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驱魔行》前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古以来就一直有关于鬼神的传说,史书文献,野史杂记,地方志甚至家谱都有各色记载。比如《左传·宣公四年》就有:“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列子·黄帝》:“有一人从石壁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寥寥几笔将鬼描画得活灵活现,何等之骇人。

而无神论者对于鬼神的解释是远古先民碍于科学文明的落后无法理解各种自然现象,便凭空捏造出各种神鬼。其实,有很多的超自然现象至今仍无法用科学道理来解释,如果动不动就用天气磁场变化来蒙混过关,那不足以让人信服,连古代遗传下来的人体经络的秘密都未曾揭开,逞论神鬼?无论有没有鬼神,事实上早已形成一种文化,沉淀在历史风物中。如杜甫《玉华宫》诗:“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楚辞·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鬼一词的运用也很广泛,比如小气鬼,妻子嗔骂丈夫用的死鬼,此外还有酒鬼、赌鬼,形容制作精巧的鬼斧神工等等。

繁此种种举不胜举,看飞檐斗拱上的神兽,观浩浩荡荡千古奔流,那些流传至今的动人骇人的传说让后人魂萦梦绕,于是,我动了个念头,写出人鬼爱恨情仇。

有很多时候你不能一眼分辨出事物的好坏。

茶生于山间,雾熏露润,历经风雨方得采摘烘焙,浇注开水,幸得一杯茶,茶色黄亮溢香,适宜静坐浅尝,否则你难于领略到茶的浓郁馥香,同理:

如果你只看了几行字就推论一部作品是否值得一看,那你很可能错了。

现今网络上写同样题材同样套路的人岂非已经太多?岂非已经到了要变的时候?要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才能维持网络文学的生命,我一介白丁,文学知识停留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却依旧想为这个目标做出自己一丝微薄的贡献,尽管不如人意,尽管踉跄难行,尽管前路迷茫,但我还是要走下去。

悬疑、恐怖、血腥、爱情、人性、推理、周易、六爻、八字、奇门遁甲、玄理、道学、武侠、鬼神等这些你或许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片鳞只爪。

另外强调一点,写恐怖不是我的目的,也出乎我的本意,我可不想读者会因为害怕而不看我的书,特别声明本书非常健康,略带些惊悚,请大家尽量注意其他的元素,相信还是有值得一阅的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