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书吧周末会》第11节 推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六本白白得来的新书产生了后遗症,我即使免费送,也没那么容易,这让我做起梦来都满夜是烦躁。

我特别不愿意推销什么东西,尤其是跟自己没有什么感情的东西。那些直销传销什么的,休想打我主意。就算是亲戚找我帮他向朋友推销一款保险产品什么的,我自己都能感觉我的推销术没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别人无动于衷也在情理之中。我的口才不是为推销而生的,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口才,我推销不出什么产品,也就招不来什么财,即使推销出去了东西,同样也招不来财。比如我这次推销书,属倒贴钱,一想起来我就生闷气。

我按萧引城说的那样,在好几个朋友群里吼了吼:“亲们,我这里有六本《酒友与美食》,全国著名作家倾杯所著,谁要,送谁,先报名先得哦,过时不候!”

开始没有谁回复,仿佛我一个人在空旷的田野上私语。

后来零星有了些回复,是这样的:

“作家送你的纪念品,你转手就送人了?”

我得解释书的来历,证明我不是那种把朋友送我的礼物又当礼物送他人的人。虽然六本书中有一本是倾杯拿给我的,但这书没有他的签名,连塑封都没拆,更不是他有意为我而送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送。之所以不愿把这书留一本在家里,是因我的屋子太挤了,我不想被这本不喜欢的丛书再挤占地盘,我得给其他喜欢的东西预留点空间。让书找到喜爱它的主人才是它该去的地方。

“白送?什么意思?”

我就开玩笑说要买更好。事实证明只要说了送,我的朋友圈没谁愿意来买。说钱总显得不够朋友。

“好像不是小说。如果是,我报个名。”

我向这位说明是部散文集后,这位朋友也就确定把机会留给别人。

“放公司的阅览室多好!”

我最省事的打算就是放阅览室,但那里的书基本没什么人去看,那样做对这本书太不负责。

“倾杯是全国著名作家?你真肯吹。他是你的朋友吧?”

倾杯算不上我的朋友。不是朋友,我却这么费力地来宣传他的书,我一时也解释不清。

“我要本,明天带给我吧!”

我得送货上门,幸好我与她的办公室只隔着两层楼。

“是不是要在朋友圈里推荐?”

我可没说有这项增值服务。你要证明又读了本书的话,就向朋友圈发布公告吧。

“我报名。快递寄给我吧,我的地址是广东省……”

我又不靠这书盈利,好想问是不是该到付?

“如果不是到付的话,我也要。地址是吉林省……”

我跟这位老潜水的群友从没说过话,他这下冒泡了!我这才意识到我发错群了,这群里有全国各地的笔友。

不管怎么样,这六本书基本找到了各自的主人。我得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送!自已跑腿,自掏快递费也得送!

等六本书送完,我似乎回到了当年送走六只小猫的情景,说起来都是一把心酸泪。

有年母亲特意挑了只刚断奶的小公猫回来驱鼠,结果那是只小母猫,不到一岁就勇敢地生了六只小猫咪,尽职尽责地做起了猫妈妈。我把这群猫母子服侍得跟小心肝一样,但母猫终究是特别吵人遭人烦的动物,母亲执意小猫满月后就把所有猫咪送人,不再让猫咪在家捣蛋。

邻居们、亲友们各有各的原因不愿领养猫咪,作罢。

我去宠物市场,希望找到一家卖主,能帮我把猫咪卖掉。一问市场价,我家那种小土猫,卖出价也才五元一只,相当于白送。这还不要紧,人家不肯帮我送人,怕影响了他的生意,并说小猫几天出不了手本钱都得天天涨。

我就在本城的论坛上反复发布猫咪领养消息,要为它们找到新的主人。每找到一位有意领养者,就得相互约好时间地点,我得准备好纸箱为猫咪做好包装,像举行告别仪式般把猫咪送到人家手中。讲究礼节的人,会在我家附近来取猫,仅有一位提了个西瓜来表示感谢;不弄礼节的人,会要求我把猫咪送到他家附近。不管怎么送法,我都得谢谢人家帮我领养了小猫。

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六只小猫送完,就剩下没人想领养的猫妈妈了。没有猫咪吃奶,猫妈妈的奶水胀得发硬,它围着我转来转去地叫,似乎在找我要孩子。看着它腹下那难看的**,听着它彻夜地哀嚎,我一气之下把它抱到公园里让它回归大自然。人家养猫可以赚钱,我养猫还这样费时费力去讨好人家,没事找事!

数天后,我又于心不忍,跑到公园去呼唤猫妈妈,想接它回家,却再也听不到它的叫声,再也没有看到它。

那之后,只要看到脏兮兮的流浪猫,我就会愧疚得不愿再养猫。

有些事,本是温情,一旦掺杂利益因素,就变了味。有些人,不考虑别人的利益,让温情之事同样变了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