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岁月留痕a》第十二章 露出了尾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难免要湿鞋。也是彭明骏太大意,一次不经意的失误被李天池抓住了。

面对美净厂的穷追猛打,洁净厂只有另辟蹊径,在新产品开发上做文章。

厂办公会议决定,开发两个洗涤类新产品。一个是洗衣膏,一个是洗衣液。

洗衣膏也称浆状洗涤剂或膏状洗涤剂,成分与重垢洗衣粉相近。特点是水中溶解快,去污力强。既不像肥皂那样需要向衣物上抹,又比洗衣粉溶解快。

洗衣液在当时而言是超前产品,主要针对的是有洗衣机的用户。这种产品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的洗衣粉,肥皂类同,有效成分都是表面活性剂。区别在于传统的洗衣粉,肥皂采用的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以烷基磺酸钠和硬脂酸钠为主,碱性较强。使用时容易刺激皮肤。而洗衣液多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ph接近中性,对皮肤温和,并且排入自然界后,降解较洗衣粉快,是新一代的洗涤剂。

洁净厂选择发展洗衣膏和洗衣液应当说既符合企业的主业,又适合现有设备。两种产品的设备都是反应釜,现有设备稍加改造就可以运行。

科长朱宇昆亲自赴研究所接受了配方和工艺,回来后立马叫彭明骏和冯玉嫽制定产品标准和工艺,用试验设备生产出样品送质检局检验,完成了新产品的鉴定工作。

厂里成立了洗衣品生产车间,专门购买了两台十吨反应釜。不久,第一批产品投放市场,反应较好。

不料两个月后,市场上出现了同样叫洗衣膏的产品。除了生产厂叫美净外,连产品说明都一字不差。

这种洗衣膏不同于瓶装产品,需要制作模具上新包装。基本都是塑料袋装,一般能印字的塑料厂都可生产。

厂里为了适合用户选择,采用了两种包装形式。一种是塑料桶装,一种是塑料袋装。

洁净厂是每箱500克小包装24袋,而美净厂每箱是500克12袋。小袋批发方面美净厂每袋0.80元,而洁净厂是1元钱每袋。当时主要供货通过批发部,许多个体商户喜欢每箱少的,运输起来方便。

美净牌洗衣膏刚上市,迅速冲击了洁净厂的产品。一些销售人员要求降低出厂价,改进包装,加大销售回扣率。

然而厂财务科经过核算,认为再降价的话就无利可图。

本来对这两个新产品信心满满的,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把新产品给顶了。当时洗衣膏市场较大,而洗衣液由于价格高,市场洗衣机尚未普及,少有问津的。

厂长发火,技术科长丈二金摸不着头脑。大家都想到可能是配方被美净厂搞到了,又没有证据。

洗衣膏生产不像洗发香波,主要原料是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硫酸钠(元明粉)、硅酸钠(水玻璃)、)碳酸钠(纯碱)、纤维素等,添加剂是食盐或尿素,这些产品一般的化工商店都能买到,而且产品生产对水没有特殊要求。质量方面要求低,国家尚没有出台正式的标准。对产品的衡量完全由用户感觉。

李天池是个叫真的人,他不信这个邪,决心查个究竟。

他首先从财务科调出了从轻工所采购的所有添加剂往来账目,逐个核对入库数量。发现许多原料进的多入的少,尤其是cy-1防腐剂,几乎每月都少两瓶。

他决定这次调查不留死角,包括技术科的仓库也要清点。发现不久调整的洗洁精关键添加剂658-8,少的更多。

他心里有数了,很多方面都指向了技术科。

他清楚这种事如果直接问的话,他们有许多理由可以搪塞。除非拿到证据,否则难以使内鬼就范。

冯玉嫽虽然已经知道是彭明骏干的,却不想从自己嘴里说出。终究是一个科的,事情明了以后不好在一起工作。

然而天性使然,见李天池如此着急又觉得过意不去。

“太过分了,这是要逼死我们厂。”有一次偶然碰到李天池,冯玉嫽装作发牢骚的样子说。

“都像你这样想就好了,小冯得帮我留点心。”李天池说。

“书记开始怀疑我们了,别一杆子打翻一船人。你得有证据。”

“难就在这里,内鬼难防,也不好查。应该是与美净厂认识的人做的。”

“你想说雪丽吧!虽然雪丽与美净厂的厂长是同学,可她也没有这个条件。”冯玉嫽故意向这方面引导。她在与彭明骏接触中,知道美净厂的童本政与包雪丽是高中同学。

“有这事儿?那倒未必!”

冯玉嫽的话提醒了李天池。

彭明骏与冯雪丽两家走的近李天池是知道的,两个人关系不寻常他也听到一些。会不会是彭明骏的问题?

