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猫看见》第11章 菜苔的底气 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这种生活方式理解为让自己天天快乐一下的一场游戏。

这跟他那些不敢冲破现实的朋友在网上玩虚拟情感或付费视频真实多了。

偶尔,焦先生也会有割裂,复合型的灵魂有时会闪过一丝愧疚,a面的他会拷问b面的他,但b面最后会这样解释:这只是一种减压方式,没有办法,不这样的话,我会窒息,甚至会自杀,你信吗?我没有这样做,你才不信,迫我走到这一步,你信也就晚了。

a面的他最后说:我不知道死是一种什么感觉,只知道如果死我都不怕,我还怕这种穿越吗?焦先生曾经玩过户外,所以他把这种从a点到b点的生活方式称为穿越。可是,蛋壳再无缝也能孵出小鸡鸡来。这事又跟杜鹃这个惹事精不无关系。其实杜鹃这次也冤,因为她的宝宝没了。她并不知道自己出事的前一天,吃了莳箩味鱼子酱。它才是元凶。所以菜苔也有点冤。但迟了,杜鹃已咬牙切齿地把枪口瞄准了她。这个残酷的误会除了上帝和我基本没人知道。我知道是因为我舔过杜鹃吃过的鱼子酱那个盘子。里面有莳箩的味道。知道什么叫莳箩吗,那是长在南欧的一种香草,外型有点像薄荷,味道有点像小茴香。杜鹃这阵胃口不好,变着戏法吃东西。上周她去瑞典人开的品牌家私城买宝宝床时,在食品部买了莳箩鱼子酱用来拌通心粉吃。杜鹃和很多人都不知道莳箩过去一度被南欧人拿来用在临盆时助产,所以在怀孕期间尤其刚刚开始,是不能吃的。

鱼子酱显然不是伏尔加河的,而是瑞典某个地方产的,膏状管子外印的全是英文,上面加贴的简单中文没有说明“孕妇慎用”,也许以老外的体质,认为那个分量未足以构成危险吧,可对高龄产妇又长期内分泌紊乱、高亢激昂的杜鹃来说,它极有可能是流产的最大诱因。当然,吵架时的激动和前后的小跑点燃了导火线。经过一周的卧床,杜鹃还是没能把胎儿保住。

杜鹃出院那天,他们直接把车停到了2号门前。悲愤的公子走下车,一脚把菜苔叫人放在屋前企图拦截别人停车的两个大花盆踢翻了。里头没人,找岔失败。两口子于是跑到管理处去讨说法。管理处的人支支吾吾的,说业主坚持门口过道对面不能画线,他们不能硬来。杜鹃拿手指着那人的鼻尖说:“那我告诉你,我们家楼下我也不同意画线,你赶紧给我抹掉!”“你们家楼下是公共的。”“那难道他们家门口是私人的吗?开国际玩笑!你在售楼书上有没有写清楚呀?如果有,我有权告你们的,你未经全体业主同意怎能把公共通道私人化?”对方无言以对,说会打电话给主任汇报。

其实,主任此刻正躲在里头的办公室,一边挠着秃头,一边接一个很严峻的电话。电话里的焦先生声音其实挺平静的。

“我刚听说有人把我们家的花盆砸了,这事很严重……画线的事你不用问我,你们画了的话,就会天天有车停在那儿,我每天开车出门都会很不方便,本来一把方向盘就能出门,你非得让我倒两把,这样不光我累,还很不环保。现在不是提倡低碳吗?这些人如此嚣张,你们就没有办法控制一下局面吗?”

主任附在话筒旁的嘴一直像金枪鱼似的一张一合,最后还没找到缝冒泡,对方就啪地挂了电话。当晚,睡不着的杜鹃气愤难平,指使公子把婴儿车推到菜苔门口,上面贴着一张纸,纸上面用红色荧光粉写着:“无良号业主,还我公理,还我孩子!”

