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洲风雷》第119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府坐落在北门外曹家渡三官桥后街的槐柳胡同,是由两套连通的四合院构成,建筑样式极具江南水乡地方特色。大上海滩是长江水系下梢的水陆码头,夏日常要防备洪涝和台风海啸等,所以有的人家就筑起高高的石头门槛,有的则在房上修阁楼,有的甚至直接把房子盖成两层楼房,这样除了能避洪水,还能扩大居住和储物的空间。刘府便是这样,正房与厢房全建的是双层小楼。刘显达的客厅里除了墙上的瑞士挂钟,陈设都是古色古香的,飘着江南儒士的雅味。言传刘显达祖籍广东钦州,与清行武出身的刘建业(刘永福是日后率黑旗军安南抗法时改的名字)是未出五服的本族堂兄弟。当下他对陈洪福的造访态度较为淡漠,只想礼节性地招待一下,就将陈洪福打发走。但闲聊了几句,发现陈洪福谦恭有礼,谈吐不凡,绝非想像中的市井暴发户。待说到婚事时,陈洪福表现得一片赤诚,刘显达脸上则颇有难色。恰在此刻,被陈洪福收买的刘府门房将院门洞开。但见张狼倒背着手,撇着大嘴岔子,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身后竟跟进来一挂骡车,车上十几只柳条大筐中满满当当装着盛开了的玫瑰花。再瞧那个拉车的大青骡子比张狼还不客气,进到院中它“嗷啊--嗷啊”叫了两声,然后一撅屁股,便咣咣咣在青石板地上,连续抛下几个黄不溜秋的屎粪蛋,恶心得刘显达直反胃,急皱眉用眼紧瞪着陈洪福,不知他演的这是哪一出。陈洪福一时尴尬得满脸通红。院里这一幕,被绣楼上的玉芸隔着镂花窗看了个满眼。她不知道陈洪福会来求婚,所以被堵在了家里。没料到,对方竟小丑似的出这等洋相,心里暗骂:“这个土包子!真是穷人乍富,癞狗长毛可恶得很。”终于她忍无可忍地奔下楼来。陈洪福听到楼梯处急促的脚步声,回身一看,下来的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姑娘,立马笑得阳光灿烂,就要上前打招呼。玉芸已认出眼前这人竟是那次吴淞口拦截法国客轮的流氓小头目。

“原来你就是陈洪福?”|玉芸柳眉倒竖、咬碎玉牙恨恨地道:“你这个狗强盗、臭混混儿(旧上海人骂地痞为‘小瘪三’),以为自己是谁,想来讨本姑奶奶的便宜,马上给我滚出去!”陈洪福让玉芸给骂傻了,等对方又说了两遍“快滚”时,他才真急了且略带结结巴巴口气道:“刘、刘小姐,你误会了,听、听我--”“我什么也不听!”玉芸说着从手杖里抽出一把银光闪闪的西洋佩剑,“再不滚,姑奶奶先捅了你那头死骡子!”“你还不快走!”刘显达也上来向外轰着陈洪福,同时一边拦住女儿,一边大声吩咐仆人:“来呀,把陈老板拉来的那几筐破玩艺儿,通通给我搁后院的咸菜缸里腌起来。”陈洪福从未受过如此羞辱,灰着脸,拽上张狼,丢盔弃甲地离了刘府。出门后,他无处撒气,又不好指责张狼,朝着那头大青骡子的屁股狠狠就是一脚,踢得那畜生一个劲儿地嗷嗷怪叫。陈洪福恼羞成怒,心道:“我陈洪福连御状都告得下来,怎么就得不到自己喜欢的女子?不行,这刘玉芸我得娶,这口气我也得出。”当天下午,陈洪福就沿运河北上马不停蹄而直奔京城。

