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苍村百家事》第十二章:嫁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去集市前一天,景福卿找上门,想请她帮个忙。

“我跟李家签了和离书,本来第二天想去拿回嫁妆的,可哥哥被李家一气身子又不好了,我也走不开,今天他也好了大半,我也想赶紧去李家把东西拿回来,免得他们做了什么手脚,损失大了不值当,我娘家没什么人,翻来想去只能找你帮忙,平平今天就放在我家,我娘照看着,你看可行?”

林满自然是没有异议的,想了一下道:“就我们俩怕还是不行,你那些家具还要不要拉回来?听说你出嫁时光被褥套子那些都不少,我们借了武大叔的牛车,然后再问问周嫂子家的大山哥还有你屋后的哑巴叔能不能跟着一起来,等下跟你娘打好招呼备些好酒好菜,回来了也能好好招呼一顿。”

景福卿听完只觉得头脑清明,感叹道:“我只想着赶紧去拿回东西以免突生变故,倒没有你想的周全。”

而后又道:“哑巴叔家就巧儿一个人,大山哥家也只有周嫂子,到时候一并叫上去我们家吃吧,我先回去跟娘打声招呼,你帮我喊人。”

安排好了二人便不再废话,分开行动。

林满先去自家屋后的周氏家,说清了来龙去脉,周氏便道她去跟当家的说说看,最近地里活儿已经干的差不多,也没什么太忙的。

周氏出马自然马到成功,冯大山先回屋换了身干净衣裳,又拿了根扁担,便对着林满一点头,示意可以走了。

林满道了谢,对周氏说道:“嫂子我们估摸着下午才回来,福娘说了让你别做晚饭,到时候去她家吃。”

周氏明白这是人家的好意,便应了下来,说吃了晌午就去那边,帮着看孩子做做饭。

林满跟冯大山直接去了武大叔家借牛车,武大叔不在,只有贾氏和两个俏丽的小姑娘在做绣活儿。

一个姑娘头上扎了粉缎儿,是贾氏跟武大叔的小女儿,叫做巧儿。另一个头上随意系了根绳子的,不是他们的孩子,是哑巴叔十五年前在林子里捡的弃婴,叫绣儿。

哑巴叔因为家里穷人又哑,年轻时一直说不到亲事,本以为孤家寡人一辈子,没想到上山砍柴的时候却白得了这么一个女儿。

贾氏家那年刚好又生了巧儿,见到这样被遗弃的小婴儿哪里受得了,一时母爱泛滥,自己奶水也足,便做主将弃婴一道喂了。

后来两个孩子逐渐长大,足足有七个月了,贾氏的奶水不够两人了,才给绣儿断了,小姑娘长大了出落的十分水灵,从小就爱跟贾氏和巧儿亲近,不忙的时候形影不离,贾氏便将绣艺给两人一起教了。

绣儿知道这是可以吃饭的手艺,学的十分认真,现在已经能独当一面接些绣活儿干,知道自己养父辛辛苦苦将自己拉扯长大不容易,想早日攒些银钱让家里好过些。

巧儿天赋好,她娘本就是绣娘,再则贾氏言传身教的时候比绣儿要多,学的自然比绣儿快,两姐妹在一块儿时,她时不时还能指点一下亲如一家人的小妹妹。

两人都已经订了亲,绣儿是村里媒人说的邱饮文秀才,武巧儿订的是村西边的青梅竹马范齐林,去年也考中了秀才,两个小姑娘都是明年下年便成亲。

贾氏最先见着林满两人,忙站起身打招呼:“你们这是去哪?”

