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流浪在三国》第十一章 陨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泰,这丫的怎么这么鲁莽!现在的他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就算是历史上的全盛时期,他也不可能是黄忠的对手啊。而且黄忠正值人生的巅峰时期,武艺高到什么程度连吕风都无法揣测,不过看他年过六十还能和关羽打成平手,年过七十还能让徐晃和张颌数小时双战不下,黄忠现在的实力比起吕布估计也不遑多让。

看来自己平时是太宠着周泰了,以后一定要对这无法无天的小子管严一点,否则哪天挂了自己就欲哭无泪了。想到这里,吕风便欲上前阻止周泰。

“飞扬,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吗?”陈登一把拉住了吕风,“不让他受点打击,他哪会相信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放心吧,如果这黄忠真像你说的那么厉害,应该不会让周泰受伤的。”

棕红色的燎原火上,黄忠伟岸的身影一动不动,一人、一刀、一骑就这样直面周泰,绝强的气势瞬间散发出来,压得在场的每一个人胸口难受得如有千斤巨石一般。

“周小将想同黄忠玩玩,黄忠怎敢不奉陪?”

黄忠慢慢举起大刀,刀锋上森冷的杀气直指十数米外的周泰。黄忠的脾气本就火爆高傲,决不是那种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人,先前又受了很长时间的委屈,现在正想好好发泄一番。

“哼!”周泰从鼻中发出一声冷哼,借以抵挡黄忠那如滔天巨浪般的杀气。

“看好了!”黄忠大刀一扬,左手一抖马缰策马冲向周泰,人、马、刀结合得宛如一体,让人寻不出一丝破绽。

在这一瞬间,周泰已经知道自己不是黄忠的对手,看黄忠此时奔来的气势,便可以确定他是绝顶的高手,自己和他的差距绝对不是一点半点。可是周泰本就是遇强越强的人,此时在黄忠的刺激下,气势不减反增,竟然隐隐有了突破的趋势。

周泰知道,若是与黄忠正面相敌的话,自己就是再勇猛,也逃脱不了败亡的下场。“敌强我弱,唯有以奇破之。”吕风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瞬时在周泰脑海中闪过,周泰虽然勇猛,却不代表他是一个笨蛋,否则也不可能成为东吴可以独领一军的大将。周泰瞬间下了决定,既然正面相抗不是对手,那么便只能靠出奇制胜了。

“哈!”周泰大喝一声,上身一挺,便在所有人都以为他要策马挺枪迎上直奔而来的黄忠时,他却做了一件让在场诸人大跌眼镜的事——周泰竟然拨转马头,倒拖长枪向后跑去。

吕家军中勇武排在第一的周泰,竟然不战而逃了!

而此时黄忠离周泰仅数丈的距离,周泰便是再想逃,也很难逃出黄忠的攻击了。“塔塔”的急骤马蹄声传入周泰的耳中,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周泰连黄忠大刀上的寒气都已经感觉到了。好,就是现在!

“杀!”

周泰猛的一声大喝,一拨马头,上身一侧,长枪如毒蛇吐信般地向后刺出,不但毫厘之差地让过了黄忠的千钧一击,长枪反而闪电般地奔向黄忠的面门。在黄忠的压迫下,周泰竟然刺出了远超他水平的一枪。

“好一个回马枪!”

黄忠的大刀擦着周泰的左肋斩空,面对周泰这迅如奔雷的一枪却是不躲不闪,右手一探,精准地抓住了周泰这致命的一击。不过他好象估错了周泰的力量,周泰借着回甩之势拼尽全身力气刺出的一枪乃是他的极限一击,因此就算是黄忠,在大意之下也未能一把抓牢。枪头擦过黄忠的皮质护手,在“哧哧”声中又前进了半寸,森冷的枪尖离黄忠的鼻头仅一线之隔。

周泰眼中一亮,正欲趁黄忠的坐骑前冲之势再将长枪推进时,黄忠突然手腕一发力,“喀嚓”一声中,竟然将周泰的枪柄给折成两段,然后顺势一拉,再一挑被周泰夹于腋下的刀柄,将周泰挑落到了马下。

(小弟补充一下,在三国那个时期,除了少数几人的武器是全铁质的之外,绝大多数武将的长兵器都是木柄的。而且那时候武将用的基本上是矛,并没有演义中那么多的花样,当然,为了作品的精彩,小弟还是决定和演义一样,保持武器的多样性。)

看到周泰重重的摔倒地上,砸起了一片烟尘,吕岱赶紧带人赶了过来,吕风更是扑了上去,将周泰给前后左右检查了好几遍,直到确认无事后才放下心来。虽然周泰只是他和吕岱的亲卫,但是一年的朝夕相处,已经让吕风把周泰当成了自己的兄弟。

周泰感激地看了吕风一眼,然后由衷地对黄忠赞道:“黄前辈果然好武艺!周泰服了!”豁达的他丝毫没有因为失败而丧气。

这时黄忠也下马走到吕岱面前向这个未来的主子请罪,吕岱一把搀起正欲下拜的黄忠,微笑道:“汉升切莫这样,你二人比武乃是寻常的切磋,何罪之有?能得汉升如此神将相助,吕家军之幸也!不知汉升可愿暂代我左军营长之职?”

