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拧一把,洒落一地珍珠――我的乡下岁月》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致柳树坪 兼议知青文学 八、

71楼孟晓:“两位都说得很好,再顶!”――谢谢大队部再给力!此帖已经成为茶座点击率最高的书评帖了,可见知青文学在我们胸中仍牢牢地占据着它一席无可撼动的地位。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它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被人们渐渐地遗忘,它不会因个人境遇的差异而遭到社会冷遇……因为:知青文学是反映数千万失落过青春花梦的莘莘学子的艺术创作,知青文学是镌刻着数百万老三届酸甜苦辣人生跋涉的无字碑,知青文学是描绘数万姐妹在生存泥淖中屈辱挣扎的画面啊……

72楼隐士安:当过知青的人,的确是知道艰难苦楚的;就拿下得沅江的知青,如果在那里经历过春、夏、秋、冬,并参与过那四个季节农活劳动的,可以说,在城里工作单位的任何工作劳动的艰辛程度,比起在农村时劳作的心情、环境、强度综合性那可差远啦。所以,当过知青的人,在以后回城的工作、生活中一般是冒得迈不过坎的;这就是当过知青人,引以自豪和骄傲的真谛所在。

73楼柳树坪:很多词汇需要加以严格界定,比如我前面反对过的所谓“知青精神”,二马抱着孩子参加自考,椰风说的“有知青经历垫底,这辈子没有我过不去的火焰山了”,若以“知青精神”名之,我想没有任何当过知青的人会反对。那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知青版,是千古不变的硬道理。可要把知青精神归结为脚踩淤泥心怀天下,我绝不同意!我没有过这种情怀,当年高唱此调的,恐怕也多有心不甘情不愿地故作豪壮态者,我就见过不少。如果今天仍这么说,那就要不是地位不同了,对当年的事情有意无意地加以心理过滤,而“总结”出来的,要不干脆言不由衷另有所图。这个问题,在谈知青文学的时候,是不能不分清楚的。因为不弄清这个根本问题,作品的思想的真假与高低就是截然不同的。

74楼艾木地:我当知青的最大收获是接触、了解了中国社会的最底层,知道了许多事情的真相,同时也明白了宣传多是谎言。遗憾的是,这样的经验直到今天还非常有用。

75楼asd:“可要把知青精神归结为脚踩淤泥心怀天下,我绝不同意!……”我同意柳树坪以上见解,我们不沉湎于过去的苦难,更不能为某种目的去粉饰过去的凄风苦雨,文学作品只有反映真实的人性才有生命力。

76楼海客瀛谈:

“男人不要诉苦,但要搞清楚为什么受苦,是谁、为什么制造了苦难。搞清楚这些,才能使世界更美好一点、人间的”

哥巴兄说得好!我非常赞同你的意见!苦难既然已经出现。是谁也掩盖不了的!应当追究的是,谁造成的苦难?历史留给我们什么样的教训?那些高唱“青春无悔”调调的人,这些年来,已经霸占和盘踞了整个所谓“知青文学”的领地,好像继续在宣扬这不是一场灾难。而是“很有必要”的义举,这不仅与当今的社会生活毫无共同之点,而且是明目张胆地为“上山下乡”招魂!

苦难既然已经存在,由谁来诉苦?当然是承受过苦难的人,但不必只是女人。王蒙作为一个也曾经受过苦的人却说出极不应该说的话。“男人不要诉苦”,好像谁诉苦,谁就不是男人!骨子里无非还是几千年来蔑视妇女的封建余孽在作祟。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是“只因未到伤心处”的。伤心落泪本是人之共性,流泪并不是女人的专利。

王蒙早年发迹,一篇报告文学青云得路,中年打为“右派”历尽坎坷,晚年“弹冠相庆”高踞要路,人生起伏,可谓浪澜壮阔。在今天,其内心深处也未必是那么平和。而只是故作平和之态,不过是为了宣示自己的豁达和大度,但是,不小心却露出一副“沐猴而冠”小人得志的丑恶嘴脸。说出这样的话来,我要说他不仅不是男人,简直就不是人!

如果不诉苦,我们怎么知道当年纳粹集中营里死难的犹太人的悲鸣!

如果不诉苦,我们怎么了解“包身工”所承受的灵肉的折磨!

如果不诉苦,我们怎么会知道远征军野人山的忠骨暴尸荒野!

