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那年那夜天正蓝》第四十一章 化装侦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冼所跟严明说过整个局里都没有卧底以后,看严明仍旧坐在他的办工作桌前,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

无奈之下,冼所挠了挠头,说:“卧底呢,咱们这里是没有的,不过化妆侦查还是有的。”

化装侦查和卧底的二者之间的区别,严明还是懂的。之前入警培训的时候,警校的老师有讲过这个问题。

卧底呢,需要经过特殊训练,然后经过特殊的方法,打入到敌人的内部去,把自己伪装成敌人的样子,以此获得敌人的核心秘密,选拔和使用上,有点类似特工的意思,但与特工又有区别。

特工往往是独自作战,而卧底则有一个专门的外围小组配合其开展工作,并保护其人身安全。

化装侦查则不然,理论很复杂,但举个例子简单一说,大家立马就明白了:化装侦查就是伪装成另外的身份,例如公共汽车上的反扒民警伪装成乘客。化装侦查不需要掌握特殊的技巧,会简单的化妆,甚至不会化妆也成。同时化装侦查也是侦查中常用的技巧之一。

严明听到卧底干不成了,本来有些气馁,但听到冼所说出了“化装侦查”四个字,却立马变的像个好奇宝宝一样,追问冼所:“什么样的化妆侦查任务?”

冼所看到严明这个样子,叹了口气:“这有份举报信,你看一下。”说着点了点面前的一个信封。

严明伸手拿过信封,抽出举报信看了一遍。

抖了抖手里的信纸,抬头问冼所:“就这事?!”

冼所端起茶杯,拿起杯盖拨了拨茶水上并不存在的茶叶沫,抿了一口后道:“你不想去?不想去那就算了。”

说完放下杯子欲拿回举报信。

严明身子往后一缩:“别呀,我去。”冼所听了严明的回答:“那成,你先去准备准备,接我电话通知之后你再去”,说完问严明:“还有别的事吗?”

严明摇了摇头:“没有了。”冼所听严明这么说以后,举了举杯子,严明就明白这是送客的意思。

随后严明拿着信封就离开的冼所的办公室。

回到办公室的严明,脑海中回想着举报信的内容。举报信是一位妇女写的,信中举报她前夫赌博。

这位妇女是严明辖区的居民,对于她的情况严明大致有些了解。这位妇女姓高,单名一个萍字,家中只有两姐妹,她是老大。这个高萍是本地一家著名卤菜馆的老板,她妹妹也是做卤菜的,但是没有她家的卤菜做的好,不过也算是小有名气。

两姐妹之间交了恶,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程度。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事还得从高萍她们家做卤菜的手艺上说起。

高萍她家祖上据说出过御厨,真事假事现在已经不可考了,但是他家卤菜做的在本地那是一绝,特别擅长做的是卤鸡。

一般人做的卤鸡,多数做不好鸡腿肉和鸡脯肉,卤出来的肉质一般不含汁水,肉质有嚼劲的吧,口感偏柴偏干,汁水多的吧,往往又肉质糜烂而没有嚼劲。她家的高氏卤鸡则不同,做出来的那是酥香薄脆,油而不腻,肉质紧绷却又入口不柴。完美的平衡了嚼劲和汁水,再加上每天只做十只鸡的规矩,因此在本地生意十分火爆。

很多人对高氏卤鸡每天只做十只鸡很是诟病,但高氏卤鸡之前的掌门人,高萍的父亲高老爷子说这手艺是打大明朝那会,从皇宫大内传出来的,做的就是个规矩,打他祖上起就是只做十只鸡。

但是据本地老人讲,以前老高家没有这个规矩,解放前老高家的金字招牌就是“大内御厨”,什么卤肉都做,不是只做鸡。

后来破四旧的时候,高老爷子被定性为“封资修”中的封建顽固份子。一开始的时候,批斗、游街都是本地的乡里乡亲,多少手下会留二分面子。

那时候没敢再说自己的御厨,但是这个卤鸡还是照做的,偶尔还兼做卤圆鱼(鳖),每只仅售三毛钱。

只是后来形势一天比一天严峻,直到后来高老爷子这个所谓的“大内御厨”,被北京来搞串联的“革命小将”,在批斗的时候高喊“铲除一切封资修余孽”的口号声中打断了一条腿之后,高老爷子整整十年没做过鸡。

再后来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放开市场以后,看着周围的人纷纷发家致富,特别是县里把那些个万元户树立成发家致富典型,在县领导陪同下,披红带绿、敲锣打鼓的游街表扬以后,高老爷子也动了心思。

