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未来当铺》第三十二章过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音刚落,还不待严夫人有所反应,传旨太监便转身远去了。

满心担忧的严夫人,无奈之下亦只好选择遵循太监的警惕之言,不去做任何无用功的事宜。只得每日吃斋念佛,以祈求平安。

……

此刻,在定武城内自然不只严府一家愁眉苦脸,所有被彭世杰拉到船上的人,亦都是一副愁云惨淡模样。

不同于严府无所躲逃而言,他们却是明知是死路,偏偏还要往里跳,那种感觉,就两个形容——作死。

而严府一早发生的事,很快传遍了各家各户,自然亦传入他们耳中,然而对于他们而言,却并无警醒之用。

一番权衡利弊之后,执掌一族的家主们,还是选择了待在那条船上,纷纷唤回了在朝为官的族人。一番激烈的争吵,便在城内所有家族中上演了。

结果自然是两极分化,有人同意,亦有人拒绝,不过拒绝者多为于家族不如意者,而这些人则占据着朝中多数中底层职位。至于高位者,那都是大族中人所拥,而家族的支持与否更是决定了他们的官位稳妥,因此高位辞官者甚多。

高官们为免面对皇帝盛怒,因而不待第二天早朝,便陆续向皇帝递交了辞官奏折。

一份份的奏折摆上案头,皇帝却一份未看,任由其越积越多,直到覆盖了整张桌子,太监们送来的奏折方才慢慢减少。

望着如山般堆积的奏折,皇帝却漠然对着空气言道:“查清楚了吗?”

那藏于暗中的人影,这般回道:“二品以上官员大多已然辞官,三品及以下官员辞官者相差仿佛。”

听完这个回答,皇帝先是默然无响,后又陡然露出了笑意,喃语道:“看来是我把家族想的太过理想化了,腐朽的制度还是侵蚀了他们。”

这次,暗中的人影却没有回话,似乎他非常懂得尊卑的制度。

“来人!”皇帝淡然言道。

很快,殿外便进来两名士卫。

“把这些都给朕烧了吧。”皇帝随意令道,后起身离开了大殿。

望着皇帝离去时平淡的语气及平静的神色,两个士卫实在摸不清皇帝的意图,亦只好照命令烧掉了所有奏折。

皇帝的行为自然传到了宫外,而那些期望见到皇帝盛怒的人,听闻这般场景,顿时心生疑虑,思来想去之下,只能暗自揣测那是皇帝强压怒意的行为,并非其毫不在意。

夜晚很快降临了,而这一夜,除了皇帝睡了一个好觉外,其余所有盯着这件事的人,都彻夜未眠。

很快便到了早朝之时,不管是辞官者或是关注者,亦都派人早早等候在宫外,准备探究虚实。

而那些未曾辞官的人,则一早赶到了候殿,等候皇帝的召见。以往满屋是人、无处落脚的候殿,今日却显得异常冷清,且大都是品级相同的熟人,不过都默然无响,似乎是在猜测接下来,即将面临什么样的暴风雨。

“宣!百官进殿!”一太监高声喊道。

稀稀疏疏、三三两两的官员们便前往了朝殿,进殿后官员找准自己的位置,便站在了那里,等到所有人都站好后,空缺的人便显而易见了。

基本上一人周围大都有三五个空位,之前上百个上朝的人,亦只有二三十个,教剩下这些无有概念者,瞬间感到一股深深的不安,却只好静静地站在原地等候皇帝的到来。

“圣上驾到!”

“臣等,参见圣上!”这回的吼声确是比之百人更盛,众臣是生怕皇帝将怒火撒在自己身上,才心有灵犀的做出了如此之事。

不过效果还好,倒是给了皇帝一个惊讶,当然也就一点惊讶,便再无其他。

面无表情的皇帝缓缓走到了龙椅旁,但他却没有坐下,反而站在龙椅旁,围着龙椅拍了拍。

殿下的二三十人则是闻一声吓一跳、闻一声吓一跳,直到皇帝停下,他们才发现自己已经一脑门子汗,心中暗暗叫苦:皇帝这是干嘛,杀人还不过头点地,是骂是打,给个痛快不行吗?

皇帝似乎猜到了众臣的心思,轻声问道:“尔等,为何而来?”

众臣心中一颤,心道:这要回答不好说不得命都没了,遂跪在地上,异口同声的恭敬言道:“臣等死罪,望圣上恕罪。”

“呵呵,罪?尔等认为朕是个昏君吗?”皇帝淡然一笑道。

“臣等,并非此意。”众臣惶恐答道。

“行了,都起来吧。”

后便闻殿中,稀稀疏疏一阵舒气声。

皇帝淡然一笑道:“朕,其实很高兴,你们知道吗?”

瞬间吓得众臣又一哆嗦,暗中思索起皇帝是否在说反话,不过抬头一看皇帝嘴角微微一抹笑意,众臣又觉得他确实暗含喜意,可一联想到现在处境,众臣瞬间迷惘了。

殿下众臣微微的小动作,自然逃不过皇帝的法眼,从中推测出众臣的心态更是易如反掌,遂大笑言道:“朕知道你们有什么想法,不过现在朕就可以告诉你们,朕,是真的高兴。因为那些与我朝心生二意的蛀虫走了,这个国家将会迎来新的希望,你们说,朕怎么能不高兴!”

这一番话,教本欲认为是皇帝是失心疯的众臣,竟莫名的信服了,他们觉得皇帝说的是对的,那些服务于家族的高官,不就是蛀虫吗?

接着,众臣又闻皇帝言道:“这个国家需要改革,朕阵前所言之共和更从不是幻梦,朕定要教天下的百姓,不管贫穷富贵,都要享受到荣华富贵、不受等级的压迫,拥有着自己的权力!”

望着皇帝热血沸腾的画出了一副盛世之景,就算不理解其意,众臣们亦因此受到了感染,迫切想要一睹盛世。

知道自己目的达到的皇帝,趁热又来了一番激励言语,将众臣的热血之意再次调动,如同一个狂信徒一般在殿内嘶吼起来,嚷着要为皇帝陛下献出自己的生命,实现这般梦幻的景象。

慢慢的,这种思想,便深深扎根在了他们脑海深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