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明朝种地的日子》第四章 小地主的第一步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买了鸡崽儿,又在路边杂货铺子里买了纱网,杂七杂八下来手里的银子居然没怎么见少,拢共半两银子还没花到。

这下杨烁就有点郁闷了,千算万算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银子的购买力。早知如此,那金链子就不该当,里外里莫名欠下四两的饥荒。

不过随即又觉得自己太小家子气,一百只鸡就算都能长大下蛋,一天才多少,一百只才是个开头。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买完了东西,沿街闲逛。点子铺子里买让几包点心,家里老娘尝尝鲜,小丫那也给点。卤肉铺子里上好的卤肉油光锃亮,猪耳朵,大肠,头肉切上一包,给老爹下酒。

自己饿了,顺手买几个大肉包子,一口下去满嘴肉香。这个时代食物的价格低廉,天下太平,百业兴旺,只要踏实肯干,嘴是亏不到。可绸缎布匹的价格就有些吓人,成衣铺子里问了一下,一件青色的褂子,居然要三百文。

怪不得衣食住行,衣排在第一位。

~~~~

“再等等,十三人还没回来,咱们这一走不就是把他自己丢这镇里了。他人生地不熟的,万一有个长短,家里叔和婶子咋活?”

逛的累了,就往停牛车的茶摊子方向走,小镇不大,杨烁自然不可能记错路。

还未到街口,就听牛车方向隐隐传来些争执,分辨一下,居然是同族杨五哥的声音。

“他一个大活人还能丢了?老五你操这个闲心干什么。”旁边另一个声音不耐烦的说道:“眼瞅着就下半晌了,再不养回走就贪黑了。”

还有其他人在一边附和:“就是,出来一天了,谁家老娘媳妇不惦记,贪黑赶路要是我们出个长短,我家里人就能活!”

“你们~~你们~”

眼看杨五哥被气得说不出话,还有人阴阳怪气的说怪话:“要是五哥你惦记,干脆留下来等不就行了。他杨十三有个有钱的哥爹,荷包里肯定鼓鼓的,说不定还能请你在这真上喝个花酒什么地!”

一番话,众人哈哈大笑。杨五哥火冒三丈,破口大骂:“是人么你们?外人不等也就算了,咱们可是同族同村的,一笔写不出两个杨字儿。”

马上就有人把杨五哥的话顶了回去:“同族?谁知道怎么回事儿?再说,他杨十三家顿顿白米猪肉,可连洗米水都没给过我们。”

“咳咳~~”

街口两声重重的咳嗽,让大伙儿一下安静下来。杨烁铁青着脸,现在路口,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们。

还别说,杨烁一米八的身子,瞪起眼来还真有些气势。众人瞧见杨烁,都有些不自然的扭过头,躲闪他的目光。

这都什么狗屁倒灶的事儿?老子招惹你们了,这么编排我?

来这个时代一个多月了,杨烁自问没得罪别人。村里头,不管见着谁都笑脸相迎,该叫人叫人,没短过一点礼数。

怎么一转眼,就成了别人的背后闲呢?看这些人挤眉弄眼的样,似乎颇有些不以为耻的意思。

再联想小丫一家的遭遇,杨烁心里的不耐烦更多了几分,完全就是一群小人。

“五哥,要不在镇里住一晚再回去,弟弟请你喝酒,最好的馆子,最好的菜。吃完了,明儿再回去。”杨烁扫了那些人一眼,笑着对杨五哥说道,嗓门竟然比平时大上许多。

杨五哥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儿,拉着杨烁手:“吃什么吃,赶紧回家。十三弟,不是我说你,你可真够让人操心的。说好了一个时辰的,你这都一个多时辰了,镇上不比咱们乡下,看着繁华,坏人也多呀。你这人生地不熟的,出了事儿怎么办?叔婶盼了十几年才把你盼回来,当心尖子一般,你不能由着性子来,晚回去一会儿,家里头多担心你知道不~~~”

他一个大男人,絮叨着没完,杨烁听得心里发暖,刚才心里的不快,马上被吹散。

“五哥,是我不对,让你着急了。”杨烁行礼致歉。

“回来就好,走,回家。”杨五哥摆摆手:“自家兄弟,没那么负担客套。”

杨烁从包袱里拿出两包点心,当着大伙的面,双手奉上:“点心铺子里买的,油炸酥饼,杏仁酥。你拿两包给你家我婶子尝鲜儿,给家里孩子打打牙祭。”

杨五哥忙摆手:“这可不行”。这镇上他是来过多次的,这样的点心他一年都没买过一次,一盒点心好几十文呢。再说,这么多眼睛看着,他若拿了,指不定回村里传出什么难听的。

杨烁可不管那些,直接塞到他手里:“你刚还说是自家兄弟呢,不给我孝顺婶子的机会?”

没办法,杨五哥只能苦笑着接过。旁边众人脸上的神色都不太好看,隐隐的带着些些气急败坏。

