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爱情变奏曲》第四十六章 心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心愿

刘红的身体每况愈下。现在已被确诊为白血病。陈彬、有才、莲香先后为其进行血液配型,都不合格。水岭医院得知后,很多医生护士前来看老院长,并为其配型,均没有合格的。后来两个哥哥也来为其配型,均不理想。女儿莹莹的年龄尚小,达不到条件。

该想的办法都想了,没有办法,陈彬急的团团转。有才和莲香商量把文倩叫来,看能否在心里上给刘红一些安慰。俩人征求刘红的意见,刘红点了点头。于是有才把电话打到武汉。

文倩得知刘红让她去的消息,她心急如焚,连夜动身。她最关心的是刘红病情。到了西安,有才把她接到自己的住处,并把刘红的病向她交了底,文倩听后,哭了起来。第二天,有才带文倩去看刘红,有才多次提醒她注意控制感情,以免给刘红造成不必要的思想负担,文倩虽然答应了。但是当她到了医院,从门缝里看见刘红躺在病床上,她便控制不了自己,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她退了几步,擦了擦眼泪。再准备进去,走到门口,又流眼泪了。她又退了几步,再次擦了擦眼泪。看来这眼泪是止不住了。于是她便进了病房,跑到了刘红的床前。抱着刘红哭道:“姐姐,你怎么啦!”

文倩的到来,让陈彬吃了一惊。她的这一举动,出乎所有人的所料,让陈彬不知所措。有才和莲香忙跑过去劝阻。刘红忙说:“好妹妹,你来了。姐姐没事的,真的,没事,你不要哭。”刘红反倒安慰起文倩。文倩说:“姐姐,你会好的,你要坚强。”

此后,文倩每天都守在刘红的身边。给刘红做好吃的、洗澡、按摩,搀扶她上厕所。这个病区,本来都是些危重病人,今天走一个,明天走一个,所以这里的气氛比较压抑。文倩来了以后,常给刘红讲一些宽心的话来安慰她,刘红的心情变得轻松多了。

虽然文倩给刘红带来了欢乐。但是病魔仍在肆无忌惮的威胁着刘红的生命。多次的化疗、放疗,她的头发一把一把的掉着,没有多长时间,刘红一头秀发掉的所剩无几了。这天文倩给刘红喂完饭,便给她按摩。看到刘红消瘦的身体,不由掉下泪来。刘红把文倩叫到自己身边,有气无力的说:“好妹妹,不要哭。人生是美好的,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我只是走的早了些而已。”刘红停了一会儿,接着又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的时间不多了,姐姐有一事相求。”“姐,你说,只要我能办到,我一定办。”刘红说:“我走了以后,这个家就由你来操持了,希望你把它管好。你答应姐姐这个要求,姐死了之后,也就瞑目了。”说完,刘红的眼也湿润了。文倩流着泪,说道:“姐姐,你会好的,你会好的。”

刘红在住院期间,虽在特护之中。但是每天都由陈彬、文倩和莲香三人轮班看护。陈彬一般都在夜间值班。一天夜里,陈彬帮她按摩完,刘红握住陈彬的手,她双眼盯着陈彬有气无力地说:“陈彬,对不起你。我没能陪你走完人生全程。”陈彬说:“老婆,你错了,而是我对不起你,我没有照顾好你。我原来打算送走文倩以后,就让你退休,来西安好好休息。可是我没有想到你一下就病倒了。”“不,不,我得了这种病,可能要丢下你和女儿,我对不起你。”刘红说到这里,俩人抱在一起失声痛哭起来。过了一会儿,俩人都平静了。陈彬说:“老婆,我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无能为力挽救你的生命,死亡一天天向你逼近,你要正确面对。人都是要走的,只是有早有晚。”刘红说:“陈彬,死亡无法逃避,这个我知道,但我有一事相求。”陈彬说:“你说吧,只要我能办到的,我一定满足你的要求。”刘红说:“我走了,你和文倩组织一个家庭,把莹莹照顾好,我也就瞑目了。”听到刘红这一番话,陈彬迟疑了一下,说:“噢!这个,你放心,莹莹我会照顾好的。至于我和文倩的关系,我会处理好的。”不知刘红听懂没有,看起来她好像累了,睡过去了。

