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走向边关》第十二章 军训前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

九月份即将迎来大江南北的开学季。学院每年会承担周边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军训任务。通知下来了,二队今年担负的是延安大学,需教官30名,西安理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需教官10名,其余人留守。

谁去谁不去?有什么标准条件?听说下周就要定人,这个周末大家都在议论。

“亮亮,你想不想去军训啊?”卫家梁跑到五班来问李亮亮。

“军训很锻炼人,队长要求肯定很高,我想跟他混去。”李亮亮边敲着键盘边回答。

“受虐狂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好吧,就当你很上进。”卫家梁一边翻着他书架上的书一边聊着。

李亮亮反问:“那你呢?”

卫家梁回答:“我也不知道,又想去,又怕去,也不知道到底是去好呢还是留守好。”

李亮亮说:“我倒感觉做人简单点,这一年我的目标就是提高自己,所以哪里热闹我去哪里,哪里有追求我去哪里,哪怕天天挨收拾。”

卫家梁顺手拿起亮亮桌上的条令学习本,在手里摇晃着说:“谁有你那么耐操啊,你那条令和党章整整抄了厚厚一本子了,我看还是没抄够!”说完随手扔到亮亮桌子上。

“唉,你还真说对了,我还真学上瘾了。我发现这党章和条令啊,确实像队长说的那样,都是经典著作,里面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再一次学习党章,自己都为自己是一名党员感觉很自豪,也为自己作用发挥不好感觉到羞耻;还有那条令,其实都是我们作为军人最基本的行为和养成规范,是部队建设的依据,刚开始确实很逆反,现在很享受。”李亮亮停下手中的键盘,边说边翻他的条令学习本,一脸的成就感。

“好吧,你骄傲,这一个波次学完了,你赶紧再变着花样犯错误,把你心爱的条令再抄上个三五遍。”卫家梁取笑着说。

“啊……卫家梁!你大周末的是不是来招打!队长是换着招法的变态,怎么会让我只学条令呢?他肯定会给我新的学习计划的!”李亮亮起身一个反手別臂瞬间就把卫家梁脖子掐住,按到衣柜上,卫家梁一个劲地求饶。

旁边的安明远还是在看书,李亮亮问:“安明远,你想不想去军训啊?”

安明远斜着眼睛看了他一眼,嘴角又是那个轻蔑的一撇,说无所谓。

军训这种任务大家在上流院校都执行过,很锻炼人,但也确实很累,从早到晚不停的下口令训练学生,是个体力活,也更是个脑力活。再说了,队长带着大家去,万一有什么漏洞,少不了挨收拾,远离他还来不及呢。远离他,至少思想上是放松的。

在操场的台阶上,邹天来和鲍犇、边灿在等任飞扬他们几个踢足球,也在讨论着军训的事。鲍犇边压腿边说:“我不想去延安军训,如果教导员去,那我肯定去,避开队长,能过一天好日子算一天吧。你俩肯定想去吧?”

邹天来边活动身体边说:“我想去,留在这个村子里一天闲死、闷死,还不如出去玩玩,人多,热闹。小眼镜,咱们一起去延安吧,把自己的事干好,队长也不会没事找事的。”

向雨杰笑着说:“我就想图个清静,你去热闹吧。”

边灿说:“我也想去,最近看《平凡的世界》电视剧,我给你们来几句陕北民歌哦。正说着就站在台阶最高处唱了起来,羊啦肚子手巾哎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哟拉话话难……怎么样?够味吧?这次我必须去!留下来肯定会无聊。陕北是一片神奇的黄土地,我看过很多那里的书,我是个南方人,早就想领略一下北国风光的。”他势在必得的说着。

任飞扬拿着球过来了,说:“大老远就看见边灿站在那台阶上张牙舞爪的,是抽啥风呢,赶紧开始吧。”

