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人生新目标》第十三章 在外婆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了外公外婆住的屋子,外公回身关上门,打开一个漆了红漆的柜子,柜子里装着衣物,外公从衣服底下拿出几本书来,书都很旧了,有的边角都磨破了,外公还宝贝得很。

“来,我们来看看书。”外公把拿到窗前的桌子上,窗外开得高,光线并不好。

杨玉急切得走上前去,只见书很薄线装的,已经有些发黄了,翻开书,里面全是繁体字,杨玉傻眼了,这些字她能蒙对几个,可完整的读下来还不成。

外公看着杨玉傻傻的样子笑了,说:“不认识吧,这里面的字和你们现在学的不一样。这些字是以前的人用的。”杨玉故意说:“我说怎么认不了几个呢,不过我认识,这是‘一’。”说着指到一个字上。

“对,小玉真聪明。”外公说着,坐在了凳子上,把杨玉抱在怀里。“来,外公教小玉认字。”然后指着一些简单的字教杨玉,并且给她详细地解释,还给她讲一些浅显的道理。

杨玉很感概,这种和外公相处的机会只怕越来越少了吧,现在的生活很清贫,老人的身体也不见得好,前世外公外婆都是八十年代初就去世了,现在不一样了,杨玉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生病,提前注意一下,但愿他们能熬过这几年,改革开放以后生活就会有翻天覆地地变化,只要这几年注意一下,外公应该能再活一二十年吧。

很快步到了吃午饭的时间,舅舅带着表哥表姐们也回来了,他们都是兴致勃勃的样子,可能是外面看到好玩的东西了吧。外婆催着大家入席。孩子太多,一桌都坐不下,于是几个大点的表哥表姐就坐到大人桌上去了,剩下的孩子们一桌,叽叽喳喳,热闹闹地吃着,闹着,大人们喝酒,小孩子就喝水,这时候也没有什么汽水饮料什么的。桌上的菜很丰盛,外婆家一年之中这时候人最多了,过年准备的东西也最多,当然也要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给大家吃。腊菜就有腊猪耳,猪舌,猪排,还有香肠,其它的还有什么蒜泥白肉啦,凉拌鸡,几天前就卤好的猪蹄之类的,还有咸鸭蛋,皮蛋,不过桌上大都是猪身上的,现在还没开放市场,有很多东西比如牛肉什么的,有钱也买不到。后世很多时候吃席都不上猪身上的东西,那时候物品丰富,人们都不知道要吃什么了。热菜就是一些木耳炒肉丝,回锅肉之类的,还炖了鸡,炸了肉丸子,荤的素的摆了满满两大桌。

外婆是个很小意的人,她总认为女儿带外孙们回来就是客,就该给客人吃最好的东西,总害怕怠慢了客人。几个女儿知道家里并不宽裕,每次回来外婆都要张罗一番,觉得给母亲添了麻烦,平时也很少回娘家,一年之中也就外公外婆的生日和过年的时候才回来。

吃过饭,外婆让女儿们收拾,说是自己一会慢慢收拾,大家围坐在院子里说话。话题不外乎是向外婆说说自己的子女啊,婆家啊什么的。孩子们大都跑进跑出的玩去了,只有大姨陈启莲家大表姐林新琴已经快二十岁了,正在说人家,坐在大姨身边听大人们讲话。

杨兵带着杨玉跟着表哥表弟们一齐玩,外婆家不远有一个池塘,大家就拿瓦片打水漂玩,杨玉人小力气小,最多只打两个漂儿,二姨家的大表哥周小明比杨兵他们大很多,已经十七岁了,他的力气大,一个瓦片扔出去,连着在水面上跳七八下,让杨玉他们几个小的羡慕极了,一个劲的叫表哥扔,周小明也是很高兴小弟小妹们喜欢看,连扔了好多次,后来还是没手劲了,打出的质量越来越差才罢了。一会儿大伙又进到竹林里玩,一些调皮的男孩去爬竹竿,可是竹竿又光又滑,谁也没能爬上去,女孩子们就在旁边给他们加油。后来大姨家的二表姐又教大家把嫩竹叶放在嘴里吹,她吹得很好听,杨玉腮帮子都吹痛了吹得脸红脖子粗的,发出的声音的声音仍旧是“扑扑”的,难听死了,四周望一下,和她一样的好几个呢。杨玉也就不吹了,再吹下去,晚饭都不能吃了。

