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民工的江湖》第一百三十三节 摆摊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终于接手摊位了。李兰他们搬了一次家。以前住在四楼,又是套房,这些家什上不去。他们另觅了一处房子,房子的主人,依旧是以前的房东。李兰不禁感慨:广东本地人,真是太有钱了,房子都有好几处,光坐着收房租就可以过好日子了。在这一栋楼里面,他们住一楼,不过不是套房,是单间,一楼有*间房,他们租了两间。两间房的房租加起来,比以前租套房还要贵一百块。不过房子的门很大,又有一个很大的,共用的客厅。这样才方便放他们的那一套家什。

接过手来,就开始营业。小地摊,也不用像店面一样,又是换招牌又是搞开业庆典之类的,买了材料,就按着大嫂教的方法去做。开业这天,刚好李兰上早班。天一亮,李兰就骑着三轮车,去菜市场把该买的东西买回了家,然后换上工作服匆匆上班去了。婆婆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回来,就开始择菜了。自己的儿子是老板,又是开业第一天,她当然得帮上一把。母子俩忙了一个上午,又是洗菜又是熬汤,又是提前烫一部分食物,中午也没有好好地吃饭。等到快要忙完的时候,就是李兰下班的时候了。

李兰回到家,还没有进屋,先去看他们母子俩准备得怎么样了。王小光倒是忙得不亦乐乎,见李兰回来,笑嘻嘻地对她说:“我都忙得差不多了你才回来,晚上你就做老板娘,等着收钱吧。”说到收钱,李兰才想起来忘了买包。所有摆地摊的,他们都会在腰间挂一个包包,收钱找钱方便。她匆匆去市场,花十五块钱买了一只包回来,包外面还绣着“NIKE”字样呢。当然不是耐克包牌的,地摊货,小作坊里面生产出来的东西。一个真正的耐克包包要几百块钱呢,李兰买不起,所以也不奢望。要是真挂上了几百块钱一只的耐克,她还用得着去摆地摊吗?

李兰朝包里面放了一些事先就准备好的零钱,才过来给王小光帮忙。王小光跟着大嫂学了几天手艺,做起来倒还真像模像样了。倒是婆婆有些笨手笨脚的。不过李兰倒并不在意什么,老人家肯帮他们就不错了,有一个人帮手总比没有人帮手强。李兰不说什么,婆婆倒有话要同李兰说。她似笑非笑地望了望李兰,对她说:“你们现在做老板了,以后可苦了我老婆子,从现在开始,我就是给你们打工的人了。”其实婆婆不说李兰也知道,从早晨忙到现在,婆婆一定有点累了。不过,眼下的情况是,她不能辞掉工作。这份工作一个月有千把块钱,每天八个小时,还包一顿工作餐,何乐而不为?现在麻辣烫的摊子还刚刚开张,也不知道一个月能赚多少钱。虽然她早就听说,做这行挺赚钱的。不知道她的摊子能不能像传说中的那样赚到钱呢?就这小小的一个地摊,每个月还得给购物中心交八百块钱的租金呢。八百块钱,就等于说每天有二十多块钱利润得落进别人的腰包,剩下的才是自己的。她的这份工作,至少可以把租金挣回来吧!李兰倒是一个大方的人,不和婆婆一般见识。她笑了笑,对婆婆说:“妈,现在我们刚开始自己做事情,您肯定要辛苦一点,等我们挣了钱,日子好过了,您就跟着我们享福吧。”这几句话倒是合婆婆的胃口,婆婆听了立即乐呵呵的,仿佛李兰他们两口子一夜之间突然暴富了,她老人家穿金戴银地坐在家里面,只等着儿媳妇来侍候她了。于是,她似乎又来了精神,围着眼前的那堆菜忙来忙去,还时不时地问儿子:“小光,上午你洗的菜,该不会没有洗干净吧,要是没有洗干净,人家吃了一次,就不会再来了。”

幼儿园开始放学的时候,也是李兰他们出摊的时候了。婆婆去幼儿园接孩子,李兰和王小光把家什装上三轮车,朝着他们的摊位走过去。从下班回到家到出摊,她还忙得没有换下购物中心的工作服。不过没有关系,就穿着这一身衣服,等晚上收了摊回去再换下来吧!本来想着抢第一,等他们到的时候,却发现旁边卖砂锅粉的那一家,比他们还早一步。人家都已经摆好了桌椅,只等着食客上来了。李兰同他们打了招呼,就忙着在自己的地盘上摆起来。还是按大嫂以前做买卖的布局摆。冰箱摆在角落里面,人家要到东西的时候她就去拿。桌子凳子案板摆在最显眼的地方。打开煤炉不一会儿,锅里的烫就开始沸腾了。王小光说:“我们先自己弄一点吃的吧,等一会儿人来了,就没有时间吃东西了。”李兰说:“那就烫粉吧,烫粉省时间一些。”说着,王小光真的拿了两只碗,烫了两碗粉上来。端着粉还没来得及吃,几个穿着工衣的工人就坐到桌子边上来了。生意开张了。夫妻俩谁也没有去吃粉,忙着照顾生意去了。

做麻辣烫,忙的时候特别忙,闲的时候就闲很多。从五点半一直忙到七点钟,加班的工人们,都进厂去了,生意淡了下来,他们才记起还没有吃的粉。端上粉来一看,粉都被汤泡成糊了,不过丢了又可惜,三两口吞进了肚子,又开始等着下一个高峰期的到来。下一个高峰期,是九点以后了。那个时候,工厂加班的工人,大都下班了,他们会出来觅食。得在那个时候赚一把。不过,离九点钟还有一会儿,夫妻俩坐在桌前,开始数起卖出去的竹签数量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