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暮北传说》64.第十六章 饮马界河 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洛仁用手扶着额头,扯起面前书案上的宣纸揉搓着塞进耳朵,闭了双眼昏昏欲睡。

野利府藏书楼三层的百案堂中,这日下午文人们的论学之会不复往昔的模样。大半的文人再无心去为修史译文考据之类的事争辩,有些相互熟识的围聚在一起,谈论着各自的筹算;有些在堂外回廊不停地踱步;有些被搅得心烦意乱,只得将正读着的典籍搁置在一旁……众人焦躁不安地等待着迟迟未至的米擒先生,和氏族起事后自己身为府上家臣将要面对的命数。

老人与少年一起前来,如蜜蜂嗡叫般的交谈声当即歇止,人们看着老先生如寻常一般走到前方中心的书案前,几百个文人回到了自己各自的位置安坐下来。

“几载光阴匆匆而过,今时今日,我这老头子终阻不了那位野利家主。”米擒恭低声说道,“我知道你们在等什么,你们之中,有党项人、南原人、渊族人……我等氏族的争斗与变动,不会强绑着府上的家臣一同应对。”

木案间文人们一阵骚动,老人静静观望着,片刻后继续开言:

“将来的事毕竟无可预料,起事的结果关乎的是府上众人的生死,可能会迎来凯旋而归的消息,亦或许等到的是杀身之祸,老夫不想牵累于无关的人。

“起事当天,我会将府上文人的名册统统烧掉,欲求自保者,便可自行离去,战乱中周全自己的性命,无可厚非;若还有人顾及在府上的情分,便可与老夫一起,等着得胜的征人归回;或者,去共同面对战败的结果。”

此话出口,众人显然都松了一口气,窃窃私语声骤起,神情已不似适才一般紧绷。

“踏出府门的人,从此再不是府上的家臣,我等氏族是荣是灭,与其再无瓜葛。”

“留在此处的人,若胜,可得昌荣;若败,结果尔等心知肚明,不必老夫多言。”

“如何抉择,自行在心中衡量。只是在府上一天,便当好一天的文人家臣。”

老人翻开面前的典籍,抬头看向书案间的一众文人:“汝等心中恐怕已有了各自的打算。与我一起,再读篇诗文吧。小栾,”米擒先生望向身侧的少年,“此情此景,你觉得,该读些什么?”

少年低下头沉思片刻:“杨令明的《从军行》。”

“好。诸位,且来高声诵读。”

于是众人端正身子,藏书楼中传来异口同声的读书声: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米擒恭反复念叨着最后一句,不知觉间老泪纵横。

洛仁歪着头,默默看着面前的书页……

————

同一时刻,野利府教场。

巴鲁站在几百个武士与猎手排成的行列中,望向前方甲胄披身的教头,紧攥着手中的长弓。

“要走的,等着起事那天再走;想留的,拿起这地上的铠甲和武器,杀敌,建功!”

队列开始分散开来,人影交错,有的朝向堆在一旁的铠甲与长矛走去,有的迈步自行离去。巴鲁站在人群中,低头长叹:这些个人啊……若是兵败,野利府无人可逃,再不能去城西酒肆喝酒,再不能去城外树林打猎,也再没有人给自己缝衣服——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袖口——干他娘的!

巴鲁穿过人潮,快步走向堆积在一起的铠甲和武器……

————

同一时刻,城东锻造铺。

“弓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可射三百余步,贯铁甲而难挡。”肤色微白的匠人看向面前踏机而立的巨弩,志得意满,“到今日造了多少?”

“昨天第八十六只完工,原料已不足。”身旁一位匠人答道。

“我等功已竟,事一起,想逃命的,结清了工钱逃命去吧。”

徐顺不等旁人答复,踏步走向后院,走向巢车、投石机、壕桥、木幔、攻城杵、云梯等物交错排列的木器丛林——

匠人摩挲着身前的一块横梁:“但愿,你们能助野利家得胜……”

————

同一时刻,黑水城城郭东门。

骑队中人声与马嘶交织,为首的哈珂察与哈尔沁看着面前的野利阖谷与一众氏族勒马停住,第一批的渊族骑兵已扮做马帮商队赶至,沿途与异族的百姓秋毫无犯。

两人下马,缓步向前,去会见数年前结下的盟友……

后世的史料或许不会记载,几百年来,渊人第一次非以敌人的姿态,踏进党项人的城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