难得一个晴朗的周末,一帮子人奔跑在操场里。

队长和教导员也开始盘算着军训的事,还有一周时间,要赶紧把人定下来,利用点滴时间进行准备了。教导员家属临产,这次军训肯定去不了。延安需要的人多,队长肯定得去延安。理工大学的十个人由一名教员带队。至于后留人员,上级刚刚下达了任务,担负应急处突科目演练示范科目,为全院作示范。三个点位,当务之急就是抓紧时间配备骨干。十月初院里要体能测试,所以去军训的人都要是体能靠前的。

所需四十名教官,就取下周五体能考核前四十名。两个月的时间,通过轮流值班,人员的底数基本摸清了,骨干的框架基本能搭起来了,三个点位的负责人,两个队干部也基本心中有数。军训对全队人员都是一个极大的锻炼,当一群被管理者站到管理者的角度去开展工作后,被管理者就会站到更高的层次来看问题,对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周五下午的武装五,大家都知道这是在选拔军训人员。邹天来拼死拼活跑了个三十八名,高兴的乐呵呵的。平时跑在后面的安明远竟然跑到了三十一名。李亮亮心想,这个家伙说无所谓,看来心里还是很想去的,不然哪来这么大动力跑这么快。

向雨杰和鲍犇跑在一起,有意控制着自己的速度,生怕进了前四十名,最终一个四十一,一个四十二,两个人高兴的感觉把握的刚刚好。

边灿原本体能还算中等,但他瘦小的身体,一披上那三十来斤的装具就压的跑不起来,前几次就是在四五十名徘徊,今天拼尽了全力,前面节奏还好,但中途岔气,怎么都提不起速度,等到身体调节好了,也快到终点了,落了个第四十三名。

鲍犇和向雨杰顾不得冲刺回来的气喘吁吁,笑着说:“恭喜啊边灿,跟我们一起后留!后留的生活也挺美好。”边灿白了一眼,放松去了。

邹天来说:“机会还是要争取的,找队干部通融通融,说不定有转机。”边灿一想也是。

晚上就去找了队干部。边灿说:“我有军训的经历,对延安很向往,武装五只是没发挥好。”

队长说:“我们是先定的原则,再选拔的人员,没有大的问题,这个人员基本就不变了。再说,我们了解到前面的四十个人也都是想去军训的。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其实你体质不错,但你每次跑步都不尽全力,导致提高比较慢,留下来好好练吧,学着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

意愿没达到,还被教育一番,边灿失落的回到宿舍,鲍犇笑着说:“没事,我和向雨杰陪着你呢。”

第二天,各点位负责人和军训人员名单定下来了,万林波负责延大军训,三班的郭桓负责理工大学军训,宁小海负责后留人员。

看见大家正凑在通知栏前看名单。

“oh yeah!”卫家梁一看名单上自己和李亮亮都是去延安,发一声感叹,转身赶紧去告诉李亮亮了。

边灿看着围在一起的人群,鲍犇和向雨杰拉着他说:“跟咱都没关系,别看了,回吧。”

过了一会,邹天来回来笑着说:“边灿,全班就剩你一个人了,自己玩吧,有人欺负你了,哥回来给你做主。”

边灿说:“你什么意思?”

邹天来说:“你不知道吗?咱们班鲍犇和向雨杰也都去军训。”

鲍犇说:“不会吧?我俩是四十一和四十二。”

邹天来说:“不信你去看啊。”

万林波进门说:“不用看了,你俩就是要去。我刚从队干部那里回来,宁小海要后留,还有一个要去住院的,你俩就递补了,咱们班都是去延安。”

鲍犇还是不信,拉着向雨杰一起去看,一会又回来了叹着气说:“去就去吧。”

大家都围着边灿,边灿哭丧着脸说:“再没有不去的了吗?再有一个我就递补进去了。”

大家都笑着摇头说:“你是后留人员里体能最牛逼的了,优秀啊。”