如果不诉苦,我们怎么知道数十万右派的非人遭遇!,

如果不诉苦,我们怎么会明白“大饥荒”的千千万万饿殍的哀号!

也许我们知青受的苦,在某些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确实,和上面所述的亡灵相比,我们是幸存者。但同时也是苦难的见证人!和当年农村最贫穷的人相比,我们更穷,何况,我们还带着沉重的精神枷锁。退一万步说,难道只有最苦的人才能诉苦!最苦的人没有说,我们就没有发言权了!或者就不是男人了吗?

那些生活在今天幸福中的人们,你们可以坐在象牙塔里喝咖啡,玩文学,细细的品赏自己的潇洒。但是请你们不要漠视别人的痛苦,如果你不认同他们,至少也不要嘲笑和讽刺他们,我想,这不算是苛求吧!

77楼天尘:大队部、隐版、艾木地、九五老革命,与此贴相厮守,且时有高见。受益匪浅。

海客,我的观点在前面好几处已经讲过,不再重复。另外,“不喜欢男人诉苦”和“男人不要诉苦”是两码事哦。王蒙只说过前一句。

信马由缰,欢迎你浮出水面,贡献观点。开福寺门前对联:紫霞栖凤,碧水潜龙。我知道水底下,云霞间,龙凤多着呢。这个帖子有你们龙飞凤舞,才是它价值所在。

柳兄,讨论问题,首要的是概念界定。否则你说你的,他说他的,概念不清、跑题是常有的事,若干条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你一说就说到中国人扯皮不清的顽症上了。一语中的。中国人逻辑思维不是强项。不过细细一想,许多概念由谁定义呢?这就是话语权的问题了。比如“知青精神”,我是真不知其所云。就胡乱猜测大概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之类吧,若果如此,愚以为该精神是可以高扬的。兄举了两例,椰风、二马之精神,兄属意亦在可扬之列。唯“脚踩污泥胸怀天下”者,为兄所不齿。诚哉,斯言。以上举了“知青精神”三种解说。散居于众多知青头脑中还有几何,似在未尽之数。其中定有一些值得弘扬或应该抛弃的,愿听各位述说端详。我弱弱的做个声明,此处茶馆,又不是在为文坛制宪立法,跑调唱歪也会是有的。图个嘴巴快活。大队部说过,完事后该干嘛还干嘛。

孟晓兄,我后面再跟个贴给你并各位同好吧。

78楼天尘:孟晓兄,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你的认真,加之你所具有的主客观条件,也许能成大事。我说也许,是因为这不完全取决于你。但我真心祝愿你成功。

你说这个帖子点击率很高,说明知青们的知青文学情结根深蒂固。我也有同感。

近代中国还有一次知识青年的大迁徙,即抗战初期,一些热血青年从各地奔赴延安。这批人就是后来的三八式。新政建立后多为国家栋梁砥柱。同样的,他们离开延安后,对延安也有种梦魂牵饶的情结。诗人贺敬之的名诗《回延安》是我们的中学课文,我依稀还能记得: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的怀。……。

这是一种多么炽烈的情怀啊。你说它像不像我们知青对第二故乡的留念?但是我又想到,贺敬之们奔赴延安和我们下乡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是真的满腔热血追求真理,追求光明去到那他们认为的抗日前线,为国驰驱。他们怀念延安是有理由的。而我们下乡呢,是极不情愿。可我们对那片土地的思念却一点都不假。这理由又何在呢?我常常被这问题困扰。觉得是对自己青春的凭吊,是对农民深深的同情,是历尽沧桑后对过往本真的回顾,……。还有什么呢?希望有人挖掘更多。

79楼asd:“苦难既然已经出现。是谁也掩盖不了的!……” 海客赢谈讲得好!人的良知是敢于直面现实。敢于讲真话。此生或错过,真话将永存。让历史记往我们这一代人的遭遇……

80楼哥巴:王蒙这位大人物的“男人不要诉苦”,确实把我唬住了。海客兄对这位大人物“高论”的否定,好痛快啊!让我心服口服。 有苦就应当诉。如果不诉,苦难就会被掩盖,制造了苦难的人及社会集团,就可以不负责任、溜之大吉……。要避免苦难重复发生,经受了苦难的人们应当诉苦、也有权诉苦。当然,男人诉苦不是为了搏取廉价的同情,而是要让世人知道真相,以便今后铲除制造苦难的土壤

未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