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赵云》第十一章 无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

时间能够倒流,

赵云很想再看一遍,

年轻人是怎么一枪三变挑死了三个贼人的。

是的,

年轻人没有跪下。而是在蹲下身子的一瞬间,电光火石般抄起了地上的长枪,身形飞也似的向前跃起。在身体与对方马头平行的高度,突然出手,凌厉无比的一个直刺取中间大汉的哽嗓。然后手腕一压一抬,枪尖在空中打了个“v”形向右走去,将右边大汉从右胸到脖颈挑开了花,身体落地一瞬间,身形一旋,左肩往后一撤,右臂在前,由下至上将枪送出,枪尖从左边大汉的左肋扎进,右肩胛透出。

三个动作,三条人命,

左右来回一次,其实只有一枪。

前一个瞬间三个大汉持刀胁平儿,后一个瞬间只剩下栾平儿满脸是血的呆坐在马上。当然,血是中间大汉的。

赵云顾不得多想,连忙过去把平儿从马上抱下来,拥在怀里。

平儿放声大哭。

就象典韦当初救了伍孚之子一样,小孩子在平安脱险后好象都喜欢放声大哭,估计是一种庆祝的方式吧。

年轻人也笑呵呵的走了上来,轻轻拍了拍平儿的头,亲切地问:“没事吧,小弟弟?”

栾平儿倒也不认生,又扑到人家怀里哭了半晌,搞的年轻人哈哈大笑。

赵云这才开始回想刚才年轻人的枪招,反复思量,这个人的枪招倒不算神奇,但速度却快的惊人。

在赵云的印象里,身形速度最快的要属师父紫阳真人在施展“凌空无极剑”的时候,但剑法本来就以迅捷飘忽为特点。能把长枪的速度用到如此之快的,赵云还是第一次见。赵云用枪也以速度见长,但两厢比较一下,觉得自己用枪的速度却到不了这个程度。于是,上前躬身施礼:“请问这位兄台,您也是来参加‘讲武坛’的吧,在下也是用枪的,因此对阁下的枪招十分佩服,不知是什么枪法?”

年轻人上下打量了打量赵云,问道:“小兄弟也是参加‘讲武坛’的?”

赵云点了点头。

“我用的是祖传枪法,名叫‘无想枪法’,只是后来又经我自己摸索修改了一些。”年轻人回答道。

“无想枪法?”,赵云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乍一听,还以为是自己的“无相枪法”呢。

赵云天生有种本能,就是越是不理解的东西,他越想弄个明白。于是继续问道:“还请兄台指教,不知这‘无想’二字怎么解释?”

年轻人笑了笑,解释道:“一般人用枪,其实在出枪之前,便先在心中打好腹稿,枪要如何出?攻何位置?以何种力道出?所谓意在枪先。而‘无想枪法’正好相反。强调‘无想’,即出枪之前不做筹划,出枪时头脑并无进攻之意识,在对手最意想不到的时侯出枪。其要诀在于:心一动则枪已出,枪在意先。”

对一般人来说,最得意的绝技是不会向外人宣讲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一颗私心,那就是自己的绝技千方百计地不肯让别人学了去,否则别人就会超越了自己,自己便会失去有利的地位。

而有些人就不在乎这个,因为这些人相信,唯一能不断超越自己的方法,就是让自己的对手不断变强,然后再不断找到新的方法来战胜对手。往往,这些人,才是真正的高手。

眼前这个年轻人恰恰就是这一类。

“枪在意先,枪在意先。。。。。。”赵云低头认真体悟着年轻人刚才的话,突然,抬起头,说道:“兄台刚才虽出手如电,但还可以有更快的招式来解决掉三个人。”

年轻人一愣,连忙问道:“什么招式?”

