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8年青蛇》第十一章背后的负重前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总是有着神奇的魔力,让坑洼不平的路变的平坦,让生活变的多姿多彩,让同样的劳作变得更有价值。

大爷家的生活随着简单的粮食耕种被塑料棚的取代慢慢的好转着,同样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以前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不适用了。照明用的蜡烛被灯光代替,晚上也可以劳作。晚上的安静被爷娘顺菜声取代了,田里的劳作强度也加大了。这些都在悄悄的发生着,那些不接地气的娃儿还没有反应过来。

二姐是家里最懂事的孩子,随着家里的劳作越来越多,靠爷娘已经有点捉襟见肘了,二姐就主动分担了家务。洗碗,扫地,做饭,不上课的时候就帮着去田里做农活。不是说这样就是懂事,而是燕子做事的时候不会埋怨,不发牢骚,是发自内心去做,这是对现实的一种解读,对自身的一种认可。

而健民恰恰相反,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孩子,在家里也是最小的,心高气傲,这些个劳作放不到眼里,甚至没有玩耍来的重要,他觉得玩耍可以长见识,学知识,是得到,而劳作是付出。经常跟姐姐在去田里的时候,健民半路就溜走了,去找他的人生去了吧,姐姐哥哥们也不多说什么,只是笑笑,父母也只是说“他还是个孩子”。有时候健民还会从家里放钱的抽屉里拿钱,一次一块,五块的,不多,刚够买个零食,父母知道了也不说什么,就像现在的一句话:所有人都知道,就你不知道。

我们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样自欺欺人的人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愚蠢。健民就像一条藏在草丛中的蛇,轻轻的爬着,以为没有人发现自己,他不知道的是,有很多眼睛就在盯着它,只是善良的人不会去说破而已,但是现实不会善良,都说上帝是公平的,它不会惯着一个看不清现实的人,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所以在十年后,健民就像被丢出草丛的青蛇一样,遭到了无情的蹂躏,这些小时候没有长出的鳞片,在多灾多难的中年才慢慢的长了出来。

爷娘在外面忙活,忙着照顾田里的粮食蔬菜。过节的时候,大嫂会恭恭敬敬的给供奉的神灵烧钱。这在以后的社会被说成迷信,但其实就是外国人说的中国人没有信仰一样,中国人的信仰就在这些神灵身上。

厨房的老爷爷是对食物的尊敬,对火焰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感谢,感谢食物让一个家庭不用挨饿。院子里的神灵,是对房屋的尊敬,对邻里的尊敬,是源自灵魂深处的虔诚,感谢房屋让一个家庭免受风雨的煎熬,感谢邻里的扶持让房屋有所依靠。公路上的神灵是对平安的尊敬,对一条路上的朋友的尊敬,是每次平安回家后看到家人的喜悦,感谢国家修的路,感谢路上朋友的礼让……

大爷的朴实,大嫂的感恩,是这个家庭最宝贵的东西。而年轻的健民却沉迷在物质的世界里,去追求个人的英雄主义,对整个家庭负重前行的勇气视而不见。大爷是个有文化的人,但话不多,反反复复就是几句“土地是诚实的,你付出的多,收获的就多”、“在外面不要打架,要拿别人当自己的朋友”、“你们觉得苦,再苦也没有我们在你们那个时候苦”、“好好上学,国家比以前好多了,不上学不行”……

就像练功夫一样,有人总觉得花架子中看不中用,这就是心诚则灵。大嫂没上过学,说不出大道理,教育孩子就是打骂两板斧,孩子大了,就加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绝活。农村人都跟土地走的近,不知不觉就学了土地的管教方式,不打不骂不张口,能得到什么全凭个人。就像一个宝库,里面什么都有,但不推销,进来的人能拿走什么全在个人。

有些人不懂,向往风的自由,向往鹰的无畏,总想着自己生活的圈子太小,一个小小的村庄给不了自己想要的,庙小装不下大佛,比如健民。会跟自己的父母吵架,说他们思想落后;会给自己的错误找各种借口,喜欢画饼充饥。所以当家里的哥哥姐姐都学到了真本事,他还是像风一样,做着无根浮萍。

大哥的胳膊不好,从大爷那里得到了忍让,生存,从大嫂那里得到了感恩,宽容,从家庭得到了和睦。大姐学习成绩不好,从大爷那里得到了变通,从大嫂那里得到了心直口快,不搁事。二姐学习好,从大爷那里得到了付出,承受,努力,从大嫂那里得到了感恩,低调,从家庭得到了细心,耐心跟恒心。只有健民一无所获,学习成绩不错,觉得是小儿科;田里的农活会做,不屑;玩伴很多,不交心……一句话,小聪明多,大智慧没有,做事情有点收获,还总会带点伤。

一帆风顺是人生成长最大的障碍,是心理上的一帆风顺,看不到困难,就不会付出,不付出就得不到收获。生活的无忧无虑是看不到别人再为自己负重前行。世上最困难的事莫过于教书育人。有好东西,送不出去,是最苦恼,看着别人犯错误自己无能为力,是最无能,人生没有知己,是最寂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