林满跟她们问了声好才道:“我们去大苍村拿福娘的嫁妆,想跟婶子家借下牛车。”

贾氏道:“不巧呢,今儿是乔文休沐的日子,想让他回来歇一晚,你武大叔刚把牛车赶去镇子上接他去了,估摸着着还要一个时辰才能回来呢,你要是不急就等等。”

林满算了下一个时辰也不算久,没有牛车他们还真的不方便,便约好一个时辰后再来取。又对绣儿道:“你爹也要跟我们去一趟,晚饭在景大娘家吃,你别做了。”

绣儿有些腼腆,闻言露出一个羞涩的笑:“好的,谢谢嫂子。”

林满和冯大山先到景家歇着,那边景福卿也把哑巴叔请上了,正一起在家里等他们,林满说了牛车的事,一群人便决定一个时辰以后再出发。

景赋生在屋子里面养病,不能出来见客,景大娘在厨房忙活,景福卿便抱了双儿出来逗大家乐。

双儿来了景家一段时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长胖了一圈,脸颊上已经有了肉肉,吃饱了睡足了的她精神头十分好,睁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到处看,十分喜人。

林满发现冯大山犹爱逗她,不苟言笑的大男人对这样粉嫩嫩的小婴儿都忍不住温柔起来。

冯大山今年就该满三十六了,周氏也该三十了,两人成亲了八年也没有一个孩子,到底有些遗憾。

林满寻了一圈儿,却不见平平,便问了景福卿。

“她在我哥屋里玩呢,我哥今天精神头不错,家里忙的时候他也无聊,让平平陪着他吧。”

林满听了便没去找,她一个寡妇不好进别的男人的屋,在景家玩她总归是放心的。

……

景家一群人没等到一个时辰武大叔便回来,贾氏应当是和他说清楚了,他直接赶了牛车过来,跟着一起来的还有武乔文。

今儿个他没穿那身让人犯怵的官府,一身平常的粗衣麻布让人亲近不少,众人与他打招呼都改口叫他乔文小子,不像那日叫大人。

谁打招呼武乔文都一一应了,露出招牌笑容道:“我听娘说了,那李家都是些泼皮,我跟你们一起去他们总归有些忌惮,不要说些言谢的话,乡里乡亲的这些不值当那么客气。”

景大娘听了也没再多说,转身回屋子,把给一行人准备的干粮拿出来,又嘱咐了让他们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武大叔也说去看看,多个人多个帮手,毕竟是在外村,多个人壮胆也是好的,众人当然是求之不得。

武大叔赶着牛车,速度自然要比走路要快,到李家坝也不过才刚刚过晌午。

众人先在牛车上吃了些干粮,填饱了肚子才去的李一家。

林满握住福娘的手,问道:“福娘你可害怕?”

景福卿返拍她的手,回道:“有什么害怕的,我们这么多人,还怕他们吃人不成?再说我来拿自己东西,又不偷又不抢的,不害怕!”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到了李家院口,武大叔下了牛车正准备去叫门,手还没拍下去便听到里面一阵叫嚷声。

“你个懒婆娘,晌午饭不做衣服也不洗,来我们李家当少奶奶啊?要过好日子把我孙子放下你出去重新找,我们李家伺候不起!”

“想在我们李家呆就要干活儿,没得还有婆母伺候你的道理,你还不是我们李家正儿八经的媳妇儿呢!”

“呸!真不知道哪来的狐媚子,迷了我儿子的眼,放着摇钱树不要非得弄个赔钱货回来!”

那叫骂一声高过一声,林满一行人听了都不禁愣住了。

这是唱哪出?这李一娘不是对柳娘满意的紧吗?怎么才几日不见就骂起来?

不过这与他们此行的目的无关,该敲门敲门,该叫人叫人。

李一娘在屋里骂的正酣,瞅着对面抱着自己孙子的柳娘一脸死猪不怕开水烫,哄着孩子走来走去,压根儿就像看不见她似的,脏衣脏裤堆了一屋也不管,自家儿子也由她去,还劝自己说柳娘带孩子辛苦,让她忍着点。

以前景福卿在的时候,屋里屋外都收拾的干干净净,肚子里面揣着娃的时候也照样给家里挣钱。现在这个不会挣钱不说,花钱也是一把好手,今天要个银簪子,明天要个新镯子,农家媳妇儿谁有她讲究?家里好不容易攒几个银钱,都要被这婆娘败光了!