本来已经直起身的黄忠闻言,立即执意拜倒在地,感激地道:“黄忠多谢主公!黄忠愧不敢当!”

吕家军现在在南阳已经声威赫赫,黄忠自然知道吕家军左营是多么显赫的位置,他虽然自认为完全有能力带领八百人马,可是他更知道这位置的重要性,决不是他一个刚来之人便可以担任的,因此心中对吕岱的知遇之恩更是感激。

“汉升莫要如此见外,先起来,我们一起去大帐详谈如何!”

中阳山黄巾大帐,当孙夏带着亲兵来到帅帐时,帐中早已挤满了人,沉重的气氛压得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其间。门前的两个张曼成侍卫见他来到,慌忙向他行礼,孙夏略微的点点头,径自走了进去。

那两个侍卫愣了一下,面面相觑,均发现了对方眼神中的疑惑:向来粗放不重礼仪的孙夏将军,居然会向自己这个微不足道的小兵点头!

一进门,孙夏就看到面色苍白的张曼成躺在榻上,苏代、范疆、张达、杜远等黄巾将领均满脸哀伤地跪在榻前,也不知道他们的哀伤是真是假。此时张曼成见孙夏进来,无神的双目隔着重重的人墙向他望来,眼神中透露出无奈、哀伤、焦急以及怜爱。

孙夏浑身一震,他从张曼成复杂的眼神中看出,这个已经日薄西山的黄巾名帅,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自己不像苏代等人,他们有强大的家族为靠山,就算黄巾义军被官军扑灭,依靠家族的帮助也能得以幸免。可是自己呢?什么都没有!同时,由于自己平时只知道作战,和军中其他将领并没有深交,从来不知道维护自己的利益。大帅他在担心,担心当他去了之后,自己的这个心腹爱将将无法在黄巾中立足。

孙夏的心一痛。

原来平时对自己颇为严厉的大帅,竟然是这么的关爱自己,在他临终之际,最挂记的依然是自己。以前,孙夏并不知道为什么张曼成会对自己那么苛刻,为什么战场上一个无关大局的失误,都会被他狠狠的骂一通!原来,这就是爱之深、恨之切!大帅之所以对自己的要求超过别人,则是因为他把自己当成了不争气的孩子啊……

帐中的将领随着张曼成的目光,缓缓地让出了一条通道,让孙夏和张曼成可以毫无阻碍的对望,虽然两人都没有说话,但是他们却能从对方的眼神中读出千言万语。

孙夏一步一步的向着病榻走过去。

两旁将领的目光均注视在孙夏的脸上,神色各不相同,有的冷漠,有的嫉妒,有的愤恨,甚至还有叹息。但是所有的目光之中,没有一个是发自内心的关怀。

因为他们嫉妒孙夏,嫉妒他是张曼成的真正心腹,在张曼成心里,孙夏的位置甚至超过了赵弘和韩忠,他们为孙夏能得到张曼成的青睐而嫉妒。他们恨,恨自己在如同神话般完美的大帅心里,没有孙夏那么重要。

孙夏缓缓的在张曼成的榻前跪下,紧紧地握住了张曼成伸过来的手。

张曼成用力地握着孙夏的手,呈紫色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却没能说出来。此刻的张曼成,已经不再是那个曾经叱诧风云、啸傲天下的黄巾大帅,现在的他,只是一个垂垂病危的可怜老人。现在的张曼成是那么的软弱,那么的无助,再没有当初睥睨天下的霸气雄风。

张曼成,大贤良师张角的二弟子,是除了大师兄马元义之外,最杰出的黄巾大帅。自从大师兄马元义被叛徒唐周出卖而身死后,百万黄巾之中,唯有冀北大帅,老四张牛角可以和他媲美!

作为张角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张曼成率大军在短短三个月内席卷南阳,其雄才大略让无数的英雄豪杰为之心折。可惜,正当他意气风发时,却遇到了年青时候的黄忠,最终导致其霸业成空,英雄余恨!

