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天门》第二十三章 佛的慈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的日子谢石可就很清闲了,整天无所事事,一个人泛若不系之舟随处游荡,有时候看到一些不平的事也能插手管上一管,甚至因为打抱不平和一些地痞打了几架,倒是让他的武术得到了一点磨练。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

这一天,吃过早饭,谢石在府里到处游玩,隐隐的听到有吼喝声音传来,一时兴起就信步走去。就看到两个人正在翻翻滚滚的交手,是府里的两个护院头目。这两人,一个面孔白皙,身材修长健美,举止颇有风度,就是练武也带着一股子从容不迫的味道,名叫刘云峰。另一个人名叫吴猛,光看长相就知道人如其名,身材壮硕,五大三粗,面容黝黑带着刚毅,动作大开大合,一往无前。

外面的人不清楚,谢石可是知道,这两个人在战争时期就是父亲的随身护卫高手,是亲兵队伍中年纪较轻且身手极高的两个,刘云峰深谋远虑,做事滴水不漏,而吴猛看起来头脑简单,却极善于随机应变,当年他们两人互相配合,阻击了十几次针对他父亲的刺杀,还多次潜入敌后刺杀敌军主帅大将,是真正的无名英雄,谢安国退隐以后,他们无心做官,就一直跟随着,忠心耿耿从无差错。

看到谢石过来,两人停手施礼。十几年来,他们对谢石的脾气秉性都有所了解,特别是对于他心地光明、从不虚诳很是欣赏,所以相处的也很是融洽。

一见到他们,谢石脸上就露出了笑容。“哈哈,我看刘叔吴叔功夫高强,应该是上阵拼杀磨练出来的吧?”

吴猛立刻自豪的一拍胸脯。“那当然,当年我可是……”

刘云峰赶紧打断了他:“得得得,你就别吹了。挺大个人了还是改不了好吹牛。”

看着两个人斗嘴,谢石只是微笑着,突然就插了一句:“不过我觉得两位的功夫似乎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哎呦,想不到少爷还懂练武。”吴猛大嘴一咧,转头看了看刘云峰,见他也是有些兴趣,就更不肯放过了。“那倒要请大少爷指点指点了。”

谢石赶紧摆手。“我那两手三脚猫的功夫可不够看。我就是对佛、道两家比较感兴趣而已。比如说吴叔你吧,吴叔练的是佛家的功夫,那就不能不知道点佛家慈悲普度的义理,不然的话,徒有其形难具其神,要练到高深的境界恐怕很难啊。”

吴猛听了这话心中一惊,赶忙说道:“少爷你怎么知道的?当初是一个和尚教的我功夫,后来他走的时候给我说了很多,什么不得持强凌弱,不得妄动无明等等,我都一一答应。最后他说:本来佛家讲的是慈悲普度,佛家的功夫也有慈悲之念,可是你现在一心建功立业,哪里有一点出世之意,这斗狠杀敌的本事你是学会了,可是距离前人传下它的本意就差的太远,只能等将来机缘到了,你心中有了慈悲之念,明白练功夫的真正目的,这功夫才能突飞猛进。少爷,什么是慈悲?”

“慈悲不是用语言能说清楚的,我只能给你讲一些典故,看你能领悟多少就得到多少。人生在世,要活的有意思,就会求名、求利、求情,得到了就会有成就感满足感,失败了就痛苦难过,佛家管这叫做‘求不得苦’,而且就算得到了,当他百年后也会统统失去。佛看透了人世间的本质,所以劝世人脱离苦海,不要执着于这些不能长久的东西,更不要为了追求这些东西去做那些恶事,佛教里总结出十恶: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否则就会横遭报应。所谓报应,我的理解就是无论是谁都要为他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有所为就应有所报,佛能给那些被现实迷惑的人说法开解就是出于慈悲心,无私的帮助人们解脱那些苦恼。”

看到吴猛在凝神倾听思索,谢石顿了一会,看他抬起目光,又说道:“有一次,一个佛弟子向佛提问,如果众生不听他的教诲怎么办?佛当时回答他一些话,就是针对众生的不同情况分别传他们不同的法,最后那弟子问如果有人已经彻底沉沦完全不能教化该怎么办?你们猜佛怎么回答?佛说那我就把他杀掉!我认为佛这样说有两个用意:一是阻止这个人再做恶,下一次轮回他已经基本失去前世的记忆,至少还有再做善人的可能。二是世人的心都是很弱的,他们看到有人巧取豪夺为所欲为却还能成功的得到那么多好处,必定生出不平的心,就会被改变参与那些争夺,随波逐流,也随之沉沦。因此不应过分纵容恶人,因为他们会带坏了好人。佛这么说也是出于慈悲。所以我认为佛家的功夫在光明正大、刚强勇猛的同时应该留有生机,不是穷凶极恶的人不要杀戮,毕竟我们可不是佛,无能承担杀人的恶报。”

听到这里吴猛有些慌的问道:“那我上阵杀敌岂不是做了很多坏事要遭很多恶报?”

“那个不一样,要分辨清楚就要看做事的目的,比如你看到有强盗要杀害善良,就上前阻止,争斗中杀人,这个就不是你的错。如果你是为了谋取个人的私利,别说杀人,就是损害了别人一点也要受到报应。”

听到这里,吴猛长出了一口气,以手抚胸:“哈哈,这我就放心了。”

谢石接着道:“佛也会发怒的,对那些坑害善良的邪魔可不会心慈手软,所以每一位佛都有忿怒的化身,叫做‘明王’,都是发怒的形象。我倒是猜测有些武功是那些明王化身流传下来的,目的当然是惩恶扬善。要是吴叔能把慈悲之心融于功夫当中,相信会有改变的,那已经不是单单的练武而是修炼了。再有一个就是,佛家度人不分贵贱贫富都一视同仁,佛就坐在那里**,谁愿意来听都行,谁能得到多少领悟多少都看自己的悟性和缘分,所以佛家的功夫应该是精气能量外放而不内收,含有度人的意思,站桩和马步等等应该脚尖外展,这一点和道家不同,道家不讲普度众生,他只是挑选一个合适的弟子传他的真理大道,所以道家要内收而不外放。”

这本小说有劝诫的意思,奢望有一天,它能像佛经一样流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