他也想当万元户,也想风风光光的让县领导陪着自己游街,更想恢复祖上的荣耀。

于是他开始试着继续做他的高氏卤鸡,但是高老爷子对过往的黑暗时光还是心有余悸,生怕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再来一场运动。“大内御厨”的招牌是不敢再用了,并且高氏卤鸡也有了这么条所谓的“每天只做十只鸡”的“祖训”。

高老爷子的一辈子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他家祖上倒是真有一条祖训,不过不是关于做鸡的只数的,是关于做卤菜手艺的。

祖训规定做卤菜的手艺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传长不传幼,如有违祖训,必定遭血灾。”可是这高老爷子没有儿子,这就让他犯了难了。

年轻那会吧,想着反正还年轻能生育,不愁儿子的事。没成想遇上了十年浩劫,期间一家人天南海北的分散着,等到磨难结束全家团聚了,自己也没那能力再要孩子了。

后这事成了高老爷子的一个心病,后来在老伴的开导下,高老爷子觉得新社会就得有新社会的活法,人不能恪守古训等着手艺失传。

于是他决定招上门女婿,经过精挑细选之后相中了一个小伙子,大女儿跟这小伙子也挺对眼,俩人也觉得合适,于是婚后高老爷子就把卤鸡这门手艺传给了大女婿。

没成想,小女儿高菲不愿意了。高菲的丈夫是她自己自由恋爱认识的,两人谈了一个星期就结婚了。高菲的丈夫是本地有名的大混子,因为她的婚事高老爷子气的大病一场,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才好。

高菲说既然大女婿能学,为什么同样是女婿的自己的丈夫不能学,在家大闹一场,气的高老爷子又病了一场。

最后拗不过二女儿,高老爷子也同意把手艺交给二女婿,可二女婿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惯了,并不想学这手艺。在高菲又闹了一场之后,自己终于如愿以偿的学会了手艺。

等到高菲学会技术之后,高老爷子自己在家大醉一场。据她老伴讲,喝醉了的高老爷子对着祖宗的神位边哭边扇自己耳光,他觉得自己把祖宗定的规矩败坏光了,百年以后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所以要把自己脸打肿,这样祖宗以后就认不出来自己,也就不会怪罪自己了。

高老爷子虽然在祖宗神位前跪了一夜,声称自己把规矩坏完了,可是卤汤药中最关键的那一味,高老爷子却没有完全告诉二女儿高菲。

高菲又去闹了一场,高老爷告诉高菲:“闹也没用,因为大女婿也不知道关键的那一味料是什么,只有我知道,再闹,我死了就带到棺材里,谁都别想知道。”

高菲尽管不甘心,可是高老爷子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再加上据她了解,大姐夫确实不知道卤汤的配方,也是用完以后才从高老爷子那里领取卤汤,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虽然说卤鸡的手艺是一样的,一开始两家的销量也都差不多,可慢慢的这市场反应却不一样,大家普遍评价大女婿的卤鸡要比二女儿的好吃,久而久之二女儿的卤鸡店竟然无人问津了。

这就让高菲就坚持认定高老爷子藏了私,卤汤肯定给的是不一样的,叫上他们家大混子竟然打上高老爷子家去。高老爷子一气之下,血液冲脑一下子过去了。

这让高菲当时就傻了眼,高萍知道之后跟高菲打了一架,因为这事高菲不占理,他家大混子也不敢帮手,眼睁睁的看着高菲被高萍痛打了一顿。

然而高老爷子已经故去了,就算打死高菲,高老爷子也不可能再活过来。等到办完丧事之后,两家就算是彻底断了来往。

你以为这就是结束了?不,这其实只是个开始。

因为高老爷子的故去,卤汤药中最关键的一味是什么,大家都不知道了。

尽管高老爷子故去了,尽管两家都不知道完整版的卤汤药配方。可是大女婿家的卤鸡销量依然比二女儿家的卤鸡卖的好,她家的店依然门可罗雀。

据她私下里了解的大家伙的评议,都说大女婿做出来的卤鸡口味,跟高老爷子当年做出来的卤鸡口味是一样的。

这就让高菲觉的高老爷子肯定是瞒着自己,把手艺教给了大姐夫。

可是她又不敢直接上门去找大姐讨要,毕竟她可是气死了自己的爹,先天的就亏着理。如果敢去问大姐要配方,挨揍都是轻的。

可是不要卤汤药配方吧,高菲又觉得不甘心,毕竟这是自己爹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凭什么让大姐家独占呢?!

于是围绕着这份卤汤药,高菲又动起了坏心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