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官场抱负》第十二节 禅机,禅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快,范凡江清水和许亮一行人都认识了,时间已经到了中午,山上风高云淡,凉风习习,没有一点燥热的感觉!苏蓉提议去寺庙里去吃斋饭!众人便又兴趣昂然的进了寺!

中午在归华寺吃斋饭的人不少,寺里有和尚出面专门接待,只收取少许的香火钱!只上了七八个素菜,刚刚够范凡这群人吃!

吃完,郑副局长和苏蓉没有动,许亮笑着出去了!不一会,一个青衣和尚过来邀请众人去见法华师傅!法华是归华寺的高僧,听说个人修行高深,佛学造诣登峰化极,是国内佛学界鼎鼎有名的禅师!

范凡在平州早就听说过法华的大名,不禁有些好奇,想看看这位高僧是什么样子的!郑副局长貌似有些激动,面红耳赤的,山顶本就不热,汗水竟顺着脸颊慢慢流了下来!其他三女也是好奇的神色!

跟着和尚在寺里班驳的房屋间绕了几个圈子,众人进到归华寺的后院!

归华寺的后院有些深沉的味道,蝉味十足,尤其是其中有一块怪石,上面有刻有一个“师”字!众人反复看了好几遍,只觉得似乎略有领悟,可是领悟了什么却又说不清楚!

江清水轻轻一笑,对身旁的范凡道:“这是告诉我们要以石为师,为什么要以石为师,这里禅味很足哦!石头天天望着天,千年不动摇,石头也日日听梵音,处处显灵动,它只是不语,难道它的经历会比我们少吗?这就是我们要以石为师的道理。.这里涉及到人的思维方法,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

范凡微微一楞,成熟的巾帼英雄江清水看问题角度就是不一样!众人也是一楞,尤其是领路的小和尚!

谁也没想到江清水的领悟会是这样,语言浅显却有道理,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郑副局长回头深深看了江清水一眼,觉得自己果然没有看错,这个江清水是个不简单的主啊,瞬间,在看像江清水的目光又尊敬了很多!

小和尚把众人领到一间禅房门口,就站在门口不动了!许亮适时从禅房走了出来,朝郑副局长轻轻点了一下头,后者立刻满脸欣喜,却有些紧张!

小和尚示意郑副局长先进去,然后让众人在门外等待!许亮默不做声走到范凡边上,低声道:“今天法华大师的心情不错,你等会也进去请教一下大师!有些想问的迷津尽管问好了!”

范凡笑笑,小声道:“我现在没什么迷津啊!”

许亮白了范凡一眼,低声斥道:“别人想见法华大师都见不到!你有机会还不珍惜,没什么好问的!就问前程,你现在是官场的人!问问前途很重要,郑副局长就是来问前途的!”

郑副局长就是来问前程的?范凡心里默默摇摇头!他知道许亮这是为自己好,自己还是见法华的好!于是轻轻点了点头!江清水在一旁听的清清楚楚,拉了范凡一下,道:“能有这样的大师指点对任何人来说机会都很难得!如果你确实没什么好问的,不妨和大师讨论一下人生和领悟!”

看来江清水的意思是不让范凡和郑局长一样问前途,范凡觉得江清水对佛教的理解要远比自己深厚很多,想了一下竟然释然了!问与不问其实不重要!

郑副局长出来了,满脸汗珠,可是却很高兴的样子!许亮一看,忙迎了上去!郑副局长心情大好,朝范凡道:“大师叫你进去!”

范凡笑了笑,走了进去!禅房很简单,除了佛家特有的装饰之外,就只是两个蒲团放在地上,其中一个蒲团上坐着法华大师,正在轻敲木鱼!大师看到范凡却首先停下木鱼,双手合十道:“小施主,我们又见面了!”

范凡惊讶的看着眼前的法华,竟然是自己在大殿时见到哪个清瘦的和尚!忙上前一步,双手合十放在胸前道:“范凡见过大师!没想到,大师也会出现在大殿上!”

法华不答反问道:“这就是施主心的问题了!为什么我就不能出现在大殿上呢!”

范凡无语,确实啊,为什么大师就不能出现在大殿上呢,不好意思道:“范凡妄语了!”

法华没有说话,想了一下道:“在大殿上可以看的出施主是有智慧的人,感悟力很强!只是希望施主多修佛法禅悟人生,在以后的道路菩渡众生!”

范凡觉得法华的话里并没有过多让人难懂生涩的佛家语言,不禁笑问道:“赶问大师能否阐述一下佛教与禅悟人生的关系呢?”

