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戈白马闯三国》第十六章:初领军,重军纪(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第一:下午全军休息,由将士自己推出担任另外两名空缺的千卫以及五名百夫长。

第二:全军准备沙袋,分别于双手,腰间,双脚处,从第二日起开始负重训练,直到开战之日方可松懈。

第三:由每日两餐改为每日三餐,一周内肉食三日。

“明日可能完成?”

严纲,皇甫桢拜道:“定不负将军厚望。”

公孙瓒又吩咐道:“两位将军,请你们通知手下,新军中凡是有特殊才艺的,经过审核通过者,一律以百夫长的待遇照顾;其次,在军中挑选除去有特殊才艺的,选上3000人为新军人员,若是有多余的就编为后勤,运送粮草辎重;若是不足,则设立募兵点,招收新兵。”

皇甫桢问道:“将军,要在这洛阳招兵可能没这么顺利,恐怕没有人愿意参加。”

公孙瓒笑道:“兵源不成问题。现在天气严寒,流民众多,你可领人去挑选,年轻有力者为先。”

“是,将军。”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次新军将会采用淘汰制度,凡是挑选上的,每人500五铢钱,有家人的核查后每人头100五铢钱。至于其他赏罚,比如说杀敌一名50五铢钱,到时候再议。”

严纲,皇甫桢领命。

待营帐中只剩下三兄弟时,公孙瓒才肯流露出自己的感情。

轻轻的将两个兄弟抱入怀中,低声道:“你们很好,这样很好。”

公孙越轻声泣道:“大哥,我,我还以为你。。。”

公孙范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泛红的双眼还是看出内心也是焦急加难过。

公孙瓒笑着安慰道:“我这不是回来了吗?好了,都这么大的人了,将来你们还要当一方将军的,要是让手下人知道的话,多丢人啊,以后还怎么带军队,怎么上场杀敌啊。”

公孙越两人擦干眼泪,皆正色道:“公孙越(范)知晓,男儿流血不流泪,都记得大哥说的。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请大哥放心。”

公孙瓒笑道:“好了。你们听着,现在是在军营,日后你们要是有所成长,就要从基础练起,能吃个这个苦吗?”

兄弟俩一同点头,面上一片坚定。

“好,等会还有一次训练,你们继续操练,然后我们一起回家。母亲准备了不少东西,父亲说了,今日起,你们也能吃酒了。”

“真的吗?太好了。。。”

洛阳这几日连着出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就是听说那西苑一连砍了五百颗人头,听说其中一个少年一个人就砍了一百颗呢。好象,好象叫什么公孙瓒,以后可不要碰到呢。

第二件事情可就是件大好事了,那洛阳南城一霸王氏一命呜呼,真是大块人心。

第三件倒是新起的可算是洛阳一景:每日清晨,就有二千多人齐齐绕着洛阳城跑步,还搞得持金吾来人察看,只可惜没打起来,不然就更好看。

对于捆绑沙袋训练,绕着城池跑步,这都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

一开始将士们还有异议,但是看到那少年将军也是一早陪着他们跑下来,渐渐的这种不满转变为敬佩。

没有想到那个少年不但坚持下来,而且一直领跑着。

回到军营后,陆陆续续的等了小半个时辰,所有人才到齐。

基本上已经没有几个人人可以站着,除了公孙瓒与几名强自站起来的几名千卫与百夫等。

看到两个弟弟虽然站得勉强,但到底还是挺着身躯,倔强的看着点将台的公孙瓒。

环顾场下黑压压的军士们,公孙瓒顾不得累,大声道:“平时多流汉,战时少流血。我知道你们现在很累,累的根本就不想动,但是你们要知道现在练的不是为了我,是为了你们自己。娶了媳妇的,家里有老人的,你们不能死,因为家里有人念着你;没娶媳妇的更不能死,因为你们还小,你们还有大好的时间等着你们。所以,请为了你们的将来,坚持。”

“严纲,皇甫桢,季秋,顾卫,尔等四人听着,凡是不能达到训练要求的,一律剔出新军,不得讲情面,知道了吗?”

