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永乐帝君》第42章 两军对战 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到这个声音,杨松直接一屁股瘫软在地上,全身没有一丝力气:“完了,彻底完了……”与此同时,张玉率领大军进入雄县城中。

沿途之上,遇到负隅顽抗的南军,直接灭杀,士兵们更是不停的高呼:“放下武器,投降不杀……”如此一来,整个雄县的士兵,并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便全军覆没。

就连镇守的大将杨松,也被燕军杀死,雄县彻底落入了北军的囊中。

此时,杨松排除的报信之人,已然将消息传到了莫州。接到雄县被袭的战报,潘忠顿时大惊,立刻点齐兵将,星夜兼程向雄县驰援。

就在这时,朱棣带着众将士埋伏在月漾桥附近,焦急的等待着潘忠的到来。他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只要敌军前来,保证让他们有来无回。

此时,朱棣旁边的一个亲兵低声开口:“王爷,按时间来算,那列报信的人早该到了莫州,这会潘忠定然已经在路上了。可现在,四周为何还是这么静,没有任何兵马移动的迹象啊!

莫非此人察觉到了不妥,又返回去了吗?”对于这对报信之人,是张玉故意放出城的。目的便是要将耿炳文的余部,一网打尽,消灭朝廷的有生力量。

听到他的话,朱棣若有所思的摇摇头,以他的直觉来判断,潘忠绝不会中途折返。只听他言道:“按张玉提供的情报,潘忠与杨松关系极好,不会袖手旁观的。

即便察觉到什么蛛丝马迹,此人也一定会来,等等吧,今晚我们会收到一个大礼的”亲兵点点头。众人再次沉寂下去,等待着潘忠上钩。

或许是印证朱棣的猜测,地面上传来了轻微的震动之声,这说明有大队兵马在向这里开进。朱棣顿时大喜,眼中流露出兴奋嗜血的光芒。

只听他开口发布命令:“众将士准备,鱼儿快要上钩了,一会打他个措手不及,哈哈!”众人纷纷发出一声声轻笑,恭敬领命,兴奋的望着远方。

片刻后,月色下一大队兵马,浩浩荡荡的向月漾桥挺进。朱棣依然是按兵不动,等待着进攻的最佳时机。当大军来到石桥附近时,潘忠勒住马头:“吁,副将何在?距离雄县还有多远?”。

一个将军服饰的中年人拍马来到潘忠跟前,恭敬一拜:“启禀将军,全力赶路之下,一个时辰便可到达!”潘忠微微点头:“嗯,三军听令,全速前进!”。

说完,他的内心便祈祷着:杨松,一定要挺住啊,哥哥来救你了!可是他的命令刚刚发布,大军还没有开拔,月漾桥向莫名出现了那些水草,竟然慢慢移动起来。

潘忠疑惑开口:“王五,此地何时生长了这么多水草?本将军记得,这里乃是一个干坑吧!”那个被叫做王五的副将,也是一脸的不解:“末将也不知啊!

不好,将军,有埋伏,那不是水草,有可能是燕军啊!”他的话,顿时引起了一阵恐慌。潘忠不愧是将军,瞬间便控制住情绪,冷静开口:“大家不要乱,列队应敌!”。

然而,他的话却是为时已晚,因为四周已经响起了喊杀声。不光是石桥下,桥对面的道路两旁,也莫名涌出大量的燕军。朱棣一马当先,大喝道:“兄弟们,随本王一同杀敌,哈哈!”。

随着他的命令,燕军如潮水一般,拥向了南军。听到燕军的喊杀声,潘忠大惊:“不好,是朱棣,众将士稳住啊,不要乱了阵脚,随本将军迎敌”。

然而,他的话确实没有太大的威力。因为铺天盖地的燕军已经将他们包围起来,完全切断了退路。更有甚者,燕军之中响起了整天的吼声: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一时间,燕军以逸待劳,大破敌军。潘忠的将士更是军心涣散,再也没有任何迎战之心,彻底溃散,就连他本人,也被朱棣俘虏。

这是朱棣与耿炳文的首次交锋,虽然初战告捷,但依然任重而道远。因为尚有耿炳文率领的三十万大军主力,尚未损失分毫。

他们所面临的对手,依然十分强大,稍有不慎,还是会全军覆没,功败垂成。燕军得胜归来,朱棣与张玉合并一处,正在大营子商议,下一步的军事行动,突然进来一个士兵。

此人入营后,当即跪倒行礼:“启禀王爷,各种将军,营外来了一个叫张保的人,自称是耿炳文的部将,前来投靠。王爷是否要见?”。

听到他的话,朱棣的眉头微微一皱,脸上浮现出疑惑。只见他挥手让士兵站起,开口言道:“耿炳文部将,几位对此事怎么看?”。

道衍若有所思的开口:“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前来投靠,着实太蹊跷了一些,很有可能是诈降啊,王爷小心!”朱棣听后,微微点头,转向张玉微笑道:“张将军怎么说?”。

张玉稍微沉思一下言道:“王爷还是见见他吧,我想此人断没有这样的胆魄,前来诈降。以王爷的精明,岂是一般都宵小,可以糊弄的,哈哈!”。

张玉的这一记马屁拍的朱棣特别舒服,只见他微笑点头:“也好,就依张将军之言,让他进来吧,哈哈!”士兵恭敬领命,退了出去。

片刻后,那个被叫做张保的人,缓步走入营帐,看到朱棣恭敬一拜:“末将张保,参见王爷”朱棣微笑摆手:“哎?张将军无需多礼,你可不是本王的将军,我当不得你如此参拜,哈哈!”。

张保听后,也不生气,只是微微一笑,而道衍却一直默默的注视着他,企图发现此人的秘密。张保对于道衍和张玉的打量,完全不加理会。

只听他再次向朱棣笑道:“对于长兴侯的三十万大军,王爷如今可有良策?”朱棣自然不可能将自己的军事机密,告诉一个敌方的将领,毕竟,现在还看不出,他到底是不是诈降。

只见朱棣故意耸耸肩:“正在商议,尚无对策!”。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