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布衣王》【第十二章】:必走之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启天将苏韵致送到苏府门口就直接离开了,一路上苏韵致都想从杨启天的口中得知陈慕白的事情。可是杨启天就像哑巴一般,一句话都不多说。最后苏韵致只好不再多问,可是想想那个男人竟然脱掉自己的衣服就来气。可是反过来想想,对方确实是在救自己。

苏韵致很纠结,她从来没有这么纠结过,她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有个男人竟然让自己如此坐立不安。

从那日返回家之后,她就一直躲在自己的闺房内发呆出神,脑海中不断的浮现出那个男子的身影,之后心情就会变的烦躁不安。家中的丫鬟都觉得小姐回来之后就变得有问题。最后这话传到苏廷煜的耳中,对于苏廷煜这个关心宝贝女儿的老爹来说,知道自己的女儿有问题,心中很是焦虑。多次旁敲侧击也没有了解自己女儿心里到底藏着何事,请了大夫,也都没检查出来什么毛病。

已经过去两、三日了,女儿还是没有以前的那种刁蛮任性,倒是表现的沉默寡言、温文尔雅。本来这是苏廷煜希望的,可是他却觉得女儿少了以前的那种活气。这日刚从女儿的闺房内回到大厅,苏廷煜满脸忧愁,大夫也请了,可是都没诊断出来什么毛病,女儿到底怎么了?

“老爷,有人求见。”一个仆人急匆匆的走了进来道。

“谁啊?”

“他说姓叶,是老爷的大舅哥。”

“叶林山?他来做什么?”苏廷煜一脸疑惑,随即吩咐下人让这个大舅哥领进来。

叶林山走的很匆忙,从门前一直催促下人快点,下人知道这人是自己老爷的大舅哥,哪里敢怠慢,两人急匆匆的走到大厅内,叶林山前脚刚迈进大厅的门槛声音沙哑道:“妹夫。”

“大舅哥,这是怎么了?精神如此疲惫。”看到叶林山神色疲倦,眼睛中还有少许血丝,声音无比沙哑,苏廷煜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忙问道。

“母亲大人感染风寒,本来以为没什么大碍,可是前几日病情加重,知道命不久矣。心中很是挂念唯一的女儿,特意命我前来寻妹子,老人家希望能够见她最后一面。”叶林山表情悲痛道。说着说着泪水就不住的往下掉落。

“好,你等着,我这就差人将夫人叫来。”苏廷煜直接从椅子上站起来,朝大厅门口道:“来人,请夫人来大厅。”

仆人应答之后,苏廷煜开始安慰这个表情悲痛的大舅哥。过了半柱香的时间,一个绝美少妇走了进来,看到大厅内的人,连忙道:“哥,你怎么来了?”

“妹妹,母亲她……她老人家快……快不行了。”

“什么?”叶檀儿听闻哥哥这么说,猛受打击,身体后退了两步。后面的丫鬟连忙搀扶着,叶檀儿稳定了一下心神,急忙问道:“母亲大人的身体一向安好,怎么突然……”

“前几日,母亲大人无意中淋了一场雨,本以为只是感染风寒,没想到这几日病情加重。妹妹,母亲希望在临终前见你一面。你可否马上收拾细软,跟哥哥回家见母亲最后一面?”叶林山一脸急切的问道。生怕去晚了,无法完成老人家最后的心愿。

叶檀儿一脸焦虑的看着苏廷煜刚要开口,苏廷煜连忙道:“去吧!对了,从我们一家人来到应天之后,岳母还未曾见过韵致一面。带着她一同回去一趟吧!”

“恩。”叶檀儿点点头,连忙回房收拾东西。苏廷煜让下人赶紧通知二小姐。然后又在大厅内安慰了悲痛的叶林山。

其实叶檀儿乃是苏廷煜第二任妻子,早在苏廷煜还是破落书生之时,他就已经成婚。而且妻子还给他生了一个女儿,苏韵烟。可是等他考中科举,本来想接妻子过幸福生活,谁曾想到妻子死于痨病。心灰意冷的他在荆州府但当一个七品知县的时候认识了叶檀儿,两个人相互产生好感,苏廷煜再次婚娶,并且叶檀儿还跟他生了苏韵致。出生于大家闺秀的叶檀儿并没有因为苏韵烟不是己出而刁难,反而像对亲生女儿一般。而且两姐妹的关系也很好。

