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摇滚传教士》第四十四章 自信还是狂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荐,收藏!统统来!

——————————————————————

7月28日。

新闻发布会场,杰里米已与百事可乐公司的签约完成。

纽约邮报的记者率先发问道:“马丁先生(尼克纳斯-马丁,百事可乐),你们本来属意布莱尼-斯皮尔斯,请问是什么原因让你改为签杰里米-阿诺特呢?”

尼克纳斯-马丁微笑道:“和谁签约并不是我们单方面就能决定的,杰里米和布莱尼都是很优秀的歌手。”实际上在和杰里米接洽之前,百事可乐公司更期望和布莱尼-斯皮尔斯签约因为她的音乐风格更符合百事可乐公司的含义,‘青春,活力,渴望无限’,但是对方经纪人狮子大开口……正在百事可乐公司犹豫不决的时候,杰里米的第二张EP开始发售,让百事注意到了这个后起之秀。到5月《Reborn》发行,彻底让百事可乐公司抛弃原本选择的布莱尼-斯皮尔斯。

接下来是最爱杰里米的曼哈顿时报的发问:“杰里米,首先恭喜你专辑取得的5白金成绩。你有信心抱回你的金色留声机吗?”

杰里米认真道:“最佳年度新人,我希望他们不会觉得16岁太年轻。”(杰里米生日是1月15日,42届格莱美是2月23日)

“哗”记者就激动起来了,‘他总是主动给我们新闻爆点’这是在场所有记者在这刻的想法。格莱美不是AMA奖或者公告牌奖,格莱美是由业内精英作为评审。

格莱美在美国有13个区和分会,成员超过万人。歌手、演奏家、词曲作家、制作人等15类专业人员担任,而申请担任评审必须要有6首或以上作品出版发行。然后每年最重要的4个奖项分别为年度唱片、年度专辑、年度歌曲、年度新人,作品要被数百位评审投票选择。

所以说格莱美对音乐人的重要性等同奥斯卡对电影人的重要性。

AMA奖则是全程由消费者投票评选,如果说格莱美更多是在艺术上的认可,那么AMA就是在商业上的认可。至于剩下的公告牌奖则是纯以公告牌的数据说话,每年那些人得奖几乎在颁奖前就已经一清二楚。

杰里米的这句话如果换成在‘奥斯卡说法’就是:“我得定最佳男主角了。”,这句话不管在任何一个国度来说都是过分的自信乃至于狂妄了,毕竟这是艺术的评选,不在于商业上多成功。而且这句话又是在这样由媒体组成的公开场合,几乎这句话一说,明天全世界都会知道,根本没有收回的可能性。

‘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亚利桑那共和报》记者急道:“你的意思是今年格莱美年度新人一定是你?”

杰里米无所谓的笑笑:“我知道你想我说什么,是的,我就是年度新人。”

“哗!!”又是片吵杂,如果说刚才的话还模棱两可的话,这次就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了。

尼克纳斯-马丁一张脸情绪复杂到了极点后反而变得没什么表情。

‘他得了最佳新人,我们跟着风光’

‘他没得最佳新人,百事可乐丢脸丢到全世界,我就准备收拾东西走人。’

‘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简单’

‘早知道他是个疯子,还是签布莱尼好了’

以上全部为尼克纳斯-马丁的内心活动。

————————————————————————

第二天,众多报纸以头版头条报道了这则新闻。

《加州日报》评论道:自信到了极点就是狂妄。他一句话就把自己逼到了绝路。

《芝加哥邮报》评论道:杰里米-阿诺特身上有一半中国人的血液,但是没从他身上看到一点属于中国人谦虚。

《太阳报》评论道:几乎已经可以看见L.A.Reid的后悔,喔,还有尼克-埃维也许已经准备好辞职了。很好奇这两个人为什么不在杰里米上台前教他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每日星报》评论道:如果杰里米改说‘我一定会入围年度新人’,那么一定有无数支持者因为他有那个实力。但是‘得奖年度新人’却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以娱乐杰里米、讽刺杰里米越来越出名的乔恩-斯图尔特在《每日秀》上冷嘲热讽道:“如果今年杰里米没得到‘年度新人’,他会不会说那天他吸毒了或者喝醉了,又或者他干脆直接骂评审?噢,那将会是一个大工程,因为有两百多个评审,他还需要雇几个私家侦探调查评审们谁选了他谁没选……”