莲香和有才来看刘红,并带来了她最爱吃灌汤包。刘红一下吃了两个,这是她住院以来吃得最多的一次,也是吃得最香的一次。吃完包子,莲香为她擦了嘴,洗了脸。刘红有气无力地对二人说:“多谢你们了,莲香成天陪着我,有才工作那么忙,也来看我。”有才听了忙说:“应该的,应该的,你一直是我们的主心骨。”莲香说:“大姐,我们之间不分彼此,还客气什么。大姐,你还有什么要我们办的,我们一定办到。”刘红说:“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唯一放心不下的是莹莹,我希望陈彬和文倩重新组织一个家庭,这样对谁都好。”莲香说:“这个你放心就是了。”刘红听了,摇了摇头说:“我不放心呀!”有才和莲香不明白刘红的意思,互相对视了一下,有才说:“这有什么不放心的,这事包在我身上好了。”

有才和莲香回家以后,俩人反复琢磨刘红说的“我不放心”这句话,她有什么不放心的。在他们俩人看来,如果刘红走了之后,陈彬和文倩走到一起,那是天经地义的事,这几年俩人的表现完全可以说明这一点。

刘红住院第一百二十天便撒手人寰,她走得很平静。刘红的追悼会举行得隆重而庄严。除了水岭医院,水岭县委县政府也派人参加,刘红的许多患者也来了,专区中心医院也派人为她送行,大家希望她一路走好。

刘红英年早逝,她带着极大的遗憾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她不愿离开自己钟爱的事业,她没有把女儿抚养大,她没有侍候好爱人……

刘红的死,对文倩刺激很大。文倩大哭了一场,很长时间陷入痛苦的阴霾之中。

刘红的死给了陈彬很大的打击,陈彬一连几天米水未进,躺在床上,也睡不着觉。陈彬想的很多,老天爷对我怎么如此不公。人生四大悲事,‘中年丧妻’让自己摊上了。他回忆着自己这一生走过的路:爱情算是对自己打击最大的一件事,和文倩的分道扬镳,差点毁了他的一生。来到水岭,工作中也有过命悬一线的惨剧。遇到刘红,她用爱心打动了自己。成家以后,家庭生活虽不是充满阳光,但总算和谐。刘红对家庭的爱心,对工作的责任心让他敬佩。虽不能说她是一个海纳百川的人,但她对自己的一些决定和做法还能容忍。可贵的是她对文倩这样的“情敌”也能做到包容和接纳,作为女人,不能不说伟大。特别是她能够坦然面对死亡,这都是不多见的。陈彬思来想去,最遗憾的是,自从俩人结合以后,刘红一直忙于工作和照顾着这个家,没有享过一天福,她走的太仓促了,觉得太对不起她了。自己没了老婆,孩子没了妈妈,尤如天塌地陷一般。他六神无主,刘红的音容笑貌不时的出现在他的眼前,出现在他的梦里。

几天以后,老爸老妈劝他吃饭,才勉强起来吃了一点。两个礼拜以后,陈彬才恢复了正常生活。他怕女儿过于伤心,常陪着女儿散步,给女儿讲人生的哲理。

文倩为失去这个大度的姐姐刘红,着实悲痛了好长时间。然而在悲痛之余,接下来她想得最多的就是和陈彬的婚姻问题。在一般人看来,陈彬和自己结合那是板上钉钉子的事了,可是她并不乐观。这天晚上,她打开了二十年前两人分手后陈彬给自己的信。

文倩:

你好。

我是在用血和泪给你写这封信。我们经营了六年的爱情,没想到在关键的时刻成了泡影。可谓: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

也可能是我或者与我有关的某些人和事伤害了你。但你也应允许我给你解释清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那时你仍不回头,我也就心甘了。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关系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断了,我是无法接受的,这对我的打击太沉重了。

文倩,我知道,这个时候我怎么解释都于事无补,也挽回不了你的心。但我该说的一定要说,以便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文倩,苍天作证,大地作证,我是爱你的,我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的事情。为了证明我对你的忠诚,也证明我的清白,我决定:从今天开始,在“七年”之内不谈恋爱。也就是说我等你“七年”,再给你“一次”机会。只要你能回到我的身边,我什么都不在乎。

我的工作地点是:陕西省水岭县综合学校。祝

你愉快,一切顺利。

陈彬

1970年7月2日

这封信,文倩一直保存在身边。自从和高崇山离婚之后,她差不多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拿出来看看,看完之后,都要掉下心酸的眼泪。

