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崛起1979》第十三章 你好,人民公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儿,你到底是啥时候学会的骑车呀?我怎么就从来不知道?你有几个同学,我还不知道吗?!”

吴明以自己娴熟的车技,征服了三姐,在三姐的目瞪口呆中,带着她沿着村里的大路,朝着公社方向驰去。

尽管一路上三姐唧唧喳喳对吴明此时的车技,表示出了极大的好奇,吴明嘴上瞎胡应答着,脑海里却是充满了对即将到达公社所在地的感慨。

人民公社啊,这个基层组织曾经在中国的大地上红火了二十多年,在吴明的那个时代,人民公社只是作为一个历史名词,还保留在像他们这种中年以上的人们的记忆里了,至于像八零后、九零后们,就压根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至于像他前世儿子们那种零零后,那只能说呵呵呵了。

吴明前世的时候,大学里虽然学的是理科,可他曾经系统地自学了中文专业本科,大学还学了两年的哲学,参加工作之后,又干过领导秘书、乡镇领导等工作,自己偏好写作,查阅过大量的文史资料,所以对于人民公社的起源、发展,还真不怎么陌生。

在他的印象中,1958年6月底7月初,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在河南诞生了。我国人民公社运动是从一九五八年夏季开始的,很短时间内,全国农村就实现了公社化。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党的整风运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一九五八年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的产物。

当时,一位伟人就说过:“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业)、农(农业)、商(商业)、学(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装)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层单位。”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其实“人民公社”就是现在的乡政府机构,其作用就是起到政府督导作用。那时响应毛主席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号召,一般人民公社都会有规模不一的防空洞以及简单的防御工事,以备战备之需。

毛主席说:“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好,包括工、农、商、学、兵,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他指出:“公社的特点是:一曰大,二曰公。”

所谓的一大(规模大)、二公(公有化程度高),实际上是一平(平均主义)、二调(无偿调拨)。

而人民公社这个特定的历史产物,在那个时期还是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只是到了后来,就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不足了。

因此,到了后来的一九八五年,中国社会中的人民公社也最终退出历史的舞台,重新恢复了乡、民族乡人民政府。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至今我国极个别地方(如河北晋州周家庄)仍有人民公社的存在。

“嗨,四儿,到了,公社到了呀,你往哪儿骑啊?一路上呆眉楞眼的,想啥呢?”

就在吴明胡思乱想中,不到半小时,就到了公社所在地,要不是三姐身后打断了他的冥想,他还真不知道一直机械地骑到那里去——也幸亏这会儿大路上压根没有多少机动车,否则的话,就他这种状态,出个车祸还真不费事,运气好点的话,也说不准一时又穿越到哪里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