~~~~

牛车轱辘慢慢滚动,张家集在身后越来越远。

车上众人没了来时候的兴致,要么闭着眼随车打晃,要么愣愣的看着周围的田野。除了车轱辘的声儿,这周围竟再也没一点别的声音。

杨烁憋着坏,捅了下身边的杨五哥:“五哥,饿了吧!”

“你饿了?我这带着有干粮,先垫补点。”杨五哥说完就要去解包袱。

“我这有酒,有肉。”杨烁嗓门高了几分:“卤肉铺子里买的好肉,喷香!新酿的米酒,你瞅瞅。”

说完,也不管旁边人的目光,拿出一纸包,一个葫芦,不住晃悠。

杨五哥脸色有些发苦,一个劲儿的对杨烁使眼色。本来别人就是背后说闲话,可杨烁这么干,可是把大伙都得罪了。别小看这一口吃的,喝的,这是个礼的问题。

“你尝尝,咱哥俩今儿在这牛车上简单喝点,哪天得闲了,家里去。”杨烁假装没看到杨五哥的眼神,刚打开纸包,一股浓郁的肉香立时飘散。

再把酒葫芦打开,酒香四溢,顿时旁边就有一人咽了一口唾沫。

杨五哥用手拉下杨烁的衣服,用眼神示意,要让让大伙儿,一个人不能吃独食。

杨烁却撇了一眼旁边那些说他闲话的人,他这一瞥发现其他人也在看他,顿时就笑了,那些人的脸色可一点都不好。

杨十三这是根本就没把他们放在眼里呀!

老子有钱,老子顿顿有酒有肉,老子就不给你们,咬我?别说洗米水,就是洗脚水老子都不给你们,什么东西。

把一块猪耳朵放嘴里大嚼,再喝上一口小酒。杨烁摇头晃脑,好不得意。

他就是这样的人,我不得罪你,你也别得罪我。你得罪我,我就想着法的恶心你。

末了,眼珠转了转,忽然生出一个恶作剧来?

“五哥,你家种水田了没有。”

杨五哥正被酒香弄得嗓子眼痒痒,心不在焉:“种了,五亩,比不了你家。”

“你家稻子长的好,还是我家稻米好?”杨烁又提高了嗓门,余光看见,几个杨家村里的人耳朵已经立了起来。

杨五哥回过神儿,闷声闷气:“别的都差不多,就有一亩不一样,那一亩稻子长的那个好,别说我,十里八乡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没见过长的那么好的稻子。”说着,凑到杨烁耳边,小声说道:“有老庄稼把式看过,说差不多能产三百斤。”

杨烁心里得意,故意提高调子:“三百斤算啥本事。”说着,摆出个六的手势:“六百斤,怎么也得六百斤。”

哗~~~

这下牛车上炸锅了,大伙大眼瞪小眼,直勾勾的看这些杨烁,最好的水田才二百斤,他杨十三敢说六百斤?