2

接下来就是繁杂细致的准备工作了,军训人员要围绕军训纪律、军训科目、军训安全进行准备。后留人员则要制定两周的课表,既有一日生活制度如何严格落实,又有上级赋予的示范科目,还有第二课堂活动,更有体能训练的具体计划。从准备工作就能看出军训并不是那么美好,后留的也不轻松。即将来临的日子,一眼都能看到,不管在哪里,结果都是很充实。

终于快分别了。二队始终是有很强的仪式感,在宿舍楼前,led屏上“分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学员二队军训、留守动员大会”的标题赫然醒目,两侧的黑板上分别粘贴着军训教官管理规定、留守人员管理规定和十四天的课表。在雄壮激情的二队队歌中,动员大会拉开了序幕,大家的身体随着队歌的节奏颤抖着、起伏着,又是一个仪式,简单而凝重有力,心随着歌声在聚合。

在队长的组织下,两所高校的军训教官挑应战,后留人员表决心,在这样的氛围下,每一个人都寻找着自己的定位,原先几个想偷懒的人都在这种庄严的场合里使劲的拚弃着自己的私心杂念。

“即将踏上延安那片红色圣地,我们的感觉是神圣的,内心是激动的。理工大学的教官们,我代表赴延大军训的三十名同志向你们发出挑战:一、比形象,看谁的军人形象气质好,能代表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二、比成绩,看谁训练方式好,训练效果佳;三、比纪律,看谁遵章守纪严,自我要求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说漂亮话,只干漂亮事,军训归来看我的。去延大的同志们,你们有没有信心?”万林波的挑战很干脆。

“有!有!有!”那三十个人使出全身的劲回答着。

“听了你们的挑战,我们去理工军训的十名同志也摩拳擦掌,接受你们的挑战,誓与你们争高低。此次去理工大学,既没有在营区的紧张氛围,又没有队干部的直接带领,但我们力量精悍,人员个顶个,必定会严于你们、高于你们,树好军人好样子,当好二队代表队,大家能不能做到?”三班长郭桓的声音尖锐的穿透着操场。

“能!能!能!”十个人的喊声因用劲过度身体都变形了。

“队干部不在,我们的要求会更严,标准会更高,自律会更强,在任何场所都当好二队的代言人!等你们凯旋而归的时候,我们留守的同志会很自豪的告诉你们:我们也是二队的骄傲,我们体能会有很大的进步。”宁小海代表后留人员铿锵有力的表着决心。

3

第二天是中秋节,在这个象征团圆的节日里,我们出发了。坐在驶向延安的动车上,跟队长坐一起的只能是万林波,这样的重任只能是他来担任了。大家大多在尽情的扣手机,只有邹天来鲍犇和向雨杰三个人坐在一排打斗地主。

只见向雨杰隔一会就站起来到大家跟前小声的说着悄悄话,说完总会引得大家一阵笑声。到了队长这里就错过去了。邹天来和鲍犇在一旁偷偷乐的,一副得逞的样子。几个回合下来,队伍里不时冒出的笑声,队长看的满脸疑惑。

直到向雨杰又站起来,刚走到李亮亮跟前,李亮亮就说:“好了,我知道你是个傻瓜,再不用过来了。”向雨杰愣在那里。

队长把他叫过来问是咋回事。向雨杰结结巴巴的说:“邹天来和鲍犇叫我打扑克牌玩呢。输了的惩罚是告诉其他人自己是个傻瓜。”

队长笑了笑摇着头说:“你跟那俩家伙玩,你还不傻一上午。走,我给你指导几把。”

队长过来,邹天来一个劲的说不好吧。队长说:“学习学习你俩高超的牌技。”就站在他俩的后面。其实也没给向雨杰指导什么,不一会邹天来和鲍犇紧张的额头上渗着一层汗。一轮下来向雨杰竟然赢了,邹天来输了。大家都在座位上等着邹天来过来说自己是个傻瓜,乐的哈哈大笑。

队长乘机问鲍犇:“一看你俩就在使坏。”

鲍犇说:“没有。”

队长说:“没有才怪,如果没有,输赢的概率是一样的,向雨杰怎么可能会连输四局?”