今天她又看了这封信,和以前的感觉有些不一样。以前多是自责、痛苦、流泪和绝望。而今天她似乎看到了希望,因为有刘红生前的嘱托。她仔细琢磨着陈彬信中的一句话:“只要你能回到我身边,我什么都不在乎。”

读到这里,文倩的眼睛蒙眬了,她擦了擦眼睛,心里琢磨着:他现在还是否“在乎”?因为时间已经过了好几个“七年”了。不知道他能否再给“一次”机会?文倩知道,陈彬是个感情细腻的人,他的用词绝不会随便乱用。他也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但他的感情也绝不会无原则的乱给,文倩陷入长时间的沉思之中。

刘红去世之后,有才和莲香把陈彬和文倩的婚事当作当前的大事来抓。他们要让这个破碎的家完整起来,让这个昔日的恋人重圆旧梦,尽快进入角色。于是俩人便去了陈彬家,把自己的来意告知陈彬。有才说:“人死不能复生,刘红走了,活着的人还得好好活着,还得恢复正常的生活。家庭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的,缺一都不完美。文倩是你大学里的初恋情人,现在该考虑你们结合的事了。”陈彬说:“有才呀!现在不是谈这事的时候,因为刘红还活我的心里。就是谈再婚,文倩也不是我的选择。”

陈彬此言一出,让有才和莲香大惑不解。有才瞪着大大的眼睛凝视着陈彬,半天不知说什么好。因为在他看来根本不成问题的事,竟然成了问题。有才问:“我知道,刘红刚过世不久,谈这个问题是早了点。但是你说再婚,文倩不是你的选择,这个我不理解。十几年来,文倩让你牵肠挂肚,你甚至不顾自己的前途,冒了极大的风险为了她而辞职经商,咱们从寻找到帮她治病,费了多少周折,耗了多少时间,花了多少银子。我深感你们俩人情深似海,现在是你们美梦重圆的时候,你却是这番态度,让人实在费解。这不是叶公好龙,这是什么?”

“叶公好龙?”陈彬当然不认可。他说:“你说的不对。因为以前她受到社会上的不公待遇,她的人生走到了绝境,我是同情她,才拯救她。也正是这同情的力量在支撑着我,让我冒了极大的风险。但是同情不等于感情,更不等于爱情。”

陈彬这么一说,有才无话可说了。等了半天,莲香说:“大哥,救人救到底吗。她来西安,对刘红照顾的那么认真、仔细、体贴、周到,可以说她已将功补过。你不接纳她,难道还要让她再走吗。如果让她再走,其后果可能不堪设想,你这几年的辛苦可能要付诸东流了。”陈彬说:“原则问题决不能让步。她照顾刘红,我很感谢。我们虽然不能成为一家人,但我们依然是朋友。当然她对我的关心,我心知肚明。我还是一如继往的帮助她,让她的后半生衣食无忧。至于她住西安,还是回武汉,这要看她的意愿。她如愿意工作,可以参与飞龙公司的管理。”有才和莲香没有说服陈彬。

刘红走了以后,文倩没有回武汉,她要留下来照顾莹莹。莹莹虽然失去了母亲,在悲痛之余,她又很快得到了母爱,可以说莹莹受痛苦折磨的时间是短暂的。在家里,文倩一切围着莹莹转,百般呵护着她。莹莹的起居全由她打理,就像照顾自己的女儿。莹莹正上小学,文倩还全面负责莹莹的学习。哪门功课好,哪门功课差,该怎么辅导,她比老师还要清楚。文倩整天忙忙碌碌,她倒觉得这样的生活既充实,又有乐趣。

两个昔日的恋人,现在各自独居,有才和莲香也无计可施。两周以后,有才和莲香去了文倩家,想安慰安慰她。此时,文倩正在为莹莹洗衣服。有才说:“文倩,这一段时间过的咋样?”文倩说:“挺好,整天忙忙碌碌,有事干,很充实,基本上像一个正常人的生活了。”莲香问:“大姐,你的身体已经痊愈了,生活也正常了。但是还有点美中不足,你说是吗?”文倩回答说:“当然啦,一个家,缺男不行,缺女也不行。”有才听了文倩的话,试探性的问:“文倩,你的家缺一个男的,我给你介绍一个好吗?”文倩听得出来,和陈彬结合是不可能了。于是她说:“谢谢,不用了。我看现在这样挺好的,除非陈彬,别的男人不考虑。”莲香问:“大姐,如果陈彬大哥找别的女人,你不介意吧?”文倩说:“要说不介意,那是假的。我欠他的太多了,我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把他的女儿抚养好。让他无后顾之忧的去干事业,也算是对他的一种偿还吧,我就心满意足了。至于他娶什么女人,那是他的事。要娶就早点办,但愿他娶一个好女人,能照顾好他的好女人。”

