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之贾琏你大胆地往前走》第68章 第 71 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皇子的景明宫,辛诠宁烦躁不安,娴妃强装镇定,众宫女太监大气不敢出。

娴妃把外人都撵走,只留下几个心腹太监宫女,贾琏一到,顾不得许多礼节,急急先问道,“辰明,陛下的身体?”

现在这种情况,若是庆惠帝真的撒手归西,一直无权无势也无人、光杆司令一个的辛诠宁即使勉强坐上那个位置,也会坐不稳,最好的结果就是当个傀儡。但他那三位哥哥肯定不会甘心一辈子做个王爷,低人一头。

而册封太子的圣旨已下,从法理上来说,辛诠宁才是第一继承人。别人想要上位,必须先把辛诠宁这个庆惠帝亲封的太子干掉。

辛诠宁已经没有退路。

他若是不直接登上那个位置,快速掌握局势,那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还有娴妃,皇后和杜贵妃等也绝对不会放过她。

所以,此时的娴妃急了。

以前是为了自保,不敢拉拢人,只说事到临头慢慢筹划,却是没有想到,皇帝的身体竟然要不行了。

娴妃苦笑,她再有聪明才智,在后宫中倒能游刃有余,因为后宫只需要取悦庆惠帝一人就可;可到了外朝,各种势力错综复杂,仅仅够资格上朝的就上百人,更不要说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官员,她取悦庆惠帝那套就没用了。

前朝和后宫,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职业和行当。

她玩儿得转后宫,不一定能叫前朝的人心服口服。

官员们也不是傻子,怎么会空口白牙地抛弃掉势力极大的三位皇子,跟着个什么都没有的光杆儿皇帝混呢?

被架空的皇帝挺多的啊!

即使贾琏,也是在她证明了她可以帮他的情况下,才愿意投靠的。

更叫她害怕的是,她听到皇帝偶感风寒的消息后,去了勤政殿,殿内的李宝荣却说,皇帝已经歇下了,不叫外人打扰。

这更叫她着急,难道皇帝真的要驾崩?

她急,六皇子自然也急。他手里能用的人,除了前几日才确定立场的贾琏,并无一个。

今天接到圣旨听到流言后,他派了好几个小太监把所有师傅都找来,但结果呢,来的只有贾琏一个。

贾琏倒是挺理解那些人,他是知道原著,知道后事,才敢来。

若是不知道原著,辛诠宁势力单薄,皇帝立即就要驾崩的传言甚嚣尘上。即使太平年景,政局再平稳,政变的概率再低,那也是有可能发生政变的,特别是在双方势力悬殊的情况下。此时,贾琏还敢不敢来,他自己心里也没谱。

但既然知道了原著,来就对了。

面对娴妃和辛诠宁苍白的脸色,贾琏先问了娴妃,“娘娘可到勤政殿去过了?”

娴妃猛点头,“去过了,李宝荣说,陛下年纪大了,处理了一会儿政事累了,歇下了,不叫任何人打扰。”

就是这样她才着急。若是能见到庆惠帝,能亲眼看到他的身体情况,她也不至于这么不安。

“师傅,怎么办?”娴妃说完,辛诠宁又死死握住贾琏的衣襟,心慌意乱地问道。他平日再沉稳,到底只有十三岁,经的事儿也少,此时不免失态。

贾琏当然知道皇帝不可能此时驾崩,倒是还算镇定。望着他们两人慌乱的眼神一笑,先安抚道,“外面那些都是传言,既然是传言,那就只有一半的可信度。我们可以猜测,但不必太过惊惶。要知道,一慌之下,必定行为失当,那时候,就会做出不可饶恕的错事。越是这种情况,越不能乱。我们都没有退路,只能朝前看。”

娴妃深深看辛诠宁一眼,在贾琏沉着的目光下,倒是渐渐冷静下来,紧握的双手慢慢松开,缓缓点头道:“辰明说得对,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慌,倒是本宫失态了。”

“但是,”一旁的辛诠宁却不如娴妃那么乐观,依然紧紧拽着贾琏的衣襟,说,“师傅也说了,只有一半可能性...”

还有一半的可能,庆惠帝的身体真的不行了。

娴妃一听此话,脸刷的又白了。

贾琏也皱眉,原著剧情改变了许多,虽然只改了和贾家有关的人,但蝴蝶翅膀会不会扇到皇帝这边,他也拿不准。

贾琏强压下心中出现的一瞬间的惊惶,强迫自己镇定。

他已经来到了景明宫,全京城的人都看到了,皇后和那三位皇子肯定也都已经知道,现今的他,在别人召而不来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景明宫,已经成了铁杆儿的六皇子党,这个标签想摘也摘不掉,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又仔细想了想,庆惠帝对朝政的控制力一向很强,若是想要政变,必须要有兵,京营节度使是王子腾,贾琏的的老丈人,一向效忠庆惠帝。

想到这里,贾琏忽然一笑,望着紧张而诧异的娴妃和辛诠宁,笑道:“我们倒是多虑了。娘娘且想想,京营节度使是谁?”

娴妃和辛诠宁倒是反应很快,愣过神之后,同时拍手,脸上重新恢复了血色,笑道:“哎呀,倒是忘了这一点。”

只要是京营掌握在贾琏一系手中,那就无事。

“好了,无事了。”娴妃长长舒了口气,她的后背衣裳全都被冷汗浸湿了,此时凉的彻骨。

“但,”辛诠宁对前朝的理解显然比一向只在后宫混的娴妃要深,依然苦着脸,“虽然你们是亲戚,他肯听你的吗?”

这个问题,贾琏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这种事情,王子腾即使有了倾向,也绝对不可能轻易告诉贾琏。

贾琏望着脸色再次惨白的娴妃,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沉思片刻,忽然问娴妃:“这几日,陛下叫过几次太医?”