“兄台刚才是先刺中间,再抽手撤枪,再挑右边,再落地,再刺左边。兄台可曾想过先刺中间,再捻手撤枪横扫右边,在落地的同时下斩左边呢?少两个动作,便可快一个瞬间。”

年轻人异常吃惊的又打量了打量赵云:“你刚才说的那个招式,就是我祖传枪谱里的正宗招式,只是我后来根据我个人的特点把这个招式给改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小兄弟的学习心力真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竟然能从我的枪招之中领悟到我先人的枪法精髓!”

“改了?为什么呢?原来的枪招不是更快吗?”赵云有些迷惑。

年轻人一笑:“是这样的,我的先人长的矮小消瘦,因此身体极为轻便灵活,捻手横扫之后身体仍能保持在中线之上,攻左攻右都不会有所偏离。而我的身躯高大,身体略显沉重,捻手向右横扫必定身体偏向右边,再回斩左边便会因距离过长而走空了。所以必须先撤枪调整平衡,然后再攻出后面两枪。小兄弟你年龄尚小,身形和我的先人相似,因此,对你而言,我先人的枪招就能发挥到最佳了。”

赵云恍然大悟:“原来枪法使用的精妙在于因人,因地,因时不同而都有不同,在不同条件下使用完全相同的招式便不能充分发挥威力,甚至会出现偏差并导致失败。还是兄台棋高一招,小弟真是佩服!”赵云说完,一揖到底。

年轻人看着赵云,突然好象想起了什么,往后退了一步:“小兄弟,你,可是叫做马超?”

马超?

赵云从来没听说这个名字,摇了摇头。

“在下姓赵名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赵云自报门号。

年轻人一拱手道:“原来是赵贤弟,失敬。在下复姓太史,单字慈,字子义,山东莱州人。”

太史慈。

赵云暗暗记下这个名字,这个人,是赵云下山以来遇到的第二个高手,但却是第一个用枪的高手。

“马超是谁?”赵云追问道。

“马超是西凉太守马腾的长子,今年十六,其母为羌人(注1),听说马超的枪法师从异域高人‘西天异叟’,枪法刚猛绝伦,霸道无比。马腾起兵举义讨伐董卓就是以马超为先锋,兵至秦川城,遇董卓守军蒋温大军,马超两个回合便斩蒋温于马下,听说,马超竟以枪将蒋温拦腰斩为两段!”

“用枪将人斩为两段?!”赵云倒吸一口冷气。

若是用刀,则斩人为两段倒不希奇。但枪则不同,枪以刺挑为主,大多数枪没有刃,以枪斩人需要的力道一定大的惊人,速度也一定快的惊人。

最主要的,枪长于刺挑,短于劈斩。用枪者避枪之长,就枪之短,明明是故意而为之。这用枪之人的孤傲与狂放也可见一斑。

天下会有如此霸道的枪法?会有如此狂放的用枪者?

赵云很清楚,以自己的“无相枪法”,绝做不到这一点。

太史慈也唏嘘不已:“听说马超生的倒是一幅翩翩公子相,是西凉出名的美男。因此,刚才见你对枪法如此精通,还以为你就是马超。老实说,我曾经用‘长杆大刃枪’演练过马超的以枪斩人,但,惭愧,没有一次成功过,想那马超一定是个了不起的英雄少年啊!”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赵云现在才对师父的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这一路之上,还没到“讲武坛”,便有三个人是赵云自认为比不过的:身法出神入化的典韦,速度惊人的太史慈,和未曾谋面的马超。

两人一见如故,聊的兴起,不觉已是鼓敲二更。

“赵贤弟少年英雄,你我后会有期,我们‘讲武坛’再见!”随着马蹄声急,太史慈的身影已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留下余音阵阵。

赵云有些依依不舍,但只能拱手相送。

突然想起栾平儿,回头看来,

栾平儿,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剥了粽子皮,正聚精会神地吃呢。

赵云又好气又好笑,用手指杵了一下他的脑袋:“哭鼻子,还就知道吃,真丢人!”

* * * * * * * * * * * * * * * * *

注1:马超身上有大半羌人血统,其父马腾也是汉羌混血。

<font color=#ff0000>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小说网更新最快</font></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