一见陈洪福,端明贝勒好不欢喜,拉着他的手道:“小福子,我正想你呢。这两天可他妈把我给烦坏了。”“怎么,菜霸王斗输啦?”“没有,那家伙老当益壮。可我现在光忙活太后的寿诞了。国库里都快空了,还得玩命折腾,花钱像淌水一样。把我们内务府的人都累得要死,真他妈没劲。”“你们不还借机搂点儿银子了吗?”“不搂白不搂,可那也没劲。还不错,你来了,我想准有好玩的事。”“么好玩的事,我这回栽大发了,来找您帮我出气。”陈洪福一摆手,把到刘家求亲失败的经过委婉地告诉了端明贝勒。端明一听乐了:“你说的就是唐廷枢的小姨子吧?嘿哟,天底下什么样的美女没有,偏喜欢那妖精。”陈洪福诧异道:“怎么,您也认识她?”“岂止认识!”端明贝勒从椅子上蹿起来道:“你说她骂你,她还打过我呢。”跟着端明贝勒就把当年在戏园里,玉芸揍自己一手杖的事讲给陈洪福。“咱哥儿俩叫同仇敌忾啊。”端明接着道:“不治治这小辣尖果,她也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来的早不如来的巧,眼下正有一个机会。前些日子洛阳汉明帝的陵被人给盗了。咱们就借这回事,给她家做个套……”东汉明帝刘庄的显节陵不是第一次被盗了,但这次盗得最惨,整个墓室都让贼给挖开了,流失的文物难以统计。干古董行的人对这类信息都极为敏感,刘显达正要派人去中原“六朝古都”洛阳一带淘换宝贝。恰巧就在福来轩结识了一位河南老客,那人听说刘显达是开古董店的,暗示自己手头有好货色。刘显达悄悄将他带回博古文斋,那人从箱子底层翻出一只驮经玉马。刘显达细心端详良久,以多年的经验,他认定这便是汉明帝的那匹玉马--正史记载汉明帝是东汉第二任皇帝--刘秀第四子。民间曾流传有这么一个故事:汉明帝刘庄手提一根大棒,抬手便是一棒,砸向面前的侍从尚书郎药崧。药先生见势不妙,拔腿就跑。汉明帝见药崧跑了,更是怒火攻心,提棒急追,边追边没头没脑地向药崧打去。两人一个逃一个追,绕大殿转了数圈。药先生终于体力不支,找了个空一头钻进了床底下。汉明帝在床边,一边拄棒喘气:刚才的追逐也让他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一边恶狠狠地向床下的药崧大吼:你小子滚出来,且吃朕三百棒。床下的药崧好不容易把气调匀,不慌不忙地顶了一句:自来天子庄严肃穆,就没听说过有当皇上的亲自拎棒子打人的。明帝闻言一愣,想了一想,把棒子一扔,幽幽说道:算了,赦你无罪,出来吧……这场闹剧不是后来小说家的虚构,而真正发生在汉明帝刘庄身上。而事情的起因仅仅是尚书郎药崧因一件小事引发明帝发火,于是他就品尝到了皇帝亲自操刀的大菜棍棒炒肉丝……又传说当年,汉明帝梦见一身高九丈、金光闪闪之人,头顶笼罩着日月光环,脚踏五彩祥云及莲花宝座自西方上空飘然而来,手拈甘露柳洒向人间……解梦者称其为西方之佛。于是明帝派人前往西域寻访,从印度取回了佛经佛像,并在洛阳建起了中国第一座佛寺,因经文是由白马驮回,故该寺得名“白马寺”。为纪念此事,明帝特命宫中玉匠精选上等的和田羊脂玉,雕刻了一匹驮经玉马。明帝驾崩,玉马随之陪葬。后世虽多有仿制,但材质、工艺皆不可同日而语。

刘显达心中有底,故意讹对方,那河南老客只得承认自己是从盗墓贼手中购得的,在京城不敢出手,想在沪宁卖个好价钱。刘显达借势压价,结果只花了四千两银子就拿到了这件稀世之宝,准备避过眼下风声后,或高价出手、或作镇店之宝。可还没得意几天,端明贝勒就带来内务府的差役,会同沪宁府的捕快,闯进了博古文斋,声称:洛阳知府破获了明帝陵被盗案,将缴获的珍宝作为给老佛爷的寿礼,送到京城内务府。谁知宝物中最珍贵的驮经玉马,在进京前两日再次失窃,据查贼人南下逃到了沪宁。在颐和园“养心殿”的老佛爷闻讯震怒,遣内务府端贝子来沪查案,已去过两家古董店,均未发现赃物,现到博古文斋来搜查。差人们没费多大功夫,便将刘显达藏匿的玉马搜出。端明贝子勃然大怒,下令把瘫软在地的刘显达用镣铐锁了,直接押入沪宁府衙的大牢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