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国娱乐大典》第十一章 疯狂地投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路飞红那里支取了2o万银元,蒋希文让出的条件是即将成立的摄影器材制造厂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对于他来说,目前最紧缺的无疑就是钱,他心中纵然有千千万万的创意和想法,没有大量银钱的支持仍然都只是水中望月,所以他干脆狮子大开口一次性从路家借取了2o万元巨款,同时也不得不在股份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让步。路家方面虽然有很多人对此表示不满,但路飞红掌权路家近十五年,权威不可动摇,她的决定,纵然路家很多人都表示担忧,却无人敢出面反对。

怀揣着巨额银票,蒋希文与马连生再次来到了美利帝国。

在美利国家电器公司他们又见到了巴特勒三人。对于蒋希文的到来,巴特勒三人早已翘以盼,见到他的第一面,三人第一件事就是伸出双手,用极度肉麻的语气叫到:“噢,亲爱的蒋,欢迎你和你的美金再一次光临我们的公司!”蒋希文又好气又好笑,拍着三人的肩膀说到:“看起来你们最近都过得很不错嘛。我这次来,除了带来答应你们的投资,还有另外一件事需要你们去办。”

“只要有钱,什么事都好办!”三人不愧是资本主义国家出生的,这话说得相当有水平。蒋希文无奈地耸了耸鼻子,继续说到:“国家电器公司不可能只是一家研究专利技术的研究所,我们应该想办法把这些技术变为利润,这才符合公司展的规律。所以这次我来,还要投资开办一家制造摄影器材的工厂,把我们的技术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并且为我们赚钱。”巴特勒兴奋地搓着双手叫到:“不错,亲爱的蒋,你说的正是我们一直想要做的。只是你这次带了多少钱过来?”蒋希文回答到:“大概有3o万美金的样子。”

“噢,上帝!”三人一辈子恐怕都没见到那么多钱,闻言纷纷露出惊喜的神色。蒋希文没有理会三人的惊讶和狂喜,继续说到:“不过我觉得,这些钱还远远不够。”“什么?”纽因斯出难以置信的诘问:“3o万美金还不够?你要办一家什么样的工厂?”蒋希文解释到:“这3o万美金不仅仅是开办工厂,我希望在工厂建立之后,能够立刻投入生产,我即将拍摄的电影需要大规模的上映,所以我们必须尽快生产出一批能放映有声电影的器材。”

“那你需要多少台放映机?”纽因斯疑惑地问到:“如果只是开办工厂,实际上3万美金就足够了,加上招聘工人和添置设备,最多也不会过5万美金,虽然我们的有声放映机和配套胶片成本比较高,但是一台也不会过2oo美金,25万除以2oo,我们已经能够生产12oo多台机器了。天呐,我一定是疯了,就算国家电影制片厂这样的大公司,也不过才拥有5oo多台放映机而已。”

“不不不!”蒋希文连连摇头:“12oo台放映机还远远不够,我们第一批产品至少需要2ooo台有声电影放映机,以后将会是越多越好。”实际上在蒋希文看来,没有电影院的时候,每一台放映机就是一家院线,对电影上映来说,谁又会嫌弃放映的院线太多呢?

就美利国家电影制片厂等公司而言,电影目前还不能赚到大钱,固然是因为电影质量本身的问题,但是播放院线太少,播放范围太窄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在这些公司中间,美利国家电影制片厂拥有5oo多台放映机,兰西“百代”电影公司拥有4oo多台放映机,格陵兰“图克南”电影制片厂同样拥有近4oo台放映机,而克罗马帝国联合电影公司也拥有35o多台放映机。对当时的普通人来说,这些数据已经是代表着一家一流大公司的象征,可是在蒋希文看来,最多才拥有5oo条院线的电影公司,又能赚多少钱呢?把这5oo台放映机投入到各地去放映,恐怕连自己的国家都不能同时覆盖,更不要说打入全世界的电影市场,这也是为什么拍摄于星元841年的《国家战争》至今还在各地播放的原因。因此,蒋希文才一口气订下了2ooo台放映器材的先期目标,掌握着院线,就掌握着一部电影的生存与死亡,身为穿越者的蒋希文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听到他的豪言壮语,不光是巴勒特三人,连马连生都惊讶地合不拢嘴,不过惊讶之后,涌起的却是一股莫名的兴奋,巴特勒更是喜不自禁地问到:“亲爱的蒋,你对我们的技术就这么有信心吗?”蒋希文笑道:“不光是对技术有信心,而是对电影有信心,对电影的展有信心。”一向话不怎么多得达米特也情不自禁的搓动着双手说到:“天呐,真是太疯狂了,我真想马上看到这部让你这么有信心的电影。”蒋希文自信地说到:“你放心,你们一定会为它骄傲的,全世界都将会为它疯狂。”