…………

网络上杰里米的FANS也议论纷纷。

EmilDeejay:永远支持杰里米!他13岁的时候钢琴技巧就已经比那群所谓的‘格莱美评审’高超;他15岁的时候歌唱技巧就已经比所谓的‘格莱美评审’强悍。

YoungPianoGuy:杰里米永远是我前进的动力。

……

珍妮满腔怒火的坐在电脑屏幕前用自己wendy818的网民发表留言:我在纽约看过杰里米的现场演出,任何听过他现场演唱的人都不会怀疑杰里米会得到‘年度新人’,这是格莱美不是吗?应该选最出色的不是吗?如果是,那么今年必是杰里米无疑,无论是布莱尼-斯皮尔斯、梅西-格雷还是Kid-Rock他们都比不上杰里米的才华和唱功。

…………

————————————————————

在随后的一项关于‘喜欢杰里米还是布莱尼’的调查之中,杰里米最后只以2.5%的优势战胜布莱尼。

……

在这项由杰里米的老冤家《娱乐周刊》展开的投票后,杂志给出了分析:“杰里米-阿诺特出生在世界名都之一的巴黎;布莱尼-斯皮尔斯出生在一个人口不足2000人的小镇。杰里米-阿诺特出生在一个能影响世界的富豪之家;布莱尼-斯皮尔斯只出生在一个普通人家。杰里米-阿诺特4岁时就跟随钢琴大师威廉-肯普夫学习钢琴;布莱尼-斯皮尔斯4岁的时候只是在教堂演唱了‘what-child-is-this’。杰里米-阿诺特13岁时已经是享誉世界的贝多芬权威,钢琴专辑销售2000万张;布莱尼-斯皮尔斯11岁的时候才刚刚起步。

杰里米-阿诺特15岁再次震惊歌坛的时候;18岁的布莱尼-斯皮尔斯已经经历了米奇俱乐部的解散时的黯然离开、回归歌坛时的不顺、从15岁到18岁每日的刻苦练习、到现在的成功和风光,布莱尼让人看到了她的努力和美国精神。

不难看出杰里米-阿诺特显现的更多的是他可怕的先天天赋,而布莱尼-斯皮尔斯则展现了她永不放弃、乐观自信的后天信念。

我想布莱尼这种精神正是许多音乐想要告诉我们的,所以格莱美鼓励的应该是这种信念而不是杰里米的那种天才式的天赋。”

……

随后《曼哈顿时报》就公开嘲讽道:“杰里米-阿诺特4岁时每天最少练3-5个小时的钢琴,而那个时候的布莱尼-斯皮尔斯还在过她快乐的童年。如果说这不是努力和信念的话,那么什么才是!另外据我所知,杰里米-阿诺特即使现在也每天最少弹琴弹两个小时以上。”

————————————————————

曼哈顿。小岛唱片。

L.A.Reid无言的看着坐在沙发上吃巧克力的杰里米道:“这太棒了,你又干了件大事。”

杰里米傻笑:“听起来你好像在讽刺我。”

“实际上,我就是在讽刺你。”L.A.Reid确认道。

“COME-ON!Reid,我们都知道我能得那个奖。”杰里米允手上的巧克力酱道。

“yeah,但那只是‘应该’而已,你根本不能百分百确定。”L.A.Reid已经快被气炸了,“万一你没得到这个奖,我们就会变成整个美国的笑话,所以的努力都白费了。”

“没有‘万一’。我被这样的命运安排,就是要得这个奖……虽然我知道这听来很荒谬。”杰里米始终相信‘上帝不会掷骰子’‘所有事都是被安排好的’。

L.A.Reid还能说什么,他这个时候除了支持杰里米别无选择……更况且他心里也在隐隐兴奋,一种正在‘和全世界赌博’的感觉油然而生。

——————

2更送上,睡觉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