鲍犇笑着说:“邹大彪提前跟我定好了暗号。”

向雨杰一听说自己被玩弄,就开始跟鲍犇打闹着说:“怪不得我说不玩,你俩非拉着我玩,我跟你俩没完。”

事情败露,邹天来躲在旁边的座位上一个劲笑。队长说:“远离邹大彪,小心被捉弄。”大家都感觉,还是出来好啊,连队长都是心情都变得好了很多。

李亮亮拿出早上学校发的月饼,递给万林波一半。感慨的说:“这都第五个年头没有跟家人过这个象征团圆的节日了!”突然又感觉到不对劲,有个更老的老兵坐在旁边呢,就笑嘻嘻的问:“队长是不是很多年都在外过的中秋节啊?”

队长说:“十七个年头的中秋都没有陪伴过一个亲人,除了上学期间,其他的中秋节都是在大漠、戈壁、高原,在驻训、演习中和战友一起度过的。早就习惯了。咱们当兵的就是守卫老百姓过节的,到了部队你们就明白了。”

出了火车站,坐在驶向延大的大巴上,望着这座既有浓郁的陕北建筑特色,更有浓厚的革命印记,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感叹。时过境迁,沧海桑田,那一代人残酷的斗争已经烟消云散,他们宏伟的的革命理想实现了,我们幸福的生活着。要想有这种幸福的持续,就需要我们的守卫。李亮亮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感叹。

“队长!那是不是宝塔山?”邹天来兴奋的问着。

“哦!就是!巍巍宝塔山,悠悠延河水。宝塔山,延安的象征!”队长回答。

“队长,向雨杰会背《回延安》,可不可以让他展示一下!”李亮亮抓住机会起哄。

大家喊着好闹腾着。向雨杰也没有了以往那种羞涩和胆怯,大大方方的说:“好吧,来就来,我开个头,亮亮一会给大家来一首陕北民歌!”大家又是一阵起哄的喊叫声。

“心口啊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的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向雨杰深情的朗诵着,竟然都背记完了,大家一个劲叫好。他原不想跟队长来延安的,但是边灿那么想来却没来,这是自己的幸运。边灿说的对,应该很虔诚的来这座城市,来这所大学,所以在走之前自己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一个突发的起哄,却让向雨杰展示了自己的功课,自己都把自己带入了意境。车外车水马龙,一片喧嚣和繁华。但大家的脑海里则沉浸在“回延安”的场景里。

“该亮亮了,陕北民歌!”大家叫唤着。

李亮亮不好意思的站起来说:“引火烧身啊,我来之前看了不少关于延安的书,唯独没学陕北民歌,各位哥哥饶我一次,给我点时间,我学,回去的时候一定给大家唱!”

大家有的说好,有的不依不饶的起着哄。

“好了,安静啦。”队长发话了,瞬间就安静了。队长回过头跟大家说:“光顾着起哄,别错过了美景。大家看哦,延安是一座山城,独特的地貌和淳朴的民风,所以当年毛主席在艰难中带领党中央选择扎根延安,这段历史也是大家必修的功课。路边就是延河,刚过去的是宝塔山,宝塔山对面分别是清凉山和凤凰山,当时党的新闻宣传机关就设立在清凉山,凤凰山也是革命旧址。我们的队歌里有延安和延大,我们学院前身是抗大分校,我们是抗大传人,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就在市中心,延安是我们的老家。”队长像导游一样有些激动的给大家解说着这座城市。

“看来队长对延安比较熟悉啊。”延大接站工作人员说。

“也没有,以前来过五六次,都是参观见学来的,关公面前耍大刀了!比你们这些土著差远了。”队长回答着。

大家望着路边各种富有红色气息的路标,也不断的搜寻着。顺着延河一直往北,经过了王家坪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还没从革命旧址中回过神来,车已经驶入了延大校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