严纲四人齐声答应。

给完棒槌后,公孙瓒接着使出甜果,下令今日午时杀二十头肥猪,增加营养。

平常人家平时是很难得能吃到肉的,即便到了年末也是一样。

本以为军营生活清苦,想不到居然还有大肥猪吃。

虽然训练苦累,但是为了肉吃,还真是值得的。

尽管已经筋疲力尽,但是听完后,众将士还是一阵欢呼,看来告示上说的一周三日吃肉还是真的。

这此整合新军,公孙瓒接连发出几个指令。

首先通过这样的大强度的训练,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再剔除了原先大部分在禁军中混日子的人员,还剩下一千七百人还算及格,离3000人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

但是随后公孙瓒令人在洛阳野外设立几个站点,首先就是煮上几锅肉粥,吸引了不少流浪的难民。随后告诉他们只要参加新军就能有饱饭吃,一经统计,第一日就有数百人来报名。

其后不够几日就挑选出人马,凑齐了3000主战兵马,500后勤人员,以及150名工匠铁匠。

因为有汉灵帝的直接支持,训练期间的钱粮倒是一点也不缺。

加上公孙瓒上次的杀名在外,也没有什么不长眼的人来自讨没趣。

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训练了一个多月,新年终于到了。

遣散将士,许了五日的假期后,公孙瓒也带着两个弟弟回家过年。

虽然有党人的余波,但是此时的洛阳还是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公孙瓒早早的写好贺信送往庐江的卢植,也算是一片孝心。

公孙府内,一帮下人都得了好处纷纷回家团聚去了。

只留下少许几个独自一人的还在府内伺候着。

堂中兄妹四人齐齐叩头拜年,直乐得公孙泰与李氏开怀不已。

一人两个红包,吃了孩子们的茶后,李氏笑道:“快入席,今天啊,你们都要好好吃,好好喝。”

兄弟三人因为已经成年,所以每人一个案桌。

小妹公孙葳还是陪着李氏在一处。

吃得性起,李氏开口道:“瓒儿,过完年你就是二十了,其他家的孩子早就娶亲生子了,你什么时候也给母亲领一个回来。”

公孙瓒居然想起蔡琰来,面上一红,笑道:“男儿立足于世,不立功勋何谈嫁娶之事。母亲,这事还是缓缓再说。”

李氏不依,责怪道:“你是家中长子,过了这个年纪还不娶亲,是要被人诟病的,而且你想要你的两个弟弟也过二十才娶媳妇吗?”

公孙越二人大羞,自顾吃喝,不敢答话。

一边的公孙葳天真道:“母亲,葳儿也要过二十娶媳妇。”

众人大笑。

李氏一点丫头的额头,笑道:“真是的。小小年纪胡说什么呢。”

公孙葳也是傻笑。

一家人其乐融融。

看着欢笑的家人,公孙瓒也觉得难为的开怀。

几杯酒下肚后,渐渐的有了醉意。

到最后不知什么时候回了房间,直到下人来叫,才发现已经到了第二日。

拍拍昏沉的脑袋,吩咐下人打了一盘冷水,冷水刺激下顿时感到清醒了不少。

早早的用过早饭,只有李氏与小妹一同用餐,看来昨晚几个男人都喝的过头了。

告别母亲后,公孙瓒轻步行去。

看着那日渐高大的身躯,李氏既是高兴又是担忧。

从丈夫的口中,李氏或多或少的知道自己这个大儿子承担着怎样的压力。

作为一个母亲,实在是不忍心让儿子一个人承担起一个家族的负担。

一边的公孙葳突然道:“母亲,大哥是不是去找媳妇了?”

李氏一楞,笑道:“可能是哦,到时候我们的小葳就多出一个姐姐了。”

“好啊,好啊,到时候小葳给哥哥姐姐唱歌跳舞。”

“小葳真乖。。。”

想到蔡琰的时候,公孙瓒还是挺有胆量,只是随着离她家越近,反而越加没有信心。即使面对千军万马恐怕还不能让公孙瓒如此的焦虑。

“豁出去了。”

在蔡府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的公孙瓒终于下定决心上前敲响蔡府的大门,却不想开门的是一个陌生男子。

公孙瓒忍不住问道:“阁下是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