皇图霸业,皆归尘土。

孙夏的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这是他第一次当着张曼成的面流泪,他知道,这也是最后一次。

大帐中的黄巾将领,不管对孙夏如何,对张曼成他们还是发自心底的崇拜和尊敬的,他们已经看出张曼成的时间不多了,很多人都忍不住低声抽泣起来,房中哀伤的气氛更加让人心酸。

张曼成看见孙夏流泪,脸上露出了罕见的笑容,神色间满是怜爱,紧接着又露出了后悔的神色。孙夏知道,张曼成在后悔没有早早的敞开心扉和他交流,以至于现在已经没有机会了。

张曼成突然向身后一招手,在病榻后面,一个五六岁的孩童轻轻挨了过来,张曼成拉起孩童的手叠到孙夏的手上,眼神中满是热切。孙夏鼻子一酸,眼泪又流了出来,他知道张曼成的意思:黄巾就交给你了,以后黄巾的复兴就靠你们二人了,你们一定要相互扶持,共同度过难关!

孙夏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反手将张曼成的手和那小孩的手一同握住,在张曼成的耳边坚定地说道:“大帅!您请放心,末将一定会好好带领黄巾的,只要我孙夏一天不死,就没有人能灭我黄巾!”

张曼成脸上的神色一松,忽然间好像回复了力气,颤抖地道:“好……孩……子……”然后身子猛的一挺,仰天大呼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言犹未必,身子突然重重的倒了下去,脸上却挂满了满足和放心的微笑。

“大帅——”

帐中的黄巾众将见此,一齐顿首捶胸,失声痛哭。一时间大帐中哭声震天,帐外的侍卫听到帐内的哭声,立即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一齐跪下去痛哭起来。

悲伤的气氛笼罩了整个中阳山。

孙夏脑中一片空白,感觉整个天地都失去了颜色,一直以来,张曼成都是黄巾的精神支柱,现在他倒下了,孙夏突然间没了依靠,整个人都仿佛失去了力气。可是孙夏知道,他现在还不能倒下,因为正处在困境中的黄巾还需要自己去带领。忽然间,他觉得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好重,压得他有点喘不过气来。可是孙夏知道,这个担子就算再重,自己也必须将它担起来,哪怕这个担子会将自己累死!

“各位,大帅已逝,军中不可一日无主,我们应当尽快选出新大帅,才能应付眼前的危机!”

不知何时,大帐中的哭声已经渐渐小了,直到一个声音惊醒了还沉浸在悲哀中的孙夏,孙夏止住了自己的眼泪,慢慢的转过身来。

苏代,和孙夏一样,同为张曼成的心腹爱将,却因为孙夏更得张曼成的宠爱而对其嫉恨。此时见孙夏转过身来,于是一脸挑衅地看着他,论武艺和兵力,他可不逊孙夏。

“苏将军说得对,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件事确实迫在眉睫!”站在苏代身旁的杜远迫不及待地说道。

杜远在黄巾中乃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贪婪好色,而且多次不守军规,不过由于他和苏代走得很近,因此一直得以幸免。现在看他第一个跳出来支持苏代,看来两人之间的关系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大帐中的十几个将领,大部分人立即随声附和,另一部分人却面面相觑,他们虽然看出了这两人的意图,却又不敢明目张胆的反驳,一起将目光望向了孙夏。

孙夏没有理那些的人叫嚷,而是看向范疆和张达:“两位将军,不知你们意下如何?”整个大帐中,除了自己、苏代和杜远,也就这两个人的兵力最多了,如果能得到这两人的帮助,便大事可定。

范疆见孙夏问自己,只得轻轻的咳嗽一声,上前两步沉声说道:“两位将军说得很有道理,我黄巾决不可以群龙无首……”他说到这里停了下来,顿时让孙夏的心悬了起来,在吊够了众人的胃口后,又慢条斯理地说道,“不过,大帅乃是深谋远虑的雄主,我想他应该事先留有遗命,只要是大帅的命令,我范疆绝对支持!”

他的话音刚落,张达立即接口道:“不错,大帅待我等恩重如山,我张达一定会紧遵他老人家的命令!谁要是敢有其他意见,我张达就第一个反对!”

两个狡猾的家伙!孙夏心中暗骂,张曼成死前众人都在,前后的情形大家都看见了,哪来什么遗命之说!这两个家伙明显就是墙头草,还是想看哪边势大就投靠哪边。孙夏暗叹一声,苏代和杜远两人的实力合起来已经超过自己,而范疆和张达保持中立,自己就算能击败两人,也会使黄巾元气大伤。而在这紧要关头,黄巾是万万内乱不得的,苏代和杜远正是看透了这点,欺自己不敢兵戈相向。唉,看来今次自己是无能为力了!

大帅,孙夏无能,不能维护黄巾,让你失望了!

“既然如此,尔等为何还不推孙夏将军为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