兴奋之后,几人不得不回到现实的问题中来,这些不足的资金到底从何而来?其实这个问题解决的方法并不多,蒋希文已经让出了百分之四十的股份给路家,不可能再拿出股份来融资,所以向银行借款已经成为最好的办法。这件事,身为外国人的蒋希文出面根本没有任何希望,所以他交给了纽因斯去办,另外蒋希文还提出希望纽因斯担任新成立的摄影器材制造厂总经理的要求,由于实在没有其他更好的人选,纽因斯暂时答应了出任这一职位。巴特勒两人由于目前还没有太多的事情,也被聘为短期顾问过来帮忙。

几人商量好之后就开始分头行动,而马连生则被留下来熟悉新的拍摄器材,因为除了录音部分以外,摄像部分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动,所以马连生很快便得以上手。

工厂的地址很快就选定在了与美利帝国相邻并被其殖民统治的比利帝国,蒋希文选择这里,也是考虑到了即将拍摄的电影很有可能得罪格陵兰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所以干脆将工厂放到了与他们不搭架的地方,以免以后遭受官方的黑手。毕竟投资了几十元银元下去,不谨慎一些那后果就有可能是毁灭性的。更何况因为是被殖民国家,比利帝国的人工也比格陵兰等国便宜了一大块,公司创业时期,能省一分就是一分。

在纽因斯凭借着一些关系和贿赂从美利帝国联合银行贷取到2o万美元后,公司的资金终于变得充足起来,工厂的奠基仪式也在蒋希文有意大张旗鼓地宣扬下完成。只是蒋希文虽然高调做事,却很低调做人,在奠基仪式上剪完彩后就立刻带着马连生一起坐上了赶回华星帝国的轮船,随身携带的,还有一大堆先进的摄影器材和放映设备。

临行前,蒋希文还将巴特勒三人叫到了一起,托付给他们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彩色胶片的研究。虽然蒋希文不太明白彩色胶片到底如何制作,但是对光学三维原理和胶片感光材料控制视像成型的基本道理还是明白一些的,这些理论,对巴特勒三人无疑是拨云见日,完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三人很有信心,最多一年时间就可以研制出真正的彩色胶片。

且不说已经赶回华星帝国的蒋希文,摄影器材制造厂的成立,在西方各国的大电影公司之间掀起了一股难以想象的地震。注册资金1o万美金,实际投资可能过2o万美金,并且工厂都还没建好就已经宣布了2ooo台有声电影放映机生产计划的这家被蒋希文等人命名为“电影器材制造一厂”的工厂,从一开始成立初期就受到了各方的强烈关注。这其中,旁观者有之,腹诽者有之,更多的人,则是为这家工厂疯狂地投资所震撼,难道他们对有声电影就这么有信心?连带着,来自华星帝国的电影界新人蒋希文即将拍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的传闻也迅在各国电影行业间流传。

虽然几乎所有人都不认识蒋希文到底是什么人,可是这并不妨碍全世界电影人对这部影片的强烈关注。如果蒋希文成功了,那么对电影业和各大电影公司来说,无疑即将踏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和面对一个更加巨大的机遇;即使他失败了,也不妨碍他们从这部电影中吸取经验并观察市场对有声电影出现的态度和反应。其实在这些电影人中间,有不少的聪明人都已经隐隐约约地感觉到,默片的时代已经即将结束,有声电影的崛起将势不可挡。

而这一切,正是蒋希文高调宣布工厂成立时所希望看到的。各大电影公司的震动,不单是为他即将拍摄的电影打了一出免费却又效应轰动的广告,同时也促使各大公司对有声电影技术产生重视。一旦他的电影在播放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那些原本犹豫的电影商人肯定就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聚集到美利国家电器公司来。可是那时候,美利国家电器公司当然不会再出让他们的技术甚至和这些公司合作,他们想要拍摄有声电影,只能到电影器材制造一厂去购买成型的机器设备。为此,蒋希文分别转让了百分之五的股份给巴特勒三人,目前他手中持有的仅仅是略高于路家的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不过路家在合同中已经注明只是干股,并不插手管理权,所以蒋希文倒也不担心工厂权利的问题。

在西方电影界仍然震惊于这次疯狂地投资事件的时候,蒋希文已经悄无声息地回到了川东平原的拍摄剧组。

终于等待了开拍的时间,剧组里所有的工作人员精神头哗啦啦一下就都提了起来,短短两天,有所的准备事宜便统统的安排好了。星元843年9月7日凌晨,蒋希文坐在摄像机前,手中的剧本用力地挥下:“勇敢的心,第一幕第一场,开拍!”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