然后,睡不着的她整晚到各大网站和小区论坛上发帖,质疑管理处三番四次为2号业主保驾护航的做法。“这样做是惧富欺贫,还是其中有不可告人的原因?”现时的中国网络,只要有人一提出这样尖锐敏感的话题,姑勿论真假,都会引来一股骂潮。潮退就是没有礁石,骂的过程中,也各泄各的愤,各解各的恨。

小区论坛反应也很激烈,顶杜鹃的人不少,有个业委会的披了马甲上来,端出焦先生的全名,暗示此人是只新鲜龙虾,后台有硬壳蟹撑腰。显然,男人的政治嗅觉天生比女人强,看到这样的帖子,痛失当父亲机会的公子自然揪住不放。

本来公子绝非好事之人,主要是因为之前为了造人,他付出的努力太多,付出的精子都可以拿去捐一百次,打造出一个加强排了,所以这次他的脾气史无前例地比老婆杜鹃更激。公子认为把婴儿车放在仇家门前示威毫不管用,管用的是利用正义网民的力量去捉虾拆蟹,手刃仇人。

当晚,他灵机一动,注册了一个“拼命三郎”的网名,写了一个题为“知法犯法侵占小区公用地,冲突引发无辜女业主流产!”的帖子,piepie地贴在几大主流网站论坛上,内文除了说明对方的霸道和管理处的“官官相护”外,还加上自己是三代单传、多次造人鲜见成功的历史背景。

此举果然得法,仇富的仇官的都来了,正义网民、幸灾乐祸的暴民和那些路过打酱油的都拧在一起,日以继夜地人肉搜索。焦先生的身份浮出水面后,公子倒抽一口冷气。但已经没有退路了。一旦出手,势不能退却。一定要让这件事在网上沸扬起来,获得更多网友支持,引起有关部门注意,声势越浩大,被暗算的几率就越低。如果现在草率收战,弄得不三不四,白送了儿子出不了恶气,一不留神还会被人花十万元雇凶,只怕到时身首异处,死无全尸。

足足有十天,杜鹃两口子陷入不知是维权还是泄愤的情绪当中。除了上班,甚至专门不上班,他们也要捣弄在那片半独立式洋房前画线的事儿。两口子是有分工的,杜鹃负责来明的、动粗的,她一有空就去管理处闹,往2号花园扔垃圾,砸他们放在门口挡车的花盆,后来被换成大石头,她一边给力搬,一边破口大骂王八蛋:“你要了老娘孩子的命,绝了我老公的后,老娘就是死,也不会让你们有好日子过的!”

公子则来暗的,他除了开车到不同网吧,披不同马甲跟自己的帖子,继续保持网民热度外,还寻找专门做网上营销炒作的水军首领,联结他散落在各个机构的大学同学,为下一步的大起底收集资料。

他当然不会直接告诉他的同学自己真实的想法,否则没有人会出手帮他的。因为以焦先生在主流社会的角色还是挺有威慑力的,这种威慑力远远超过同学几顿饭的情谊。时过境迁,那怕是曾经宿舍的上下铺,甚至是同座那个长发的她,只要关系到身家性命的,谁不自保。可是最后,关键战绩还是被实施武攻的杜鹃豪夺了。没想到一直走烈女路线的杜鹃居然在悬疑方面也有一手——无意间,她有了重大发现!

那天晚上,公子故意把他的车又停在2号门的对面,杜鹃不放心,晚饭后,她让公子洗碗,自己下去侦察一下车安不安全,有没有人蓄意破坏。其实她的潜意识是想找点岔子,借题发挥。

2号门前的路灯被芒果树浓密的枝叶挡住了,在清香四溢的夜空,小区四周特别宁静,散步的人很少走到这个角位。这时门吱呀地开了杜鹃看到一个男人倏忽地闪了出来。因为从没见过焦先生,杜鹃很好奇。她在树丛的阴影里喵星人一样地躲闪着,跟着他的后面。她并不知道,此时我就在她的后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呀。

