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甘霖打工》第十一章、整饬厂纪,奖勤罚懒(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劳动管理的第一道指令——《考勤管理办法》出台,它规范了上、下班时间,迟到、早退、旷工的含义,相互之间的关联和转化;事、病假的请假手续,批假程序及权限,续假及销假手续;工作过程中的溜号、请假、串岗的界定;对违反者的处罚。.《办法》张榜公布后,给予员工两天的适应期。在这适应期内,甘霖组织专人进行检查,对那些置若罔闻、我行我素、不听招呼的员工,于当天黄榜公布,进行通报批评。有个别的员工,对制度不太适应;还有个别的员工,总认为两年多来,工厂的制度是只响雷不下雨,没有哪一个制度能得到真正落实的,因此,对这个《办法》根本不放在心上,照样按过去方针办。到了真正执行的那一天,仍有二十多名员工违反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甘霖立即张榜,按规定进行了处罚。

这些人平时是违反制度惯了的,罚了他们的款自然心痛,一起跑到行政部来闹事。可他们也知道甘霖不好对付,用武力恐怕占不到便宜,就来同他讲道理。这里面有个叫张胜的,外号智多星,广西人,虽没有梁山智多星吴用那么大的本事,但平时也算得上刁钻古怪,口齿伶俐,善于诡辩。他一来到办公室,就质问甘霖:“你为什么罚我们的款?”

甘霖看了他一眼,说:“《考勤管理办法》你看了吗?”张胜说:“工厂哪一次下发的东西,不都是废纸一张,我们有必要去看吗?”甘霖说:“你对工厂如此之不关心,你还够天赐电镀员工的资格吗?好好去看看《考勤管理办法》再来和我说话!工厂的下一个制度马上又要出台了,象你这样,到时被工厂辞退了还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们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工作的,你算老几?凭什么你一来就拿我们员工开刀?有本事你动一下你们的管理人员看看?”“我甘霖做事,一贯以来是只认制度和原则,从不认人!谁违反了制度和原则,我就按制度和原则来处理!”“我——我不信!”张胜明显底气不足了——毛开元他们那么棘手的角色,在他面前都服服帖帖,他张胜算老几呢?。甘霖缓缓地说:“这不是开了第一刀吗?只要是违反了制度和原则,我不管他是张三还是李四,都是一视同仁!”

同来的一些员工,明知理屈,看到张胜讨不到便宜,就偷偷地溜走了。张胜是他们推举的领头人,平时在工厂也算是一号人物,他丢不起这个人呀!他还想鼓动大家一起来对付甘霖,可一回头,只剩下他孤家寡人了。他不禁后背浸凉,心里恨恨地骂道:你们——你们太不仗义了!他一边退出行政部,一边虎死不倒威地说:“甘霖你狠,你狠!”

甘霖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将管理工作一步步向前推进。《考勤管理办法》实行成功,相继又推出了《整饬厂纪,奖勤罚懒》。充分明确了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同时,对那些违犯了《行政管理处罚条例》,平时有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等违反厂纪厂规行为的,从发文当日起,必须向厂部写出书面保证,告别昨天,从现在做起,争做一名合格的天赐电镀员工,并张贴于公示栏内,接受全厂员工监督。三天之内,如不向工厂提交保证书的,一律除名,取消厂籍。

毛开元是文件规范里的第一号种子,那天他请吃饭,甘霖就同他打了招呼。他表面上虽没有直接反对,可骨子里是不支持的。在西凉镇,他是最大的一帮,可以说是一呼百应,说一不二了。要接受甘霖的条件,这不让全镇人看他的笑话吗?以后还怎么在江湖上行走?工厂的改革是迟早的事情,今天甘霖不改,明天李霖就会来改,老板投资办厂是为了赚钱,决不会一直让他们这么耗下去的。如果不接受,就意味着要失去这份工作。自己从农村出来的,一没一技之长,二没读多少书,除了打打杀杀,还会些什么呢?另投他厂,能有这里收入丰厚吗?快入不惑之年了,上有父母,下有妻儿,还得靠他赚钱养家啊!继续混迹江湖,拿什么来养家糊口?是面子重要,还是工作重要?熟重熟轻,他反复在思考,几天来,他心事重重,一直担心工厂的制度出台。

甘霖也做了两手准备,毛开元能顾全大局,那他的工作就能轻而易举。如果他转不过弯来,那工厂就会掀起轩然大波。在之前,他到镇政府和市政府劳动部门,将情况向他们作了详细汇报,取得了政府的全力支持,并将文件报到了镇、市两级政府和劳动部门备案。同时,请求派出所全力支持,在文件下发之日起,有一干警坐镇于天赐电镀,静观事态的发展,协同做好解释工作,一旦出现过**绪,立即疏导。

甘霖观察毛开元徘徊在公示栏下已好长时间了,知道他的压力很大。他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元,你还犹豫什么呢?工厂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尤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呀!除非你放弃这份工作,否则,没有更好的办法!”“我知道。自从你那天跟我说了此事,我就一直在想。可我那帮兄弟……”“做一个有情有义的大哥固然很好,但如果做一个带着一帮兄弟走正道的大哥,那不更好吗?”“他们打打杀杀惯了,也和我一样,没有一技之长……”“如果他们不怕吃苦,到时工厂招工,他们也可以来工厂打工嘛!”“你不嫌弃他们?”“只要他们遵纪守法,凭劳动吃饭,凭本事赚钱,我为什么要嫌弃他们?”“此话当真?”“我们虽相识时间不长,但你看我是一个讲话不算数的人吗?”“那好,我的面子不要了,马上就写保证!”“我在拭目以待、何厂长在拭目以待、工厂在拭目以待呀!”毛开元立即从衣袋里拿出一份皱巴巴的东西交给甘霖:“其实,保证我早已写好了,就是不敢拿出来。你先看看,我这样写行不行?”甘霖看了看,说:“好!写得很好啊!虽然语句不是很通顺,但对过去的认识,和以后怎么做,都写得清清楚楚。此保证书我接了!你好好干,工厂不会亏待你的!”甘霖立即将毛开元的保证书复印了一份,原件存档,复印件张贴于公示栏内。并还附贴了一则公告:有撕此保证书者,除罚款100元外,另抄写本保证书100份,写检查一份张贴。甘霖还派了一名保安在公示栏边护着。

