳拴着,像土葬时的孝子贤孙,一溜排开,选定一个方向,摸黑往前……

“林阳,好像不渴了。”

走了也就一个来小时,感觉走了很久了。

以前他们也这样赶过路,一般这一个小时的步行,差不多需要喝多半瓶水,可现在,还没人喝过一口水。

“感觉也没饿了。”

这是好事。可这样摸黑,在纯粹黑嘘嘘的环境里,就一个手电筒的光线,一直就这样单调的走……心里真不舒服。

没人说话,后人拽着前人的背包,几乎是协调着迈步。

虽然没有回声,可又黑暗又静谧的环境,就只能听到脚下踢踏踢踏的声音……

走多了,感觉心跳也要随着踢踏踢踏声来跳动……

林阳也想过找点话题,然后大伙儿一起扯淡。

可说什么好?这境遇,不是说大家提不起心劲儿来,是他自己都不知道该有个怎样的话题适合这场景。

可惜,连刘淼那个碎嘴也闭嘴了。

没个正形,该多嘴的时候不多嘴。

“歇歇吧。”

一个多小时徒步,拢共就三个人说了三句话……压抑!

悉悉索索的,六个人很自然的围成一个圈,手电筒按照商定的,竖在圈子的中间。

手电筒的光柱是冲天的,没照着任何一个人。不过,映着微弱的光,这么近的距离,倒也能相互看得见。

看不看吧,都是一脸的晦气。

困境中最怕没有变化。

意外,在困境中可以完全当成希望。而一尘不变,就意味着还是困境。

他们不是专业探险的,甚至可以说纯粹属于有俩糟钱,闲着找刺激的。

七八天在这样无尽黑暗的空间里,根本没有出路,就是专业的探险队,也要崩溃了。

到了这地步,就他们这表现,算是相当不错了。

前些天一直有事做,不管有没有希望,总是有事做。大伙儿就尽量不去想太多。

而现在,林阳说的大家也明白了。对是对,确实应该这样做,也只有这样做。可……多久才是个头呀?

这一个多小时默默的赶路,每个人心里都乱七八糟的思谋……没有任何办法,还是得继续。

“狗日的老天……到底要哥几个怎样?”

刘淼抽风似的,猛然站起来喊了这么一声。

一个个扭头看了看……无语。继续看着中间那光柱发呆。

“咱们会出去吗?”

女人就是女人。牛堃到这时候才问出这问题,算是大心脏了。

她问谁?问大家。谁知道?没人知道,也没人搭这茬。

“啊……啊……啊……”

又抽风……

咦?不对,这声音不对。

“刘淼,你再喊一声……”

林阳呼一下就站起来了,还让刘淼再喊……

“日头,我没事,嚎一声就没事了。”

刘淼怵林阳,应该说所有人都怵林阳。

别看这小子脾气温和,真发火了,直接就是拳脚。揍起人来往死里打。

关键是,他们五个加起来也不够林阳一个人收拾。

“不是……唉!我是让你再喊……就是再和刚才一样喊……”

林阳看刘淼这样,就知道他理解错了。

“日头,你没事吧?我就发泄一下……”

“你怎么听不明白?……刚才刘淼喊,你们听出来没有?好像有回音。”

回音!他们在这黑嘘嘘的空间七八天了,根本没听到过回音,会有回音?

“刘淼,快喊呀!”

“瞎几,愣个球呀!快喊!”

……

叽叽喳喳的乱了。

问题是刘淼狗日的这时候害羞了。

“我……那个……要不你们谁喊吧。”

我去!什么时候了?你特么还谦让个这?

“牛堃,女生音调高,你试试。”

懒得搭理刘淼这憨货了。狗肉丸子,不上盘子。

“啊……啊……啊……”

牛堃是真喊,喊出这声时,她自己都快哭了。

不过喊出来确实轻松多了。

“真有回音……”

“哈哈哈哈,有回音!”

尼玛,这哈哈声比牛堃的喊声还大。

“能听出是那个方向吗?”

“我去!你当咱们都是蝙蝠呀?”

“都安静,堃儿,你再来一次。”

哎呦!杜森啥时候敢这样说话了?不过,好像这娃没有把握,很少出头的。

“林阳,你卡表……”

得!难得闷驴叫,就不跟他争究了。

“啊……啊……啊……”

这次牛堃自己都觉得喊的干巴巴的,没一点情感。

“林阳,多久听到回声?”

“不确定,混一起了。”

“堃儿,只喊一声啊。再来一次。”

“啊!”

干脆的声音,分贝很高,应该是牛堃明白杜森的意思了。

“多长时间?”

“五秒还是六秒,不确定。”

“行了。”

“我知道了……”

得,又一个闷驴叫了。王鑫也凑热闹了。

不是理工男,绝对想不到这些。

“回声就是声音的反射,知道了声速,再知道间隔时间,就可以计算出反射面到发声处的距离……”

乱七八糟说什么呢?说正经有用的。

牛堃和杜森俩人已经把手电翻过来,蹲在地上计算了。

“咱们来的方向除外,咱们做不到定位,但是回声反射面并不远,最多二里地。”

“咱就是三个方向都试试,也用不了多久……”

话云里雾里的,不过大体明白意思了。

也就是说,在他们周围二里地以外,有声音传播的阻挡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