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奕指江山》第九章 世间人行世间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春秋伊始,民间私学之风逐渐兴盛,战国时代更出现了学术氛围浓厚的学宫、书院;至秦始皇统一天下,焚书坑儒、尽废私学。.

始皇而后,争得帝位的乃是秦公子高(观者切勿引为正史),其上位后即取消了这条禁令,然民间私学衰颓,直到秦朝末期官学没落方又重新登场。到有汉时,则又是一番循环往复。

总之纵观历史,自周以来,官学兴则私学衰,官学颓而私学昌。方今天下帝权旁落、世家林立,民间的书院、私学重新焕发了昔日荣光!

长安的凤栖书院位于天下四大书院之首,书院的生员均为世族子弟,是一所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许多外地学子纷纷前往长安就学,一方面是书院至尊的学术地位,还有一个因素是学会一口流利的标准官话,用现代话讲就是标准普通话,当然如今的官话不是北京话,而是长安话,在这个年代普通话代表一个人有文化、有素质,一名有身份的贵族不会讲官话,那实在有些寒碜,就是出个门都得躲着人走!

此刻自凤栖书院中走出两名学子,一路行来一路交谈。

其中一位就是李青筠,他正在帮身旁的同窗好友纠正口音。

旁边身材瘦削、面色微黑的这位名为罗文幍,是南郡江陵人。南郡多才子,这罗文幍学识文采俱为出众,惟缺少语言天赋,在书院两年多了,依然时不时蹦出几句家乡方言,常为同学以其口音取笑。

罗文幍素来沉默寡言,却是心高气傲之人,也不愿与这些同学来往。和他在一起的李青筠自然不会嘲笑他的口音,前世见过的湖北人多了去了,却有什么好笑的?平日里谈诗论文,两人倒成了朋友。

……

“看来我还真是愚钝不堪啊!”罗文幍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无奈地说道。

李青筠听到这话乐了:“你要也算愚钝不堪,那书院里就只剩下一堆朽木了!”

罗文幍摇了摇头:“那你说在旁人学来很容易的事,我为何总学不好呢?”

李青筠笑道:“那是因你太过聪明,老天看不过去了,所以给你添点儿小麻烦。天不允全,十全九美就好!”

“听你如此讲来我倒舒服多了!”罗文幍笑道:“亦筠惯会安慰人。”

又走了一段,罗文幍忽然斟酌着说道:“亦筠,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来……”

李青筠微感诧异:“文幍何时如此见外,有话但讲何妨?”

“亦筠素来识见清明、行事澹定,然文幍时有觉得,君心远在遥遥之外,甚或恍若非此世间之人,淡然旁观,诸事与子无碍……想来君子风度超然,不滞于物,便当如此罢?”

说到这里,罗文幍面向李青筠,郑重言道:“然亦筠亦须听文幍一言,世间人行世间事,既入红尘如何不惹尘埃?君子有当为之做、当担之责,奋然投入方不负男儿此身!”

罗文幍说完又觉自己语气过重,补充道:“文幍之辞或有偏激,然皆为肺腑之言,望亦筠万勿见怪!”他语出真诚,平日难得讲出这许多话语。

李青筠闻言神色凝重,沉默半晌。

所谓旁观者清,李青筠两世为人,不论所求为何,隐约间不免存着一丝过客心态。

“镜里拈花”,若看真也似幻,又如何得以拈花呢?

良久,李青筠朝罗文幍深深一辑:“多谢文幍指点!如果不是你一言点醒,亦筠不知要等到何时才能醒悟过来!”

罗文幍慌忙回礼不迭:“亦筠客气了,朋友间本就当示之以诚,我不过是说出自己真实所想,哪谈得上指点?”

两人正说话间,远远过来几个人,朝李青筠叫道:“亦筠,原来你在这里,我等找你有一会儿了,你两个站在书院门口做甚?”

来的三人分别名为韩鸣邑、纪秉泽与宋子扬。

纪宋二人幼时与李青筠共在长安琅玕学馆读书,同年进入了凤栖书院。

文雅俊秀的这位是纪秉泽,纪家儒门世家、家风严谨,纪家的女子更以才貌双全、温柔贤淑名动天下,士林所言人生四大美事,其中一则即为“娶纪家女”,不知得多少人向往以求!出于这样的家庭,对纪秉泽而言,亦不知幸或不幸……

长得乖宝宝般可爱的叫宋子扬,天生一张娃娃脸,性格也天真单纯。

韩鸣邑则比较有意思,他便是两年前在西坊市与冯童彤发生口角之人,两人比剑以决争端,却险些误伤了旁观的李青筠……一场风波之后,他二人反而由此相识,后来成为了好朋友。

韩鸣邑虽文采略逊,却出身于军功世家,自幼好兵事,勤于练功习武,是以得顺利考进书院兵科。兵科考试比的不是剑术、兵法,而是骑射、平射、角抵、负重这类的项目,与文事并重。

说话间韩鸣邑走近李青筠身前,亲热地揽过他的肩膀,凑到李青筠耳边低声笑道:“今日我们一同去个好地方!”

看他笑得这般古怪就知别有隐情,还未待李青筠发问,宋子扬就先兴冲冲地说:“子扬说要去平康坊九曲巷瞧瞧呢!”

汗啊,一个个才多大呀,就开始惦记风月场了。韩鸣邑两年前还不解风情地跟小姑娘打架呢,宋子扬则根本就是一小屁孩儿……

李青筠无奈地摇了摇头。

韩鸣邑见状却暧昧地一笑:“听闻亦筠最近新结识了一位美人儿,莫不是怕被佳人嗔怨啊?别老当宝儿藏着,什么时候也让我们兄弟几个见见呀?”

李青筠闻言上下打量韩鸣邑,突然笑了起来:“这个佳人却是韩兄旧识呢!”

“我何曾认识过什么佳人?”韩鸣邑大感诧异。

李青筠的笑容带着些古怪:“韩兄可记得两年前你我初识的情景?”

韩鸣邑歪着脑袋想了想,猛然大叫一声:“你是说……那个蛮……呃,那个小姑娘?”

宋子扬好奇地问:“怎么回事啊,鸣邑快说与我们听!”

韩鸣邑的表情也变得有些怪异,将当日之事的来龙去脉大致讲述了一遍。

纪秉泽听了放声大笑,用手指着韩鸣邑说:“不想鸣邑竟如此唐突佳人,真是不解风情啊!美人邂逅于前,反让亦筠得了机会,啧啧!”说着连连摇头,摆出一幅替他惋惜的样子。

韩鸣邑苦着脸,底气不足地道:“我那会儿不是还小么……”

众人一阵暴笑。

韩鸣邑赶紧转移话题:“我说哥哥们,还去不去平康坊嘛?”

其实他们几个对男女之事也不甚了了,不过几分青春期的萌动,再加上少年人的好奇心理。

此时却听一个威严的声音传了过来:“你们几个在书院门口喧闹,不觉有损士子的形象吗?”

众生回首一看,却是书院的讲书朱老夫子。

朱老夫子治学严谨,在书院中素有威望,这会儿面色阴沉地走近继续说道:“再有,老夫适才听得有谁提到平康坊?竟似在说些烟花之事!读书人不知潜心学问、刻苦功读,聚在学府清静之地讨论花街柳巷,当真是有辱斯文!”</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