他决定从美净厂着手调查。

他的老表是美净厂所在村的村书记,儿子在厂里干制配,应该知道点情况。

他不敢公开到村里,一个国营厂书记虽然官不大,在农村却不是一般人物。他以办事路过请亲戚吃饭为名,把老表和儿子约到镇上一个小饭店。

“都不是外人,我就直话直说。就咱三个人,别人也不会知道。我想了解一下你们村美净厂的情况。”喝过三巡后,李天池问老表的儿子。

“那方面的?生产还是挺正常的。”

“听说是大集体企业,那个厂长姓童。”

“挂的是大集体的牌子,其实是私人的。听说背后有金主,童本政只是个干具体事的。”

“不是姓童的私人企业?”

“他没那本事!原来在村里还不如我哪!小时候丢砖打瓦,正事儿不干。混了个高中毕业,不知道从那儿弄了台破客货车,靠给人家拉货赚点钱。后来打着村里的名义办了个生产涂料的厂子,没几天就倒了。也不知这小子怎么倒腾的,办洗涤剂厂倒兴旺起来了。听说挺挣钱的。我达小跟他一起上学,地里的活计也不多,就叫我在车间帮个忙。”

“背后有金主?知不知道是谁?”听说背后有金主,李天池立马想到一定有情况。

“这个不清楚。他家以前挺穷的,根本没钱办厂子。不过在学校时,他和包雪丽挺好的,是不是她家里出的钱?在学校时我们都知道他们有一腿,厂子建起来后,包雪丽也来过几次。”

“噢!你们厂的产品用的是那儿的技术?”

“不太清楚!都是我们厂长搞来的,厂里连个技术员都没有。我在厂里帮他管制配车间,很简单。他把配方工艺交给我们,制配工照着下料。包装方面连灌装机都是自己做的,没啥技术。”老表的儿子说。

“原料呢?都是从那儿采购的?”

“厂里有一个供应员,专门负责原料和包装供应。销售员比较多,正式的就有六个。他们是销的多拿的多,厂里有很高的销售费用。外包装和商标都是南方人做的的,那个姓谢的小子经常来。还给厂里买了台录放机,经常送一些武打的带子,还有黄色的。厂大的原料都是人家送过来,一些零星的从那里来我也不清楚。”

“有没有发现外人到厂,比如我们厂的?”

“你们厂的包雪丽来过,听说现在是化验员。因为跟我也是同学,有时见面说几句话。好像我们厂一些需要化验的东西委托她做。来人都是厂长接待,我们靠不上边。再说除了乡干部来喝酒,谁还到咱究乡僻壤里来。现在请客都到镇上饭店,那儿名堂多。”。

“噢!来也不一定会到你们车间。”

“对了,你们厂那个姓彭的骑着摩托车来过一次,简单吃了顿饭就走了。记得是中午,我们正下班。当时因为他骑的车是进口的,我们好奇围着看,有人说是市里洁净厂的。”

“来干什么知道吗?“

“这那能知道,时间大概是中午吧!”

“这么说你们制配都是按配方工艺进行,应当有正式的东西吧。”

“那有正式的东西,都是童厂长那个歪七歪八的破字写的。我们只是照葫芦画瓢,按上面的比例做就行了。时间长,大家都熟了,配方早扔没了。”

“跟你说大侄子,我怀疑有人把我们厂里的产品配方卖给了你们,只是苦于没有证据。现在看你接触不到这方面。”

“别的证据没有,有一个东西我带来了。因为爸爸估计到表叔来是为这事。这张纸不知道能不能看出端倪。”老表的儿子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递给了李天池。

这是一张传真纸,上面写着“注意洗衣膏制备时要先加水后加cmc,最后加盐。这样有利于cmc的溶解,胶体也稳定。配料温度最好30-40度,同时泡花碱必须在小苏打之前加入,顺序不能颠倒。”没有落款。

“太好了!”李天池看完说。

“就几个字,能看出是谁发的吗?”

“跑不了他!这小子聪明反被聪明误,是谁都在这张纸上。”李天池没有点明。

彭明骏的错误在于不该用厂里的传真机发送,上面有厂里的电话号码。同时,最为关键的是他留下了自己的笔迹,这个不难辨认。

“大侄子,你帮了老叔的大忙。不会影响你在厂里赚钱吧!”李天池说。

“跟我没啥关系,人家赚的是大钱,我只是卖苦力。不过老叔都啥时候了还这么认真,现在这种事太稀松平常了,谁还较这个真。”

“我这是撞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快退休了。就是看不惯这些吃里扒外的东西,太没有人味了。上千人的大厂工人们嗷嗷待哺,他却假公济私。厂子真要垮了,工人们到那儿赚钱养活家口。真是败类!”李天池愤愤不平的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