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络索》第十三章 万物复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兰和黎若华分别占有一间屋子,那七个孩子每家抚养一个。单身的年轻人抚养安逸尘指配给他的已经十二岁的未婚妻。一切安顿好之后,黎若华就在村子周围找了些简单的药材,又开起了医馆。并教自己收养的孩子认药材,学医理;安兰则拉来子衿,与她一起教村里的孩子读书识字。

冬天的巴蜀不似白马村的冰天雪窖,族人们在村子边挖了一块地,种了些萝卜、白菜和蒜。族长安逸尘去向周围的村子买来了三头牛,一匹马,五只小羊羔和四头小猪,分给族人养。

到目前为止,安逸尘已经花光了他身上的积蓄,妻子江采萍不忍丈夫受苦,就将身上值钱的发簪和手镯交与丈夫,让丈夫拿去当了换些钱财。

安逸尘见妻子如此通情达理,大为感动,想到自己曾心怡她人,不禁愧疚起来,他决定以后会千倍万倍对妻子好。

白里沐熙并未接受族长分给她的家畜,反而掏出自己的银两买了三十多只鸡,分了二十只给没有银两的四户人家。

这日是二十八,再过两日便是除夕,族长和大家商议决定杀一头猪庆祝新年,大家一起过年。除夕夜,天气很好,风清月白,大家聚在族长家里送岁,安逸尘对大家说道:“眼下春天就要来了,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我们应当想想来年该做什么来使我们的村子兴旺,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意见。”

“族长,我们应当广种五谷,这才是农民立命之道啊。”一个年轻人说到。

另一个年轻人似乎不同意上一个年轻人的意见。“我认为我们应当像以前一样养马、卖马,毕竟这才是我们擅长的。”

“不妥、不妥,我们此居近山林,应以卖药为生。”那个还未成亲的年轻人说。

大家七嘴八舌地争论着,各抒己见。安逸尘想了想说道:“大家都有理,若是所有的人都做一个行当,难免会争抢,要不,你们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养马的养马,种五谷的种五谷,可行?”

四个年轻人思衬了许久,认可了安逸尘的提议。“只是,我们人少活多,且当下无钱可买家畜和种子啊”有个年轻人提出质疑。

“这个不妨,白里夫人和我夫人前些日子已写信回咸阳家中,白里老爷和我岳父愿借五百两银子,现在已经托镖局的人运来了,过了元宵就能到。”安逸尘喝下一杯酒,继续说:“只是,以后挣回了本,我们就该马上把银子还回去。”

“那是自然,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谢白里夫人,谢少夫人!”

年轻人们跪下感谢百里府和江家的慷慨解囊。

白里沐熙和江采萍微笑着扶起跪在地上的族人。

屋子里越是热闹,子衿的心越空,对陆阳的思念也就越深。于是她悄悄走出族长家,在村边的老槐树下坐下来,看着空中的繁星和冷月吟起古人的诗。“月下风前花畔,此情不浅,欲留风月守花枝,却不道、而今远。”

黎若华深知子衿还接受不了陆阳的死,看到子衿独自走出来,放心不下就跟了过来,听到子衿吟的诗有心劝解她,就走上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子衿礼貌地站起来迎黎若华:“黎大夫!没想到妖也读过书。”

“这诗还是小姐你念给我听的呢,小姐忘了?”

子矜不解地问到:“你我不过有过几面之缘,我何曾念过诗给你听?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小姐可以叫我若华。”

“若华?好熟悉的名字,若华,若华~”子矜反复念着这个名字,突然灵光一现。“哎,对了,若华是我给后院的梨树取的名字,没想到你也叫若华。”子衿想到自己曾经的朋友开心起来,想到如今已离开家乡又难过起来:“现在也不知道它怎么样了,那里的家怎么样了,不是被蒙古军烧了就是已成为孤房了吧。”

“小姐的家肯定没有被烧毁,我的真身在哪里,如果房屋被烧了我肯定能感觉得到的。”

“真身?”

“嗯,小姐,我就是后院的那棵梨树,我八岁的时候你给我取了一个名字叫若华。”

“你、你真是若华?”子衿回想起八岁时发生的事情,难以置信,激动的紧紧盯着眼前的青衣男子。

若华看到子衿听到自己是她从小的朋友之后那开心的样子,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下了,在这之前他还担心子衿会因为他是妖而害怕他、歧视他、远离他。“小姐可还记得那日桃园里为你捡耳环的人?”

