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色豪门》第11章 厂子大了包袱也大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收藏滴,推荐滴,貌似少了点,继续求支持!

………………………………………………

因为很晚才睡着,第二天起来,真正太阳都晒屁股了,这时正是放暑假的时候,加上田秀玉知道儿子昨天睡得晚,倒是没有提前把他吵醒。无弹出广告小说

也不知道昨晚许大书记什么时候回来的,许光明刚刚走出房间,便看到老爸匆匆忙忙的夹着公文包往外走,估计昨晚回来的很晚,否则许书记不可能这时候还在家里,这时候老妈和大姐早上班去了。

至于二姐如果没去同学家,有本书就多半可以在自己房里呆一天,什么书都行。按照许光明说的话就是,二姐的好成绩就是这么来的。

“爸!”许光明叫了一声。

许红旗回头看到许光明便停下脚步,脸上出现一些笑容道:“昨晚睡得很晚吧,这时候才起来,饭菜都在锅里放着呢,你自个热一下,爸得去上班了。”

许光明点了点头,紧接着又按耐不住好奇道:“爸,昨晚还顺利吧。”

许光明是清楚这件事的,许红旗也没必要隐瞒什么,点了点头:“昨天这菜市场去得好,初步调查结果出来了,主要是吴家村工程队的责任,问题相当严重,吴相成已经被正式逮捕了。”

的确是去得好,从菜市场的情况来看,若不是早发现这个问题,想想后果,许红旗都要打个寒颤。

许光明毕竟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学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最后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爸,我听很多人都说李秘书跟吴胖子有些亲戚关系。”

许光明话里的意思许红旗当然很清楚,不过显然没打算和许光明多说这些事,只是点了点头便要出门。

只是他这门却没出得去,还没跨出门,便见一人走到了门前叫了一声许书记

此人中等身材,面容清瘦,还略显憔悴,身上却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军服。不过许光明知道这人并非现役军官,他认识这个人,总厂副厂长刘建勋,早几年转业的团级干部。原来是红星电冰箱厂的党委副书记兼副厂长,合并后却没了党委的职务,仅仅是副厂长,而且还比较靠后,不过还是正处级干部,只是实权反而大不如前了。

原因许光明也知道一点,这在厂里不是什么秘密,因为在电冰箱厂的时候,他和杨国中两人就有矛盾,红星刚开始搞合并时,许红旗还没调来,基本都是以杨国中为主,他顺势以要安排大量其他合并过来的干部为由,把刘建勋的党委职务拿下没有上报,最后上头照着批下来了,这也说明刘建勋在市里怕是没什么关系。

不过这个刘建勋许光明不只现在认识,前世知道的更多一点。

因为后来杨国中彻底跳出企业领域,刘建勋便在红星厂慢慢上位,后来担任了一把手,在他手上红星一度非常红火,红星电器在全国都有不小的名气,只是刘建勋也因此升官去了省经委,后来好像调到外省一直干到常务副省长才退休,是建江县出的另一个高级干部。

只是红星厂在刘建勋离开后没几年就没落了,虽然后来的没落跟当时大量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崛起,国营企业因为体制僵化等方面的原因有关,但从眼下红星的情况来看,能把红星弄得一度红火,那就至少能说明刘建勋还是很有几把刷子的。

许红旗看到刘建勋便微笑着点了点头:“是建勋厂长啊,有事吗?”

刘建勋实权不多,许红旗也是刚调厂里不到三个月,又不经常在红星办公,跟刘建勋的交往不算太多。

许红旗身兼厂、县两职,上班的地点无法完全固定,有时在厂里,有时在县委,不过这段时间两边都事情多,为了方便别人找到他,许红旗多半时候都在县委,毕竟一个厂总没有一个县的事务那么繁琐,这样一来,厂里如果谁有事要找他,基本上都会掐准时间到许红旗家里来。家里没找到,才会打电话到县委去。

看到刘建勋点了点头表示有些事要商量,许红旗便道:“那就在我家里谈吧,来,里面坐。”

刘建勋事实上现在实权不多,兼着工会主席,基本上也就钉在这块了。在许红旗想来,刘建勋多半也是为了工会的事情而来,这种事就在家里谈也没有太多忌讳,没办要再跑去厂办公室了。出了菜市场的事,现在许红旗的时间也挺紧张的。

刘建勋也没有拒绝,走进屋里,与许红旗双双坐到椅子上,许光明在一旁倒是挺机灵的,紧着泡了两杯茶放到桌上。

刘建勋谢谢了一声,然后关切的问道:“听说光明你昨天受了点伤,没事了吧。”