玩起来时间过得真快,不久舅舅就来找他们了,原来是陈启英要回家了,这么多人都在外婆家住的话,睡地下都不够。二姨一家因在外乡,要明天早上吃过早饭后才回家。外婆又陈启英的背篓里装了好些东西,有核桃,花生,黄豆之类的,核桃是自已家的,外婆家有三根核桃树,每年都要结好多核桃,总要给杨玉拿不少,花生和黄豆是队上分的,自己舍不得吃,说是给亲家和孩子们吃。大姨和二姨也和妈妈不停地说着话,现在土地没有分到户,农民也没有自由时间,平时都要出工挣工分,哪有时间走亲戚,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哎!过几年就好了,那时候的农民有大把的时间,种完自己家里的地就没有其它的事了。那时个的生活也会好上很多,真的想快点到啊。

外婆和外公一人拉着一个孩子,把陈启英送出很远,外婆一路都在唠叨,要陈启英要孝顺公婆,善待小叔子,小姑子啦,要给孩子吃饱穿暖啦,还有一些家庭的琐事之类的。妈妈一边听一边答应着,这世上所有的父母不管有多少子女,对子女永远都牵挂,哪怕子女已经成家立业,在他们的眼里永远都是自己的孩子,好象永远都长不大,这些话每次都要说,不要就象什么事没做似的。外婆絮絮叨叨地说着,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了,最后还是外公说话了:“老说这些干什么,记启英赶快走,一会天该黑了。”“对,对。”外婆看了一下天色,又急了起来“你们快走,要是天黑了路上看不清。”这会她又在催了。杨玉想笑,心里却很感动。

回到家,陈启英把带回来的东西给奶奶家送去了一些,并带去了外公外外婆对他们的问候。二叔一家还没回来,二婶家是外乡的,路很远,要过一两天才能回来。在爷爷奶奶家吃了晚饭,陈启英就带着孩子们回去了。

初三虽说还是在过年,可队上只放四天假,家里还有很多家务活没做完,陈启英就没有再出去玩,而是在家里做家务活,杨玉也帮着妈妈做一些。杨兵则跑却和村上同龄人玩去了,杨家的家教一直很严,从姑姑们那辈起,管孩子就管得紧,平时是不太让孩子们和其他小伙伴玩,因为那些人家很粗俗,连带小孩子也不太讲究,不讲卫生,有的孩子穿的衣服脏得连本来的颜色都看不出来了还不给孩子洗换,更有甚者出口成脏,一点点大的孩子说起脏话来,连大人都要咋舌。杨家是绝对不许孩子说脏话的。虽说也是农民,可农民也分好几种的。杨家奶奶一直好强,又爱干净,她常说“人穷水不穷”说的就是再穷也不能邋遢,更不许说脏话,听见了是要挨打的,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本来看着很乖的孩子,一张口说话就带把子,让人倒胃口。在这样的教育下,杨家的孩子随时都穿得干干净净的,家里也是收拾得整整齐齐的。不好的地方就是,孩子大了在学校里遇到口角连骂人都不会,也算是矫枉过正了吧。平时杨兵也很听话,放学回家就在家里玩,很少找小伙伴玩,由于今天杨勇和杨军还没回来,杨兵一个人也不好玩,陈启英就叫他出去找伙伴玩去了,村上有很多是杨兵的同学,平时在学校也经常一起玩。

陈启英喂猪,洗衣服,杨玉就帮着烧热水,扫地。又帮着浇了菜地,在菜地里摘了一些菜,这个时候的菠菜长得很好,莴笋也可以吃了,还有蒜苗,一样弄了些,回到家里。杨玉对妈妈说:“妈妈,今天中午用蒜苗炒腊肉,炒菠菜好不好?”妈妈看着杨玉小大人的样子,笑着说:“好,你说吃什么就吃什么,那你还弄莴笋做什么?”

“莴笋叶煮在稀饭里,莴笋切成丝拌着吃。”杨玉说。

“咦,看不出来,小玉都会安排伙食了,从哪学的这些哦,妈妈都不会呢!”妈妈有些吃惊地说。

“大姑做的时候我看到的。”杨玉撒了个小谎,这些多简单啊,要知道前世可是家庭煮妇哦,一家大小的饭菜都是她一个人张罗,会做很多菜呢,煮出来的东西大家都喜欢吃。要不是现在人太小,不敢太出位,杨玉都大显身手一番了。

“小玉真聪明。”陈启英不疑有他,夸着杨玉。

杨玉这时却有点失落了,偶尔想起前世,还是有点心痛的感觉,不知道那世的父母和儿子过得怎么样了,真想快点到五月份,儿子是五月的生日,但愿能顺利在梦里和儿子相见啊。</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