李一娘越想越气,越想越悔,她当初真是被孙子蒙了眼,满心想着抱孙子,结果赶走了财神爷,接了个祖宗回来!

正在气头上,忽然听到有人叫门,没好气的吼了一句:“敲什么敲?叫魂啊?”

“我们是景家的!”

一听是景家人,李一娘神情瞬间就变了,忽然想起上次签和离书时说要拿嫁妆,莫不是这么快就来了?

李一娘又是一阵肉痛。

景福卿嫁妆给的好,除了嫁床放李一屋里,其他好用的都放自个儿屋里了。小苍村那么穷的一个地儿,却没想到景家能给出这般好嫁妆,大苍村也没几个及得上的,来家里串门的可都要羡慕一番,给她挣足了面子。

现在要让他们搬走,可不是在在她心尖上剜肉么?

难受归难受,但门不得不开。

李一娘开了门,看见屋外一群人先是愣了下,而后叫道:“你们来这么多人是干什么?是来搬嫁妆还是来打劫啊?”

武乔文站出来笑眯眯道:“大娘放心,我们不是来打劫的,有我在你怕什么呢?”

李一娘本想再闹一场,自己心里不痛苦你们也休想痛快!结果一看眼前的小伙子,不是那天的捕快?气焰一下就消下去了。

林满没理她,对福娘道:“把你嫁妆单子拿出来,我们对比着去搬。”

农家结婚一般都简单,有些甚至打个包袱儿穿上红衣就嫁人了,但景福卿家里都识字,景大娘又有些余存,加上以前高门大户的余念还有些,想着唯一的女儿嫁人怎么也不能亏了,嫁妆多女儿底气也多些,还列了单子出来。

这当时在大小苍村都还引起一场轰动,都跑来看稀奇,景福卿嫁人的时候也算风光一时,谁能想到不过两三年,竟然就和离了呢。

景家来人拿回嫁妆了,这也算得上村子里一大话题,左邻右舍都跑来看热闹。

看着拿一床床还未用过的新棉絮被褥,还有那好木头打造的一副桌椅,一盒子装着的首饰,还有一些杂七杂八零零碎碎还在的小东西,这些一样一样的往外拿,别说李一娘了,就是看热闹的人都觉得肉痛。

“哎呀呀,这李家可真正是赶走了财神爷了哦!”

“李家大婚那天你看见没有?那嫁妆抬进来的时候李家多风光,现在就多肉疼。”

景福卿照着单子点了点,大多数都在这儿,太大件的,例如那架嫁床,还有用过的和不能用的,她都不打算要了,重要的带走了就行。

她从兜里掏出二两银子递给李一娘:“这是你们家当初给的聘礼,现在也退给你们李家,大件的我也不要了,你们李家对我不仁,我却做不到不义,再大件的家具我不搬了,算是在李家这些日子的费用。”

李一娘现在连头发丝儿都是痛的,就算把二两银子聘礼退给她也无法安慰一丝一毫,以前景福卿绣活儿要是接得好,一个月就能赚二两银子回来,现在二两就要断了两家关系,她只觉得脑袋一阵一阵晕眩。

银子,银子,她的银子啊!

景福卿可没空管他痛不痛,一把把银子塞她怀里就转了身离开。

至于一直在屋檐下看热闹的柳娘,景福卿看都没看她一眼。

林满来之前以为还会有场恶战,结果没想到这么顺利,那个李一不在家,不知道去了哪里,他们一行人忙了大半下午也没看见他回来。

取回的嫁妆靠着武大叔几人整整齐齐的码在牛车上,码的满满当当的,一行人只能跟着牛车走回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