“药方?”娴妃猛地睁大眼睛,帝王的药方是机密,并不会随意给外人看,包括皇后。

“不是,”贾琏摇头,看药方是找死,而是说道,“只需要知道太医进宫的次数就行。”又看向辛诠宁,说,“我教过你数学,也教过你数学分析。若是陛下的身体真的有什么大的问题,那太医的进宫次数必定频繁。”

贾琏的话没说完,辛诠宁忽然恍然大悟,脸色终于红润起来,拽着贾琏衣襟的手也主动松开,笑道:“我明白了。”

一旁的娴妃依然满头雾水,问:“什么明白了?”她不太明白。

于是辛诠宁耐心为自己的亲娘解释道:“若说父皇是重病,那太医进宫的次数必定频繁,进宫的人数也必定会比平日多。但现在呢?并没有听说太医院的太医全部进宫的消息,也没有听说哪位太医频频出入勤政殿的消息。这个流言,是今早上册封太子的圣旨下了之后才忽然有的。我想,那些流言大约是那些人不死心放出来的,父皇的身体并无大碍。至于李宝荣不叫母妃进去?”辛诠宁想了一会儿笑道,“母妃大约一急就忘了,父皇每到这个时间,都是要歇一个时辰的。”

“原来这样。”娴妃大口喘气,看来或许真是虚惊一场。

这样就好,此时的她是绝对不希望看到庆惠帝驾崩的。

辛诠宁分析完,真心诚意地来在贾琏面前,深深鞠了一躬,感激地说道:“师傅的恩情,我记下了...”

“先别说这些,”贾琏摆手打断辛诠宁的话,在娴妃和辛诠宁疑惑的神色中,指着自己的衣服说道,“你把我的衣裳抓成这样,总得赔一件给我吧?你知道的,我家里的钱都是我家奶奶管着,想换件衣裳都得先上报。”

“哈哈哈,”娴妃一听,捂着嘴笑得花枝乱颤,一边笑一边对辛诠宁说,“看你师傅说的怪可怜的,赔他件衣服,叫他好回家交差吧。”

贾琏并不缺那件布料,六皇子也知道贾琏不是要什么赏赐,只不过刚刚气氛沉闷,贾琏如此说,活跃一下气氛而已。

六皇子果真叫小太监去拿衣服,此时的他不再是紧张地话都说不稳地情况,沉稳冷静,倒是很有太子的派头。

“师傅这件衣服,看手艺像是...”

辛诠宁一句玩笑话还没说完,忽见一个小太监满头大汗赶来,朝娴妃和辛诠宁见了礼,就急急对贾琏说道:“贾大人还请快回家,您的父亲,刚刚去世了。”

“什么?”贾琏大吃一惊,刚刚放下的心重新提起。他来的时候,贾赦不是好好的么?怎么会?

现在不是思索这些的时候,贾琏忙朝娴妃和辛诠宁告辞,两人没有挽留,叫他赶紧走。

贾琏一走,辛诠宁紧皱眉头,望着空空如也的殿门,叹一声,说:“倒是我害了师傅的父亲。”

娴妃也是一叹。

贾赦的身体什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若是不出意外,不说再活个七八年,活个三四年不成问题。

现今,却忽然死了,还是在庆惠帝下旨册立太子、贾琏为辛诠宁出谋划策的时候,说没有问题,任谁都不会信。

就是不知道到底是哪方下了手。

两人静默片刻,辛诠宁又找来报信的小太监,问当时的详细情况,当听说贾赦是因为要骑贾琏的马,被踢死了之后,一下子怔住。

一旁的娴妃再次握紧双手,“这么说,他们的目的,不是杀贾赦,而是想要杀了辰明?”

贾琏的作用可比贾赦大多了,贾琏一死,辛诠宁将彻底成为孤家寡人。

“这...”辛诠宁也是胆战心惊。随后又庆幸,幸好,幸好因他催的急,贾琏换了马。

之后,他找来他的心腹大太监汤升,说:“你去荣国府,看看怎么回事儿,一有消息,立即来报我。”

汤升答应一声,就要走,还未转身,辛诠宁忽然又叫住他,沉思片刻,吩咐道:“多带几个人,若是师傅有什么不理智的举动,想办法拦住他。再告诉他一句话,”辛诠宁咬咬唇,狠狠心,说,“告诉他,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师母肚子里的孩子不能没有父亲。”

对于贾琏的脾气,辛诠宁知道一点儿。倔起来,天王老子都拦不住。

他并不知道贾琏和贾赦的感情并不深,只以普通人对父亲的态度推测贾琏知道真相后可能会有的反应,觉得贾琏可能会找三位皇子其中之一报仇。

若是杀掉个皇子,贾琏少不得为那位皇子抵命。

此时的贾琏对他很重要,他不想看贾琏为了贾赦而身陷囹圄。

汤升瞥一眼辛诠宁,见他无话说了,这才离开。

等汤升一走,辛诠宁又看向娴妃,“母妃,师傅这一来,恐怕得丁忧了。”

贾琏作为贾赦的亲儿子,按照规矩,必须丁忧三年。

这三年,贾琏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娴妃也是无奈,心里虽然也担忧,但还是安慰辛诠宁,“你师傅是个性情中人,对你好,那是真的毫无保留地对你好。这一点,我看得出来。你放心吧,他即使丁忧,也一定会帮你安排好,不会叫你被人欺负了去。”

娴妃虽然手中无人,有些事情看得却清,辛诠宁望着门外的蓝天,叹口气,现今只能这样了。又冷笑,他那几个哥哥这一着,还真是狠,无论能不能杀了贾琏,却都是能困住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