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武神的成长》第十二章:汇聚人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大人专门赠送给二弟的,大人也是唯才是举啊,但凡是人才,他都要抢到手里,比如那个胡凡,白养着他大人也干。大人对二弟实在是念念不忘、志在必得啊!自从道通君在这次北伐乌桓途中病逝之后,大人仿佛对青年俊才的渴求比先前旺盛了许多。”

郑钢在那个年代早就明白了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这一千古不变的真理,杨耀华指着朱漆木匣里那两颗碧玉球,徐徐言道,“他听闻于阗异域的凝碧美玉可以舒筋活络、治疗风痹,特地让西域长史府的特使去于阗购了这两颗碧玉球来,赠给二弟你。他还说,倘若你真是一病不起,他让人抬也要把你抬到越都为他效力。他承诺会让专人、侍妾来服侍二弟的日常起居。”

“唉!郑钢此举了不起啊,重视人才实乃霸业的基础,古往今来,最重要的一向都是人才。他愈是这般亲贤重才,广纳众士,他胸中所藏的图谋就愈是恢宏雄大,他所追求的成功就愈是非同凡响……”杨添宇从木匣中拿出那两颗碧玉球,握在掌中缓缓地转动着,玉球碰撞之际传出了一阵阵浑厚绵密的清韵之音,“

郑钢这次的大胜一定会让他有更多筹码与信心控制朝政,只怕再也无人能够抑制郑钢的勃勃野心了,王腾先前在越都朝廷里一直霸占着的那个大将军之位,此刻已未必被他大人放在眼里了罢?”“二弟,你果然是聪颖过人!”杨耀华听了杨添宇这话,不禁霍然一惊,瞪大眼睛看了他半晌,才附耳轻声而道,“这一次大人挟‘平定冀北、大获全胜’之赫赫功勋返回越都之后,他有意无意间透露出来的意思是想乘势而上,独揽朝纲。”

郑钢打败王腾后,彻底消除了他在北方的所有后患,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前后左右都是敌人,自此,郑钢以江淮之战的赫赫全胜真正树起了他中原霸主的无上威势与地位!中原的关天霸、重州的韩铁成、江苏的周起顺、随州的陈思成等割据一方的诸侯们,都不禁对此怵然惊惧,同时也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而忧心忡忡——如今郑钢兵锋所指,无人能敌,倘若他瞄准的下一个对象是自己,岂非危如待宰之羔羊?

大局已定,看来杨氏家族又要有所行动了,就在这一年的年底,身为王府管事的杨耀华突然回到了建德百川镇休假省亲。杨氏府的后花园背倚金刀谷南面的伏犀山壁,占地极广,有丘有壑,有湖有池,有圃有苑,有亭有榭,一脉清流恍若玉蛟盘绕其间,条条曲廊四通八达,显得豁朗开阔而又不失清幽深邃。

建德百川镇的杨氏府内,“笃笃笃”,竹扉被人在外面轻轻敲了几响。“何人?”杨飞龙拈着棋子的右手在棋盘上空应声一定,转头缓缓向外问道。“父亲大人,孩儿前来请安了。”杨添宇的声音从竹扉外传来。“哦……原来是宇儿哪!”杨飞龙将棋子慢慢放回棋钵之中,整了整衣冠,在席位上敛容端坐,徐徐开口,“你且进来吧。”杨添宇在外边恭恭敬敬地应了一声,轻轻推开竹扉,举步而入。

父亲例行公事地关心道:“宇儿,你的风痹之疾刚刚康复,似乎还是应当在床静养为佳。”杨飞龙将左手所持的那卷棋谱放在了膝上,右掌缓缓捋着自己的须髯,目光沉沉地正视着杨添宇,“若是没有什么打紧的事儿,你就不必这么拘礼请安了。”

杨氏兄弟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培养,父慈子孝,严于律己,到老不变。杨添宇在他面前六尺之处停下,垂手躬身答道:“父亲大人,我杨家多年来晨昏定省的孝悌之风,岂能因孩儿身有不适便可轻废?孩儿在此向父亲大人请安了。”

杨飞龙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假戏即将演完,杨添宇就要出山了,于是只得依他所言,杨飞龙神色一肃,身形一直,立刻端坐如钟,静静受了他这深深一礼。然后,他才开口发话道:“罢了。你且坐下罢——大人派特使送来的辟书,宇儿你已收下三日有余了,不知此番宇儿心中有何谋断?”

杨添宇知道,这只是父亲的一句启首语,他等待着父亲的训话,“这个……想必父亲大人早已为孩儿想出了极为周全的回应之策——孩儿恭听父亲大人明示。”杨添宇坐在侧席急忙欠身而道。

在家里很多时候,杨飞龙作为父亲也同时也是谋略的发起者,杨添宇是非常熟悉自己父亲的这些谈话方式的,父亲大人的这类提问并不需要他真的回答什么。这只是一种过渡,是为了把他自己胸中所藏的重要想法牵引出来。所以面对父亲这样的提问,杨添宇只需“恭听明示”。

也算是父亲给儿子的临行赠言吧,儿子要出去当官了,父亲怎么都得嘱咐几句。果然,杨飞龙侃侃然谈了起来:“此番大人之征辟,与先前情形大不相同了:他扫平朔北、基业磐固,俨然以周公自居,他给的这个面子,你是再也轻拂不得了!而且,他在征辟你之前就对他的特使明言:‘倘若此子依旧徘徊不应,即刻缚他入越都来见。’……唉,我儿素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志,如今时势相逼,只恐我儿身不由己矣!”

听父亲这么一说,杨添宇感觉他们父子其实是想到一块儿去了,“不错。孩儿此番确实再无借口推辞大人的征辟了。”杨添宇敛眉垂目缓缓而言,“而且……如今天时人事交应,孩儿也该应辟出山,前往越都为我杨家的宏图大业与大哥并肩打拼了。”

杨飞龙很为自己有这样几个好儿子而感到自豪,杨氏家族后继有人啊,“唔……宇儿真是长大了成熟了!你这段话讲得真好啊!”杨飞龙听了,双眉一扬,含笑注视了他片刻才款款颔首道,“不错,我杨家的宏图大业,终归是要靠你们兄弟几人同心同德去干的!”

杨氏家族可非等闲家族可比,杨氏祖先一直有龙飞天下的抱负,成就大事靠的就是这种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积累。说着杨飞龙站起身来,走到屋角的一座书架旁,从上面取下了一方镌刻着白虎玄豹之精美纹饰的灿亮银匣来。“铮”的一响,银匣缓缓开启:一尊晶莹剔透、青光内蕴的骏马钮四方形玉印赫然显露——玉印上殷王玉印四个篆字雄浑大气、飞扬灵动,似欲脱印而出跃然眼前。“宇儿,这是我杨家当年裂土称王、开基建侯的信物啊!”

杨飞龙郑而重之,小心翼翼地将那尊殷王玉印托在掌上,缓缓举在半空,让杨添宇仰望端详着,“我杨家世世代代乃是殷国王族之后,出身清贵高华,门楣堂皇正大,才学冠绝天下,本是四海之望、社稷之尊——哪里像他们吴越郑氏本系布衣之后、门第普通,为了遮丑,还要拉上贤相郑通妄称祖先以作涂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