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胭脂红泪》第09章 踏春之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离那日去市集里又过了两日,瑞玉已经将那日里暖衣阁中买来的毛料缝上了寒衣的领口、袖口,让丫头拿去洗了干净,熨好后叠了整齐,正放在她闺房中的小几上。自那日街上忆起往事,她便一直没有什么好心绪,这寒衣做好了搁在那儿也没有送过去。

如莹不知什么时候来了,正掀了帘子进来。瑞玉见了她,便问道:

“不是说你在家里候旨,怎么过来了?我这屋里的丫头,也不知道报个信儿。”

如莹听她这般说,便道:

“你这丫头,不过来看我也就罢了,还不许我过来看你呀!”

说完转头看见了雕花小几上的衣服,便径自上前来拿在手里打量。又见瑞玉坐在一旁沉闷,边故意打趣的腔调赞道:

“这衣服用的锦锻好,领口袖口的皮毛也好,这剪裁缝制的手艺更是好上加好。就不知道这么好的一件衣裳,你是为谁做的呀?”

那瑞玉听了,有些没好气的道:

“你既是知道,还故意问。”

如莹听得她这般说,便道:

“你想着做这衣服,也是费了番心思。既然是做好了,为何又不过去给他。”

说到这里。她见瑞玉低头不语。眼里有一丝说不出地沉寂。一时也不太明白。便只当她是不好意思拿过去。于是如莹叠了那衣服。说是带她转交。瑞玉想着这样就最好了。于是应了下来。

之后两人又说了些话。如莹见她情绪似乎不好。以为是在为那日地事犯愁。便急着回去送衣服。也没有多呆。如此她回去李府。便直直去了柳晨风地那方府落。一见面先将他身上地衣衫上下打量了一番。才点了点头。有些戏谑地说道:

“柳哥哥。你果然是穿是单薄了一些。还是这瑞丫头贴心。”

说完便一把把那衣服塞到了他地怀里。这柳晨风一时之间不知如莹是何意。只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手里地华衣。这时却又听得那如莹说道:

“这衣服是瑞丫头给你地。可是她一针一线裁缝出来地哦。”

柳晨风听了。心里一时感动不已。这女儿家本不会轻易送男子东西。更何况是亲手裁缝地衣服。瑞玉这么做。也就是心里许了那日花园里他所求之事。一时之前地伤心一扫而尽。心中只剩下对她满腔地情意。此时他万般地想见她。却又不知该怎么办。

如莹看在眼里,也知道他的心思,想到方才见瑞丫头也关在屋子里闷闷不乐的,又见这日春光明媚,便提议说三人同去效外踏春游玩。柳晨风欣然同意,于是如莹回了母亲,让府里备车备马,顺道去了董府接瑞玉。

瑞玉也正闲在家里无事,见两人这般兴致,知道是那寒衣起了作用,心里少了许多别扭。想着呆在家里也沉闷,便回了母亲,一同去了。于是三人乘车骑马,一路谈笑歌声,不多时便出得城外。

这京城的地势平,但四周却被包围在连绵起伏的一片矮山脚下。此时春风过境,桃花、梨花开了个漫山遍野,远远望去,雪白、粉红如锻子一般。三人都赞这京城春日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于是各自下马下车,穿行于花雨之间,醉得这迷人景色,早已经把之前不好的情绪都抛开了。

再走得一阵,便到了一座矮山脚下。这山上有一座寺庙,叫白云寺,说是里边供了文殊菩萨。时下逢朝廷开科在即,又逢这天晴,春光明媚的,来这寺庙烧香拜佛的举子便多了起来。三人亦上到那寺庙里,便见到这许多的举子跪在那文殊菩萨的泥塑前虔诚叩拜,求菩萨保佑此次恩科能考得好功名。

如莹从来都不是一个信佛之人,看了那些忙着烧香嗑头的举子们,就有些不屑地道:

“这些个大才子啊!平日里不好好长学问,只知道这时来了庙里抱佛脚。看这烧香磕头的样子,怕是比读圣贤书时认真了一百倍。”

瑞玉听她这般挖苦,忍不住为那些举子们申辨道:

“莹姐姐也别这样说。这些参加殿试的举子们哪一个不是过五关斩六将,才来的这京城。这考前烧香拜菩萨,不过是图个美好的愿景,也别为这个把人家说得不学无术似的。”

如莹仍是有些不以为然,便看了眼一旁的柳晨风,回道:

“我只知柳哥哥考试之前不去烧香求佛,依然每次名列榜首。”

说完又看了一眼瑞玉,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笑道:

“不过也难怪。不是每个人都像你的柳老师这般学富五车,成竹于胸,所以这考前拜拜佛还是必要的。”

瑞玉听得她故意拿‘老师’两字打趣,便不理会她,径自进去跪在蒲团上拜了拜。柳晨风得了那衣服,心里欢喜,也不计较这事儿了。三人再呆了一会,便出得寺庙来,下得几段台阶,便见路边摆着个算卦看相的摊子。那算命先生青袍长须,两腮通红,看上去仙风道骨,倒不像是个跑江湖的。一群庙里下来的举子围着他求签算命,他倒是不理,反倒是见了她们三个,口中说道:

“错、错、错!”