这几日看到小女儿情绪低落,苏廷煜才想让女儿去散心,虽然也知道这种丧事可能会让女儿病情加重,可是没有办法,只好死马当做活马医。

叶檀儿很快收拾好细软,苏韵致听说外婆病重,甚至可能朝不保夕,想想以前外婆对自己的疼爱,连忙收拾细软。跟随母亲去荆州。

&&&&&&&&&&&&&&&&&&&&&&&&&&&&&&&&&&&&&&&&&&&&&&&&&&

经过那一夜的事情,陈慕白更是了解苏韵致的性子。估计从这个女子身上下手确实不是最好的办法,可是现在自己贸然前往苏府,苏家会同意当年的婚约吗?陈慕白没有丝毫把握。

其实这几日陈慕白一直都在思考着要不要相信丙辰。对于丙辰的手段,陈慕白不相信这个人,他竟然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将吴有之杀死,保不齐为了不让自己的事迹败露,杀自己灭口。手中拿着那封丙辰推荐信,陈慕白陷入思考之中。

“赌一次吧!”陈慕白猛然从椅子上站起来,斗志高昂道。

将手中的信放好,整理好衣服独自一人离开了栖霞寺。

走到花府门口,陈慕白敲了敲门,花府的下人很快的将门打开,陈慕白拱手道:“邹县举人陈慕白求见花大人。”

“等着,我去通报。”下人说完将门关上,前去通报。

等了少许时间,下人就将门打开,请陈慕白进去,走到大厅看到一个大约五十岁的男人坐在椅子上,陈慕白立即拱手道:“学生陈慕白拜见花大人。”

花不添端着茶杯仔细的观察着陈慕白,丙辰的信他收到就等陈慕白的到来。他想过两种情况:第一,陈慕白不敢来,那就说明他只是一个胆小鬼,根本就不值得重用;第二,陈慕白敢来,那就说明,陈慕白要不就是个只求名利的傻子;要不就是有胆子的汉子。他没有从陈慕白身上看出任何的担心跟维诺。心中很是满意,嘴角泛起一丝弧度,将手中的茶杯放在桌子上,笑着站起来道:“原来是丙老哥推荐的。本官与丙老哥可是同一年的进士,也算是同窗。自然了解丙老哥的性子,他举荐的人想必不会错。不过,大明律法严明,本官绝对不会徇私舞弊。到底有没有才,还得看你自己。不过,本官还是能够给你点提点。”

“多谢大人。”

“不用谢我。丙老哥这个人情我还是要给的。此时本官让你去府衙当差,想必你也不乐意,一切都在科举之后才能定分晓。”

“学生明白。学生不会辜负大人的恩情。敢问大人:此次会试的主考官可是翰林学士刘三吾刘大人、王府纪善白信蹈白大人?”陈慕白问道。

“正是着两位大人。”花不添不明白陈慕白为什么这么问,现在还不到一月,主考官的事情刚定下来,并未发布下去。陈慕白是如何知道,难道他跟朝廷中的某些人有联系?不对,如果真的有联系,又何必攀上自己这层关系。

“你是如何得知?”花不添心中疑惑,连忙问道。

“学生只是无意中得知。”

“只是这样。”花不添一脸的不相信,这正是陈慕白想要的结果,猜吧!看你能猜出什么。

明初科举考试中的重大事件。又称“春夏榜案”。洪武三十年(1397)丁丑科,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为考试官,取录宋琮等五十一名,经三月廷试后,以陈安阝为第一名、尹昌隆为第二名,刘谔为第三名,是为春榜。因所录五十一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

但是北方人一名未取,则为历科所不见。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

明太祖朱元璋为此命侍读张信、侍讲戴彝、右赞善王俊华、司直郎张谦、司经局校书严叔载、正字董贯、王府长史黄章、纪善周衡和萧揖,以及已经廷试取录的陈安阝、尹昌隆、刘谔等,于落第试卷中每人再各阅十卷,增录北方人入仕。但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白信蹈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

朱元璋大怒,五月,追定考官刘三吾为蓝玉党,以老戍边;白信蹈、张信等被凌迟处死;陈安阝、刘谔、宋琮等人也遭遣戍,仅戴彝、尹昌隆免罪。六月,朱元璋亲自策问,取录任伯安等六十一名,六月廷试,以韩克忠为第一名、王恕为第二名、焦胜为第三名,是为夏榜。因所录六十一人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

陈慕白生于邹县,乃是北方人,今年的春榜绝对没有自己的份。如果自己想在科举中一鸣惊人,那只能够借着这次的案件在朱元璋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不过这件事情一定要策划详细,不然到时候可能会引火烧身。

陈慕白并没有在花府停留太久,知道答案之后就草草告辞。等到陈慕白离开之后,花不添一脸深沉的坐在椅子上,从怀中拿出那封信,喃喃自语道:“杀与留,现在还不知分晓;狗奴才可以,傻子不行,狼子野心更不行。”

(陈慕白举人的征途开始了……同时危机也随之而来了……征途中逐步高升、危机四伏的精彩需要书友们的支持!喜欢的朋友们就收藏、推荐一下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