文倩心里也很平静。她知道自己的错误是不可原谅的。但是她有一个请求,那就是留在陈彬的身边。让陈彬永远在自己的视线里,她就满足了。

一个月以后,文倩参与了飞龙公司驻西安办事处工作,和莲香搭伴,一个会计,一个出纳。

刘红走了,陈彬心里遭到严重创伤,到了悲痛欲绝的地步。数月以来他仍走不出这个阴影,整天郁郁寡欢。他反思着自己,有句俗语说的好:“当你拥有它时,你不知道珍惜。当你失去它时,觉得很遗憾”。不错,当刘红活着时,虽然她不过问自己的工作,但有她撑在那儿,我陈彬就可以无忧无虑地去干事业。现在她走了,就好像擎天柱倒了,天塌了,他无心干任何事了。他常想起苏东坡写的思念亡妻的诗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为此,他常以泪洗面。

腾飞公司经过一年多的筹建,几个主要生产车间基本达到了生产条件,未完的项目正在收尾。第一个科研项目的试制图出来了,正在备料阶段。从山东调来的人员基本都到岗了。

俗话说的好,隔行如隔山。有才毕竟是学地质的,搞机械制造,总觉得力不从心。他最怕的是做出错误的决定,给公司造成损失。所以他希望陈彬早点出山,好把这个重担还给他。要让陈彬早点上班,就得让他从痛苦中走出来,就得把这个家圆满了。既然他不愿意和文倩结合,就得给他另找一个。有才常和工程大学打交道,学校里的女教师女学生很多,也不乏相貌和学识出众的,要找一个理想的应该没有问题。于是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杨副校长。有才给杨副校长提了几个条件:第一,漂亮。第二,未婚。第三,年龄不得超过三十五岁,第四,大学本科。

杨副校长接受了这个“任务”以后,开始琢磨了,他第一个想到了校宣传处的赵迪,论长相,全校一枝花。论年龄,三十二岁,未婚,符合标准。学业,北京某重点大学文科毕业。她是学校退休教授赵毅的小闺女。由于择偶条件高,错失良机,耽搁了。赵教授及老伴为之着急上火,常托杨副校长帮忙。

陈彬的事迹在学校广为流传,他在教职员工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现在腾飞公司又和学校合作搞开发,当杨副校长把陈彬的情况给赵教授谈了后,赵教授及夫人当然愿意。特别是老伴,看到了女儿有了出头之日,这真是个天大的喜事。赵迪当然也同意,她曾参加过那次创业座谈会。她对陈彬的印象是:气度不凡,大智若愚,精力充沛,思维敏捷。陈彬当然成了她的心中偶像。

为了促成这桩婚事,杨副校长特别告诉赵教授说:“由于俩人年龄差距较大,怕陈彬拒绝,我和王总的意思是先不给陈总挑明,让俩人先接触,慢慢有了感觉,就好办了。”接着他对赵迪说:“在你们接触期间,一要自然,二要不卑不亢,三要亲和大方。总之你是主角,怎么表演全靠你自己把握。从下周一开始,你的工作就调到了腾飞公司,职务是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兼秘书。”

时间是医疗心理创伤的最好良药,一点不假。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彬原来烦燥的心情渐渐平静了,工作的欲望慢慢恢复了。

今天他想看看公司的运转如何,便去了公司。到了办公室,刚坐下来,一个年青女人彬彬有礼地递给他一杯茶,并说:“陈总好。”陈彬有些愕然。有才忙来解释,才化解了彼此的尴尬。

陈彬还没有正式上班,只是有时来公司处理一下难题。只要有机会,有才和杨副校长就想法设法找机会让陈彬和赵迪接触。

这天,陈彬又来了,临到下班的时候,有才通知陈彬参加全国发动机协会举办的展览会,地点北京。目的:一是让他散散心;二是让他长长见识。当然有才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给赵迪和陈彬创造接触的机会。

出发的那天早上,有才开车来接陈彬,并把他送到西安火车站。刚下车,赵迪便迎了上来。有才马上解释说:“让赵主任也去吧,她年青,会议肯定有许多资料,她可以帮你整理。”有才先斩后奏,陈彬还有什么可说,只好这样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