一时间三人都停下步子望着他,只见那先生用手捋了捋长长的胡须,笑道:

“三位既停下步子,何不过来让老夫算上一算?”

于是三人上前,瑞玉问道:

“先生刚才的话是何意?”

那算命先生笑而不答,却只是递过竹筒来让她摇签。瑞玉半信半疑,拿起那放着签文的竹筒摇了几下,很快一只竹签便从中掉了出来,拿起来一看,只见那上边写道:瑞意满盈门,恩泽古无伦,烟华总是空,多情恐遗恨。便问是何解,那算命先生叹道:

“富贵之签,却也凄凉!小姐天生带着祥瑞之气,命中荣华不尽,这一生注定是要有不平凡的遭遇,只不过自古红颜多劫难,芬芳过后恐是空,小姐需多多珍重。”

瑞玉听完,觉得这先生的话倒也是有几分真实。想她出生那日,父亲终于等到从青海苦寒之地调任扬州,第二日朝廷又下旨提拔她叔父任了杭州将军。父亲喜道她一出身便给家族带来了祥瑞,所以给她取名瑞玉。

此后她董氏一门更是平步青云,哥哥董青三年之内连升三级,不过二十出头便任了金陵知府,父亲调任京城官拜御史,叔父在任上封了一等候,她舅舅年前更是任了中堂,位极人臣。自她出生之后,家里便没有什么事情是不顺的,除了……想到这里她垂下头,看了签上的后面两句,说到她命中充满了变数,字句间还满是伤感,一时让她心里忐忑,却听见柳晨风问道:

“如此一说,便是下下之签了。”

那算命先生摇摇头,只道:

“非也,非也!命数未定,是好是坏要看何人来度小姐命中的劫。”

如莹却是在一旁忍着笑,问道:

“那先生再帮柳哥哥算算,他也是今年的举人,马上要参加殿试,你且帮他算算他能考个什么位次。”

那先生应了一声,便问柳晨风是抽签、算卦还是测字。那柳晨风看见桌上白纸上还写着个大大的因字,想起适才听到一个满脸麻子的举子在这儿测字,那算命先生说他国内一人,必定是此次的状元郎。不禁心生一念,在那白纸上写下一个口字,且看这算命先生如何解说。

那算命先生却依然是捋了捋胡须,却是叹道:

“满腹学识,却是目空一切,此次必定是名落孙山。”

不待他说完,如莹已是忍不住大笑起来,说道:

“你这先生好会胡说。方才给妹妹算命,算得她命中富贵,可这明眼的人一看妹妹的首饰衣着,也知道她是富贵人家的女子,又哪用得着算命抽签呢?你又说妹妹命里多劫,这以后的事自然也是不知道的,可你要问这普天之下谁的学问最好,那柳哥哥肯定是当仁不让的,那此次殿试又怎么会名落孙山呢?”

算命先生听了她这般置问的话,并不回答,只道:

“一切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就像姑娘现在觉得我的话可笑不可信,不久之后姑娘身上就会有可笑不可信的事情发生一般。到时候,姑娘想不信,怕都不行。”

听了那算命先生的话,莫名地莹姐儿心里有些毛毛的,一向不信命的她竟有些担心起来。不过她这人大大咧咧的个性,也没放在心上,别过那算命先生,便快步往山下去。倒是瑞玉想着方才的签,走得慢了些,落到了两人的后边。

此时宁浩一行人已到了山下,那嫣然一下车便嚷嚷着要上去烧香嗑头求佛主保佑,让她以后再不要遇到煞星,于是一行人便往了山上去。向上行了两三百步台阶,嫣然已是香汗淋漓,看到寺庙前方插着高香的大铜鼎,兴奋地拉了拉宁浩的衣袖说,到了到了。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宁浩的目光却落在前方不远处缓步下来的女子身上,不仅惊且奇,竟会在这里又遇见她。只是此时她柳眉微蹙,一双美目盯着手里的签文,专心想着什么,压根没有注意到他。两人擦身而过,宁浩只觉一股玉兰幽香袭来,沁人心脾,萦绕心间。一时间宁浩的心漏了半拍,不禁停下步子,转身看她。

这时却见前方一女子转过身来,向她挥了挥身,喊道:

“瑞玉,别再看了,快些下来。”

如此,宁浩脸上浮起一抹深深的笑意,原来她叫瑞玉。今日既见其人,又得其名,看来这一世的纠缠果然是上天注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