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锅煮三国》第十四章 故技重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过来十三步,走回去还是十三步。一个像往常一样的下午,河内怀县的太守府书房内的气氛却并不寻常。建义将军、河内太守张杨愁眉不展,在房内来回踱步,一旁伺候的两个亲兵吓得连大气也不敢出。天子能否安然返回东都洛阳,成了压在张杨胸口的一块大石。虽说当时是迫于董卓的淫威,但从官面上讲,张扬这个河内太守的位子还是当今天子刘协任命的。这对于一贯念旧,秉承“受人滴水之恩,理当涌泉相报”的张扬来说,自然是非报不可的知遇之恩。他又怎能置之不顾呢?

这时,有人推开了房门,风风火火闯了进来,大叫道:“主公,大喜!”

张杨不用回头,就知道来人一定是河内长史薛洪。因为在偌大的河内郡,敢不经禀报直接闯进他的书房者,非薛洪莫属。

“义安,你一向处事沉稳,怎么今日里却大喊大叫起来?难道是天子已到河内不成?”张杨回过身来,却是一扫眉间的忧愁之色,打趣起薛洪来。因为张杨明白,能令薛洪如此失态之事,一定是天大的好事。

“属下一时喜出望外,失礼了。”薛洪向张扬深施一礼道:“虽不是天子到此,但是主公念念不忘的另一名恩人的弟弟率众来投,如今由朝歌长张培陪着,正在城外候命。”

“念念不忘的恩人?”张杨一愣,但随即回过神来:“义安所讲,莫非是原京兆虎牙都尉刘勋刘子璜?”

薛洪哈哈大笑:“当今天下,能令主公念念不忘者,除了丁建阳之外,不就是刘子璜吗?”

张杨的眼圈蓦地红了,黯然道:“只可惜建阳公和子璜公已经先去,四海之内,再没有我张杨的知己。”

薛洪劝道:“斯人已逝,主公就莫要悲伤了,还是迎接城外的刘公子要紧。据张培的信使言道,刘公子还带着精兵六百,骏马一百匹,粮食一千斛。”

“噢?”张杨有些惊讶,但还是沉下了脸:“义安,莫要如此势利!刘公子此番就是只身来投,某也要待以上宾。因为刘子璜的弟弟就是我张杨的弟弟!”

薛洪脸色一红,躬身道:“主公教训的是,属下受教了。”

“义安,某言语有些重了,你莫要记在心里。”张杨手一摆,大声传令道:“打开城门,某要亲自出城,迎接刘公子。”

郭嘉一行被张杨隆重地迎进了太守府。在最高规格的接风宴上,郭嘉结识了河内长史薛洪、河内郡丞缪尚以及长着一张兔子脸、一双红眼睛、双腿肌肉非常发达的大将眭固。这三个人,都是张杨的得力属下。

郭嘉有些惊讶,暗道:“怎么不见杨丑?难道他不在怀县?”

其实,郭嘉并不认识杨丑。他只是知道在历史上杨丑是张杨的部将,心向曹操。建安三年,张杨顾念旧日之情,欲解下邳之危,出兵东市,遥相呼应吕布。杨丑杀了张杨,欲将首级献与曹操,不想被眭固所杀。郭嘉之所以记得杨丑,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杨丑奇怪的名字。因为在三国史上,名唤“丑”者,还有一人,那就是河北大名鼎鼎的四庭柱之一文丑。杨丑占了文丑的光,名声也跟着响亮了许多。

酒足饭饱之后,天已近黄昏,张杨安排郭嘉等人住进了驿馆。薛洪亲自带人来接收粮食、收编兵丁,却被郭嘉以路途劳累为由婉然拒绝。薛洪心中疑惑,担心郭嘉另有所图,又不便禀报张杨,就自作主张,暗令眭固带人监视郭嘉等人的举动。不想,一夜平安无事。

第二天一大早儿,张杨派人去请郭嘉共进早餐。不多时,从人回报,说是刘公子高卧未起。张杨令人去请了三次,郭嘉依然没醒。一直等到巳时三刻,郭嘉才姗姗来迟。张杨爱屋及乌,不但并没有责怪之意,反而令从人将已经热了七遍的饭菜倒掉,让厨房重新做出一桌饭菜来。

郭嘉等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机会,岂能错过?急忙施礼道:“稚叔兄,小弟贪睡,让兄长久等,心甚不安。不如且到厨房,亲自为兄长做出一桌饭菜,权当赔罪。”

张杨本来不许,但经不住郭嘉的再三恳求,只得应了。

于是,张杨成了继程昱、田越之后,第三个品尝到“洛阳水席”的幸运儿;于是,郭嘉的“一口锅”酒楼便从范县、濮阳开到了怀县。

张杨心里激动,眼含泪花仰天大叫道:“子璜兄,您看到了没有?令弟不但文韬武略具备,而且还做得一手好饭菜,已经足以在此乱世保全性命。您在天之灵也该放心了!”