子衿低下头咬着嘴唇想了一会儿,再抬头看了黎若华一眼,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原来是你啊,那天我晕倒,你来给我看病的时候我就觉得你眼熟,没想到我们居然早就见过了。现在想想,也就只能是你了,不然在桃园的时候怎么可能消失得那么快。”

“小姐不介意我的身份吗?”

想到眼前的人就是自己家后院的梨树,而且自己还把所有的心事都告诉了它,子衿有些懊恼。虽然很开心自己的朋友还在人世,但一时还难以接受树变成人的事实,想敷衍过去:“身份?大夫挺好的呀”

若华知道子衿是故意回避,但他太着急,忍不住追问下去。“若华是想知道小姐是否介意我是妖?”

子衿轻轻叹了口气,挽起裙子坐在了草地上:“说实话,听到你是若华我很开心,我原本以为在这个世上我只剩下我娘了,没想到我的朋友还在,只是,我一时还接受不了若华是你这个事实。这么多年,我一直把它当朋友,有什么心事我都会跟它说,可我清楚它只是一棵树,现在......”

“小姐,我......”

“叫我子衿吧,你总叫我小姐,我觉得怪怪的。不管你是树还是妖,只要你是善良的,我们就还是好朋友。”子衿抬起头来看着黎若华,微笑的眼睛像天空中的月亮一样纯洁。

夜深了,在安逸尘家里庆贺新年的人渐渐散去,江彩萍收拾了饭桌上的残羹剩饭,铺好了床,为安逸尘宽衣解带。安逸尘吹灭了蜡烛,美姑村最后一盏灯熄了。月光下的美姑村安静、祥和。

由于有被灭村的经历,安逸尘认识到居安思危的重要性,年才过完就托人找了一些防身的武功术法来,组织族人每天早晨和晚饭后练习两小时,不论男女老少,统统都要学。

元宵节刚过,江老爷和百里府的银两就到了,安逸尘将银两平均分拨给族人,让他们拿去采购五谷种子和家畜、家禽。族人们充满了干劲,各司其职,没几天就将自己想做的事完成了一大半。

百里老爷另给了女儿二百两银票和一封信,信中尽是对女儿的挂念。百里沐熙在信中看到母亲已仙去的消息,不禁潸然泪下,想到自己的丈夫和贴身丫鬟良辰都已离自己而去,又添了悲伤。

子衿从安兰家回来,刚一进门就听到母亲的啜泣声,一头雾水,忙上前询问:“娘,怎么了?娘您别哭,您告诉我怎么了?”

百里沐熙用丝绢擦去眼角的泪滴,吸了吸鼻子,温柔地对子衿说:“没事,没事,只是信里你外公说你外婆去年秋天去世了,可能是因为战乱,信没送到,我现在才知道,没能为你外婆磕一个头,戴一天孝,我真是一个不孝女。”

子衿为百里沐熙擦去眼泪:“娘,别难过了。”

“子衿,娘只有你了,你可一定要好好的。”

“我知道了娘,我会替爹陪着你,照顾你的。”

子衿的心里装满了陆阳,白天,她和安兰一起教孩子们读书,忙碌使她暂时忘却伤痛。每当夜晚来临,她就会被一股深深的孤独与无助包围,以往的回忆就会一点点占据她的大脑。

回忆起与陆阳的点点滴滴,子衿多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多希望现在只是在做梦,梦醒了,白马村还在,阿爹还在,陆阳还在。一次次梦醒,陆阳没有出现,只有枕头下的白纸上有陆阳为她作的诗,梳妆台上摆放着蓝宝石发簪。

一日,百里沐熙来到安逸尘家,商量着想用父亲给的银票与安逸尘合伙开一家客栈,供路过的人休息。安逸尘认为花姑村只有族人,而且几乎没有外人来此地游玩,离集市又远,开客栈有些异想天开,百里沐熙却认为,花姑村人虽少,但此处常旅人路过,况且,日后花姑村将会越来越兴旺,现在开客栈,可以占得先机。

两小时的交流协商让双方达成一致,安逸尘决定与百里沐熙一起开酒楼客栈,为了避免日后生出不必要的麻烦,两人准备签订协议,安逸尘让江彩萍去内室找族长的印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