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三国志风云人物》第七章 曹操之七 弃官东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bxzw.com) 袁绍离开朝廷后,他的弟弟袁术被封为后将军,曹操为骁骑校尉。bxzw.com袁术没有他哥哥牛,特别是哥哥弃官东去后,更是有些惧怕董卓,连忙逃到南阳。曹操,也不敢停留,大势不妙啊。再贪恋富贵,赖着不走,迟早会送命的。在董卓手下,整日提心吊胆,即使不被杀掉,也会被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淹没了。这个官,不好做。还不如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曹操改变了姓名,想偷偷向东潜回老家。结果,还是被一个小亭长抓住了。一个大英雄,竟栽到一个亭长手里。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川被犬欺。曹操作为一个嫌疑犯,被押送到了县里。完了,要是解到洛阳,一定会被斩首示众,甚至株连九族。壮志未酬身先死。可惜,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刑场上。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县里有个功曹,知道被抓的是曹操,就悄悄告诉县令,现在国家就要大乱了,不应该拘禁英雄。bxzw.com如果真的把曹操遣送到京城,就会断送了一个豪杰,就会被世人耻笑的。且以后的世事难以预料,不如趁着别人不知情,偷偷放了,让他成就一番事业,自己以后也有条后路。一是曹操真是命不该绝;二是功曹有眼光,县令有睿智。

在逃亡途中,发生了一件事,但版本不一,各有各的道理。但我相信,事情的经过应该是,曹操路过老朋友吕伯奢的家,伯奢外出了,他的几个儿子都在。贵客来了,就要好好招待啊。杀猪是不可少的。但怎么杀?直接杀,还是捆住杀?大家一边磨刀,一边小声商量。声音当然不会太大,主人总不能当着客人面,说要杀猪待客。那样做,既不礼貌,又会让客人尴尬。他们的这种做法,虽合乎情理,却因此断送了一家子的性命。曹操由于是全国的通缉犯,心中不免疑惧,再加上没有听清五个兄弟嘀咕什么。人心难测啊!在这个世道,朝不保夕,朋友之间,也难保不出问题。bxzw.com有几个会为了朋友之情,冒着身家性命,窝藏朝廷钦犯。何况,高额的赏金,是多大的诱惑啊。院里的磨刀声,令人胆寒。曹操以为要惨遭毒手了。你想啊,曹操可是武艺超群,怎能束手待毙?便纵身一跃,跳到院内,举起佩剑,见人就杀,一个活口不留,都杀红眼了。惨啊,灭门惨案。等人都被杀死了,才发现院里有一只猪,被捆起来了。原来他们是磨刀准备杀猪,错怪好人了。曹操见到此景,只得悲怆的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句话,成为一个千古名言,也成为许多自私者的座右铭。但曹操说这句话时,该是怎样的惨痛和纠结啊!曹操知道自己以后,就要背着这沉重的包袱,而且一背就是一辈子。无奈啊,这都是世道艰难,不面对现实也不行啊。据《三国演义》说,伯奢是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为款待这位好贤侄,匆忙外出打酒,在回来的半路上,正撞见行凶过后的曹操。曹操怕伯奢发现惨案,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一不做二不休,设计又杀了伯奢。也有一定的可信度。即使如此,这也是曹操的唯一的选择,这是谁也没有能力挽回的残酷现实。只不过,太残酷了。这笔账,应该让董卓偿还,都是被他逼的。

到了家乡后,曹操把家里的积蓄都拼上了,招兵买马,打造军械,竖起义军大旗。别说,不久就拉出来一支五千人的队伍。一则,大家痛恨董卓;二则,社会动荡不安,当老百姓不容易;三则,到了军营,就有粮食吃了,总比忍饥挨饿强多了。夏侯?、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名将,都是这时开始露脸的。这些人,都与曹操有亲戚关系,都为曹操日后的基业,立下过汗马功劳。这么多的人,对抗董卓,够吗?当然不够!是不是多多益善,曹操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过,并且答案是否定的。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人多了,虽然看似强大,实际上会存在多种风险。一,粮草与军械不足,军备开支庞大;二,人多事杂,难以训练;三,人心不齐,号令难以统一;四,太大的队伍,行动不便;五,人数太多,容易成为董卓的靶子;六,实力明显,会招人耳目,成为公敌。曹操肯定想了许多,建立部队的第一目标,就是立于不败之地,一旦自己的队伍建设还不成熟,就成为众矢之的,后果不堪设想。曹操的精明,就在于不务虚名,不处实祸。战争,就是在不被消灭的前提下,消灭对手。欲胜人,自身需先立于不败之地,才是最终取得胜利的宝典。

首先发难,往往只是做了急先锋,为后来的人做牺牲的,很难一枪打响,就宣告成功。因为反对面的一方,实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很强大。谁第一个冲,谁就会第一个先失败。秦末的反秦起义中,陈涉、吴广就是一个例子。虽声势浩大,终究代人作嫁衣裳了。项羽就是因为过于强大,才成了刘邦的下酒菜。过早显示实力,不如韬光养晦,坐观时局变化,最后的亮剑者,最有杀伤力。这好像也不算自私,更不是贪生怕死,英雄总得靠自己闯出一番事业。

天下反董卓的,不只曹操一家,谁能统领各地的兵马?曹操会成为总教头吗?别急,结果就要出来了。bxzw.com

首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