毛开元的保证书刚贴出不久,各车间开始议论纷纷。尤其是那些榜上有名的员工,听说有此事发生,起先是不相信,跑到公示栏下证实后,肺都气炸了,想将它撕掉,可上面还有一则公告,而且还有保安在这里看着,知道工厂这次是下了狠心。他们只得无可奈何,垂头丧气地离开了公示栏。他们埋怨毛开元,但又不能把他怎么样,毕竟他还是西凉镇的老大。要学他的样,又有点于心不忍——在这里充王充霸几年了,一旦要听命于工厂,那他们以后的日子将怎么过呀?在兄弟们面前怎么抬得起头呢?他们怀疑毛开元是不是脑子进水了?是不是被工厂胁迫或者利用?

毛开元那天请客,唐铁生、邓成志、钟新树、莫嵇等作陪,除莫嵇不是厂内员工外,他们三人都是此次除名之列。当时甘霖、何成志、付学文所讲之事,他们也听得清清楚楚,但从没有把它放在心上,只当是甘霖等在酒席上的谈资,助助酒兴而已。没想到毛开元还当真了!钟新树是毛开元的小弟,大哥都写了保证,他是不得不写的,否则,帮规处置,他是会吃不了兜着走。

唐铁生、邓成志他们都是“鸡头”,大小也是一帮兄弟的大哥,要不要学毛开元的呢?此时此刻,他们真是心慌意乱,毫无章法。他们俩坐在车间外的一棵树下抽着烟。邓成志问唐铁生:“你有什么打算?”唐铁生说:“毛开元这狗日的,还算不算哥们?也不跟我们商量一下,就自己拿了主意!”邓成志说:“他胆子这么小,真是枉为大哥大呀!”唐铁生说:“平时我们总是听他的,这次恐怕我们要自己拿主意了!”邓成志说:“那你有什么好主意呢?”唐铁生说:“我现在脑袋里一团浆糊,不知如何是好呀!”邓成志说:“不是还有三天吗?要不我们先看看再说吧!”唐铁生说:“这也不失为一个主意啊,跟着感觉走,跟着潮流走,做做弄潮儿也不错呀!”邓成志又担心地说:“如果榜上这些人都写了保证,那我们怎么办呢?”唐铁生将烟蒂往地上一扔,发狠道:“我就不写,看他能把我怎么样?”邓成志说:“甘霖你不是没领教过,他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到时真的把我们辞了,怎么办呢?”“哎——”唐铁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们这些人到了关键时刻,就是团结不起来,要不……”“要不能怎么样?你没看到,派出所还派了专人在这里值班呀?真要是为了此事进了局子,那也不划算呀?”“哎——”唐铁生又叹了一口气,“我什么时候受过如此窝囊气?是可忍孰不可忍啊!”邓成志站了起来说:“铁哥,算了吧!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明后天再看看吧,如果写的人多,我们也写,大家能过,我们为什么不能?我那里还有几支销声器要磨,早点干完回家,再好好斟酌斟酌吧!”

第二天,除了钟新树和毛开元的几个小弟交来了保证书外,其他人仍是无动于衷。昨天,工厂还是一片沸腾,议论纷纷;可今天,整个工厂死气沉沉,没有议论、没有喧哗、甚至上下班的互相交流都停止了,好象进入了世界末日。甘霖的唯一收获就是收到了几份举报信,举报还有几名员工的所作所为,符合本次整饬的范围。甘霖立即对这几名员工进行核实,并进入了辞退员工名单之例。下班的时候,工厂有点点骚动,那几名员工发了几句无名火,骂了几句娘后,工厂又进入了沉默。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做基层工作时曾有一句这样的名言。对帮派的人来说也是一样。毛开元写了保证书,其他人也就沉不住气了,到第三天下午,沉默的工厂开始沸腾,公示栏内,开始张贴新的保证书。到晚班交接班结束,所列名单的保证书全部贴齐。

工厂要迈出这一大步,何志成厂长深为担心——万一搞砸了怎么办?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啊!尽管甘霖拍着胸脯保证,他还是不放心,召开了车间主任以上的管理人员会议,专门对这一行动进行了讨论,除了汪军在那里冷嘲热讽,想看笑话外,几乎没有一个人同意这种做法。何志成差点取消了这次行动。他经不住甘霖的一再坚持,只得勉强同意,并一再叮嘱各部门主管,要时刻注意动向,保持工厂的稳定。

事情发展的结果,是在甘霖的预料之中。何志成为之震动,全厂也为之振动!令汪军意外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以前他也着手过改革,可不是罢工,就是喊打。而今甘霖如此大手笔,居然和平通过。他甚至怀疑这些人是不是脑袋进了水?着了魔?还是不是在道上行走?他打电话问白发标:“你怎么也如此胆小呢?有我在,不写保证他能把你怎么样啊?”白发标无可奈何地说:“甘主任说得很对,工厂改革是箭在弦上,螳臂挡车,只能自取灭亡!我也只能顺应形势的发展啊!”</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