法华点点头,道:“施主的问题可以拈提出佛教、禅、悟、人生、圣这五个关键词,作一简短的说明。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一个觉悟的宗教,它来自佛内心的觉悟,这是我们对佛教定义的理解。“佛陀”的梵文意思就是觉悟者,他把自己觉悟到的境界,透过我们听得懂的语言和文字加以言说,并通过佛弟子们的传承和弘扬,就是佛法。对佛法的学习和实践,就是佛学。在社会中结成一定组织形式,修行推广佛法,就是佛教,即包括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组织等广义上的宗教。

第二个关键词是“禅”,禅是一种宗教修行方法,也是中国佛教一个派别禅宗的意思。但是禅又跳出宗教的范畴,成为一种活泼泼的、能够自由开放人的心灵的教学方法和生活态度。所以历来为各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而融化到中国文化的传承之中。在这个意义上讲,禅更多的是指禅意、禅味、禅机,它能开放我们的心胸,提升我们的境界。我们今天大体在这个意义上谈禅,不仅仅限于宗教范畴。比如,有人觉得你说的话很有禅味,很有禅机,就表明你很机智、通透、很有幽默感。

关于第三个关键词“悟”,悟是佛教的生命和精髓。就世界上各大宗教教义的神圣根源而言,佛教是来自内心的觉悟。特别是禅宗,强调自己和佛教其他派别的不同,就在于直接复归到佛的证悟境界。中国大乘佛教有八大宗派,对禅宗来讲,其他宗派都是教下,或者教门,必须通过语言文字和传统的方式进行传承。而禅不一样,并不需要第二义上的语言文字,而直接契入到释迦牟尼佛的佛心,即“以心印心”。禅宗可以抛开和跳出语言的模式,因为语言既是我们沟通思想的桥梁,也往往成为一种障碍。所以佛教讲既要打破每一个人来自感性和**方面的障碍即烦恼障,还要打破由于我们知性层面上的语言概念、我们固有的知识体系所形成的障碍即所知障。从这个意义上讲,禅宗所提倡的悟,对于开放我们的心灵非常具有价值。

第四个概念是“人生”,“禅悟人生”,按佛教教义来讲,对我们现实人生的评价是负面的,因为人生是苦。佛教的教义总纲是苦、集、灭、道,它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对世界和人生下一个否定性的判断,即诸行无常,而无常皆苦。在佛教看来,由于我们内在精神的烦恼,即精神上受到不良**以及我们知性上偏见的影响,就造成了我们现在错误的行为,而这种错误的行为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就造成我们现在不完美的生命状态,以及我们这个生命所依存的环境,就是起惑、造业、受苦。那这种状态是可以通过内心的变革来进行转换的,把我们那种痛苦的迷盲的人生,转向为清净、神圣的人生。

所以这个“圣”,就是佛教所达到的理想生命,从心开始的转变,表现为:转识成智,转染成净,转凡成圣。透过修行实践,转化我们的人生:从凡夫层次转化到神圣的层次,从污染的层次转化到清净的层次,从我们有分别的识的层次,转化为更高的智慧的层次。由这种转换,达到佛教圣的境界及相应的圣果、圣地。小乘是阿罗汉境界,大乘的境界是菩萨、佛的境界。”

大师平实的语言让范凡听完之后,做在蒲团上想了很久,才回过神来,感慨道:“大师的阐述真的是精彩至极!范凡感触良多,感谢大师!”

法华大师微微一笑,道:“施主很有趣,不像刚才进来那位,只问前程!反而听老僧在这里絮叨,既然如此老僧就主动给施主点悟一下!”

说完,法华正色道:“施主本是心灵洁净之人,单纯之世事欠缺!所处淤泥之中,守住本心洁身自好,未来一定光明!”

范凡开始没有彻底领悟这句话,慢慢才明白大师的话可能是在暗示他在官场中的事,等他回味过来!法华大师已经闭目修神了!

范凡知道大师是在逐客了!于是朝大师合十拜了一拜,起身刚走到门口,法华突然道:“施主,屋外的红颜施主只需顺其自然好了!”

范凡呆了一下,转头道了谢,退出了法华大师的禅房!

禅房外,许亮正和郑副局长嘀嘀咕咕的不知道在说什么,三女在一旁悄悄的聊天!看到范凡出来,苏蓉却先好奇开口问道:“我说范小生,大师给你指点迷津,预测前程了吗?快说说,大师说什么了!”

江清水自从见了许亮一行人就没有和范凡保持的太亲密,只是眼中充满期待的看着范凡,许亮也转过头等着他回答!

“没有预测什么啊!”范凡摇摇头道:“我只是向大师请教了一些佛家的问题!”

苏蓉眼里满是失望,许亮也叹了口气,道:“法华大师是得道高僧,错过这次机会下次恐怕连见他一面都很困难了!”

所有人在为范凡没有请教前程而可惜,却忽略了范凡进到禅房里的时间长达20分钟,这20分钟发生了什么,没有人关注到!

只有江清水在出了寺院后,走在后面悄声问道:“小凡,和大师聊了那么久,都聊什么!”

范凡把经过大概讲了一下,江清水听完,立刻笑吟吟的道:“禅机禅机,禅味禅味!你不觉得你和大师的这次会面禅味十足吗?而且对于你来说是个禅机吗?”

江清水这一提醒,范凡回想一下在大殿上法华的哪个眼神以及在禅房里的谈话,觉得江清水说的确实在理,脑子里不禁回荡起法华的每一句话!</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