郭嘉看时机已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道:“兄长,小弟有罪。”

张杨一惊,急忙来搀郭嘉:“贤弟何罪之有?纵使有罪,愚兄也不会怪罪于你。快快请起!”

“多谢兄长宽恕之恩!”郭嘉又磕了一个响头,方才站起道:“其实,小弟此行并不是来投靠兄长,而是要把这一千斛粮食运到东都洛阳去。”

张杨脸色一变:“那你为何要欺骗于某?”

郭嘉故作委屈道:“小弟要不如此说,那朝歌长张培会带着小弟来见兄长吗?只怕小弟见不到兄长之面,便已做了刀下之鬼。”

张扬脸色稍霁,点头道:“是这个道理。只是不知贤弟运这些粮食到东都洛阳是何用意?”

郭嘉激昂有声道:“当今天子不日就要东归,小弟一家世受皇恩,怎敢不略表寸心?听说天子到河东时,兄长也曾遣人送粮送物,堪称大汉忠义之臣,此时应该不会阻挡小弟!”

“疾风识劲草,板荡识忠臣,好一个刘家儿郎,不愧为子璜兄的亲弟弟!”张杨狠狠拍了一下郭嘉的肩膀,郭嘉觉得好像被一只大黑熊拍了一下,半边身子都麻木了,强忍着才没疼得叫出声来。张杨名列昔日并州军团的三英之一,果然并非是浪得虚名,那一身的力气不是郭嘉这种小身板所能承受的。

张杨哈哈大笑:“贤弟精忠报国,愚兄岂能甘居人后?愚兄不但不阻拦于你,而且赠与你三百铁骑,粮食一千斛,以壮贤弟行色。”

郭嘉虽说早已料到张杨会相助自己,但没想到张杨的出手会如此大方?一千斛粮食暂不说它,那三百并州铁骑是什么概念?郭嘉用脚趾头就能想得出来。怎不令他喜出望外?急忙跪倒在地:“多谢兄长鼎力相助,小弟自当铭记五内。”

“愚兄不仅仅是在帮你,而是在尽一些为臣之道。”张杨正色道,忽对侍立在一旁的亲兵道:“速传左营第一曲军侯杨丑来见!”

“杨丑?”郭嘉笑了:“原来杨丑此时只是区区一个军侯而已。”

不一会儿,只见一个虎背熊腰、黑袍黑甲的壮汉进得房来,向张杨拱手一礼:“属下杨丑,见过主公。不知主公召见,所为何事?”

郭嘉定睛一看,只见杨丑长得一点也不丑,反而是剑眉虎目,威风凛凛。看得郭嘉不住摇头,暗道:“以貌取人不可取,以名取人更不可取。”

张杨道:“杨丑,某平日对你如何?”

杨丑大声道:“主公待属下恩同再造。”

“好!”张杨一指郭嘉道:“此乃某的恩公刘子璜的弟弟刘嘉,某拿他当亲弟弟看待。从此后,你就带着本部的三百铁骑跟随刘公子。记着,他的命令就是某的命令,你一定要唯命是从!你能做到吗?”

“属下谨遵主公号令。”杨丑微微迟疑了一下,但望着张杨坚定的眼神,他也只能服从。杨丑转身走到郭嘉身前,躬身道:“彭城杨丑,见过刘公子。”

郭嘉急忙还礼道:“久仰杨兄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果然非同凡响。”

杨丑一愣,心道:“某只是一个小小的军侯,你那里听到过某的名声?”他以为郭嘉只是在说客套话,那知郭嘉句句发自肺腑。

郭嘉觉得事不宜迟,就向张杨辞行。张杨苦苦挽留不住,只得放行。张杨备好牛车,装上粮食,亲自送郭嘉上路。期间,薛洪和眭固从张培那里探得郭嘉一行来自兖州,就联袂前来劝谏,让张杨莫要受了郭嘉之骗,赔了粮食又折兵,却被张杨喝退。薛洪闷闷不乐而去。黑山贼出身的眭固曾在东郡败于曹操之手,对曹操恨之入骨,如今却迁怒于郭嘉。他悄悄点起本部军马,远远缀在郭嘉身后,只等到了偏僻所在,就杀人夺马抢粮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