急于去见芙蓉的焦先生完全不知道他身后跟着一个猫一样的人和一只人一样的猫。

他像从前那样,以出去抽根烟,散个步为由,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20栋公寓的空中花园。

毕竟是老侦探出身,他踩灭烟蒂进屋之前,趁低头那一刻回瞥了身后一眼。

他大意是因为他防的只是菜苔,只要菜苔的身影不在,其他的不放眼里。于是杜鹃就得以像我那天一样,窥探到一个惊天秘密。她当然没我上天入地的功夫,可以亲眼目睹整个过程,还有那些顶级肉麻的细节。

可是,地球人却有天生的想象力,尤其是杜鹃这样的女人。

其实很多市井妇女都是讲故事的高手,她们会把情节发展、来龙去脉讲得眉飞色舞,讲这些时总是自己先在脑里进行了急剧的想象和精辟的加工,杜鹃当属这一类,长期的训练加上双鱼座的第六感,令她轻而易举地嗅到房门紧闭的神秘味道。她想起来啦,里面住着一个女大学生!

令她隐约记得的是这个女大学生住进来不久就有一个保姆侍候;还有,女大学生是走读的,她上学开的是宝马。的确,芙蓉拥有的这些硬件,足以令周边的人对她产生好奇。尤其是最近她的腹部微微隆起。令杜鹃心跳加速的是,焦先生按了门铃两下,保姆就出来开门,两人的姿势和神色简直像电影里那些搞地下工作的联络员接头。保姆关门前左右窥看,如惊鸿一瞥,让杜鹃心跳加速。简直难以置信。在黑暗的树影里,皮肤敏感加上b型血型,令她两腿和手臂被蚊子叮出密麻麻的小包包,她顾不上了,这个节骨眼上她是死活也不肯离开的。半小时后,焦先生终于出来了。他没有扶墙,相反步履轻快。他一边抽烟,一边吹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像个小伙子那样漫不经心地手绕钥匙,又回到了起点的家。

杜鹃尽量压抑着自己的心不掉到地上,她脚步飘渺,倩女幽魂似地回到了家。她把正要上床睡觉的公子截在洗手间门前,通报了这个惊天新闻。公子的嘴巴果然变成o型,他打死不肯相信,女大学生援交的那些传说,在小区中居然有一例。

翌晨,因为震惊和亢奋失眠了一夜的杜鹃打电话回公司告假。她不上班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杜鹃来到了芙蓉的家,敲了敲门。保姆娥姐出来,她手里拿着个马桶刷子。芙蓉不在,产检去了,天助杜鹃啊。自我介绍一番后,杜鹃直截了当地问娥姐想不想做钟点工。

“别人介绍我来找你的,说你比较闲,别的保姆都兼职去了,你这边又没小孩。”

娥姐是个四十来岁的农村妇女,看上去还算本分。她听罢眼睛有点欣喜地亮了一亮,顷刻她又摇摇头,说主人不会同意她这样做。

杜鹃就势问:“是不是主人怀孕了?你们马上就要忙起来了?”娥姐只是微微点一下头,不作解释。那太不巧了,我是个孤儿,婆婆又不在身边,真想找个人帮做个晚饭搞个卫生什么的,多少钱我都没关系的。”杜鹃一边说,一边朝里张望。娥姐两眼划过一丝惋惜,显然,她希望自己在这儿能人尽其用,为家里多挣一点外快。

这点没能逃过杜鹃犀利的眼睛。她没话找话:“你们家装修得真温馨啊,像公主房似的,怎么老不见你们家先生的?”虽然娥姐已对她生出一丁点情分,但还是按吩咐回话,说男主人公派到国外去了。杜鹃笑着说:“到孩子出生的时候,他不回来也不行了。”娥姐有点含糊地说:“到时他应该在的吧……”回去以后,杜鹃把打探到的芙蓉全名轻轻点击了一下搜索引擎,就从商学院的网站看到她的简单资料,没想到里头还有她的照片!原来她在学校非常活跃,还是学生会的骨干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