有心反驳,可人家稻子在地里长着呢,才种下一个多月。自家稻子没到小腿呢,人家的苗已经过了膝盖。都是庄稼人,农活上的事儿用眼看就知道错不了。

杨五哥也有点发蒙,咬着嘴唇:“六百斤?”

“知道为啥只种了一亩不?”杨烁继续卖弄。

杨五哥和车上人齐刷刷摇头,杨烁喝了一口小酒,神秘地说:“秘方?我在海外家传的秘方,用秘方泡稻种,得泡上三天三夜呢。”

人们的眼睛都瞪大了,这秘方古法之类的事儿别说在这明朝,即便后世,迷信的也大有人在。

尤其车上还有几个外村人,恨不得把脑袋伸在杨烁嘴下边,就为了听个仔细。

“我爹一开始不信,所以就泡了够一亩地种的种子,要是信我,我告诉你,三十亩,亩亩这样。”

杨五哥有些呆滞,十个手指头不停换算,就是算不明白:“三十亩,一亩六百斤,三十亩~~~”

看他算的费劲,杨烁张嘴就来:“十八万斤!”

啊!

车上的人齐齐打个哆嗦,十八万斤,怎么吃呀!撑死也吃不完呀?

“这秘方你家传的?”杨五哥实在不知道咋接话儿了,只能傻傻的问。

杨烁又神秘些:“你知道袁天罡么~”

车上一最快的人,马上惊呼:“这不大唐国师吗~”这年月正是隋唐演义火的时候,无论死话本还是戏剧,唐朝的人物民间已经耳熟能详。

“戏文里说着袁道长前知八百年后知五百载,呼风唤雨~~~”

旁边又有人在一旁捧臭脚,听得众人一愣一愣。

杨烁笑笑,一副天机不可泄露的样子:“我家这方子,乃是袁天罡道长的师弟,袁隆平真人所创。”说着看看大伙,卖了个关子:“想必大伙也知道,我当年落水之后别人收养的是吧。”

众人忙不迭的拼命点头。就听杨烁继续说道:“收养我这户人家正是大唐国师这一脉的嫡传弟子~~”

哎呀~~天爷~~~众人马上很给面子的一阵惊呼。

“这秘方在我家代代相传,直到大宋亡国,为了不让这秘方落去蒙古人手里,家祖才漂洋过海~~~”

大伙儿都傻了~~~怔了~~震惊了~~

见大伙还陶醉在自己编的故事里,杨烁笑着对杨五哥笑道:“五哥,你想不想知道这方子啊”

话音方落,周围一片抽气的声音,各个看像杨五哥的目光灼热,若是杨烁对他们这么说,保准当时就有几个跪下谢恩的。

杨五哥有种天上掉馅饼砸晕的感觉,大脑袋晃了好久,眼神中才透出几分清明:“我不要~~~”

啊!!众人顿时就要跺脚,这杨五哥傻了不成。

杨烁也有些意外,这不好,五哥你不按套路出牌,我怎么继续装逼呀!

谁知杨五哥笑着说道:“十三弟,这是你家传的方子,我不能要。”

杨烁肃然起敬,这杨五哥大字不识几个,可这份保守却比后世才高八斗的公知们不知高了多少。

他笑了几声:“五哥,不是告诉你秘方。我是想,你家也种稻子,我想着你要是想家里多几斤收成,等种秋稻时,就把稻种给我,我也给你泡上几亩地。”

几亩地~~这多大的恩德~~得多收多少粮食呀!车上的人看像杨五哥的眼神已经不只是炙热了,而是冒烟了。

而那些在镇上说背后说闲话的人,肠子都悔青了,恨不得现在就给自己两个耳光。

“当真?”杨五哥声线都在颤抖,嗓门都变了。

杨烁笑道:“当真~~”

“啊!~~祖宗啊!”

突如其来的大嚎吓了杨烁一跳,杨五哥黑壮的汉子哭得稀里哗啦,抓着杨烁的衣服,完全没了样子:“十三弟,大恩大德,大恩大德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