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残唐涅盘》第七十八章 关外难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随着大唐的没落,兵戈迭起、流寇蜂拥,加上灾害频仍而朝廷义仓形同虚设、官吏横征暴敛有增无减,导致不计其数的离散流民抱着最后点希望聚集在潼关外,期盼朝廷善心,安排活路。

有点自然物产的季节稍好,流民们吃吃野菜树皮、弄点鱼虾虫蛙之类勉强活着,继续等待天恩。

万物凋零的深秋、寒冬、初春,用一个词来说,就是惨绝人寰。

冻饿致死的流民遍布潼关通往东都洛阳沿途的山野、路旁,养肥一群群以死尸为食的野狗、野兽。

继而便宜了那些还算健壮的,猎了野狗、野兽,苟延残喘熬过冬天、初春,继续等待朝廷给点盼头。

只是长安是个靠漕运过活的都城,养活官僚、家眷都勉强!

贵为天子都时常往来西京长安与东都洛阳之间“就食”,自嘲“就食天子”,哪有什么余粮让尔等草民分一杯羹?

所以,年复一年都是这样重复上演。

历代史家诟病大唐朝廷狠心拒流民于关外,忍看饿殍遍野,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

两派朝臣、宦官,甚至是皇帝本人,都对李煊这个惹祸精绝无好感,但对这么个慈悲粉饰门面的机会,都很在乎。

由独孤云转奏的流民实边建议,分成三种意见。

一类意见由以卢携为的朝臣提出,要求下旨直接放开通道,派兵押送流民赴边,然后给种子农具自食其力。

一类意见是王铎、郑畋等人提出,要求朝廷给每位实边流民除种子、农具外,再给半年钱粮,免三年赋税。

第三类意见,是皇帝或说田令孜的意思,实边流民除放种子、农具外,成丁者粮二石、钱二缗,免)要这些人作甚?回长安多好,那边荒野地有甚好?”叫怀玉的不满地嘀咕,带人拿了些饼子、食盐,冲那堆难民去。

李卓远书信指示,要配合朝廷流民实边。

程家兄弟怀远、怀玉看在亲戚加兄弟的份上,很认真地执行。

不仅筹措饼子、食盐,还亲自带了不少帮手参与放,见着拉帮结伙的,都会提醒一下。

每人多拿了十来个饼子,郭勇延有点相信他们说的话是真的。

不过依旧桀骜不驯地挥挥手中木棒道:“谢了!逼急了老子,遁入山林无拘无束去也罢!”

也好在有这样的提醒,郭勇延一家,还有他那帮兄弟伙的幸存家人,才没有死在无谓的反抗中!

流民们的实边路途,并不寂寞!

一路都有虎视眈眈的官兵、土团盯着他们,只许往秦成节度使辖境方向去,绝不可逗留京畿各处,更别说进长安城!

风餐露宿到达秦州,节度使大人罗元杲一样派兵“夹道欢送”,将流民们一个劲往伏羌方向赶。

流民再稀里糊涂,也还听过些传闻,知晓上邽城过去不远,既是吐蕃各部控制的区域!

要不是稍有抱团意识的流民帮派,都事先得知有那么个李知军乐得容留,还不陷于恐慌中,与官兵拼命?

“哈哈,仆可谓即可馈中尉大人、卢相公厚礼耳!”

上邽城头,罗元杲在属员前呼后拥下,欣赏络绎不绝的流民涌向远处,得意地抚掌大笑。

把流民驱向李卓远控制区,怎么就成了他送给田令孜、卢携的重礼啦?

“罗大人,法不可传六耳……”卢携派来的心腹,卢攻(表字知瑜)赶忙示意制止。

暗中觉得,这混人其实还真不混,只是装糊涂。

不论是田令孜,还是宰相卢携,确实都能从中得到巨大的利益,只是多寡还在瓜分磋商中而已!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