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达之究极技师》原创机 空中霸王改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发番号:无名称:RednessComet赤色彗星机型:宇宙-大气层内战斗用MA设计者:黄炎龙制造者:大天使号整备班出厂日期:CE71年2月20日全机尺寸:长32.63米,宽23.54米,高12.62米重量:49.2吨座舱:抗载荷单人防热驾驶舱构筑:钛合金+试作型强化MA骨架能量源:试作型小型激光核融合炉探测器:机身多重光学探测器,有效半径4公里;雷达-红外复合探测器,有效半径4公里,小型引力雷达阵列,有效半径不明。装甲类型:加强型钛合金装甲+拉米奈特装甲(大天使号舰体上装备的装甲,拥有相当优良的散热性能,可借此削弱一定程度的光束攻击伤害,缺点是重量和体积颇大)固定武器:120毫米光束炮×2(内藏于机身两侧,需要时打开前盖即可射击,且可不间断射击射击持续两分钟之久),两侧、机腹下飞弹仓(每个飞弹仓可容纳30枚对空飞弹或20枚对地飞弹),热能-超振动复合切割刃(位于机身前缘)可动武器:无特殊装备:试作型V-MAX系统机师:塔洛丝-哈尔巴顿机体简介:大天使号降下作战时,黄炎龙因为哈尔巴顿提督坚持于死亡战线上而大受刺激,疯狂工作发泄苦闷的同时做出了大量新机体的设计,这就是其中之一。本机采用了解体的空中霸王驾驶舱(制作长空之心的时候留下的),再将强袭的装备包拆解并追加了大天使号装甲的备用部件重新组装而成。本机最大的特色是搭载了原本是迅雷的四号装备——试作型V-MAX系统,发动后,本机可在大气层内实行20马赫以上的超高速冲刺飞行,并能够单机脱离大气层。配合机身上的热能-超振动复合切割刃,更可以成为战场上的攻击利器。这是SEED的历史上,第一架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近身格斗能力的MA。为了让机体能够承受V-MAX带来一系列问题,本机不得不加装了大量的抗载荷与排热设备并大幅强化了机体骨架,使得重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49.2吨,这几乎等于一架MS除掉装备后的净重。即便如此,本机发动V-MAX模式的持续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否则会因为过热而损坏。在大气层内发动V-MAX的时候,机体表面会因为高热而呈现铁锈般的赤红色,远远看去就像一颗拖着长尾巴的彗星,因此得名赤色彗星(雾)。本机在阿拉斯加离开大天使号,随机师塔洛丝·哈尔巴顿转属。开发番号:无名称:GhostShark鬼鲛机型:大气层内-水中-装备包三用可变型MA设计者:黄炎龙制造者:大天使号整备班出厂日期:CE71年3月16日全机尺寸:空战形态:长25.54米,宽18.35米,高8.3米海战形态:长25.54米,宽13.87米,高8.3米装备包形态:长11.35米,宽18.35米,高5.54米重量:24.25吨座舱:标准双人驾驶舱构筑:钛合金+试作型特殊可变MA骨架能量源:试作型小型激光核融合炉探测器:单装光学探测器,有效半径4公里;雷达-红外复合探测器,有效半径4公里;小型引力雷达阵列,有效半径不明;被动式声呐,有效半径25公里装甲类型:耐压钛合金装甲+抗光束涂装固定武器:冲压鱼雷发射器×4(每具可容纳三枚鱼雷或潜射飞弹),内藏式120毫米光束炮×2(不过因为没有赤色彗星那样的冷却机构,没法做到不间断射击,只能打一发冷却一会,等放凉了再打),大型左轮打桩机(不是用来将桩打入地下的建筑机械,而是借助汽缸内空包弹火药爆炸产生的压力,通过与敌人接触的冲击桩造成冲击与震动的攻击武器。弹巢备弹6发,另有4个备用弹巢,限MS用),两侧海战钩爪(限MS用)。可动武器:无特殊装备:强袭装备包的接口,可以作为强袭的装备包使用。无人机界面,可搭载无人机的自律动作系统。机师:卡嘉莉-尤拉-阿斯哈,多尔-肯尼,黄炎龙机体简介:大天使号在非洲逗留的这段时间里,黄炎龙在清点大天使号的物资的时,从仓库里发掘出了迅雷的二号装备——海战武装模组。(就是禁断高达的装备的原型)考虑到进入红海之后就会出现水下的敌人,黄炎龙将空中霸王二号机与该装备结合,参考了GAT-X303圣盾的变形机构,开发出了这架机体。因为原本就是MS的装备,本机的独立作战能力相当有限,不过它搭载了装备包的接口,可以和强袭合体,作为装备来用,装备本机后的强袭海战能力得到飞跃性地提升。由于强袭本身的设计方向不是海战用机体,因此无法完全发挥它的实力。但即便如此,其性能也在ZAFT现役海战MS——古恩和佐诺之上。另外,因为本机采用了小型激光核融合炉,可以让强袭无所顾忌地使用高能耗的武器,在阿拉斯加战役后,本机被拆解,做成了强袭的浮游炮背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