“谢谢刘叔叔关心,没什么大碍。”许光明不管前世今生跟刘建勋的交集都很少,刘建勋这声问候也就算表示关心了。毕竟在旁人眼里他也不过是半大的孩子。

不过刘建勋要跟许红旗在家里谈事,正合许光明的意,要去了办公室,他反而不好特意跑去听了。

为免许红旗把他赶走,许光明泡好茶没有多说话,而是搬了张椅子还到自己房里掏出本子坐到了门口装作做暑假作业,这样既能听到里说话,又能看着门口。

毕竟刘建勋和杨国中有宿怨,说起话来难免扯出什么不好听的话来。有人守着门口总要好些。

刘建勋看到许光明的动作,眼里似乎闪出一丝精光,只是一闪而逝。不过他更多的是疑惑,不知道许光明是否故意的。如果这点都能想到,这个十六岁的少年就很不简单。

许红旗掏出口袋里的烟给刘建勋递了一支,点了烟吸了两口见刘建勋还没开口,许红旗主动问道:“建勋厂长,工会的工作还顺利吧。”

刘建勋现在就钉这一块,问也只好问这方面的工作了。

刘建勋却只是点了点头,用力吸了一口烟才看着许红旗道:“许书记,工会的事情没什么麻烦,只是我有些担心厂里的生产啊,现在的情况很不乐观,冰箱销路不好,厂里这么多职工,只能轮着上岗,家家生活都有困难,而且现在厂子大了,包袱更大。再这样下去,我担心撑不了多久。”

刘建勋这样一说,许红旗的脸上立马变得严肃了许多,工厂现在包括生产方面的具体业务目前几乎全由杨国中把持,便是许红旗都难以插手,毕竟红星厂的基干就是原来的红星电冰箱厂,职工近万人,合并后仍占三分之二以上,一些主要岗位的负责人大多是杨国中的嫡系亲信。许红旗刚来不过三个月,想插手进去很难。

特别是刘建勋跟杨国中有宿怨,现在他提起不属他分管的生产方面的事,许红旗自然慎重。

不过刘建勋提的问题许红旗却不能不关心,事实上刘建勋说的没错,厂子大了包袱更大,市里直接拍脑袋决定合并七个厂并不能起到催化作用,看眼下的情况,莫说产生利润,不巨亏就算好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不只红星厂撑不下去,怎个建江县都会受到很大影响,上万职工家属生活困难,建江县能好得了?

做为厂党委书记和建江县委书记,这个问题许红旗必须打起一百二十分精神来应对。

许红旗考虑了一下,才说道:“说实话,建勋厂长,你也知道我以前是搞冶金的,搞电器有些赶鸭子上架了,这方面你比我熟悉,你有什么看法不妨说说,若是可行,我想国中厂长也会支持的。”

刘建勋点了点头,边沉吟边道:“那我直说了,现在造成我们厂效益不高的最大原因无非就是产品销路不好。而销路不好的根底就在于产品质量不过关,价格又高,在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力。这方面有工人技术不过关的问题,也有原材料方面的问题,我们厂原来都是做化工设备的,搞冰箱也不过一两年,工人技术上有缺陷是肯定的,而最核心的占整个冰箱成本40%以上份额的压缩机我们根本无法自产,便连国内也没有好的,现在全用国外进口的压缩机,也是造成价格高昂的主要原因,何况现在外汇紧张,我们自己又没有多少出口创汇能力,进口压缩机受到很多限制。有时候便是有市场也因无法搞到足够多的压缩机而无法扩大产能。市场的拓展也因此会受到局限。”

“这个问题应该很普遍,据我所知,目前各大冰箱生产厂家都有这些问题,很多厂也都是跟我们一样这两年才开始转产冰箱的,也大多是用的进口压缩机。为什么他们能够转型成功?”许红旗先是点了点头,然后疑惑的道,显然这些分析结果许红旗来到红星厂后也多少有些了解。

刘建勋苦笑一声道:“正是因为多数厂家都是如此,所以现在都只能守着自己周边的市场,当然算是成功转型赚了钱的也有不少,但是许书记,你认为有可能凭借着一小块市场撑起一个万人大厂吗?”

这就是关键,红星厂规模太大,以现在的民众消费能力来计算,莫说两三个市的市场,再加两三个市也撑不住一个万人大厂。若是一个千人几百人的工厂就不同了,两三个条件较好的市的销量也许就够了,所以有些厂转产冰箱是能够赚到钱的,甚至赚得还不少。但对于红星厂来说却远远不够。

何况人太多,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多少有点生活性,只能进行轮岗,这反而进一步影响了冰箱质量的提高。想想就能明白,一个工作,今天你上,明天他上,工人技术水准无法保持一致,责任也无法明晰,质量能好才怪。

“本来市里把七个厂合并,是想达到规模化的目的,以此扩大市场,但事实上,这只是让我们的包袱进一步加大,我们的产品并不能因此而提高质量,也降低不了成本,甚至可能造成隐性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所以合并后,厂大了,效益反而还越来越差了……”

刘建勋的分析逐步深入,许红旗听得不住点头,许光明也听得颇为入神,刘建勋的许光明基本上认为是颇为符合红星厂现状的,也让许光明真正了解了现在的红星厂到底是个什么局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