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1993》第十一章 无心插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无心插柳

刘丽最近很烦。

作为宾城晚报的记者,她最近的日子很不好过。报纸销量不如人意,领导天天都在骂人,仿佛责任全在她们这些记者身上。没新闻,没亮点……这能怪她们吗?宾城就这么点大,一天能出多少事?咱们记者也不是孙猴子,没素材,我们上哪给你变新闻去?

因为昨晚跟几个朋友出去散了下心,早上起来就迟了些,眼看着就要迟到,刘丽越发的心烦,坐在公交车上,明知没用还是一个劲的催着司机……突然,透过车窗,她发现了街道旁一家店铺门前竟围着不下数百人,看起来像是在排队买什么东西,很是火爆的样子,心中不禁一动。凭着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敏感,刘丽立刻就意识到这其中很可能就隐藏着自己需要的新闻素材。

“师傅,麻烦您停下车!”

……

事情并不复杂,只是简单的打听了一下,文丽就知道了原委,不禁大为失望:不过是家店铺开张,就算顾客多了些,这也叫新闻?虽说这小车做得也的确是很精致,可这样的稿子交上去,怕是又得落上一顿臭骂吧?

白白又耽误这么多时间,这下铁定是得迟到了。叹了口气,文丽转身向公车站台走去——可是刚走出没几步,却突然‘咦’了一声,回过头来重新打量着那些一看就是下岗工的人群。

众多的下岗工不等不靠,自力更生,靠着简单实用的多功能餐车,自己当老板走上创业之路……这不就是一篇极好的新闻稿吗?既迎合了上级指示精神,又是时下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这么好的素材,自己刚才竟然差点就让它错过,真是想想都让人脸红啊!

而这时候,王涛临时决定的抽奖活动也正式开始了。

将几十名符合要求的抽奖顾客手的宣传单一一收好,然后当着众人的面,打乱顺序反复的‘洗’了多遍,直到谁也分不清自己的那张传单究竟在哪才算作罢。

“各位,现在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了,那么,接下来,谁将成为我们今天的幸运顾客,能得到我们送出的这份大礼呢?大家是不是很期待?

“其实,我也跟大家一样紧张,恨不得现在就把他选出来。但是,为了公平起见,这个选择的权力,我决定将它交给你们自己!”

“怎么选择?这位顾客问得好,现在,我需要一个数字:这里一共有五十三张传单,也就是说,我需要你们能给我一个从一到五十三之间的数字,以此来决定将由谁来领走今天的大奖!”

“34!”

“不,25!我选25!”

“46!选46!”

……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很好,大家的热情我都已经感受到了,但是众口难调,总不能让我把所有的数字全选了吧?为了公平起见,也为了体现我们尊老爱幼的美德,我提议,就由我们今天这里在场的人之中,年岁最大的长辈作为代表,由他来挑选一个数字,作为我们今天的幸运号码,大家觉得怎么样?”

听起来倒是挺公平的,众人想了又想,也觉得这似乎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片刻后,一名年纪约在五十左右的老爷子被推选出来,红着脸走上前来。

“老爷爷,几天没见,您的身子骨还是这么硬朗啊?”王涛认得老人,正是前几天多要了几张传单的那位,便笑着打了个招呼。

“老爷爷,既然您是我们这里的长辈,现在,就请您代表大家挑选一个数字吧!”

“这个……”看了看被压在办公桌上的那叠宣传单,老人显得举棋不定:因为他自己的名字也在其中,可抽中的机率却只有五十三分之一。

不过,众人显然没有耐心让他拖延下去,在不断的催促声中,老爷子终于作出了决定:“我儿子今年刚好28岁,就选28吧,2828,听起来也吉利!”

王涛一拍桌子,大叫了声‘好!’

“各位,现在数字已经选出来了,谁将是我们今天的幸运顾客,答案马上就要揭晓!各位沉住气,让我来看看,他到底是谁?“

当着所有人的面,王涛一张一张的仔细数着,直到第28张才停了下来,拿起那张宣传单,目光缓缓从众人脸上扫过,过了数秒,才缓缓大声念出上面的名字。

“王金娥,请问谁是王金娥?”

被念到名字的是位四十多岁的大嫂,起初,她还不敢相信自己竟会真的如此幸运,直到王涛又叫了几声,这才反应过来,急忙挤上前去,高声大叫着:“是我,是我!我就是王金娥!”

看着面前这位脸上沾满风霜,透露着岁月痕迹的大嫂,王涛心中暗暗点头:看起来应该是位下岗女工,这正是他需要的形象代言人。笑呵呵的握着她的手,大声说道:“恭喜您,阿姨,作为今天的幸运顾客,请收下您的奖品:我们的多功能小吃餐车!”

给母亲使了个眼色,当着所有人的面,将一辆崭新的餐车推了出来,然后郑重其事的交到这位同宗大嫂手里。

直到这时,这位大嫂依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车……真的就归我了?”

“当然,您现在就可以把它推走!”

“你们真的一分钱都不收?”

王涛含笑答道:“请您放心,我们说话算话……当然,如果您今天不是很着急的话,不妨先留下来,因为我们接下来将会当众演示这种多功能餐车的使用方法和各种优点,同时还可以免费品尝我们现场制作的小吃。”

已经失去了中奖希望的人们此时原本已准备散去,可听到这番话,很多人却又好奇的留下来——他们也很想亲眼见证一下这种餐车到底有没有宣传的那么好?

王涛没有让他们失望,当看到从店里推出的那辆装满了各种美食,并且已经生好了炉火的餐车时,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惊呼。要说这里的人大半也都是做这街头小吃生意的,不少人甚至已经从业多年,也算得是行家里手了,可他们却是连想都没有想过,这简简单单的街头小吃,居然也可以搞出这么多不同的花样来。

里脊肉串,鸡肉丝,鸡腿,鸡翅,几寸长的小鱼,串好的虾,肉丸,寸骨,玉米,藕粉条,油豆腐……这些平日里并不怎么稀奇的东西此时整整齐齐的摆在玻璃柜台中,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只等人们享用。而作为重点宣传的多功能,此时也是尽显威力:烧烤,油炸,麻辣烫,甚至还有一大锅热气腾腾的三鲜汤,简直就是一个微缩版的厨房。更妙的是这么多东西堆在一起,居然丝毫不显凌乱,与时下里街上那些又脏又油的小吃摊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这东西……看起来还真是不错呢!

就算不是做生意的人,这点眼光也还是有的,不需要太多的解释,人们很快就意识到这种新型的餐车相比起现在那些小吃摊所拥有的巨大优势。不仅品种花样繁多,而且看起来也更加干净卫生,更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几个支架一撑便是摊位,收起来不到一分钟就可以走人,像这样的摊位摆在街上,不仅不会影响市容,甚至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线。

站在一旁,看着王涛几乎是一个人在那里表演,自己竟然半点都没有帮上手,母亲不禁再一次对自己儿子的能力刮目相看。就凭王涛刚才处理事情的那份急智和调动人们情绪的老辣手腕,怕是很多成年人都办不到——至少她就没有这个能力。原本过来店里的意思就是担心王涛年纪太小,一个人无法打理这么大的生意,可现在看来,倒像是多此一举了——微微失落之余,更多的却是开心,看来这儿子是真的要出息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